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示例: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报私仇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汪知县公报私仇,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
示例: 昏君乱相,为别人公报私仇。(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

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释义: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三旨相 [sān zhǐ xiàng gōng]
释义: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出处: 《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枵腹从 [xiāo fù cóng gōng]
释义: 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出处: 清·李宝嘉《洗在狱》楔子:“到了这个分上,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释义: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山上,草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的一例。 【毛泽东《论持久战》】

白衣 [bái yī gōng qīng]
释义: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报冰 [bào bīng gōng shì]
释义: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抱冰 [bào bīng gōng shì]
释义: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出处: 宋·陶穀《清异录·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向私 [bèi gōng xiàng sī]
释义: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出处: 《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营私 [bèi gōng yíng sī]
释义: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出处: 宋·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
示例: 郭疏云:“明珠与余国柱背公营私诸款。” 【清昭槤《啸亭杂录·郭刘二疏》】

办理 [bǐng gōng bàn lǐ]
释义: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灭私 [bǐng gōng miè sī]
释义: 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出处: 明·张居正《论大敌》:“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任直 [bǐng gōng rèn zhí]
释义: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出处: 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无私 [bǐng gōng wú sī]
释义: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生远近之别耳。”

城北徐 [chéng běi xǘ gōng]
释义: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持论 [chí lùn gōng yǔn]
释义: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示例: 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丑媳妇总得见 [chǒu xí fù zǒng de jiàn gōng pó]
释义: 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忘私 [chū gōng wàng sī]
释义: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出处: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出以 [chū yǐ gōng xīn]
释义: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大动 [dà dòng gōng guàn]
释义: 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示例: 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砥节奉 [dǐ jié fèng gōng]
释义: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 《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凿井 [dīng gōng záo jǐng]
释义: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对薄 [duì bù gōng táng]
释义: 在法庭上受审问。

对簿 [duì bù gōng táng]
释义: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废私立 [fèi sī lì gōng]
释义: 指去私为公。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示例: 贞谦之功,废私立公。 【《鹖冠子·道端》】

不阿 [fèng gōng bù ē]
释义: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出处: 《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克己 [fèng gōng kè jǐ]
释义: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如法 [fèng gōng rú fǎ]
释义: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示例: 想俺这为官的,都只要奉公如法也啊。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

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释义: 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示例: 我们每个人都要奉公守法,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

正己 [fèng gōng zhèng jǐ]
释义: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 《魏书·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割臂盟 [gē bì méng gōng]
释义: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报私雠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gōng cái gōng wàng]
释义: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示例: 公才公望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 【清·沈曾植《陈庸庵尚书水流云在图册》诗】

道合理 [gōng dào hé lǐ]
释义: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出处: 西戎《纠纷》:“工要评的公道合理,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示例: 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尔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释义: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示例: 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

耳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释义: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规密谏 [gōng guī mì jiàn]
释义: 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出处: 《三国志·魏志·桓阶传》:“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gōng mǎi gōng mài]
释义: 公平合理地买卖。

门桃李 [gōng mén táo lǐ]
释义: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正大 [gōng míng zhèng dà]
释义: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出处: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示例: 以其磊磊落落之志,出之以公明正大之行为,则其与立宪党之地位,为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

平合理 [gōng píng hé lǐ]
释义: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出处: 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
示例: 站好了队,排好了号,分果实分土地就公平合理。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

平交易 [gōng píng jiāo yì]
释义: 公平合理的买卖。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公平交易,又不化他,又不抢他,何罪之有!”
示例: 我们需要市场的公平交易,才能保证市场繁荣。

平无私 [gōng píng wú sī]
释义: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出处: 《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平正直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释义: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gōng shì gōng bàn]
释义: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出处: 宋·魏了翁《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自今公事公言,进而明目张胆以陈之论奏,退而同心协虑以见之施行,毋面从而背违也。”
示例: 藩台见人家不来打点,他便有心公事公办,先从余荩臣下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gōng shì gōng fēi]
释义: 公认的是非。
出处: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示例: 公是公非订弟兄,徐行疾行携子侄。 【清·赵翼《戏为叠字体》】

私兼顾 [gōng sī jiān gù]
释义: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出处: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私交困 [gōng sī jiāo kùn]
释义: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出处: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示例: 因为按照我们现在落后农村的生产力,及经常遭受战争摧毁的环境,若果脱离生产的人太多了,便会养不活,便会公私交困。 【《解放日报》1942.9.4】

