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挨山 [āi shān sè hǎi]
释义: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拔本 [bá běn sè yuán]
释义: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拔本 [bá běn sè yuán]
释义: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示例: 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 【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闭门 [bì kǒu sè dòu]
释义: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 《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

闭门 [bì kǒu sè hù]
释义: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 见“闭门塞窦”。
示例: 闭门塞户,羞见吾徒。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庚》】

闭明 [bì míng sè cōng]
释义: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 [bì mù sāi cōng]
释义: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 [bì mù sè ěr]
释义: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示例: 设有人闭目塞耳,跣而疾趋,前遇险阻,安有不颠踬者哉! 【宋·司马光《遗表》】

闭目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示例: 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毛泽东《实践论》】

眼睛捉麻雀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释义: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二:“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示例: ‘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麻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蔽聪 [bì cōnɡ sè mínɡ]
释义: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明 [bì míng sè cōng]
释义: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 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波罗 [bō luó sāi xì]
释义: 即双陆。古代游戏,二人相博,类似下棋。

不流,不止不行 [bù sāi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释义: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示例: 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一】

下流,不止不行 [bù sè xià liú,bù zhǐ bù xíng]
释义: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出处: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示例: 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朝穿暮 [zhāo chuān mù sāi]
释义: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出处: 《南齐书·东昏侯记》:“光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

充天 [chōng tiān sāi dì]
释义: 指整个宇宙。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垂头 [chuí tóu sāi ěr]
释义: 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出处: 《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示例: 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

担雪 [dān xuě sāi jǐng]
释义: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
示例: 只是心心念念记挂此事,一似担雪塞井,再没个满的日子。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顿开茅 [dùn kāi máo sè]
释义: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示例: 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耳目闭 [ěr mù bì sāi]
释义: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示例: 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耳目闭塞,文化落后,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敷衍 [fū yǎn sè zé]
释义: 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敷衍搪 [fū yǎn táng sè]
释义: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汗牛 [hàn niú sāi dòng]
释义: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出处: 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壶浆 [hú jiāng sāi dào]
释义: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晦盲否 [huì máng pǐ sè]
释义: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疾雷不及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释义: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津关险 [jīn guān xiǎn sài]
释义: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禁舍开 [jìn shě kāi sāi]
释义: 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出处: 《尉缭子·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示例: 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乘时势,因民欲,而取天下。 【《淮南子·兵略训》】

荆棘 [jīng jí sè tú]
释义: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示例: 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鲁迅《华盖集·导师》】

两豆 [liǎng dòu sāi ěr]
释义: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出处: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示例: 他做事的时候非常专心,好象两豆塞耳,什么都听不见。

两耳 [liǎng ěr sāi dòu]
释义: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裂冠毁冕,拔本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释义: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示例: 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南齐书·高帝记》】

聊以 [liáo yǐ sè zé]
释义: 聊:姑且;塞责:搪塞责任。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出处: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韩侘胄当国,言官不敢言事,但泛论君德、时事,或问之,则愧谢曰:‘聊以塞责。’”
示例: 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漫山 [màn shān sāi yě]
释义: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同“漫山遍野”。

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释义: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迁善 [qiān shàn sāi wéi]
释义: 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

青林黑 [qīng lín hēi sài]
释义: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诗:“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日堙月 [rì yīn yuè sāi]
释义: 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翁得马 [sài wēng dé mǎ]
释义: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十五卷:“塞翁得马非为吉,宋子双盲岂是凶。祸福前程如漆暗,但平方寸答天公。”
示例: 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清·李渔《比目鱼·耳热》】

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示例: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翁失马,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释义: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翁失马,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释义: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翁之马 [sài wēng zhī mǎ]
释义: 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北江南 [sāi běi jiāng nán]
释义: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耳盗钟 [sāi ěr dào zhōng]
释义: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耳偷铃 [sāi ěr tōu líng]
释义: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出处: 《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井焚舍 [sāi jǐng fén shě]
释义: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井夷灶 [sāi jǐng yí zào]
释义: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上江南 [sāi shàng jiāng nán]
释义: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失马 [shī mǎ sài wēng]
释义: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翁’。”

填街 [tián jiē sāi xiàng]
释义: 形容人非常多。
出处: 《南齐书·虞玩之传》:“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屯街 [tún jiē sāi xiàng]
释义: 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屯蹶否 [tún juě fǒu sāi]
释义: 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出处: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示例: 就让我们一步步去感受吧!也许有屯蹶否塞之苦,若能心宽体阔,泰然而充满智慧地应对进退,何知黍谷不生春意? 【《我心目中的美》】

无以 [wú yǐ sè zé]
释义: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示例: 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 【《史记·酷吏列传》】

上聋 [xià sāi shàng lóng]
释义: 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磊落 [yì sè lěi luò]
释义: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出处: 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示例: 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 【明·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鹰犬 [yīng quǎn sāi tú]
释义: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昭德 [zhāo dé sè wéi]
释义: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出处: 《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示例: 要选择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予以表扬,昭德塞违,以正党风。 【《天津日报》1979.12.31】

赭衣 [zhě yī sàī lù]
释义: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出处: 《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示例: 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 【《梁书·武帝纪中》】

钻山 [zuàn shān sāi hǎi]
释义: 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出处: 沙汀《淘金记》二:“只要你干,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

漏卮 [dǔ sāi lòu zhī]
释义: 漏卮: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堵塞住利益外溢的漏洞。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奏请设立纺织局,谋堵塞漏卮。”
示例: 我们得尽快采取堵塞漏卮的措施。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