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低做小 [fú dī zuò xiǎo]
释义: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示例: 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 [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
释义: 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释义: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出处: 元·康进之《地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
示例: 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 【《元曲选·争报恩》二】

不甘雌 [bù gān cí fú]
释义: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出处: 《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鸱张鼠 [chī zhāng shǔ fú]
释义: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出处: 《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彼起 [cǐ fú bǐ qǐ]
释义: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远远地传过来隐约的画角声,此伏彼起。”

此起彼 [cǐ qǐ bǐ fú]
释义: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出处: 华而实《汉衣冠》四:“此起彼伏,似有万人响应。”

发奸擿 [fā jiān tì fú]
释义: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出处: 《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示例: 闻丈人发奸擿伏,惠化如神,何以至此? 【《南史·傅琰传》】

发隐擿 [fā yǐn tī fú]
释义: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出处: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程给事]发隐擿伏,敏捷如神。”

地圣人 [fú dì shèng rén]
释义: 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而咶天 [fú ér shì tiān]
释义: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 《荀子·仲尼》:“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法受诛 [fú fǎ shòu zhū]
释义: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虎降龙 [fú hǔ xiáng lóng]
释义: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岂不知俺赵匡胤是个打光棍的行手,凭你什么三头六臂,伏虎降龙的手段,若遇了俺时,须叫他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
释义: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首贴耳 [fú shǒu tiē ěr]
释义: 畏缩恐惧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福兮祸所,祸兮福所倚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ǐ]
释义: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示例: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汉·贾谊《鹏鸟赋》】

福倚祸 [fú yǐ huò fú]
释义: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河出 [hé chū fú liú]
释义: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出处: 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示例: 周室之势既微,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

鸿隐凤 [hóng yǐn fèng fú]
释义: 比喻贤才不遇。
出处: 清·蒲松龄《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尽当鸿隐凤伏,斥鷃得而笑之,而不知一朝奋迹,阊阖可叫而开不难也。”

狐凭鼠 [hú píng shǔ fú]
释义: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出处: 《广东军务记·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务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狐潜鼠 [hú qián shǔ fú]
释义: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祸福倚 [huò fú yǐ fú]
释义: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示例: 心有亲疏,则祸福倚伏于无穷,虽圣智不得而防也。 【宋·陈亮《问答上》】

盐车 [jì fú yán chē]
释义: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示例: 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 【明·吾邱瑞《运甓记·辞亲赴任》】

将飞翼 [jiāng fēi yì fú]
释义: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降龙 [xiáng lóng fú hǔ]
释义: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出处: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示例: 降龙伏虎似平常,斩将封为斗木豸。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

麇骇雉 [jūn hài zhì fú]
释义: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胯下蒲 [kuà xià pú fú]
释义: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出处: 宋·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阑风 [lán fēng fú yǔ]
释义: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老骥 [lǎo jì fú lì]
释义: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示例: 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理冤摘 [lǐ yuān zhāi fú]
释义: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连绵起 [lián mián qǐ fú]
释义: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示例: 这里的丘陵真是连绵起伏。

龙蟠虎 [lóng pán hǔ fú]
释义: 雄踞的样子。

龙跳虎 [lóng tiào hǔ fú]
释义: 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兽穷 [niǎo fú shòu qióng]
释义: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破奸发 [pò jiān fā fú]
释义: 揭露隐藏的坏人。

潜龙 [qián lóng fú hǔ]
释义: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擒奸擿 [qín jiān fā fú]
释义: 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神藏鬼 [shén cáng guǐ fú]
释义: 比喻变化莫测。

十面埋 [shí miàn mái fú]
释义: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思潮起 [sī cháo qǐ fú]
释义: 思想活动极频繁。

岁时 [suì shí fú là]
释义: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出处: 《旧唐书·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望尘拜 [wàng chén bài fú]
释义: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危机四 [wēi jī sì fú]
释义: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出处: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示例: 他没有一点私心,甚至在红卫兵上了街,危机四伏,杀气腾腾的时候。 【巴金《探索集·怀念老舍同志》】

微机四 [wēi jī sì fú]
释义: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膝行匍 [xī xíng pú fú]
释义: 伏地爬行。同“膝行蒲伏”。
出处: 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绮罗红粉轻于尘,膝行匍伏擎金樽。”

膝行蒲 [xī xíng pú fú]
释义: 伏地爬行。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雄飞雌 [xióng fēi cí fú]
释义: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出处: 《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渊蜎蠖 [yuān juān huò fú]
释义: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出处: 明·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论》:“渊蜎蠖伏之中,深宫宥密之地,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岂其疲智虑于一人之耳目哉?”

鼠窜 [zhì fú shǔ cuàn]
释义: 指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出处: 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发奸 [tī fú fā jiān]
释义: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

发隐 [tī fú fā yǐn]
释义: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擿奸发 [tī jiān fā fú]
释义: 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出处: 《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示例: 孙元规知杭州,擿奸发伏,号为神明。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

夜动 [zhòu fú yè dòng]
释义: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夜行 [zhòu fú yè xíng]
释义: 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示例: 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陈毅《寄友》】

夜游 [zhòu fú yè yóu]
释义: 犹昼伏夜动。
出处: 《隋书·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无地 [zǒu fú wú dì]
释义: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出处: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做小 [zuò xiǎo fú dī]
释义: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无名氏《莽张飞大闹石榴园》第一折:“你只是装着做小伏低,你若是得空偷闲便择离。”
示例: 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做小伏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发擿奸 [fā tī jiān fú]
释义: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蠖屈鼠 [huò qū shǔ fú]
释义: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渡挽 [diào fú dù wǎn]
释义: 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这就叫做钓。扼住上截下截,驾奴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这就叫做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这就叫做挽。这三种笔法,都是变形的伏笔,因此谓“钓伏渡挽”。
示例: 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若夫童试,恶习尤苛:断剪经文,割截圣语,其小题有枯困缩脚之异,其搭题有截上截下之奇,其行文有钓伏渡挽之法。”

发隐摘 [fā yǐn zhāi fú]
释义: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摘伏,敏捷如神。”

发奸摘 [fā jiān zhāi fú]
释义: 同“发奸擿伏”。意思是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出处: 《後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賊稀发,吏人畏爱之。”
示例:
●《宋史·李参传》:“参天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腊腊 [fú fú là là]
释义: 极其顺服的样子。
示例: 他被母老虎收拾得伏伏腊腊。

尸百万 [fú shī bǎi wàn]
释义: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示例: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彼所以侈陈维新,讳言革命者,非谓革命之举,必~,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与凶顽争命。”
●贾谊《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尸百万,流血千里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
释义: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示例: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彼所以侈陈维新,讳言革命者,非谓革命之举,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与凶顽争命。”

节死谊 [fú jié sǐ yì]
释义: 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出处: 《汉书•讲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

阁受读 [fú gé shòu dú]
释义: 形容恭敬受教。
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群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首帖耳 [fú shǒu tiē ěr]
释义: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鸾隐鹄 [fú luán yǐn hú]
释义: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猎侍郎 [fú liè shì láng]
释义: 侍郎:官名。唐户部侍郎萧炅曾读“伏腊”为“伏猎”,因讥之为“伏猎侍郎”。后以指不学无术之人。
出处: 《旧唐书.严挺之传》记载,“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
示例: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昔 唐 省中有‘伏猎侍郎’,为 严挺之 所讥而罢。”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佑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 伏腊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弄麞宰相,伏猎侍郎,不闻有诗文传世,职是故耳。”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