私两便 [gōng sī liǎng biàn]
释义: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私两济 [gōng sī liǎng jì]
释义: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私两利 [gōng sī liǎng lì]
释义: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示例: 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 【《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听并观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释义: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 《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德,婆修婆德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释义: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正不阿 [gōng zhèng bù ē]
释义: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示例: 他公正不阿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

正廉洁 [gō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 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示例: 他一辈子都要求自己公正廉洁地做官。

正廉明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释义: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正无私 [gōng zhèng wú sī]
释义: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出处: 《荀子·赋》:“公正无私,反见纵横。”《淮南子·修务训》:“若夫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之于众 [gōng zhī yú zhòng]
释义: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忠体国 [gōng zhōng tǐ guó]
释义: 指尽忠为国。
出处: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示例: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郭沫若《蜀道奇》诗】

诸同好 [gōng zhū tóng hào]
释义: 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示例: 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公诸同好。 【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子哥儿 [gōng zǐ gē ér]
释义: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

子王孙 [gōng zǐ wáng sūn]
释义: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示例: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

衮衮诸 [gǔn gǔn zhū gōng]
释义: 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出处: 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示例: 国民党的衮衮诸公管我们这些穷学生的什么“宣言”、“上书”!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六章】

花花 [huā huā gōng zǐ]
释义: 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六回:“活死人便知他是个仗官托势的花花公子了。”
示例: 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 【鲁迅《二丑艺术》】

酒垆 [huáng gōng jiǔ lú]
释义: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贿货 [huì huò gōng xíng]
释义: 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贿赂 [huì lù gōng xíng]
释义: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出处: 《北史·柳彧传》:“前在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货贿 [huò huì gōng xíng]
释义: 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货赂 [huò lù gōng xíng]
释义: 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获隽 [huò jūn gōng chē]
释义: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出处: 《红楼梦》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好施 [jí gōng hào shī]
释义: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好义 [jí gōng hào yì]
释义: 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 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示例: 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 【鲁迅《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

近利 [jí gōng jìn lì]
释义: 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 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 《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示例: 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营私 [jiǎ gōng yíng sī]
释义: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姜太钓鱼,愿者上钩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示例: 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此意。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

洁己从 [jié jǐ cóng gōng]
释义: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洁己奉 [jié jǐ fèng gōng]
释义: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出处: 《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行私 [jiè gōng xíng sī]
释义: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涓滴归 [juān dī guī gōng]
释义: 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示例: 然必涓滴归公,撙节动用,始得实济。 【《清史稿·文宗纪》】

开诚布 [kāi chéng bù gōng]
释义: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示例: 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克己奉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 《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示例: 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例行 [lì xíng gōng shì]
释义: 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示例: 回来等我把那些例行公事办毕了,还有几句要紧的话同你商量呢。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四回】

廉洁奉 [lián jié fèng gōng]
释义: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示例: 国家公务员应该廉洁奉公。

廉明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释义: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示例: 那安老爷……真真廉明公正,不想被河台大人参了一本,谁人不说冤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

营私 [mài gōng yíng sī]
释义: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出处: 《魏书·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梦见周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释义: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巨卿 [míng gōng jù qīng]
释义: 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巨人 [míng gōng jù rén]
释义: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钜卿 [míng gōng jù qīng]
释义: 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钜人 [míng gōng jù rén]
释义: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名卿钜 [míng qīng jù gōng]
释义: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正道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释义: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正气 [míng gōng zhèng qì]
释义: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正义 [míng gōng zhèng yì]
释义: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金母 [mù gōng jīn mǔ]
释义: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翩翩 [piān piān gōng zǐ]
释义: 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出处: 三国魏·曹植《侍太子坐》诗:“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凭虚 [píng xū gōng zǐ]
释义: 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七相五 [qī xiāng wǔ gōng]
释义: 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出处: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示例: 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后进拔豪英,论而禄之,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新唐书·儒学传中·柳沖》】

罔法 [qī gōng wǎng fǎ]
释义: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营私 [qì gōng yíng sī]
释义: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啬己奉 [s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 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倒载 [shān gōng dǎo zǎi]
释义: 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舍己为 [shě jǐ wèi gōng]
释义: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示例: 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自己具有舍己为公的好品德。

