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拉西扯 [dōng lā xī chě]
释义: 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示例: 倘在学校,谁都可以直冲而入,并无可谈,而东拉西扯,坐着不走,殊讨厌也。(鲁迅《两地书·九三》)

出相,关西出将 [guēn dōng chū xiàng, guān xī chū jiàng]
释义: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出处: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狮吼 [hé dōng shī hǒu]
释义: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出处: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示例: 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父老 [jiāng dōng fù lǎo]
释义: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示例: 待回归,有何颜见得江东父老兄妹。(明·胡文焕《跃鲤记·芦林相会》)

三十年河,三十年河西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释义: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示例: 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避世墙 [bì shì qiáng dōng]
释义: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示例: 著书何必向函关,避世墙东也驻颜。 【清·毛奇龄《平太翁初度》诗之二】

不识 [bù shí dōng jiā]
释义: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出处: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示例: 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补西 [chāi dōng bǔ xī]
释义: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出处: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墙补西墙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释义: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出处: 《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示例: 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

拆西补 [chāi xī bǔ dōng]
释义: 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同“拆东补西”。
出处: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朝衣 [zhāo yī dōng shì]
释义: 指大臣等待被杀。
出处: 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示例: 朝衣东市甘如饴,玉体须为美人惜。 【龚定盫】

大江 [dà jiāng dōng qù]
释义: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道西说 [dào xī shuō dōng]
释义: 指乱加谈论。
出处: 《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说西 [dào dōng shuō xī]
释义: 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出处: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着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方将白 [dong fang jiang bai]
释义: 指天将破晓。

挨西撞 [dōng āi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捱西问 [dōng ái xī wèn]
释义: 指四处探问、打听。
出处: 《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奔西窜 [dōng bēn xī cuàn]
释义: 跑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出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奔西跑 [dōng bēn xī pǎo]
释义: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 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示例: 憔其为退头货,所以在山东河南东奔西跑。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奔西逃 [dōng bēn xī táo]
释义: 跑到东,又逃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出处: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奔西向 [dōng bēn xī xiàng]
释义: 指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出处: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东奔西向,我就养遍濮州城,你也难来拦当。”

奔西撞 [dōng bēn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释义: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 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示例: 强如在中国东奔西走,受尽腌臜的气。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壁余光 [dōng bì yú guāng]
释义: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播西流 [dōng bō xī liú]
释义: 指流落四方。
出处: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床娇客 [dōng chuáng jiāo kè]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出处: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招你为东床娇客。”

床娇婿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床快婿 [dōng chuáng kuài xù]
释义: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床坦腹 [dōng chuáng tǎn fù]
释义: 指女婿。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床择对 [dōng chuáng zé duì]
释义: 指择婿。
出处: 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床之选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释义: 指佳婿的人选。
出处: 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示例: 众僚属都闻得莫司户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床之选。 【《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荡西驰 [dōng dàng xī chí]
释义: 犹言东征西讨。
出处: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汉王乘那项王火咸阳,弑义帝,降子婴,东荡西驰的时候,早暗地里间道入关,进位称王。”

荡西除 [dōng dàng xī chú]
释义: 指四处征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

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示例: 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道之谊 [dōng dào zhī yì]
释义: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道主 [dōng dào zhǔ]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道主人 [dōng dào zhǔ rén]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出处: 《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示例: 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 【《红楼梦》第三七回】

躲西藏 [dōng duǒ xī cáng]
释义: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示例: 凤仙拽开弹弓,连珠打出,打得喽啰东躲西藏。 【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九十八回】

躲西跑 [dōng duǒ xī pǎo]
释义: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示例: 他被打得东躲西跑的。

方不亮西方亮 [dōng fāng bù liàng xī fāng liàng]
释义: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示例: 做任何事都不要太固执,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方千骑 [dōng fāng qiān jì]
释义: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出处: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示例: 东方千骑从骊驹,岂不下山逢故夫。 【梁·简文帝《采菊篇》诗】

风吹马耳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释义: 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示例: 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吹马耳,反被旁人说我是苛待侍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风过耳 [dōng fēng guò ěr]
释义: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出处: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风浩荡 [dōng fēng hào dàng]
释义: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出处: 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示例: 宋·陆游《剑南诗稿·感兴》:“一尊且作寻春汁,又见东风东风浩荡时。”

