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汉官威 [hàn guān wēi yí]
释义: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示例: 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静体闲 [yí jìng tǐ xián]
释义: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环姿艳溢,仪静体闲。”

不腆之 [bù tiǎn zhī yí]
释义: 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示例: 不腆之仪,预以犒从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

地主之 [dì zhǔ zhī yí]
释义: 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同“地主之谊”。

凤皇来 [fèng huáng lái yí]
释义: 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同“凤凰来仪”。
出处: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示例: 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 【晋·成公绥《啸赋》】

凤凰来 [fèng huáng lái yí]
释义: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出处: 唐·柳宗元《晋问》:“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
示例: 自魏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兽舞 [fèng yí shòu wǔ]
释义: 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出处: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示例: 而国子之教,乐乃专精。乐之至者,能使凤仪兽舞。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

鸿渐之 [hóng jiàn zhī yí]
释义: 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出处: 《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释义: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示例: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缛礼烦 [rù lǐ fán yí]
释义: 指烦琐的礼仪。
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表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
释义: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出处: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态万方 [yí tài wàn fāng]
释义: 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出处: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态万千 [yí tài wàn qiān]
释义: 仪态:姿态,容貌。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出处: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示例: 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有凤来 [yǒu fèng lái yí]
释义: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出处: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示例: 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

繁礼多 [fán lǐ duō yí]
释义: 礼节繁重,仪式太多。形容过分地讲究排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