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周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
目录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一 本纪一 文帝宇文泰(上)

文帝宇文泰纪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

  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

  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

  他的后人叫普回,因打猎得到玉玺三枚,上面刻有皇帝玺的字样,普回心中奇怪,认为是上天所授。

  他们的习惯,称天为宇,称君为文,于是号称宇文国,并作为自己的姓。

  普回的儿子莫那,从阴山南迁,开始定居辽西,称为献侯,是魏国的诸侯国。

  九世至侯豆归,被慕容晃灭掉。

  他的儿子宇文陵在燕国当官,任驸马都尉,封玄菟公。

  魏道武准备进攻中山时,宇文陵随从慕容宝抵抗。

  慕容宝失败后,宇文陵率领带甲骑兵五百人归附魏国,任都牧主,赐爵安定侯。

  天兴初年,将才智出众的人迁居到代都,宇文陵按例迁居武川。

  宇文陵生宇文系,宇文系生宇文韬,都以军事谋略出名。

  宇文韬生宇文肱。

  宇文肱负气仗义,又有才干。

  正光末年,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叛,远近大多响应。

  其伪王卫可孤部众最多。

  宇文肱于是集合乡人杀掉卫可孤,其部众溃散。

  后来避居中山,被鲜于修礼所俘。

  鲜于修礼命令宇文肱回去统领原有部属。

  其后被定州军击败,宇文肱阵亡。

  武成初年,追尊为德皇帝。

  太祖是德皇帝的幼子。

  母亲王氏,怀孕五个月时,夜里梦见抱着儿子向天上飞去,还没有飞到就停止了。

  醒来告诉德皇帝,德皇帝高兴地说:“虽然没有飞到天上,但也富贵到顶点了。”太祖生下后,有黑气像华盖一样,向下覆盖住他的身体。

  等到长大,身高八尺,额头方而广阔,长髯华美,发长垂地,垂手而过膝盖,背上有黑痣,曲折像龙盘之形,面有紫光,人们远远看见就感到敬佩畏惧。

  他从少年时气量就大,不经营家里的产业,轻视钱财,乐于施舍,用以结交贤能之人。

  太祖少年时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中。

  葛荣杀掉鲜于修礼时,太祖十八岁,葛荣任命他为将帅。

  太祖知道葛荣将无所成就,就与兄长们密谋逃走,计划未及实行,尔朱荣已活捉葛荣,平定黄河以北,太祖随例迁居晋阳。

  尔朱荣认为太祖兄弟才智过人,害怕他们背叛自己,就假托其他罪名,处死了太祖的三哥宇文洛生,又想谋害太祖。

  太祖辩解家中冤情,言词激昂,尔朱荣被感动,赦免了他,对他更加礼遇。

  孝昌二年(526),燕州动乱,太祖开始以统军身份跟从尔朱荣前去征讨。

  起初,北海王元颢逃奔梁国,梁人立他为魏主,令他率军入据洛阳。

  魏孝庄帝逃到河内躲避。

  尔朱荣派贺拔岳讨伐元颢,迎回孝庄帝。

  太祖与贺拔岳过去有交情,就以别将身份跟随贺拔岳。

  孝庄帝返回洛京后,以功劳封宁都子,食邑三百户,升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万俟丑奴在函谷关以西叛乱,孝庄帝派尔朱天光及贺拔岳征讨,太祖于是随从贺拔岳入函谷关,先行击败伪行台尉迟菩萨等人。

  平定万俟丑奴,平定陇山以西,太祖立功最多,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食邑增加三百户,加直阁将军衔,代理原州政务。

  当时关、陇一带战乱,百姓困苦,太祖以恩惠信用安抚百姓,百姓皆心悦诚服,都高兴地说:“倘若早日派来宇文使君,我们岂能依附叛乱?”太祖曾带领几名骑马的随从在原野上行进,忽然听见箫鼓的声音,询问随从,都说没有听见。