风化雨 [dōng fēng huà yǔ]
释义: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风马耳 [dōng fēng mǎ ěr]
释义: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示例: 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吹马耳,反被旁人说我是苛待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风人面 [dōng fēng rén miàn]
释义: 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出处: 清·缪艮《珠江名花小传》第三卷:“迨素秋过访,询知其迁徒梧江,东风人面,未尝不有崔护当年之感云。”

风入律 [dōng fēng rù lǜ]
释义: 指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风射马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释义: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示例: 我的话对你来说还不是东风射马耳了。

风压倒西风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
释义: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出处: 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扶西倒 [dōng fú xī dǎo]
释义: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出处: 宋·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醚。”

观西望 [dōng guāng xī wàng]
释义: 观:看;望:向远处看。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6卷:“张公也慌张了,东观西望,恐怕有人撞见。”
示例: 他急得东观西望。

观续史 [dōng guān xù shǐ]
释义: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观之殃 [dōng guān zhī yāng]
释义: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滚西爬 [dōng gǔn xī pá]
释义: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出处: 《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郭先生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释义: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出处: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其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

海鲸波 [dōng hǎi jīng bō]
释义: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出处: 高珪《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只今惜少岳家军。”

海捞针 [dōng hǎi lāo zhēn]
释义: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海逝波 [dōng hǎi shì bō]
释义: 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海扬尘 [dōng hǎi yáng chén]
释义: 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示例: 东海扬尘,唐代之冠裳莫问。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横西倒 [dōng héng xī dǎo]
释义: 形容杂乱。
出处: 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家西舍 [dōng jiā xī shě]
释义: 犹言左邻右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出处: 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家效颦 [dōng jiā xiào pín]
释义: 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参见“东施效颦”。
示例: 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李夫人道:‘我们何不做个东家效颦。’ 【《花月痕》第二二回】

箭南金 [dōng jiàn nán jīn]
释义: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出处: 《晋书·虞潭顾众传·赞》:“顾实南金,虞惟东箭。”

砍西斫 [dōng kǎn xī zhuó]
释义: 指四面激战。

磕西撞 [dōng kē xī zhuàng]
释义: 犹言东奔西撞。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诓西骗 [dōng kuāng xī piàn]
释义: 指到处说谎诈骗。
出处: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来西去 [dōng lái xī qù]
释义: 指行人来来往往。
出处: 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拦西阻 [dōng lán xī zǔ]
释义: 指极力阻拦。
出处: 《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捞西摸 [dōng lāo xī mō]
释义: 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出处: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劳西燕 [dōng láo xī yàn]
释义: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出处: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古辞·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示例: 奇了!这人莫不是也要搭西伯利亚铁路去游学,和我们恰做个东劳西燕么?(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

量西折 [dōng liàng xī shé]
释义: 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猎西渔 [dōng liè xī yú]
释义: 指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出处: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邻西舍 [dōng lín xī shè]
释义: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出处: 唐·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示例: 那些东邻西舍听得哭声,都来观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

鳞西爪 [dōng lín xī zhǎo]
释义: 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 清·龚自珍《识某大令集尾》:“东云一鳞焉,西云一爪焉,使后世求之而皆在,或皆不在。”
示例: 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东鳞西爪地记得几节。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零西落 [dōng líng xī luò]
释义: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零西散 [dōng líng xī sàn]
释义: 形容零落分散。
出处: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零西碎 [dōng líng xī suì]
释义: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出处: 郭沫若《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流西落 [dōng liú xī luò]
释义: 指流落四方。同“东播西流”。
出处: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流西上 [dōng liú xī shàng]
释义: 水向东流,人往西走。比喻人们对故乡的思恋。

门黄犬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释义: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示例: 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门逐兔 [dōng mén zhú tù]
释义: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示例: 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

鸣西应 [dōng míng xī yīng]
释义: 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出处: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抹西涂 [dōng mò xī tú]
释义: 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后用作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同“东涂西抹”。
出处: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南半壁 [dōng nán bàn bì]
释义: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示例: 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奏保障功,东南半壁推屏翰。 【清·杭世骏《榕城诗话》下卷引吴廷华诗】