说法 [shēng gōng shuō fǎ]
释义: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出处: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示例: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是非自有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
释义: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夙夜在 [sù yè zài gōng]
释义: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出处: 《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示例: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 【《晋书·刘毅传》】

肥私 [sǔn gōng féi sī]
释义: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示例: 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地道 [tiān gōng dì dào]
释义: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天下为 [tiān xià wéi gōng]
释义: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示例: 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推诚布 [tuī chéng bù gōng]
释义: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退食自 [tuì shí zì gōng]
释义: 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报私 [tuō gōng bào sī]
释义: 借公事报私怨。

行私 [tuō gōng xíng sī]
释义: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大人 [wáng gōng dà rén]
释义: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贵戚 [wáng gōng guì qī]
释义: 泛指皇亲国戚。
出处: 《宣和画谱·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王孙 [wáng sūn gōng zǐ]
释义: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示例: 从来仕宦官员,王孙公子,要讨美妾的都到广陵郡来拣择聘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未了 [wèi liǎo gōng àn]
释义: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文章巨 [wén zhāng jù gōng]
释义: 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出处: 唐·李贺《高轩过》:“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示例: 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开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 【宋·许顗《彦周诗话》】

文章钜 [wén zhāng jù gōng]
释义: 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无肠 [wú cháng gōng zǐ]
释义: 指螃蟹。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洗手奉 [xǐ shǒu fèng gōng]
释义: 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夏五郭 [xià wǔ guō gōng]
释义: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后私 [xiān gōng hòu sī]
释义: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示例: 卿先公后私,可谓大忠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

项庄舞剑,意在沛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释义: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 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志在沛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释义: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今见成名动也不动,已自愧悔。”

项庄之剑,志在沛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释义: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一秉大 [yī bǐng dà gōng]
释义: 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出处: 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示例: 那里有好人?本县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办事。 【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二回】

一秉至 [yī bǐng zhì gōng]
释义: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一国三 [yī guó sān gōng]
释义: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示例: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灭私 [yǐ gōng miè sī]
释义: 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出处: 《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示例: 太史必当谨书灾异。愿陛下翕受敷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邦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豫防。 【元·脱脱《宋史·马廷鸾传》】

以私废 [yǐ sī fèi gōng]
释义: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以私害 [yǐ sī hài gōng]
释义: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示例: 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 【宋·秦观《白敏中论》】

假私 [yīn gōng jiǎ sī]
释义: 借公务谋取私利。
出处: 《后汉书·李固传》:“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行私 [yīn gōng xíng sī]
释义: 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忘私 [yōu gōng wàng sī]
释义: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忧国奉 [yōu guó fèng gōng]
释义: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出处: 《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游闲 [yóu xián gōng zǐ]
释义: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释义: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 《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示例: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吃酒李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释义: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出处: 宋·李棨《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吃酒李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释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示例: 世上有如此不公之事,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

正明 [zhèng míng gōng dào]
释义: 指正大光明。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二回:“你这话不怕熏的人慌!你要是正明公道的人,没的敢说你不是个大的们!人干不出来的事,你干出来了!还要卖人的老婆?你卖坟上的树,卖老婆使不得么?”

直入 [zhí rù gōng táng]
释义: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吐哺 [zhōu gōng tǔ bǔ]
释义: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示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自有 [zì yǒu gōng lùn]
释义: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示例: 虽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无我 [zhì gōng wú wǒ]
释义: 见“至公无私”。

折足 [fù gōng shé zú]
释义: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草木 [bā gōng cǎo mù]
释义: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 这事让我有八公草木的余悸。

苞苴 [bāo jū gōng xíng]
释义: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指公开行贿。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徇私 [bèi gōng xùn sī]
释义: 公:正直无;徇:曲从。违背正道,营私舞弊。
出处: 《北史•炀帝纪》:“侵害百姓,背公徇私。”

循私 [bèi gōng xún sī]
释义: 公:正直无;循:曲从。违背正道,营私舞弊。

不喑不聋,不成姑 [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释义: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出处: 《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痴不聋,不成姑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释义: 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示例: 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丑媳妇免不得见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释义: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示例: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丑媳妇少不得见 [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
释义: 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登明选 [dēng míng xuǎn gōng]
释义: 登:升,推举;明:明察;选:选拔;公:公正。选拔和推荐明察而公正的人才。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登明先公,杂进巧拙。”

砥节守 [dǐ jié shǒu gōng]
释义: 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