  普泰二年(532),尔朱天光东去抵御齐神武,留下其弟尔朱显寿镇守长安。

  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受尔朱天光征召,率军东下。

  贺拔岳知道尔朱天光必败,想留下侯莫陈悦,共同算计尔朱显寿,而想不出计策。

  太祖对贺拔岳说:“如今尔朱天光相距不远,侯莫陈悦未有二心,假若把此事告诉他,恐怕他会惊恐害怕。

  可是侯莫陈悦虽是主将,却不能控制部下,如果先劝说他的部众,人人必有留下之心。

  若出兵,会超过尔朱天光预定的期限;若撤退,又恐人心变动。

  乘此机会劝说侯莫陈悦,事情没有不成功的。”贺拔岳大喜,当即命令太祖入侯莫陈悦军中劝说众人,侯莫陈悦果然不出兵。

  于是相约袭击长安,令太祖率领轻装骑兵担任前锋。

  太祖预料尔朱显寿怯懦,听说诸军将到,必当东逃。

  太祖担心他逃远,就加倍赶路。

  尔朱显寿果然已经东逃,太祖追到华山,将他捉住。

  太昌元年(532),贺拔岳任关西大行台,任命太祖为左丞,兼任贺拔岳府司马,加散骑常侍衔。

  事无大小,都委托他决断。

  齐神武击败尔朱天光后,就独揽朝政大权。

  太祖请求前去观察。

  到并州后,齐神武询问贺拔岳军事,太祖应口对答,能言善辩。

  齐神武认为是奇人,想留下他。

  太祖假表诚意,才得以返回,于是连夜上路。

  齐神武果然派人追赶,直追到函谷关,没有赶上。

  太祖回来对贺拔岳说:“高欢不是忠诚的臣子。

  他没有公开谋反,是因为害怕你们兄弟。

  然而凡是准备建立大业、挽救国家的人,没有不趁地位权势之便,统制天下英雄,而能最后成功的。

  侯莫陈悦本来的确是平庸之人,遇上机会,于是承蒙委用,既无为国家担忧之心,也不被高欢猜忌。

  只要有准备,算计他并不困难。

  如今费也头拥有骑兵不下一万人,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有精锐之师三千余人,另有灵州刺史曹泥,仗恃地处边远,常怀异心。

  黄河以西的流民纥豆陵伊利等人,人口众多,尚未归附。

  如今倘若移军逼近陇山,占领其险要之地,向他们显示军威,让他们服从德化,就可以收编他们的部众,充实我军。

  向西亲睦氐、羌,向北安抚大漠,回军长安,扶救魏室,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壮举啊!”贺拔岳大喜,又派太祖赴京师请示,秘密陈述情况。

  魏帝诚挚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加太祖武卫将军衔,令他回去向贺拔岳复命。

  贺拔岳于是领军西行,驻扎在平凉,与众将商议道:“夏州与敌寇为邻,必须加以安抚,只是从哪里找个好刺史来镇守呢?”众将都说:“宇文左丞就是人选。”贺拔岳说:“左丞好比我的左右手,如何能够舍弃?”犹豫多日,终于听从了大家的意见。

  于是上表推荐太祖为使持节、武卫将军、夏州刺史。

  太祖抵达夏州,纥豆陵伊利听见风声就立即诚心归附,但曹泥仍与齐神武互通使节。

  魏永熙三年(534)春正月,贺拔岳想讨伐曹泥,派都督赵贵到夏州与太祖商议。

  太祖说:“曹泥所居孤城,路险而远,不足为虑。

  侯莫陈悦仗恃亲信众多,贪婪而不讲信用,必将成为祸患,希望早日除掉他。”贺拔岳不听,与侯莫陈悦一块讨伐曹泥。

  二月,到达黄河岸边,贺拔岳果然被侯莫陈悦杀害。

  他的部属溃散,返回平凉,只有大都督赵贵率领部下收拾贺拔岳尸体回到军营。

  于是三军没有主帅,诸将认为都督寇洛年龄最大,共同推举寇洛总领军队。

  寇洛向来没有雄才大略,军令赏罚无法执行,就对众将说:“我缺乏才智本领,不宜总领三军,近来迫于众人议论,推我代理,今天请求退位,还望另选贤才。”赵贵对众将说:“元帅忠于公事,保全节操,官民皆知,如今功业未成,突遭惨死,不仅国家失去重臣,众人也无所依靠。