南雀飞 [dōng nán què fēi]
释义: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示例: 东南雀飞,伤心中谷歌有蓷。 【清·赢宗季女《六月霜·恤纬》】

南之宝 [dōng nán zhī bǎo]
释义: 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南之美 [dōng nán zhī měi]
释义: 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出处: 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示例: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唐·王勃《滕王阁序》】

南之秀 [dōng nán zhī xiù]
释义: 指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南竹箭 [dōng nán zhú jiàn]
释义: 比喻优秀人才。
出处: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示例: 尔其荆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庚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 【《周书·王褒庚信传赞》】

扭西捏 [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 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怒西怨 [dōng nù xī yuàn]
释义: 比喻迁怒于人。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挪西凑 [dōng nuó xī còu]
释义: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示例: 不过这样头痛医头,东挪西凑,总不是办法。 【茅盾《子夜》】

挪西撮 [dōng nuó xī cuō]
释义: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出处: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挪西借 [dōng nuó xī jiè]
释义: 指到处挪借款项。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跑西颠 [dōng pǎo xī diān]
释义: 比喻到处奔走。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臂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碰西撞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出处: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飘西泊 [dōng piāo xī bó]
释义: 指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出处: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飘西荡 [dōng piāo xī dàng]
释义: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出处: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示例: 两个人连忙用力把船稳住,但是船依旧东飘西荡。 【巴金《家》】

飘西徙 [dōng piāo xī xǐ]
释义: 指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拼西凑 [dōng pīn xī còu]
释义: 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带了秦钟到代儒家来拜见。”
示例: 当他在半路上,早已东拼西凑,凑得三千银子,专为监中打点之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迁西徙 [dōng qiān xī xǐ]
释义: 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出处: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墙处子 [dōng qiáng chǔ zǐ]
释义: 指邻居的处女。
出处: 《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示例: 第四笑,乡闾辈,更谁将古道誇,盼东墙处子搂来嫁。 【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

敲西逼 [dōng qiāo xī bī]
释义: 各处敲诈逼迫。
出处: 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瞧西望 [dōng qiáo xī wàng]
释义: 指到处乱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趋西步 [dōng qū xī bù]
释义: 指相背而行。
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损》:“二人异路,东趋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处。”

山复起 [dōng shān fù qǐ]
释义: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同“东山再起”。
出处: 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山高卧 [dōng shān gāo wò]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示例: 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甚么谢安石东山高卧。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释义: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示例: 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山之志 [dōng shān zhī zhì]
释义: 指隐居的念头。
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示例: 时与风流儒雅之士,置酒高会,吟咏先王遗风,翛然有东山之志。 【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

闪西挪 [dōng shǎn xī nuó]
释义: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声西击 [dōng shēng xī jī]
释义: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出处: 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例: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食西宿 [dōng shí xī sù]
释义: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出处: 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示例: “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市朝衣 [dōng shì cháo yī]
释义: 为朝臣被杀之典。
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示例: 曲江羽扇何须叹,东市朝衣更不堪。 【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寄南海陈侍郎》诗】

搜西罗 [dōng sōu xī luó]
释义: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出处: 许地山《空山灵雨·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睃西望 [dōng suō xī wàng]
释义: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程相公此时两只眼睛不够使的,正在东睃西望,又听得那为吆喝:‘吃酪罢!好干酪哇!’”

谈西说 [dōng tán xī shuō]
释义: 指议论的面很宽。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逃西窜 [dōng táo xī cuàn]
释义: 窜:逃走、乱跑。逃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
出处: 《双凤乱鸣记》二十一出:“乱纷纷东逃西窜,闹哄哄兵荒马乱。”

讨西伐 [dōng tǎo xī fá]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出处: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讨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出处: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示例: 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 【元·刘致《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

偷西摸 [dōng tōu xī mō]
释义: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投西窜 [dōng tóu xī cuàn]
释义: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
释义: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示例: 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兔西乌 [dōng tù xī wū]
释义: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 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歪西倒 [dōng wāi xī dǎo]
释义: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九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沈醉矣,东歪西倒难扶起。”

