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不齿 [bù chǐ yú rén]
释义: 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示例: 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政和元年》)

一旦 [huǐ yú yī dàn]
释义: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示例: 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嫁祸 [jià huò yú rén]
释义: 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出处: 《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祸于赵也。”
示例: 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六)

业精 [yè jīng yú qín]
释义: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胡底 [yī yú hú dǐ]
释义: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哀莫大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释义: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示例: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故俗,溺旧闻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释义: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盘石 [ān yú pán shí]
释义: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出处: 《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现状 [ān yú xiàn zhuàng]
释义: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出处: 刘少奇《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一隅 [ān yù yī yù]
释义: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出处: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垂成 [bài yú chuí chéng]
释义: 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出处: 宋·无名氏《释常谈·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不屑 [bǐ yú bù xiè]
释义: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毕其功一役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释义: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出处: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示例: 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八】

冰寒 [bīng hán yú shuǐ]
释义: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示例: 蘧(道愍)始师章(继伯),冰寒于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七·南齐》:“”】

不安 [bù ān yú shì]
释义: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不安 [bù ān yú wèi]
释义: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此公在厦门趋奉校长,颜膝可怜,适异己去后,而校长又薄其为人,终于不安于位,殊可笑也。”

不绝 [bù jué yú ěr]
释义: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藏巧 [cáng qiǎo yú zhuō]
释义: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上:“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无奈 [chū yú wú nài]
释义: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出处: 《隋史遗文》四回:“本待砍你狗头,怜你也是贫民,出于无奈,饶你去罢!”

意表 [chū yú yì biǎo]
释义: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 唐·张读《宣室志》卷四:“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一丈夫,衣冠甚伟,仪状秀逸。乔延入与坐,谈议朗畅,出于意表。乔重之,以为人无及者。”

意外 [chū yú yì wài]
释义: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存十一千百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释义: 指亡多而存少。
出处: 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示例: 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胆大 [dǎn dà yú shēn]
释义: 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出处: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一尊 [dìng yú yī zūn]
释义: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示例: 今世名为崇孔氏,黜绝异学,而定于一尊。 【明·徐光启《刻紫阳朱子全集》】

独异 [dú yì yú rén]
释义: 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出处: 《老子》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释义: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 《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示例: 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 【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防祸未然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释义: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出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防民之口,甚防川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释义: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蜂虿作怀袖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释义: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出处: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凤皇 [fèng huáng yú fēi]
释义: 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凰于飞”。
出处: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凤皇 [fèng huáng yú fēi]
释义: 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凰于飞”。
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凤凰 [fèng huáng yú fēi]
释义: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出处: 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
示例: 凤凰于飞,梧桐是依。噰噰喈喈,福禄攸归。 【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

春秋 [fù yú chūn qiū]
释义: 指年少,年轻。
出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示例: 太后以帝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 【《北史·后妃传上·魏太武皇后赫连氏》】

斯,哭 [gē yǘ sī,kū yú sī]
释义: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出处: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成例 [gé yú chéng lì]
释义: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耿耿怀 [gěng gěng yú huái]
释义: 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示例: 同学之间应团结互助,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耿耿 [gěng gěng yú xīn]
释义: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示例: 所惜者,幼为奴隶学问所误,于国民责任,未有分毫之尽,以是耿耿于心,不能自解。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五回】

公之 [gōng zhī yú zhòng]
释义: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供过 [gōng guò yú qiú]
释义: 供给的数量超过需要的数量。
示例: 市场一旦供过于求,价格就会急剧下跌。

自信 [guǒ yú zì xìn]
释义: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出处: 《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鸿渐 [hóng jiàn yú gàn]
释义: 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出处: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示例: 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 【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

求成 [jí yú qiú chéng]
释义: 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示例: 她怎样呢?还是那样急于求成,不甘寂寞吗? 【陆地《牙科大夫》】

事功 [jí yú shì gōng]
释义: 事:事业;工:功绩。指做事急于求成。
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星火 [jí yú xīng huǒ]
释义: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己所不欲,勿施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释义: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示例: 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

假力 [jiǎ lì yú rén]
释义: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出处: 《列子·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假手 [jiǎ shǒu yú rén]
释义: 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出处: 《尚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后汉书·吕布传》:“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

见弃 [jiàn qì yǔ rén]
释义: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胫大 [jìng dà yú gǔ]
释义: 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救民水火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释义: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拒人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 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出处: 《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示例: 而往往卷俎而退者多,置虚命彻者少,池池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八首】

决胜千里之外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苛政猛 [kē zhè měng yú hǔ]
释义: 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出处: 《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世故 [lǎo yú shì gù]
释义: 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示例: 他们老于世故,许多人现在隐蔽着。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不败之地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 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出处: 《孙子·军形》:“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示例: 毛主席的正确的路线,和高度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艺术,是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保证。 【刘伯承《回忆长征》】