  如果一定要纠集同盟,报仇雪恨,就必须选择贤人,总领三军。

  倘若所推不是合适人选,则大事难成,即使想树立忠义,又怎么能办得到?我私下观察宇文夏州,风姿英俊,世上罕见,雄才大略,冠绝一时,远近归心,士卒效命。

  加上法令专一,赏罚严明,实在足可依靠。

  现在如果发丧,他必然前来吊唁,我们趁机奉他为主帅,那么大事就会成功了。”诸将都表示赞同。

  于是命令赫连达急驰到夏州,告诉太祖道:“侯莫陈悦不顾盟誓,背叛恩德,残害忠良,人人愤怒惋惜,而无处控告。

  您从前在元帅手下,恩德信义极有名望,如今无论官位高低,都愿意推举您。

  众人思念您,度日如年,希望您不要再停留,以慰抚众人的心愿。”太祖准备出发,夏州的官员百姓都流泪请求道:“听说侯莫陈悦如今在水洛,距平凉不远。

  如果他已经拥有贺拔公的部众,那么再对付他实在很难。

  希望暂且停留,以观察他的动静。”太祖说:“侯莫陈悦既然害了元帅,自应乘势直攻平凉,但他反而徘徊不前,屯兵水洛,我知道他不能有什么作为。

  况且时机难得而易失,应及时抓住机会,今天如果不早些去,恐怕人心离散。”都督弥姐元进谋划响应侯莫陈悦,秘密图谋太祖。

  事情败露,被杀。

  太祖于是率领帐下轻装骑兵,驰赴平凉。

  当时齐神武派长史侯景招募贺拔岳旧部,太祖到安定遇见他,对侯景说:“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您要干什么?”侯景惊慌变色,答道:“我好比是箭,任随别人射去,怎能自己作主?”侯景就此回去。