完西缺 [dōng wán xī quē]
释义: 指短缺,不完备。

望西观 [dōng wàng xī guān]
释义: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出处: 《再生缘》第十一回:“这边受专心等,东望西观只候临。”

西南北 [dōng xī nán běi]
释义: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示例: 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西南北客 [dōng xi nán běi kè]
释义: 指居处无定之人。
出处: 参见“东西南北人”。
示例: 纶巾老子无遗策,长作东西南北客。 【宋·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

西南北人 [dōng xi nán běi rén]
释义: 指居处无定之人。
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示例: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遗》诗】

西南朔 [dōng xī nán shuò]
释义: 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补西凑 [dōng bǔ xī còu]
释义: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出处: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猜西揣 [dōng cāi xī chuāi]
释义: 指多方猜测。
出处: 清·袁枚《与杨兰坡明府书》:“然李义山《锦瑟》一篇,宁使后人东猜西揣,聚讼纷纷,而当时绝不多下一注,亦可想见古人之落落大方矣。”

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释义: 指胡乱猜疑。
出处: 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藏西躲 [dōng cáng xī duǒ]
释义: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示例: 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末一回还要走多少里路,翻一道大岭。 【朱自清《给亡妇》】

差西误 [dōng chà xī wù]
释义: 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抄西袭 [dōng chāo xī xí]
释义: 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出处: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扯西拉 [dōng chě xī lā]
释义: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出处: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示例: 这批导工会的事是很麻烦的,你得给他详细说说以前的经过情形,不要东扯西拉的什么英美,什么南洋。 【瞿秋白《“矛盾”的继续》】

扯西拽 [dōng chě xī zhuāi]
释义: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闯西踱 [dōng chuǎng xī duó]
释义: 指盲目地四处闯荡。
出处: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闯西走 [dōng chuǎng xī zǒu]
释义: 指没有目的和方向地四处闯荡。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驰西骋 [dōng chí xī chěng]
释义: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出处: 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驰西击 [dōng chí xī jī]
释义: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驰西撞 [dōng chí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出处: 《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冲西决 [dōng chōng xī jué]
释义: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冲西突 [dōng chōng xī tū]
释义: 指四处冲锋突击。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示例: 他(赫胥黎)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章,东冲西突,攻陷了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的堡垒。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

冲西撞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释义: 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出处: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穿西撞 [dōng chuān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出处: 《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窗计 [dōng chuāng jì]
释义: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出处: 《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释义: 比喻阴谋已败露。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示例: 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

窗事犯 [dōng chuāng shì fàn]
释义: 比喻阴谋已败露。同“东窗事发”。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窗消息 [dōng chuāng xiāo xi]
释义: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同“东窗计”。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床佳婿 [dōng chuáng jiā xù]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出处: 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床姣婿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出处: 《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

西易面 [dōng xi yì miàn]
释义: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出处: 汉·贾谊《新书·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示例: 媢疾之臣相继而居腹之心,其术百变,能使东西易面,人主自为转移而不觉耳。 【清·方苞《跋<石斋黄公手>札》】

曦既驾 [dōng xī jì jià]
释义: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同“东曦既上”。

徙西迁 [dōng xǐ xī qiān]
释义: 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同“东迁西徙”。
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挦西扯 [dōng xián xī chě]
释义: 指到处张罗。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挦西撦 [dōng xián xī là]
释义: 指到处张罗。

向而望,不见西墙 [dōng xiàng ér wàng ,bù jiàn xī qiáng]
释义: 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出处: 《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踅西倒 [dōng xué xī dǎo]
释义: 形容行走艰难。
出处: 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寻西觅 [dōng xún xī mì]
释义: 指到处张罗。
出处: 《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掩西遮 [dōng yǎn xī zhē]
释义: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央西告 [dōng yāng xī gào]
释义: 指到处恳求。
出处: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央西浼 [dōng yāng xī měi]
释义: 指到处恳求请托。
出处: 《歧路灯》第八四回:“王象荩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条例,东央西浼,托产行寻售主。”

扬西荡 [dōng yáng xī dàng]
释义: 指飘泊无定。
出处: 《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洋大海 [dōng yáng dà hǎi]
释义: 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

