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人深省 [fā rén shēn xǐng]
释义: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处: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示例: 以当清夜闻钟,发人深省。(《虞初新志·金忠洁公传评》)

间不容 [jiàn bù róng fà]
释义: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示例: 这事间不容发,明天就上个折子,一定要争回此事。(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一回)

庞眉皓 [páng méi hào fà]
释义: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释义: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出处: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示例: 禹入裸国,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非乐而为此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引而不 [yǐn ér bù fā]
释义: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示例: 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云程 [yún chéng fā rèn]
释义: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难数 [zhuó fà nán shǔ]
释义: 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示例: 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苍苍 [bái fà cāng cāng]
释义: 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出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苍颜 [bái fà cāng yán]
释义: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出处: 宋·洪迈《容斋五笔·白苏诗纪年岁》:“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丹心 [bái fà dān xīn]
释义: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出处: 《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示例: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唐·杜牧《河湟》诗】

红颜 [bái fà hóng yán]
释义: 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处: 宋·佚名《宣和画谱·道释四》:“(徐知常)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千丈 [bái fà qiān zhàng]
释义: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出处: 唐·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示例: 凡此诸人,今皆安往?我虽独存,白发千丈。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祭林寒斋文》第一百三十八卷】

青衫 [bái fà qīng shān]
释义: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出处: 宋·赵令畤《侯鲭录》第七卷:“……作诗曰:‘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平康夜过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朱颜 [bái fà zhū yán]
释义: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释义: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示例: 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百发百中。”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百中百 [bǎi zhòng bǎi fā]
释义: 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缨冠 [pī fà yīng guàn]
释义: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出处: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示例: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严复《救亡决论》】

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释义: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出处: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示例: 或被发左衽,奋迅泥滓。 【晋·潘岳《西征赋》】

电举 [biāo fā diàn jù]
释义: 形容声势迅猛。
出处: 《明史·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示例: 德参赞飙发电举,而额经略节制山立,谋勇相资,卒戡大难。 【清·魏源《圣武记》卷宗十三】

不差毫 [bù chā háo fà]
释义: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 唐·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

不悱不 [bù fěi bù fā]
释义: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出处: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绝如 [bù jué rú fà]
释义: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
出处: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
示例: 匈奴乱十馀年,不绝如发,赖蒙汉力,故得复安。 【《匈奴传下》】

不爽毫 [bù shuǎng háo fā]
释义: 没有一点差错。
出处: 《明史·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示例: 千子论文不爽毫发,生平极喜正希,而于大士,犹若有憾焉。 【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

苍颜白 [cāng yán bái fà]
释义: 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暮至 [zhāo fā mù zhì]
释义: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出处: 语出《后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示例: 今所幸宫,去京三百余里,銮舆动轫,俄经旬日,非可朝发暮至。 【宋·王谠《唐语林·言语》】

夕至 [zhāo fā xī zhì]
释义: 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注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唐·韩愈《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示例: 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齿危 [chǐ wēi fā xiù]
释义: 指年高眉秀。
出处: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示例: 零陵古郡,湘水通州,有齿危发秀之徒,凡四百人相与歌咏。 【宋·陈瞻《宣抚记》】

冲冠 [chōng guàn fā nù]
释义: 形容极为愤怒。
出处: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

冲冠怒 [chōng guàn nù fà]
释义: 形容极为愤怒。
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芙蓉 [chū fā fú róng]
释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示例: 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南史·颜延之传》】

触机便 [chù jī biàn fā]
释义: 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出处: 《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春笋怒 [chūn sǔn mù fā]
释义: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踔厉奋 [chuō lì fèn fā]
释义: 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出处: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示例: 华人因鉴于国家之危险,而踔厉奋发,一变其冷瘼罔觉之态度。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大陆报论对内尤急于对外》】

踔厉风 [chuō lì fēng fā]
释义: 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示例: 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比“踔厉风发”无效的。 【鲁迅《两地书·一二》】

踔厉骏 [chuō lì jùn fā]
释义: 形容雄辩恣肆;议论纵横。
出处: 清·汪琬《<安南日记>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彼应 [cǐ fā bǐ yīng]
释义: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出处: 清·陈天华《警世钟》:“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是要互相联络,此发彼应才行。”

从宽 [cóng kuān fā luò]
释义: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出处: 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示例: 蔡公先问罗公起居,然后说到就是仁寿二年皂角林那桩事,我也从宽发落。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四回】

从轻 [cóng qīng fā luò]
释义: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出处: 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示例: 少不得欢天喜地,把令亲从轻发落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

慈悲 [dà fā cí bēi]
释义: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二回:“他说三天之内,照着祖爷爷的吩咐送过来。请祖爷爷大发慈悲,代他们打点打点!”