  太祖到了平凉,吊唁贺拔岳,哭得十分悲痛。

  将士们又悲又喜,说道:“宇文公到,我们没有什么担忧了。”这时,魏孝武帝准备设法对付齐神武,听说贺拔岳被害,派武卫将军元毗宣旨慰劳,追令贺拔岳军队返回洛阳。

  元毗到平凉时,诸将已经推举太祖。

  侯莫陈悦也被命令返回,但他已经归附齐神武,不肯服从命令。

  太祖对诸将说:“侯莫陈悦无端残害忠良,又不从诏命,这是国家的大贼,岂能容他?”于是命令各军严加戒备,准备讨伐侯莫陈悦。

  等到元毗回去时,太祖向魏帝上表道:“故关西大都督臣贺拔岳尽诚为国,横遭非命,三军丧气,朝野痛惜。

  都督寇洛等人,衔冤含悲,志在报仇雪耻。

  由于微臣昔日同在营幕,苦苦邀请。

  微臣便在本月十四日,轻装赶赴军营,出发之时,另有上表。

  既然被众情所逼,只得权且掌管兵权。

  诏命调贺拔岳军入京,这本是为国家打算的上策。

  只是高欢部众,已抵河东,侯莫陈悦尚在水洛。

  况且该军将士多是函谷关以西之人,都眷恋故乡,不愿东去。

  今若迫于上命,令其全部赴京,则侯莫陈悦追踪其后,高欢截击在前,首尾受敌,形势危险。

  微臣献身王事,诚然是甘心情愿,但唯恐败毁国家,祸害人民,则损失更大。

  乞求稍作停留,再思考以后的计划,耐心诱导,使部属逐渐同意东去。”太祖立志讨伐侯莫陈悦,而未能揣测朝廷心意,而且部队尚未集中,所以托此为借口。

  趁机与元毗及诸将杀牲立誓,共同辅佐王室。

  当初,贺拔岳驻扎在河曲,军中有一吏员独自行走,忽然看见一位老人,须眉雪白,对他说:“贺拔岳虽然重新拥有这些部众,可是终将一事无成。

  应当有一位姓宇文的人从东北而来,此后必定大盛。”说完就不见了。

  这名吏员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件事,到这时才应验。

  魏帝诏命太祖道:“贺拔岳既死,部众未有归属,你可担任大都督,统领此军。

  得知准备缓缓东来,美不可言。

  如今也征召侯莫陈悦军队入京。

  如果他不来,朕当亲自惩罚。

  希望你体会此意,不要久留。”太祖又上表说:“侯莫陈悦违背天理,残害忠良,自知擅杀罪重,不服诏命,阻兵水洛,横行秦、陇。

  微臣认为诏命既已宽恕,只得抑制私仇,多次询问侯莫陈悦及都督可朱浑元等人入京时间,但侯莫陈悦竟囚禁使者,不让他们返回复命。

  看他的意向,势必谋反。

  微臣正是因为此事,才不敢离开。

  兼以顺应众人之情,乞求稍作停留。”太祖又写信给侯莫陈悦,谴责他忘恩负义,残害贺拔岳,敦促侯莫陈悦率军返京,否则将兵戎相见。

  侯莫陈悦害怕太祖算计自己,伪作诏书给秦州刺史万俟普拨,命令他与侯莫陈悦结党互援。

  万俟普拨起疑,将诏书封好呈交太祖。

  太祖上表说:“微臣自从奉诏总制平凉之军,责任重大,忧心亦深,无暇安居。

  训练军队,准备物资,只考虑尽力效忠。

  前时由于部众思恋本土,侯莫陈悦窥伺动静,衡量应当暂留在此。

  今日如果征调侯莫陈悦,授他近侍之官,微臣率兵东向,则非一日之功。

  朝廷如果认为侯莫陈悦尚可守卫边疆,则乞求把他任命在瓜州、凉州一带。

  不这样,则最终招致猜忌,对事情没有好处。”当初,原州刺史史归为贺拔岳亲信,河曲事变之后,反而为侯莫陈悦效力。

  侯莫陈悦派党羽王伯和、成次安率兵二千人协助史归镇守原州。

  太祖派都督侯莫陈崇率领轻装骑兵一千人袭击史归,将其活捉,并捉住成次安、王伯和等人,押送到平凉。

  太祖上表荐举侯莫陈崇代行原州政务。

  万俟普拨又派部将叱干保洛率领二千骑兵前来随从太祖军。

  三月,太祖进军到原州。

  诸军全部集中,讲明讨伐侯莫陈悦的意思,士卒人人心怀激愤。

  太祖于是上表说:“微臣听说誓死报恩、灭绝宗族以报答主君,为人伦所急,赴死如归。

  自大都督贺拔岳遇害后,微臣接连奉诏命还京,就喂饱马匹,准备启程,几乎等不到天明。

  但是自督将以下,都说贺拔公待我们如同对待儿子,如今大仇未报,有何面目活在人间?倘若能报仇雪耻,则万死而无遗憾。

  况且侯莫陈悦外附强臣,内违诏命。

  微臣如今为上考虑,有逐去恶人之志;为下考虑,可顺遂义士之心,希望仰仗陛下天威,为国除害。

  小处违背而大处顺应,时机正在此时。

  功成之后,情愿伏诛。”夏四月,领兵登陇山,留兄长之子宇文导为都督,镇守原州。

  太祖军令严明,秋毫无犯,百姓大喜,有识见的人知道他将有成就。

  军队出木峡关时,大雪纷飞,平地雪深二尺。

  太祖知道侯莫陈悦怯懦而多疑,就加倍赶路,出其不意。

  侯莫陈悦果然怀疑身边有人怀有二心,其身边的人也感不安,于是人心离散。

  听说大军将到,侯莫陈悦退守略阳,留一万余人据守水洛。

  太祖到了水洛,下令包围,水洛守军投降。

  太祖立即率领轻装骑兵数百名直奔略阳,逼近侯莫陈悦军队。

  侯莫陈悦十分恐惧,召集部将商议。

  众将都说:“如此精锐,不可抵挡。”劝说侯莫陈悦退守上邽以避开锋芒。

  当时南秦州刺史李弼也在侯莫陈悦军中,由小道派遣使者,请求居内策应。

  当夜,侯莫陈悦出兵,军中惊恐溃散,有的将士相继前来投降。

  太祖放手让部下奋勇进击,大胜敌军,俘虏一万余人,马八千匹。

  侯莫陈悦与其子侄及部下数十名骑兵逃脱。

  太祖说:“侯莫陈悦本来与曹泥呼应,必定逃往灵州。”于是命令原州都督宇文导在前方截击,都督贺拔颍等人在后面追赶。

  宇文导到牵屯山追上侯莫陈悦,将其杀死。

  太祖入据上邽,没收侯莫陈悦府中的仓库,财物堆积如山,都拿来犒赏将士,自己一点也不要。

  身边有人偷取了一只饰银酒器带回,太祖得知后将他治罪,立即将酒器割开分赏将士,众人大喜。

  当时凉州刺史李叔仁被当地百姓捉住,全州动乱。

  宕昌羌人梁人山定引导吐谷浑侵犯金城。

  渭州及南秦州的氐人、羌人互相联络,所在之处纷纷起事。

  从南岐到瓜州、鄯州,跨越州境、占据郡城者,数也数不清。

  太祖命令李弼镇守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恶蚝镇守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浑元回镇渭州,卫将军赵贵代行秦州政务。