摇西摆 [dōng yáo xī bǎi]
释义: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出处: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野巴人 [dōng yě bā rén]
释义: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出处: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野败驾 [dōng yě bài jià]
释义: 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出处: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游西荡 [dōng yóu xī dàng]
释义: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游西逛 [dōng yóu xī guàng]
释义: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出处: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怨西怒 [dōng yuàn xī nù]
释义: 指任意指责别人。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张西觑 [dōng zhāng xī qù]
释义: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示例: 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张西张 [dōng zhāng xī zhāng]
释义: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遮西掩 [dōng zhē xī yǎn]
释义: 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征西讨 [dōng zhēng xī tǎo]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出处: 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示例: 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当其勉之。 【《元史·木华黎传》】

征西怨 [dōng zhēng xī yuàn]
释义: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示例: 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 【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支西吾 [dōng zhī xī wú]
释义: 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走西顾 [dōng zǒu xī gù]
释义: 比喻顾虑多。
出处: 《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走西撞 [dōng zǒu xī zhuàng]
释义: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撙西节 [dōng zǔn xī jié]
释义: 指从各方面节省。
出处: 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福如 [fú rú dōng hǎi]
释义: 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示例: 梁裁缝连忙依着尺寸剪了太太的衣裳,又剪老太太的寿衣,一面嘴里还说了许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话。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

付之 [fù zhī dōng liú]
释义: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 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示例: 缉捕使臣等听得这话,传在耳朵里,也只好笑笑,谁敢向他家道个“不”字?这件事只索付之东流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付诸 [fù zhū dōng liú]
释义: 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 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示例: 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 【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高卧 [gāo wò dōng shān]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三箧 [hé dōng sān qiè]
释义: 指亡失的书籍。
出处: 语出《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示例: 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 【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狮子 [hé dōng shī zi]
释义: 旧指妒悍的妇女。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示例: 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狮子吼 [hé dōng shī zi hǒu]
释义: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出处: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示例: 夫道本于刚,爱妻要有方。河东狮子吼 ,切莫胆惊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夫道》】

角巾 [jiǎo jīn dōng lù]
释义: 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出处: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示例: 待角巾东路,蹇驴北阜,伴公游钓。 【宋·刘克庄《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词】

尽付 [jìn fù dōng liú]
释义: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示例: 他费了一生心血收藏的集邮册子,在水灾时尽付东流。

抉目 [jué mù dōng mén]
释义: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白豕 [liáo dōng bái shǐ]
释义: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 《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liáo dōng shǐ]
释义: 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示例: 如井底蛙,如辽东豕,如夜郎之不知汉大,如匈奴之自谓天骄。 【清·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马耳 [mǎ ěr dōng fēng]
释义: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示例: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

马首欲 [mǎ shǒu yù dōng]
释义: 指东归;返回。
出处: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示例: 今马首欲东,无可相赆,手制粗鞋一双,绫袜一緉,聊表微意。 【《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买西 [mǎi dōng mǎi xī]
释义: 指买各种物品。
出处: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29出:“买东买西使官钱,点驴点马是买卖。”
示例: 俗语买东买西,言卖买者非东即西,沿习日久,遂以东西为货物替身。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买东西考》】

南金 [nán jīn dōng jiàn]
释义: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出处: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示例: 顾、纪、贺、薛等并南金东箭,世胄高门。 【《晋书·顾荣纪瞻贺循薛兼传》】

野语 [qí dōng yě yǔ]
释义: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 《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示例: 听说明的方孝孺,就被永乐皇帝灭十族,其一是“师”,但也许是齐东野语,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 【鲁迅《两地书》二六】

秋收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释义: 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处: 《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示例: 这力田呵,春耕夏耨,秋收东藏,无饥无忧,何为不乐。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一折】

月西 [rì dōng yuè xī]
释义: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出处: 汉·蔡琰《胡茄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释义: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示例: 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失之 [shī zhī dōng yú]
释义: 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 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 【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失之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 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什伍西 [shí wǔ dōng xī]
释义: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出处: 唐·韩愈《三星行》诗:“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瓜,道茄子 [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
释义: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道西 [shuō dōng dào xī]
释义: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那堪长老鼓两片皮,摇三寸舌,说东道西,指南言北。”

谈西 [shuō dōng tán xī]
释义: 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同“说东道西”。