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 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示例: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谬论 [dà fā miù lùn]
释义: 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示例: 发表意见之前须对事情的真实情况先有所了解,不可一只半解便大发谬论,否则必将遭人耻笑。

议论 [dà fā yì lùn]
释义: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示例: 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大发议论。

含齿 [dài fā hán chǐ]
释义: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出处: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示例: 丁宁丁宁,戴发含齿。 【前蜀·贯休《续姚梁公坐右铭》】

含牙 [dài fā hán yá]
释义: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胆寒 [dǎn hán fā shù]
释义: 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弹无虚 [dàn wú xū fā]
释义: 弹:弹子或子弹。弹子或子弹颗颗中靶,没有一颗打出靶外。形容百发百中。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蹈厉奋 [dǎo lì fèn fā]
释义: 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九回:“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躯。”

东窗事 [dōng chuāng shì fā]
释义: 比喻阴谋已败露。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示例: 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

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出处: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示例: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汉·曹操《善哉行》诗】

纹身 [duàn fā wén shēn]
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出处: 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赌神 [dǔ shén fā zhòu]
释义: 犹言对天发誓。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八二回:“于是急的经济赌神发咒,继之以哭。”
示例: 你会不会假装赌神发咒,说你蚀了本?这你都不会的! 【艾芜《都市的忧郁》】

赌誓 [dǔ shì fā yuán]
释义: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誓 [dǔ shì fā yuàn]
释义: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赌咒 [dǔ zhòu fā shì]
释义: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 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

对症 [duì zhèng fā yào]
释义: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示例: 求其箴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短心长 [fà duǎn xīn cháng]
释义: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怒穿冠 [fà nù chuān guān]
释义: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三国·魏·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秃齿豁 [fà tū chǐ huò]
释义: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引千钧 [fà yǐn qiān jūn]
释义: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踊冲冠 [fà yǒng chōng guān]
释义: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

植穿冠 [fà zhí chuān guān]
释义: 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释义: 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示例: 瞧见这部书,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到激烈之处,不觉发指眦裂。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

财致富 [fā cái zhì fù]
释义: 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出处: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策决科 [fā cè jué kē]
释义: 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出处: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凡起例 [fā fán qǐ lì]
释义: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出处: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十七:“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释义: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示例: 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释义: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示例: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 【《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昏章第十一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释义: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家致富 [fā jiā zhì fù]
释义: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奸擿伏 [fā jiān tì fú]
释义: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出处: 《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示例: 闻丈人发奸擿伏,惠化如神,何以至此? 【《南史·傅琰传》】

科打诨 [fā kē dǎ hùn]
释义: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出处: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聋振聩 [fā lóng zhèn kuì]
释义: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示例: 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蒙解缚 [fā méng jiě fu]
释义: 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出处: 明·唐顺之《与顾箸溪书》:“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蒙解惑 [fā méng jiě huò]
释义: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出处: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蒙振聩 [fā méng zhèn kuì]
释义: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示例: 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蒙振落 [fā méng zhèn luò]
释义: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示例: 若一切许其登录,锐意奖进,则去此如发蒙振落,如是而王道荡平,大圜停水之中,无少有坎窞矣。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

怒冲冠 [fā nù chōng guàn]
释义: 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人深思 [fā rén shēn sī]
释义: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出处: 唐·刘禹锡《柳花词三进首(其二)》:“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上冲冠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释义: 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出处: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上指冠 [fā shàng zhǐ guàn]
释义: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棠之请 [fā táng zhī qǐng]
释义: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出处: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屋求狸 [fā wū qiú lí]
释义: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宪布令 [fā xiàn bù lìng]
释义: 犹发号施令。
出处: 《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硎新试 [fā xíng xīn shì]
释义: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言盈庭 [fā yán yíng tíng]
释义: 盈:满。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聚。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示例: 有主战的,有主和的,发言盈庭,日中未决。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五回】

