简帛
书
书
汉字
要素
字典
要素
字典
帛
bó
<名>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⑴ 同本义 [silks]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⑵ 指帛书 [book copied on silk]
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bó
<名>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⑴ 同本义 [silks]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⑵ 指帛书 [book copied on silk]
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帛
bó
ㄅㄛˊ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简蠹帛裂(书坏了)。
bó
ㄅㄛˊ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简蠹帛裂(书坏了)。
常用词典
⊙ 帛画 【 】
[ painting on silk ]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 帛缕 【 】
[ silk thread for sewing silk yarn ] 丝线
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杜牧《阿房宫赋》
⊙ 帛书 【 】
[ book copied on silk ] 写在缣帛上的文字 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
例: 得雁,足有系帛书。——《汉书·李广苏建传》
⊙ ……
成语词典
⊙ 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释义: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出处:
汉·晁错《论贵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示例:
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 【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 垂名竹帛 【chuí míng zhú bó】
释义: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
《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 化干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释义: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示例: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
⊙ 名垂竹帛 【míng chuí zhú bó】
释义: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束发封帛 【shù fā fēng bó】
释义:
指妇女忠贞不渝。
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 ……
古诗词
⊙ ……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