了然 [liǎo rán yú xiōng]
释义: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出处: 《晋书·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示例: 怎样钦差就赏识,怎样钦差就批驳,他能了然于胸,预备停当。【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聊胜 [liáo shèng yú wú]
释义: 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出处: 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示例: 王二瞎子一听仍是衙门里的人,就是声光比账房差些,尚属慰情聊胜于无。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

流言止智者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释义: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出处: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民保 [mín bǎo yú xìn]
释义: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出处: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事,慎 [mǐn yú shì ,shèn yú yán]
释义: 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处: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莫逆 [mò nì yú xīn]
释义: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乔木 [míng yú qiáo mù]
释义: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出处: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上青天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释义: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 唐·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上天 [nán yú shàng tiān]
释义: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不伦 [nǐ yú bù lún]
释义: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儗不 [lǐ bù yú lún]
释义: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怒形 [nù xíng yú sè]
释义: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奔命 [pí yú bēn mìng]
释义: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处: 《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示例: 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进,声东击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锐而用之,彼亦疲于奔命矣。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

眉睫 [pò yú méi jié]
释义: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千里之堤,毁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释义: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出处: 《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千里之堤,溃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释义: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之行,始足下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释义: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示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明·赵弼《两教辨》】

迁怒 [qiān nù yú rén]
释义: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出处: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乔木 [qiān yú qiáo mù]
释义: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强加 [qiáng jiā yú rén]
释义: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示例: 不论所谈论的是政治、宗教或社会问题,均不应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硬要别人接受。

青出 [qīng chū yú lán]
释义: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示例: 愈变愈妙,可谓青出于蓝矣。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青出蓝而胜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释义: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示例: 你们年轻人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过 [qīng guò yú lán]
释义: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 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鸿毛 [qīng yú hóng máo]
释义: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 梅伯死轻于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情见 [qíng jiàn yú sè]
释义: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情深友 [qíng shēn yǒu yú]
释义: 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求道 [qiú dào yú máng]
释义: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出处: 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求过 [qiú guò yú gòng]
释义: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示例: 印刷用纸若是求过于供,便会影响出版品的及时问世。

求马唐市 [qiú mǎ yú táng shì]
释义: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求马唐肆 [qiú mǎ yú táng sì]
释义: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出处: 庄周《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
示例: (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肆。 【苏曼殊《与刘半农书》】

取信 [qǔ xìn yú mín]
释义: 取得人民的信任。
出处: 《汉书·楚元王传》:“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
示例: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取信 [qǔ xìn yú rén]
释义: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染指 [rǎn zhǐ yú dǐng]
释义: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人浮 [rén fú yú shí]
释义: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人浮 [rén fú yú shì]
释义: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出处: 《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示例: 老兄还没有晓得这里的情形,实在人浮于事,安插不来。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一炉 [róng yú yī lú]
释义: 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出处: 卞之琳《冯文炳选集·序》:“废名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言论 [sè yú yán lùn]
释义: 形容说话迟钝。
出处: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慎终 [shèn zhōng yú shǐ]
释义: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食方 [shí fāng yú qián]
释义: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示贬 [shì biǎn yú bāo]
释义: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事实胜雄辩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释义: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示例: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再争论了,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受制 [shòu zhì yù rén]
释义: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示例: 受制于人,威名顿尽。 【《梁书·侯景传》】

授柄 [shòu bǐng yú rén]
释义: 犹言授人以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非命 [sǐ yú fēi mìng]
释义: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 《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示例: 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同归 [tóng guī yú jìn]
释义: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示例: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推舟 [tuī zhōu yú lù]
释义: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退藏 [tuì cáng yú mì]
释义: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空言 [tuō yú kōng yán]
释义: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累卵 [wēi yú lěi luǎn]
释义: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比喻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委过 [wěi guò yú rén]
释义: 形容嫁祸给别人。
示例: 自己闯下的祸端应当自己承担,不可委过于人,让别人蒙受不白之冤。

委罪 [wěi zuì yú rén]
释义: 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

问道 [wèn dào yú máng]
释义: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 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示例: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无补 [wú bǔ yú shì]
释义: 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无敌天下 [wú dí yú tiān xià]
释义: 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无动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示例: 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

无动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示例: 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无济 [wú jì yú shì]
释义: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示例: 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

无天上,无地 [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
释义: 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出处: 《尉缭子·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主於后,无敌於前。”
示例: 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於前,无主於後,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淮南子·兵略训》】

喜见 [xǐ jiàn yú sè]
释义: 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喜形于色”。

喜怒不形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释义: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出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示例: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喜行 [xǐ xíng yú sè]
释义: 高兴显现在脸上。
示例: 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不禁喜行于色。

喜形 [xǐ xíng yú sè]
释义: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示例: 章奇先生喜形于色了。 【蒋光慈《短裤党》二】

缧绁 [xiàn yú léi xiè]
释义: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指被关进监牢。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若非二哥众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于缧绁。”