扬踔厉 [fā yáng chuō lì]
释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示例: 倘或换一个发扬踔厉的的局面,人心一变,鼓舞向上,那时候大申天讨,倒要让大家看看,到底谁行谁不行.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扬蹈厉 [fā yáng dǎo lì]
释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示例: 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发扬蹈厉,功名万里。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十五回】

扬光大 [fā yáng guāng dà]
释义: 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出处: 《周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享。”
示例: 最合理的孝道恐怕是继承父辈的成就,把它发扬光大,好教下一辈得到更好的精神的与物质的遗产。 【老舍《四世同堂》六十四】

隐擿伏 [fā yǐn tī fú]
释义: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出处: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程给事]发隐擿伏,敏捷如神。”

政施仁 [fā zhèng shī rén]
释义: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综指示 [fā zōng zhǐ shì]
释义: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示例: 不过是要小翁发综指示,我们自然协力同心。 【《续孽海花》第四十五回】

踪指使 [fā zōng zhǐ shǐ]
释义: 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踪指示 [fā zōng zhǐ shì]
释义: 踪:踪迹。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示例: 不过是要小翁发踪指示,我们自然协力同心。 【《续孽海花》第四十五回】

纵指使 [fā zòng zhǐ shǐ]
释义: 操纵指挥。亦作“发踪指使”。
出处: 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东亚满洲的参谋本部——彼得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
示例: 《骆宾王文集》凡十卷,是郗云卿奉唐中宗之命搜集的,我想这一定是上官婉儿的主张。因为中宗时代的措施,大抵出于上官昭容的发纵指使。 【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

纵指示 [fā zòng zhǐ shì]
释义: 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示例: 所谓‘自治运动’,始终在发纵指示,未曾忘怀,早是公开的秘密。 【邹韬奋《外交的途经》】

踔厉 [fèn fā chuō lì]
释义: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示例: 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二】

蹈厉 [fèn fā dǎo lì]
释义: 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 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 奋发:精神振作。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初禀篇》:“勇气奋发,性自然也。”
示例: 能够如此奋发有为,将来甚么事不好做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韵流 [fēng fā yùn liú]
释义: 指文章笔锋犀利,情韵欲流。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含齿戴 [hán chǐ dài fā]
释义: 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出处: 《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示例: 固宜含齿戴发之伦,生死沐浴于覆焘之下,未有能喧者也。 【清·王夫之《绎思》】

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释义: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示例: 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

丝粟 [háo fā sī sù]
释义: 形容极其微小。
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洪炉燎 [hóng lú liáo fà]
释义: 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示例: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发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制人 [hòu fā zhì rén]
释义: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出处: 《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示例: 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鸡皮 [hè fà jī pí]
释义: 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出处: 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松姿 [hè fà sōng zī]
释义: 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出处: 金·元好问《紫微刘丈山水为济川赋》诗:“千章古木散岩谷,鹤发松姿馀典刑。”

童颜 [hè fà tóng yán]
释义: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示例: (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厚积薄 [hòu jī bó fā]
释义: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大号 [huàn fā dà hào]
释义: 犹言涣汗大号。指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也指帝王发布号令。
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大号,与人更新。”
示例: 涣发大号,申明旧章。 【唐·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

垂髫 [huáng fà chuí tiáo]
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示例: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儿齿 [huáng fà ér chǐ]
释义: 比喻人长寿。

骀背 [huáng fā dài bèi]
释义: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台背 [huáng fā tái bèi]
释义: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鲐背 [huáng fā tái bèi]
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出处: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示例: 百馀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 【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

机不容 [jī bù róng fā]
释义: 比喻时机紧迫。

鸡肤鹤 [jī fū hè fā]
释义: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同“鸡皮鹤发”。

鸡皮鹤 [jī pí hè fà]
释义: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出处: 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示例: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唐玄宗《傀儡吟》】

