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之财 [bù yì zhī cái]
释义: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
示例: 这不义之财,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薄云天 [yì bó yún tiān]
释义: 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出处: 南朝·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高义薄云天。”

背恩负 [bèi ēn fù yì]
释义: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出处: 《陈书·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背恩弃 [bèi ēn qì yì]
释义: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示例: 反之,丢掉革命传统,对人民背恩弃义,一阔脸就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便为人民所诅咒了。 【管桦《关于<暴风雨之夜>的复信》】

背恩忘 [bèi ēn wàng yì]
释义: 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出处: 《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示例: 幸得主人释放,留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报得,岂可为此背恩忘义之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背信弃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示例: 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负恩 [bèi yù fù ēn]
释义: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出处: 《旧唐书·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负信 [bèi yù fù xìn]
释义: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出处: 见“背信弃义”。
示例: 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义负信,开始去侵犯苏联。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

忘恩 [bèi yù wàng ēn]
释义: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示例: 那满朝文武,平日高官厚禄……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去投降不迭。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

薄情无 [báo qíng wú yì]
释义: 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不仁不 [bù rén bù yì]
释义: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示例: 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于不仁不义之中。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成仁取 [chéng rén qǔ yì]
释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示例: 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成仁取义之理,略知一二。 【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槌仁提 [chuí rén tí yì]
释义: 指抛弃仁义。
示例: 我们决不能槌仁提义,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

春秋无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释义: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示例: 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词严 [cí yán yì mì]
释义: 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出处: 《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宋朝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词严义密,无馀蕴。”

词严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示例: 这真可谓‘词严义正’。所举的群小,也都确定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

词言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辞不达 [cí bù dá yì]
释义: 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出处: 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示例: 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二】

辞简 [cí jiǎn yì gāi]
释义: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出处: 《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辞严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示例: 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 【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从容就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 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示例: 徐荫轩以身殉国,从容就义,应该附奏清恤! 【高阳《胭脂井》】

大仁大 [dà rén dà yì]
释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释义: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示例: 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示例: 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蹈节死 [dǎo jié sǐ yì]
释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 《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蹈仁履 [dǎo rén lǚ yì]
释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道同 [dào tóng yì hé]
释义: 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 清·李渔《蜃中楼·婚诺》:“他第三个兄弟钱塘君与我道同义合,相得甚欢。”

之交 [dào yì zhī jiāo]
释义: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读书百遍,其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释义: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断章取 [duàn zhāng qǔ yì]
释义: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示例: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多情多 [duō qíng duō yì]
释义: 指重情谊。
出处: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示例: 你们对敌人是那么勇敢坚定,对朋友又是这么多情多义。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四章】

多行不必自毙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释义: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示例: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 【郭沫若《武则天》第四幕】

恩山 [ēn shān yì hǎi]
释义: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出处: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恩深 [ēn shēn yì zhòng]
释义: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示例: 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

恩断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 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示例: 今与郎君恩断义绝矣,天荒地老,永无见期。 【清·徐瑶《太狠生传》】

反经合 [fǎn jīng hé yì]
释义: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出处: 《北史·尔朱荣传》:“荣女先为明帝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文公在秦,怀嬴入侍。事有反经合义,陛下独何疑焉?”
示例: 然杨能反经合义,足矫奢葬之愆。 【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

负德背 [fù dé bèi yì]
释义: 犹言负恩背义。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申侯]今又以国媚楚,使子之君,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民社。”

负恩背 [fù ēn bèi yì]
释义: 负:违背,背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
示例: 负恩背义,人弗戮,鬼斯戮之矣。 【明·宋濂《燕书》】

负恩忘 [fù ēn wàng yì]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负气仗 [fù qì zhàng yì]
释义: 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小娥虽小,身体健壮如男子形。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姓段名居贞,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忘恩 [fù yì wàng ēn]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示例: 有这等事!不杀这负义忘恩的孽畜,空做人间好汉!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 【苗龙离座大怒道】

