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业精于 [yè jīng yú qín]
释义: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而获 [bù qín ér huò]
释义: 指不劳而获。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父母恩 [fù mǔ ēn qín]
释义: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 《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示例: 父母恩勤,养我身兮。 【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

补拙 [jiāng qín bǔ zhuō]
释义: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 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较德焯 [jiào dé zhuō qín]
释义: 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出处: 唐·韩愈《刘统军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示例: 濂闻较德焯勤在古者,不厌其详,故为表其行而益之以铭。 【明·宋濂《教授曾府君石表辞》】

克俭克 [kè jiǎn kè qín]
释义: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示例: 适来这杯酒,乃劝大舅,自今以后,兢兢业业,克俭克勤,以付岳父泉台之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
释义: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示例: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民生在 [mín shēng zài qín]
释义: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而不匮。”

青鸟殷 [qīng niǎo yīn qín]
释义: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比喻常通信息,传递消息。

能补拙 [qín néng bǔ zhuō]
释义: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出处: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释义: 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示例: 报德明功,勤勤恳恳。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学好问 [qín xué hǎo wèn]
释义: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释义: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下顺 [shàng qín xià shùn]
释义: 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

四体不 [sì tǐ bù qín]
释义: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示例: 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四体不勤,好逸恶劳。 【刘绍棠《瓜棚柳巷》】

四体不,五谷不分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释义: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示例: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宵旰忧 [xiāo gàn yōu qín]
释义: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出处: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补拙 [yǐ qín bǔ zhuō]
释义: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出处: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