被褐 [jiǎn fā bèi hè]
释义: 指出家为僧尼。同“剪发披缁”。

杜门 [jiǎn fà dù mén]
释义: 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出处: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以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披缁 [jiǎn fā pī zī]
释义: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指出家为僧尼。亦作“剪发被褐”。

箭不虚 [jiàn bù xū fā]
释义: 虚:空。形容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示例: 你说天下有这等得心应手,箭不虚发的美事。 【清·蒋士铨《香祖楼》十六】

夫妻 [jié fà fū qī]
释义: 结发:束发,意即年轻时。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出处: 汉·苏武《诗四首》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示例: 官人,我与你结发夫妻,苦乐同受。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剉稾 [jié fā cuò gǎo]
释义: 比喻贤母好客。同“截发留宾”。

留宾 [jié fā liú bīn]
释义: 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出处: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示例: 只他母新宁夫人,他娘子张氏,也都有截发留宾、锉荐供马的气概。 【《隋唐演义》第四回】

贱敛贵 [jiàn liǎn guì fā]
释义: 低价卖进,高价卖出。同“贱敛贵出”。

借题 [jiè tí fā huī]
释义: 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它的事。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我触动起来,顺口骂他两句。就是你们文人说的,甚么‘借题发挥’的意思呢。”
示例: 尽管是借题发挥,而且是借错了题,我对王芸生的手法,依然是佩服的。 【郭沫若《摩登唐吉诃德的一种手法》】

佯狂 [jiě fà yáng kuáng]
释义: 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精采秀 [jīng cǎi xiù fā]
释义: 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
出处: 《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

精神焕 [jīng shén huàn fā]
释义: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示例: 在故乡,我到处都可以看到那种久经战争锻炼的、在任何时候都是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勇往直前的人们。 【峻青《故乡杂记》】

旧病复 [jiù bìng fù fā]
释义: 原来的病又犯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二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举例 [jǔ lì fā fán]
释义: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出处: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示例: 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一噱 [kě fā yī jué]
释义: 真引人发笑。

枯木 [kū mù fā róng]
释义: 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旷若 [kuàng ruò fā méng]
释义: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出处: 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示例: 忽奉手笔,旷若发蒙。 【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

梨眉艾 [lí méi ài fā]
释义: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摧枯 [liǎo fà cuī kū]
释义: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出处: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令人 [lìng rén fà zhǐ]
释义: 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示例: 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尨眉皓 [chóu méi hào fā]
释义: 眉毛黑白夹杂而头发雪白。形容年迈的样子。

不爽 [máo fā bù shuǎng]
释义: 犹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倒竖 [máo fā dǎo shù]
释义: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丝粟 [máo fà sī sù]
释义: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 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书》:“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悚然 [máo fā sǒng rán]
释义: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耸然 [máo fā sǒng rán]
释义: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之功 [máo fà zhī gōng]
释义: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不寐 [míng fā bù mèi]
释义: 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出处: 《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示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词】

入山 [pī fā rù shān]
释义: 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释义: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出处: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示例: 禹入裸国,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缨冠 [pī fā yīng guàn]
释义: 指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示例: 淮扬之民,方苦昏垫,披发缨冠而救之,犹恐不及,岂能豫忧运道之难处耶! 【明·张居正《答河道吴公桂芳书》】

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释义: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示例: 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晋·潘岳《西征赋》】

庞眉白 [páng méi bái fà]
释义: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示例: 忽见一老儿庞眉白发,年约六十已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庞眉鹤 [páng méi hè fā]
释义: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

庞眉黄 [páng méi huáng fā]
释义: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破奸 [pò jiān fā fú]
释义: 揭露隐藏的坏人。

披头散 [pī tóu sàn fà]
释义: 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起根 [qǐ gēn fā yóu]
释义: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千钧一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牵一而动全身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释义: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奇中 [qiǎo fā qí zhòng]
释义: 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出处: 《史记·封禅书》:“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青山一 [qīng shān yī fà]
释义: 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出处: 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噙齿戴 [qín chǐ dài fā]
释义: 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

容光焕 [róng guāng huàn fā]
释义: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 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身体 [shēn tǐ fà fū]
释义: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出处: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神采焕 [shén cǎi huàn fā]
释义: 神采:人的精神、神气和光彩;焕发:光彩四射。形容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风貌。
出处: 《宋史·赵孟頫传》:“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