干名犯 [gàn míng fàn yì]
释义: 干犯名教和道义。
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调美》:“谁想不前不后,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

薄云 [gāo yì bó yún]
释义: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示例: 逾数日得君遂手书,并墨银三百元,资助讼费,高义薄云,感激无量。 【章炳麟《狱中与吴君遂、张伯纯书》】

薄云天 [gāo yì báo yún tiān]
释义: 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示例: 某官淡交如水,高义薄云天。 【宋·魏了翁《回生日启》】

割恩断 [gē ēn duàn yì]
释义: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孤恩负 [gū ēn fù yì]
释义: 指背弃恩义。
出处: 《后汉书·张俊传》:“臣孤恩负义,自陷重刑,情断意讫,无所复望。”

孤文只 [gū wén zhī yì]
释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辜恩背 [gū ēn bèi yì]
释义: 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出处: 宋·乐史《绿珠传》:“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辜恩负 [gū ēn fù yì]
释义: 忘恩负义。
出处: 元·柯丹邱《荆钗记·觅真》:“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负义难容恕,真堪恶。”

顾名思 [gù míng sī yì]
释义: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示例: 桂花蝉顾名思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鲁迅《两地书》七七】

含仁怀 [hán rén huái yì]
释义: 指有仁义之德。
出处: 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示例: 伊一角之仁兽,禀五行之粹精,必含仁而怀义,不群居而旅行。 【宋·吴淑《麟赋》】

毫无疑 [háo wú yí yì]
释义: 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怎幺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

急公好 [jí gōng hào yì]
释义: 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 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示例: 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 【鲁迅《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

肥辞 [jí yì féi cí]
释义: 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计行虑 [jì xíng lǜ yì]
释义: 计:计策。行:实施。虑:考虑。义:道义。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

假人假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 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假仁假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 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 《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示例: 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那暴发的绅士,假仁假义的,好不可恶! 【郑振铎《黄公俊的最后》】

见利思 [jiàn lì sī yì]
释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出处: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示例: 财利迷心,人情世态,见利思义,于君无愧。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还带记》】

见利忘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 《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示例: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必为 [jiàn yì bì wéi]
释义: 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当为 [jiàn yì dāng wéi]
释义: 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同“见义必为”。

敢为 [jiàn yì gǎn wéi]
释义: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出处: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示例: 庄重寡言笑,见义敢为。 【《明史·伍骥传》】

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示例: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入神 [jing yi ru shen]
释义: 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居利思 [jū lì sī yì]
释义: 指临财不苟得。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居仁由 [jū rén yóu yì]
释义: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拘文牵 [jū wén qiān yì]
释义: 拘泥于字义、文义。

履方 [jù yì lǚ fāng]
释义: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捐身徇 [juān shēn xùn yì]
释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绝仁弃 [jué rén qì yì]
释义: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开宗明 [kāi zōng míng yì]
释义: 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出处: 《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示例: 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一》】

慷慨赴 [kāng kǎi fù yì]
释义: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出处: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示例: 材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余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清·王猷定《梁烈妇传》】

慷慨就 [kāng kǎi jiù yì]
释义: 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慷慨仗 [kāng kǎi zhàng yì]
释义: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示例: 黄兄慷慨仗义,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乐善好 [lè shàn hǎo yì]
释义: 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廉耻 [lǐ yì lián chǐ]
释义: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出处: 《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示例: 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当务求难合自重之士,以养成礼义廉耻之风。 【宋·苏轼《乞录用郑侠王斿状》】

利不亏 [lì bù kuī yì]
释义: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出处: 《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履仁蹈 [lǚ rén dǎo yì]
释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明公正 [míng gōng zhèng yì]
释义: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沐仁浴 [mù rén yù yì]
释义: 指受仁义的熏陶。

旁文剩 [páng wén shèng yì]
释义: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相投 [qì yì xiāng tóu]
释义: 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倍信 [qì yì bèi xìn]
释义: 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轻财贵 [qīng cái guì yì]
释义: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轻财好 [qīng cái hào yì]
释义: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 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示例: 原来汪革素性轻财好义,枢密府里的人,一个个和他相好。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九】