宋玉 [sòng yù dōng qiáng]
释义: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示例: 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个宋玉东墙,错猜做神女高唐。 【明王骥德《男王后》第二折】

坦腹 [tǎn fù dōng chuáng]
释义: 旧作女婿的美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铜山西崩,洛钟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释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应应。”
示例: 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阴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

摸西 [tōu dōng mō xī]
释义: 指小偷小摸。
出处: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示例: 自小里偷东摸西,揣歪捏怪,胡行乱走,不老实。 【明·无名氏《拨宅飞升》楔子】

主西 [tuī dōng zhǔ xī]
释义: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万事俱备,只欠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释义: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示例: 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机器一来,马上就可以安装了。

无面目见江父老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释义: 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出处: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西颦 [xī pín dōng xiào]
释义: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出处: 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

西食 [xī shí dōng mián]
释义: 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旭日 [xù rì dōng shēng]
释义: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出处: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示例: 我描写了她们怎么在黑暗中挣扎和怎样看到了旭日东升,破涕为笑。(老舍《最值得歌颂的事》)

补西 [yí dōng bǔ xī]
释义: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示例: 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就西 [yí dōng jiù xī]
释义: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划西 [zhǐ dōng huà xī]
释义: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画西 [zhǐ dōng huà xī]
释义: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宋·释惟白《续传灯录》:“际出今日去却之乎者也,更不指东画西。”
示例: 远远望着应伯爵与王妈妈二人,指东画西,见了他来,便各自走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话西 [zhǐ dōng huà xī]
释义: 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说西 [zhǐ dōng shuō xī]
释义: 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
出处: 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骂我就骂我,别指东说西,欺负妈妈好说话。”

紫气 [zǐ qì dōng lái]
释义: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示例: 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舞前降。 【清·洪昇《长生殿》第十六出】

西除 [xī chú dōng dàng]
释义: 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西鹣 [xī jiān dōng dié]
释义: 《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比翼鸟即鹣;比目鱼即鲽。后以“西鹣东鰈”代称四海珍异之物。

换西 [yí dōng huàn xī]
释义: 比喻缺乏守一持恆的钻研精神。

作西成 [dōng zuò xī chéng]
释义: 东作:指春耕;西成:指秋收。指春种秋熟。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谷,历世不易。”

园秘器 [dōng yuán mì qì]
释义: 指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出处: 《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
示例:
●唐·杨炯《中书令汾阳阴公薛振行状》:赐物四百叚,米粟四百石,东园秘器凶事,给仪杖至墓所往还。
●《汉旧仪》:“东园秘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
●《陈书·侯瑱传》:“﹝瑱﹞於道薨,时年五十二。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给东园秘器。”
●王国维《蜀道难》诗:“铜鼓聊当《蒿里》歌,铁笼便是东园器。”

墙窥宋 [dōng qiáng quī sòng]
释义: 指美貌女子倾心于男子。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示例: 元·姚燧《新水令·冬怨》:悔当日东墙窥宋,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

家夫子 [dōng jiā fū zǐ]
释义: 东家:指东邻。邻家有才德的人。
出处: 清·钱谦益《续次敬仲韵》:“北郭先生生已老,东家夫子子为恭。”

家孔子 [dōng jiā kǒng zǐ]
释义: 对孔子的一种称呼。
出处: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东家孔子,至德生于上天。”

封西款 [dōng fēng xī kuǎn]
释义: 封:封爵;款:归顺。东边封爵,西边归顺。指边境罢战,修好言和。
出处: 明·袁宏道《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江淮陆地生洪波,内库马价支垂尽,民因无力官奈何。”

平之树 [dōng píng zhī shù]
释义: 指人死之后,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亦不泯灭。
出处: 三国·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
示例: 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丘乃敦崇传》:游魂冤结,非无广汉之城,久客思归,唯有东平之树。

抄西转 [dōng chāo xī xhuǎn]
释义: 转弯抹角,抄近路走。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又向小巷里东抄西转,也不曾遇着一个。但是问人,都与大街上说话一般,一发把李清弄呆了。”

挨西问 [dōng āi xī wèn]
释义: 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挨西问,那有消息。”