  征发豳、泾、东秦、岐四州粮食供应军队。

  齐神武听说秦、陇告捷,向太祖派遣使者,言词奉迎,厚赠礼品,表示深挚结纳,互相支援。

  太祖拒绝,不受礼品。

  当时齐神武已有反叛之心,所以魏帝十分倚重太祖。

  于是征调二千骑兵镇守东雍州,作为声援,仍然命令太祖率军缓缓东行。

  太祖派大都督梁御率步兵骑兵共五千人镇守黄河、渭水汇合处,作为图谋河东之计。

  太祖讨伐侯莫陈悦时,侯莫陈悦派使者向齐神武求援,齐神武派都督韩轨率兵一万入据蒲坂,而雍州刺史贾显度把船只送给韩轨,请韩轨军队进入函谷关。

  太祖因梁御东去,就逼迫贾显度前来军营。

  梁御于是入据雍州。

  魏帝派著作郎姚幼瑜持旌节慰劳军队,升太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可秉承皇帝旨意,封爵授官,并按照惯例加使持节衔。

  于是任命寇洛为泾州刺史,李弼为秦州刺史,前略阳郡守张献为南岐州刺史。

  卢待伯拒绝替代,太祖派轻装骑兵袭击,将其捉住,卢待伯自杀。

  当时魏帝正在图谋齐神武,又下令征兵。

  太祖于是命令前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名轻装骑兵前往洛阳。

  升太祖兼任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其余官职封授如前。

  太祖向各地军事长官传递文告,讨伐高欢。

  太祖对众将说:“高欢虽然智谋不足,而狡诈有余,如今扬言西来,其实意却在入据洛阳。

  我准备命令寇洛率骑兵步兵一万余人,从泾州东去;王罴率带甲将士一万人,先占据华州。

  高欢如果西来,王罴足可抗拒;如果他入据洛阳,寇洛立即袭击汾、晋。

  我即刻上道,直赴京师。

  使他进有内顾之忧,退有被追之势。

  一举而定大局,此为上策。”众人都表示称赞。

  秋七月,太祖率军从高平出发,前军抵达弘农。

  齐神武已渐渐逼近京师,魏帝亲率六军,驻扎在河桥,命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斯椿镇守武牢,派使者告诉太祖。

  太祖对身边的人说:“高欢数日之内行军八九百里,凡懂得兵法的都忌讳这样做,正应当乘机进攻他。

  但是陛下以帝王之尊,而不能渡河决战,还在沿渡口据守。

  况且黄河长达万里,很难防守,倘若被他从一处渡河,则大势就不可挽回了。”立即任命大都督赵贵为别道行台,从蒲坂渡河,前赴并州。

  派遣大都督李贤率领精锐骑兵一千人赶赴洛阳。

  恰巧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不和,元斌之于是丢下斛斯椿回来,欺骗皇帝说:“高欢兵到了。”七月二十七日,皇帝从洛阳率领轻装骑兵进入函谷关,太祖备下仪仗、卫队恭奉迎接,在东阳驿拜见皇帝。

  太祖脱下帽子,哭着请罪道:“微臣不能遏制强寇,以致使陛下西迁。

  请把我囚禁起来,由司败定罪,以执行刑法。”皇帝说:“你的忠诚节操,朝野皆知。

  我因为不能施行德政,枉居帝位,招致寇乱。

  今日相见,深感惭愧。

  责任在我,无须请罪。”于是拥戴皇帝建都长安。

  开辟草莽,建立朝廷,军国大事,都取决于太祖。

  又加授太祖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任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另外设置两名尚书,授权他可根据情况随时处理政务,解除他尚书仆射之职,其余官职依旧。

  太祖一再谦让,皇帝下诏敦促开导,才接受封授。

  当初,魏帝在洛阳时,曾答应把冯翊长公主嫁给太祖,尚未迎娶,而皇帝遽然西迁。

  到这时,诏命太祖完婚,授驸马都尉。

  八月,齐神武攻陷潼关,侵入华阴。

  太祖率诸军驻扎霸上,严阵以待。

  齐神武留下将领薛瑾防守潼关,自己退回。

  太祖于是进军讨伐薛瑾,俘虏士卒七千人,回军长安,升丞相。

  冬十月,齐神武推举魏国清河王元亶之子元善见为主,迁都邺城,这是东魏。

  十一月,派仪同李虎以及李弼、赵贵等人赴灵州讨伐曹泥,李虎引黄河水灌城。

  次年,曹泥投降,将灵州的豪强大族迁到咸阳。

  闰十二月,魏孝武帝驾崩。

  太祖与群公商定。

  尊立魏南阳王元宝炬为帝,这是文皇帝。
目录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