相视而笑,莫逆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释义: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 只要摊出我的杂感来,便可以做他们的“蓝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 【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心细 [xīn xì yú fā]
释义: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同“心细如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新发 [xīn fā yú xíng]
释义: 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示例: 今有同乡马孝廉,新发于硎,索长安知交书。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之化 [xíng yú zhī huà]
释义: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出处: 《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示例: 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如淑女。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

行百里者半九十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释义: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示例: 持坚无术,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彪之谓也。 【《北史·韩麒麟等传论》】

行成 [xíng chéng yú sī]
释义: 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
示例: 行成于思,这是学业、事业有成的格言。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释义: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学老 [xué lǎo yú nián]
释义: 指青年人的博学。
出处: 《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刍荛 [xún yú chú ráo]
释义: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律己 [yán yú lǜ jǐ]
释义: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 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律已 [yán yú lǜ jǐ]
释义: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出处: 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言归 [yán guī yú hǎo]
释义: 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示例: 奉教撤兵,言归于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燕巢 [yàn cháo yú mù]
释义: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示例: 君之计,所谓燕巢于幕,不谋朝夕者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

燕燕 [yàn yàn yú guī]
释义: 指女子出嫁。
出处: 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一年之计在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释义: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出处: 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至 [yī zhì yú cǐ]
释义: 竟到如此地步。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笔札无情,任其摇礕。甚矣哉!文之横流,一至于此!”
示例: 我们的祖宗是很富强的,为什么现在贫弱一至于此呢? 【孙中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

一至 [yī zhì yú sī]
释义: 竟到如此地步。同“一至于此”。
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示例: 何神佑助,一至于斯,愿垂一语,以保余年。 【《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

义形 [yì xíng yú sè]
释义: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示例: 吴荪甫“义形于色”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

反手 [yì yú fǎn shǒu]
释义: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 晋·杨泉《物理论》:“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万人之英。得其人则事易于反手;不得其人,则难于拔筋。”

反掌 [yì yú fǎn zhǎng]
释义: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示例: 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 【宋·秦观《李训论》】

拾遗 [yì yú shí yí]
释义: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言表 [yì yú yán biǎo]
释义: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出处: 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示例: 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七章】

言外 [yì yú yán wài]
释义: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忧形 [yōu xíng yú sè]
释义: 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出处: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示例: 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 【《清史稿·宋维峻传》】

成见 [yòu yú chéng jiàn]
释义: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安思危 [yú ān sī wēi]
释义: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飞之乐 [yú fēi zhī lè]
释义: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呼哀哉 [yú hū āi zāi]
释义: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出处: 《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家为国 [yú jiā wéi guó]
释义: 为国家为人民。

今为烈 [yú jīn wéi liè]
释义: 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出处: 《孟子·万章下》:“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示例: “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我近来很有些怕敢看他了。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二》】

事无补 [yú shì wú bǔ]
释义: 对事情毫无补益。
示例: 大错已经铸成,你再责备他也于事无补。

心何忍 [yú xīn hé rěn]
释义: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出处: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心无愧 [yú jīn wú kuì]
释义: 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出处: 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示例: 这叫做知恩报恩,虽告知天地鬼神,亦于心无愧。 【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

玉汝 [yù rǔ yú chéng]
释义: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寓兵 [yù bīng yú nóng]
释义: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寓情 [yù qíng yú jǐng]
释义: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运用之妙,在一心 [yùn yòng zhī miào,zài yú yī xīn]
释义: 指兵法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且不要管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争名朝,争利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释义: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枝大 [zhī dà yù běn]
释义: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至善 [zhǐ yú zhì shàn]
释义: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示例: 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
释义: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竹帛 [zhù yú zhú bó]
释义: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示例: 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著于竹帛,只好借口说传授。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涂炭 [zuò yú tú tàn]
释义: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吐珠泽,谁能不含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ɡ bù hán]
释义: 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

奔命 [bà yú bēn mìng]
释义: 原谓因受命到处奔走而精疲力尽。后以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

供命 [pí yú gòng mìng]
释义: 犹言疲于奔命。

骨髓 [tòng yú gǔ suǐ]
释义: 犹痛入骨髓。

所习 [ān yú suǒ xí]
释义: 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示例: 明·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泰山 [ān yú tài shān]
释义: 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出处: 《汉书•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例: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炀帝不悟,自以为安于泰山,方率百万之师而有事于辽,辽东之役未归,而中国之难已起。

磐石 [ān yú pán shí]
释义: 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覆盂 [ān yú fù yú]
释义: 盂:一种敞口装液体的容器。比翻过来放着的盂还要安稳。比喻非常稳固。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拔诸水火,登衽席 [bá y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释义: 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不汲汲富贵 [bù jí jí yú fù guì]
释义: 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水火,登之衽席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释义: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示例: 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心应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释义: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示例: 宋·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恶言不入 [è yán bù rù yú ěr]
释义: 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出处: 《孔家子语》:“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俯仰 [fǔ yǎng yú rén]
释义: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宠遇》:“平生诗文甚多,不能俯仰于人,故能不显云。”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