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不虚行 [lìng bù xū xíng]
释义: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出处: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一朝权在手,便把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释义: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出处: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守律 [bào lìng shǒu lǜ]
释义: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敛追财,……。”

猜枚行 [cāi méi xíng lìng]
释义: 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了。”
示例: 众人猜枚行令,耍笑洪堂。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猜拳行 [cāi quán xíng lìng]
释义: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示例: 这里摆酒上席,依次坐了。宾主七八个人,猜拳行令,大盘大碗,吃了个尽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谄词 [chǎn cí lìng sè]
释义: 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出处: 《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暮改 [zhāo lìng mù gǎi]
释义: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示例: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夕改 [zhāo lìng xī gǎi]
释义: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示例: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如流 [cóng lìng rú liú]
释义: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出处: 《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发号施 [fā hào shī lìng]
释义: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示例: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 【《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发宪布 [fā xiàn bù lìng]
释义: 犹发号施令。
出处: 《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承教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释义: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免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示例: 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 【章炳麟《致袁世凯电》】

明号 [gēng lìng míng hào]
释义: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如山 [hào lìng rú shān]
释义: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出处: 《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急急如律 [jí jí rú lǜ lìng]
释义: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出处: 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示例: 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静言 [jìng yán lìng sè]
释义: 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示例: 静言令色,即巧言令色。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三》】

禁止 [jìn zhǐ lìng xíng]
释义: 指施禁则止,出令则行。同“令行禁止”。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叙》:“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于庙堂。”

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释义: 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风行 [léi lìng fēng xíng]
释义: 犹言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志惛 [lì lìng zhì zào]
释义: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出处: 《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智昏 [lì lìng zhì hūn]
释义: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示例: 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 【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原之戚 [líng yuán zhī qī]
释义: 指兄、弟去世。
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示例: 绍定改元,适有令原之戚,闭门谢客,因追思,捉笔纪录。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序》】

人齿冷 [lìng rén chǐ lěng]
释义: 齿冷:耻笑。比喻使人瞧不起。
出处: 《南史·乐预传》:“人笑禇公,至今齿冷。”
示例: 本朝人演本朝事,而颠倒纰缪至此,殊令人齿冷。 【鲁迅《小说旧闻钞·杂说》】

人发指 [lìng rén fà zhǐ]
释义: 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示例: 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人莫测 [lìng rén mò cè]
释义: 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

人喷饭 [lìng rén pēn fàn]
释义: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

人捧腹 [lìng rén pěng fǔ]
释义: 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人起敬 [lìng rén qǐ jìng]
释义: 使人产生敬意。
出处: 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

人切齿 [lìng rén qiè chǐ]
释义: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出处: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人神往 [lìng rén shén wǎng]
释义: 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七:“今著术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示例: 景山诸乐部尝演习十番笛,第于月下听之,如云璈叠奏,令人神往。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十番》】

人瞩目 [lìng rén zhǔ mù]
释义: 瞩:注视。使人注视。
示例: 这项工程之大令人瞩目。

人注目 [lìng rén zhù mù]
释义: 注目: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指引起别人的重视。

人作呕 [lìng rén zuò ǒu]
释义: 呕:恶心,想吐。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示例: 他的下流动作真令人作呕。

行禁止 [lìng xíng jìn zhǐ]
释义: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示例: 以一新进小生,摧抑豪猾,乡中十余万人,令行禁止,赌盗之风顿息。 【清·梁启超《诗话》】

行如流 [lìng xíng rú liú]
释义: 指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明法审 [míng fǎ shěn lìng]
释义: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目使颐 [mù shǐ yí lìng]
释义: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出处: 《新唐书·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破家县 [pò jiā xiàn lìng]
释义: 指横暴的地方官。
出处: 明·敖英《东谷赘言》上:“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巧言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 《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秋行夏 [qiū xíng xià líng]
释义: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出处: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善始 [shàn shǐ lìng zhōng]
释义: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

施号发 [shī hào fā lìng]
释义: 发布号令。
出处: 《北齐书·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威重 [wēi zhòng lìng xíng]
释义: 权势大,有令必行。

五申三 [wǔ shēn sān lìng]
释义: 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下逐客 [xià zhú kè lìng]
释义: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挟主行 [jiā zhǔ xíng lìng]
释义: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天下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释义: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释义: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不一 [zhèng lìng bù yī]
释义: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示例: 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晋书·应詹传》】

逐客 [zhú kè lìng]
释义: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发号布 [fā hào bù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发号出 [fā hào chū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发号吐 [fā hào tǔ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法成 [fǎ chéng lìng xiū]
释义: 指有法律为依据,行政命令也恰当。
出处: 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张施。”

唯谨 [fèng lìng wéi jǐn]
释义: 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