升官 [shēng guān fā cái]
释义: 指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未燥 [shēng fà wèi zào]
释义: 胎发未干。用以指孩童之时。
出处: 《宋书·索虏传》:“焘大怒,谓奇曰:‘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

诗书 [shī shū fà zhǒng]
释义: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施号 [shī hào fā lìng]
释义: 发布号令。
出处: 《北齐书·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施命 [shī mìng fā hào]
释义: 发布号令。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十中 [shí fā shí zhōng]
释义: 射十次皆中的。形容善射。

矢不虚 [shǐ bù xū fā]
释义: 矢:箭。形容射箭本领极高。

誓天断 [shì tiān duàn fā]
释义: 断发向天起誓。

束带结 [shù dài jié fā]
释义: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

封帛 [shù fā fēng bó]
释义: 指妇女忠贞不渝。
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丝恩 [sī ēn fà yuàn]
释义: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之功 [sī fā zhī gōng]
释义: 丝发:一根丝,一根头发。指功劳极微小。

骀背鹤 [dài bèi hè fā]
释义: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童颜鹤 [tóng yán hè fà]
释义: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示例: (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吐哺握 [tǔ bǔ wò fà]
释义: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示例: 周公在周盛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犹且吐哺握发,以纳天下贤士。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吐哺捉 [tǔ bǔ zhuō fā]
释义: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吐食握 [tǔ shí wò fā]
释义: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文身断 [wén shēn duàn fā]
释义: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文身剪 [wén shēn jiǎn fā]
释义: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文身翦 [wén shēn jiǎn fā]
释义: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吐哺 [wò fā tǔ bǔ]
释义: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吐飧 [wò fā tǔ sūn]
释义: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同“握发吐哺”。

晰毛辨 [xī máo biàn fà]
释义: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辩发,穷幽极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制人 [xiān fā zhì rén]
释义: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示例: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曲波《林海雪原》三】

弦无虚 [xián wú xū fā]
释义: 指射箭百发百中。
出处: 《陈书·萧摩诃传》:“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

披缁 [xuē fà pī zī]
释义: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示例: 分别去后,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心长 [xīn cháng fà duǎn]
释义: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示例: 虽然我六旬过,血气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便小觑的我心长发短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

心花怒 [xīn huā nù fā]
释义: 犹心花怒放。形容极其高兴。

心细如 [xīn xì rú fā]
释义: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出处: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示例: 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断,而又心细如发。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心细于 [xīn xì yú fā]
释义: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同“心细如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于硎 [xīn fā yú xíng]
释义: 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示例: 今有同乡马孝廉,新发于硎,索长安知交书。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萧墙 [xìn fā xiāo qiáng]
释义: 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星驰电 [xīng chí diàn fā]
释义: 指迅速如流星闪电。

雄姿英 [xióng zī yīng fā]
释义: 姿容威武雄壮。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示例: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皆白 [xū fà jiē bái]
释义: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

祸随 [yán fā huò suí]
释义: 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出处: 唐·陆贽《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言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迹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一触即 [yī chù jí fā]
释义: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破的 [yī fā pò dì]
释义: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出处: 《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千钧 [yī fà qiān jūn]
释义: 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 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己见。 【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一言不 [yī yán bù fā]
释义: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示例: 只见她一言不发,回手拔出那把刀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议论风 [yì lùn fēng fā]
释义: 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铭》序:“平居议论风发,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闻之,率为之夺气。”
示例: 群居酒次,贻上议论风发,而先生独恂恂不妄措一词。 【清汪琬《节孝王先生传》】

议论英 [yì lùn yīng fā]
释义: 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处: 《续传灯录·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遝,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示例: 大学士李贤曰:“高庙看书,议论英发,每儒臣进讲,必有辩说。” 【明黄佐《翰林记·御前讲论经文》】

意气风 [yì qì fēng fā]
释义: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示例: 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隐忍不 [yǐn rěn bù fā]
释义: 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出处: 宋·秦观《淮海集·石庆论》:“特以太后之故,隐忍而不发。”