轻财仗 [qīng cái zhàng yì]
释义: 犹轻财重义。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轻财重 [qīng cái zhòng yì]
释义: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 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示例: 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结。 【《北齐书·高乾璺》】

轻身殉 [qīng shēn xùn yì]
释义: 指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轻身重 [qīng shēn zhòng yì]
释义: 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轻生重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释义: 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轻死重 [qīng sǐ zhòng yì]
释义: 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同“轻死重气”。

情深 [qíng shēn yì zhòng]
释义: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出处: 晋·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著于人士之口。”
示例: 那情深义重的也不过临风对月,洒泪悲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

穷不失 [qióng bù shī yì]
释义: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释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浆 [rén jiāng yì sù]
释义: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出处: 《搜神记·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仁人 [rén rén yì shì]
释义: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出处: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示例: 然而我们从古典里,听熟了仁人义士,来解倒悬的胡说了。 【鲁迅《花边文学·倒提》】

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君子 [rén yì jūn zǐ]
释义: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之兵 [rén yì zhī bīng]
释义: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释义: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示例: 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仁至 [rén zhì yì jìn]
释义: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 《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示例: 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冰心《斯人独憔悴》】

三谏之 [sān jiàn zhī yì]
释义: 指事君之正道。
出处: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杀身成 [shā shēn chéng yì]
释义: 犹言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舍生取 [shě shēng qǔ yì]
释义: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示例: 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深明大 [shēn míng dà yì]
释义: 指识大体,顾大局。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示例: 那严仲子为人深明大义,我想二弟此去一定可以做些不会辱没母亲的事情。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一幕】

深文大 [shēn wén dà yì]
释义: 指深奥的大道理。

释生取 [shì shēng qǔ yì]
释义: 犹言舍生取义。
出处: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褘,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疏财仗 [shū cái zhàng yì]
释义: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示例: 《水浒》中描述了众多杀富济贫、疏财仗义的英雄豪杰的形象。

疏财重 [shū cái zhòng yì]
释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思断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贪利忘 [tān lì wàng yì]
释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绨袍之 [tì páo zhī yì]
释义: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出处: 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天经地 [tiān jīng dì yì]
释义: 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示例: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天经地义的事。

忘恩背 [wàng ēn bèi yì]
释义: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

忘恩负 [wàng ēn fù yì]
释义: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 《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示例: 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忘恩失 [wàng ēn shī yì]
释义: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

忘情负 [wàng qíng fù yì]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望文生 [wàng wén shēng yì]
释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 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微言大 [wēi yán dà yì]
释义: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示例: 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无情无 [wú qíng wú yì]
释义: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

惜客好 [xī kè hǎo yì]
释义: 指好客仗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侠肝 [xiá gān yì dǎn]
释义: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出处: 《蒲柳人家·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乡利倍 [xiāng lì bèi yì]
释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向风慕 [xiàng fēng mù yì]
释义: 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出处: 明·张居正《番夷求贡疏》:“因而连合西僧,向风慕义,交臂请贡,献琛来王。”
示例: 参加的有社友,也有向风慕义来的非社友,共有一百有九人之多。 【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后期活动》】

晓以大 [xiǎo yǐ dà yì]
释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出处: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行侠好 [xíng xiá hào yì]
释义: 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言不及 [yán bù jí yì]
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 《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示例: 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言简 [yán jiǎn yì fēng]
释义: 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出处: 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断恩 [yǐ yì duàn ēn]
释义: 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出处: 《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割恩 [yǐ yì gē ēn]
释义: 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出处: 《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

不反顾 [yì bù fǎn gù]
释义: 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不取容 [yì bù qǔ róng]
释义: 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不容辞 [yì bù róng cí]
释义: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示例: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不生财 [yì bù shēng cái]
释义: 主持正义者不苟取财物。亦作“义不生财,慈不主兵。”