推西阻 [dōng tuī xī zǔ]
释义: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方圣人 [dōng fāng shèng rén]
释义: 古代对中国德才最高的人的称呼。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不一样。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融觉寺》:“流支读昙谟最《大乘义章》,每弹指赞叹,唱言微妙,即为胡书写之,传之于西域。西域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昙谟最为东方圣人。”

来紫气 [dōng lái zǐ qì]
释义: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同“紫气东来”。
出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示例: 唐·杜甫《秋兴》诗之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渐西被 [dōng jiàn xī bèi]
释义: 渐:浸渍;被:覆盖。向东浸渍,向西覆盖。指范围逐渐扩大。
出处: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漂西徒 [dōng piāo xī xǐ]
释义: 徒:迁徒。到处漂泊,迁徒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迁徒。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漂西徒,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漂西荡 [dōng piāo xī dàng]
释义: 东西漂泊不定。也比喻生活不安定。
出处: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云汴梁买马,不想东漂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示例: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今日弄得东漂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

眺西望 [dōng tiào xī wàng]
释义: 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出处: 《晋书•习凿齿传》:“西望陇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

瞻西望 [dōng zhān xī wàng]
释义: 瞻:观望。向东、向西观望。形容对景色的欣赏。
出处: 南朝·梁·元帝《庐山碑序》:“东瞻洪井,识曳帛之在兹;西望石宝,见指宝之可拾。”

翻西倒 [dōng fān xī dǎo]
释义: 四处翻捡搜寻。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行西步 [dōng xíng xī bù]
释义: 想向东走,却向西迈步。比喻举动失措,不知所向。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鼎之噬嗑》:“东行西步,失其次舍。”

诳西骗 [dōng kuāng xī piàn]
释义: 诳:欺骗,迷惑。形容到处说谎欺骗。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诳西骗。”
示例: 他靠东诳西骗谋生。

跑西奔 [dōng pǎo xī bēn]
释义: 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玉厚参加了村里给解放军送粮的运输队,同时还得种地,东跑西奔,忙忙乱乱。”

躲西逃 [dōng duǒ xī táo]
释义: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示例: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37回:“后来晓得庞妃还要加害,只得东躲西逃。”

郭之迹 [dōng guō zhī jì]
释义: 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
示例: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萧功曹颖士、赵员外骅,开元中同居兴敬里肄业,共有一靴。久而见东郭之迹。赵曰:“可谓疲于道路矣。”

门之役 [dōng mén zhī yì]
释义: 指旧仇。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示例:
●《左传•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 徐必进 ﹞与 汪 ( 汪雅堂 )为桑梓,初处丞固无香火情,比 汪 报东门之役,人亦尤其已甚。”

门之达 [dōng mén zhī dá]
释义: 东门:指东门吴。指东门吴丧失爱子而胸怀旷达。后泛指丧失亲人而能心胸宽广,想得开。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
示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

门种瓜 [dōng mén zhòng guā]
释义: 原指秦东陵侯召平在秦灭亡后不仕新主,在长安东青门外种瓜。借指离官隐居务农。也比喻富贵的人后来贫困潦倒。
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

闪西躲 [dōng shǎn xī duǒ]
释义: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阁待贤 [dōng gé dài xián]
释义: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马严徐 [dōng mǎ yán xú]
释义: 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示例: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
●清朱彝尊《题汪检讨<乘风破浪图>》诗:“ 汪君才地何峥嶸,直与东马严徐 并。”

阳销瘦 [dōng yáng xiāo shòu]
释义: 《梁书·沉约传》:“(沉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沉约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示例:
●宋贺铸《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东阳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瘦体, 潘岳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宫三师 [dōng gōng sān shī]
释义: 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
示例: 《通典·职官十二》:“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师。”亦称“东宫三太”。《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太。”

斗柄指 [dǒu bǐng zhǐ dōng]
释义: 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指节气已到立春。
出处: 《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付与 [fù yǔ dōng liú]
释义: 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出处: 宋·查荎《透碧霄·惜别》:“叹人生、杳似浮萍,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王夺我政权,又加兵于我,三世勤王之绩,付与东流。

倒西 [fú dōng dǎo xī]
释义: 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海而死 [fù dōng hǎi ér sǐ]
释义: 跳进东海淹死。形容人所下的决心极大。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示例: 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