英姿焕 [yīng zī huàn fā]
释义: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云涌飙 [yún yǒng biāo fā]
释义: 飙:狂风。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出处: 清·吴敏树《〈欧阳功甫遗集〉序》:“伯鲁之文,云涌飙发而骤进于古,若春木之落其华而将实矣。”

昭聋 [zhāo lóng fā kuì]
释义: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振聋 [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震聋 [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出处: 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整装待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释义: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示例: 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向五指山主峰挺进。

冲冠 [zhí fà chōng guàn]
释义: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出处: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穿冠 [zhí fà chuān guàn]
释义: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犹植发冲冠。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温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说九服分崩,皇室弛绝,晋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发穿冠。”

擿伏 [tī fú fā jiān]
释义: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

擿伏 [tī fú fā yǐn]
释义: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擿奸 [tī jiān fā fú]
释义: 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出处: 《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示例: 孙元规知杭州,擿奸发伏,号为神明。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

朱颜翠 [zhū yán cuì fā]
释义: 指青春年少。同“朱颜绿发”。
出处: 宋·周邦彦《西平乐》词:“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朱颜鹤 [zhū yán hè fā]
释义: 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朱颜绿 [zhū yán lǜ fā]
释义: 指青春年少。
出处: 宋·沈遘《送句谌通判颖川》诗:“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时,但见: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示例: 朱颜绿发况未老,才地何啻十倍予。 【清·唐孙华《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

空门 [zhù fā kōng mén]
释义: 指削发出家为僧尼。
出处: 清·景星杓《山斋客谭·孙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发空门,日修禅诵以老。”
示例: 戚族劝之,遂负气祝发空门。 【清·王韬《凇宾琐话·倪幼蓉》】

文身 [zhù fā wén shēn]
释义: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出处: 《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冲冠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释义: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出处: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椎牛 [chuí niú fā zhǒng]
释义: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出处: 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示例: 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 【清·戴名世《钱神问对》】

莫数 [zhuó fà mò shǔ]
释义: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示例: 方尚乃口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 【宋·苏轼《到惠州谢表》】

眦裂 [zì liè fà zhǐ]
释义: 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奋蹈厉 [fā fèn dǎo lì]
释义: 同“发扬蹈厉”。

奋为雄 [fā fèn wéi xióng]
释义: 犹言发愤自雄。

愤展布 [fā fèn zhǎn bù]
释义: 发奋振作,施展本领。

愤自厉 [fā fèn zì lì]
释义: 下定决心磨炼自己。

愤自雄 [fā fèn zì xióng]
释义: 决心奋斗,使自己强盛有实力。

瞽披聋 [fā gǔ pī lóng]
释义: 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

号布令 [fā hào bù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号出令 [fā hào chū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号吐令 [fā hào tǔ lìng]
释义: 同“发号施令”。

皇张大 [fā huáng zhāng dà]
释义: 发展扩大。

迹变泰 [fā jì biàn tài]
释义: 谓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坏运变为好运。

家致业 [fā jiā zhì yè]
释义: 犹发家。

奸露覆 [fā jiān lù fù]
释义: 同“发奸擿伏”。

科打趣 [fā kē dǎ qù]
释义: 说滑稽话,拿人开玩笑。

矇振聩 [fā ménɡ zhèn kuì]
释义: 使盲人也能看见,聋人也能听见。比喻言论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奋的作用。

蒙启蔽 [fā méng qǐ bì]
释义: 启发蒙昧。

蒙启滞 [fā méng qǐ zhì]
释义: 启发蒙昧,开通阻塞。

蒙振槁 [fā méng zhèn gǎo]
释义: 同“发蒙振落”。

潜阐幽 [fā qián chǎn yōu]
释义: 阐发沉潜深奥的事理。

荣滋长 [fā róng zī zhǎng]
释义: ①草木繁茂地萌发生长。②比喻某些事物茁壮地成长。

无不捷 [fā wú bù jié]
释义: 犹言战无不胜。

扬蹈励 [fā yáng dǎo lì]
释义: 见“发扬蹈厉”。

擿奸伏 [fā tī jiān fú]
释义: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矢无虚 [shǐ wú xū fā]
释义: 见“矢不虚发”。

矢在弦上,不得不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释义: 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有话非说不可的时刻。