胆忠肝 [yì dǎn zhōng gān]
释义: 指为人正直忠贞。
出处: 《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示例: 安得义胆忠肝兮,同享宇宙太平! 【太平天国·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

断恩绝 [yì duàn ēn jué]
释义: 义:情义;恩:恩情。指情谊完全决裂。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示例: 此刻又被景翼那厮卖出来,已是义断恩绝的了,还有甚么守节的道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愤填胸 [yì fèn tián xiōng]
释义: 指胸中充满义愤。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脸儿狼、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登时义愤填胸。”
示例: 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释义: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示例: 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海恩山 [yì hǎi ēn shān]
释义: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浆仁粟 [yì jiāng rén sù]
释义: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出处: 清·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结金兰 [yì jié jīn lán]
释义: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出处: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气相投 [yì qì xiāng tóu]
释义: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示例: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 【华而实《汉衣冠》二】

无旋踵 [yì wú xuán zhǒng]
释义: 旋踵:把脚后跟转过来,比喻退缩。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毫不退缩。亦作“义不旋踵”。
出处: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释义: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示例: 吴荪甫“义形于色”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

正词严 [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示例: 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义正词严,断断不能再缓矣。 【清·林则徐《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

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示例: 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辞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正辞约 [yì zhèng cí yuē]
释义: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重恩深 [yì zhòng ēn shēn]
释义: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示例: 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 【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

深长 [yì yì shēn cháng]
释义: 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同“意味深长”。

引喻失 [yǐn yù shī yì]
释义: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缘文生 [yuán wén shēng yì]
释义: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仗节死 [zhàng jié sǐ yì]
释义: 指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出处: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示例: 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疏财 [zhàng yì shū cái]
释义: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示例: 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执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释义: 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示例: 他性情耿直,总爱仗义执言。

忠肝 [zhōng gān yì dǎn]
释义: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忠驱 [zhōng qū yì gǎn]
释义: 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出处: 唐·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示例: 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渤海。飙回子弟走长沙。 【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

忠孝节 [zhōng xiào jié yì]
释义: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重财轻 [zhòng cái qīng yì]
释义: 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出处: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轻财 [zhòng yì qīng cái]
释义: 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轻生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释义: 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示例: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雠归。 【唐·沈彬《结客少年场行》】

遵道秉 [zūn dào bǐng yì]
释义: 犹言遵守道义。
出处: 唐·柳宗元《清河张府君墓志铭》:“逮夫弱冠,遵道秉义。”

舍生存 [shě shēng cún yì]
释义: 见“舍生取义”。

背信负 [bèi xìn fù yì]
释义: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示例: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

避嫌守 [bì xián shǒu yì]
释义: 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第一 [dì yī yì dì]
释义: 同“第一义”。

动必缘 [dòng bù yuán yì]
释义: 缘:顺着,沿着;义:道义。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出处: 《吕氏春秋•高义》:“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

独身主 [dú shēn zhǔ yì]
释义: 谓终身不嫁娶的主张。独身主义推崇、信仰、坚持没有家庭或不跟家属一起生活的思想,一般针对成年人而言,儿童和不能自理者不在此列。
示例:
●鲁迅《坟·寡妇主义》:“所谓‘拟寡妇’,是指和丈夫生离以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的。”
●柔石《二月》二十:“萧先生是讲独身主义的,听说现在要结婚了。”

惇信明 [dūn xìn míng yì]
释义: 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示例: 像这样惇信明义的人不多见了。

恩绝 [ēn jué yì duàn]
释义: 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示例: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恩高 [ēn gāo yì hòu]
释义: 恩惠、情义极为深厚。
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焚契市 [fén qì shì yì]
释义: 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
出处: 清周亮工《寿汪生伯六十序》:“焚契市义,排难解纷。”参见“焚券”。

附辞会 [fù cí huì yì]
释义: 谓使文辞前后联贯,使各段含意合于全篇主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