丝析 [sī xī fà jiě]
释义: 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红颜白 [hóng yán bái fà]
释义: ①形容健壮不衰的老人。②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声泪俱 [shēng lèi jù fā]
释义: 见“声泪俱下”。

细不容 [xì bù róng fā]
释义: 比喻十分细小。

英姿勃 [yīng zī bó fā]
释义: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入山 [bèi fā rù shān]
释义: 谓归隐。

跣足 [bèi fā xiǎn zú]
释义: 披散头发,赤着脚。

佯狂 [bèi fā yáng kuáng]
释义: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古时作为一种避世全身的行为。

待宾 [jiǎn fā dài bīn]
释义: 晋陶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过侃,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元秦简夫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翦发”。

衰容 [ài fà shuāi róng]
释义: 艾:灰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示例: 唐·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不遗毫 [bù yí háo fà]
释义: 遗:疏漏;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出处: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臣当修撰之时,史官沈传师等采事得于传闻,诠次不精,致有差误,圣明所鉴,毫发无遗。”
示例: 宋·邓椿《画继•六·战德淳》:人物甚小,青衫白袴,乌巾黄履,不遗毫发。

蹈厉 [dǎo lì fā yáng]
释义: 蹈厉:踏地猛厉;发扬:奋发。比喻奋勇直前。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
示例: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

请战 [duàn fà qǐng zhàn]
释义: 断:割断。割下头发,请求出战。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出处: 《后汉书•王霸传》:“合战良久,霸军中将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对天 [duì tiān fā shì]
释义: 誓:誓言。对着苍天发出誓言。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他也不请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着你远来请我?”
示例: 我们对天发誓:一定要夺取冠军。

凡举例 [fā fán jǔ lì]
释义: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

凡言例 [fā fán yán lì]
释义: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出处: 晋·杜预《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堿决塘 [fā kàn jué táng]
释义: 堿:指堤岸;塘L堤。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
出处: 《淮南子•主术训》:“夫防民之所害,开民之所利,威行也。若发堿决塘,故循流而下,易以至。”

奸摘覆 [fā jiān zhāi fù]
释义: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彼铺张于条教号令之末,矜诩于发奸摘覆之神,曷足语知道?”

奸摘隐 [fā jiān zhāi yǐn]
释义: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再说陆公在任,公文不要,爱民如子,况又发奸摘隐,剔清利弊。”

威动怒 [fā wēi dòng nù]
释义: 发威风,动怒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你们太闹的不象了,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

愤忘餐 [fā fèn wàng cān]
释义: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摘奸隐 [fā zhāi jiān yǐn]
释义: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皇耳目 [fā huáng ěr mù]
释义: 发皇:启发。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出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汉·枚乘《七发》:“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瞽振聋 [fā gǔ zhèn lóng]
释义: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人也听得见。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出处: 汉·枚乘《七发》:“当时之是,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佉起蹙,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

隐摘伏 [fā yǐn zhāi fú]
释义: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摘伏,敏捷如神。”

奸摘伏 [fā jiān zhāi fú]
释义: 同“发奸擿伏”。意思是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出处: 《後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賊稀发,吏人畏爱之。”
示例:
●《宋史·李参传》:“参天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蒙啓蔽 [fā méng qǐ bì]
释义: 启发蒙昧。
出处: 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蒙啓滞 [fā méng qǐ zhì]
释义: 启发蒙昧,开通阻塞。
出处: 《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

狂变死 [fā kuáng biàn sǐ]
释义: 形容不顾生命。
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二)》:“教书和写东西是势不两立的,或者死心塌地地教书,或者发狂变死地写东西,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

横耍野 [fā héng shuǎ yě]
释义: 表现出蛮横粗野。
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代理支书》:“﹝他﹞跺着两只脚,身子原地转着圈儿,猛然气炸得拿不出主意的模样。最后更来了个发横耍野,坚决下达命令一般对儿子叫道:‘走!先办正经事!退了那纸包包去!’”

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 愤发:振作,兴起。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初禀篇》:“勇气奋发,性自然也。” 艾芜《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种子》:“它教人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愤发有为,产生远大的志向。”

泉涌 [fēng fā quán yǒng]
释义: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