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邯郸 [hán dān xué bù]
释义: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 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邯郸学步。(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记问之 [jì wèn zhī xué]
释义: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出处: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释义: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释义: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示例: 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 【张天冀《新生》】

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示例: 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示例: 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 【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洽闻 [bó xué qià wén]
释义: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 《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不媿下 [bù kuì xià xué]
释义: 犹言不耻下问。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不愧下 [bù kuì xià xué]
释义: 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无识 [bù xué wú shí]
释义: 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出处: 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示例: 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宋国臣民其不诚服者与。其文曰:‘……不学无识,舞术弄权。’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

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 《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示例: 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才疏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 《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示例: 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兼优 [cái xué jiān yōu]
释义: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出处: 《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长材茂 [cháng cái mào xué]
释义: 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出处: 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必有所见广圣意者。”

虫鱼之 [chóng yù zhī xué]
释义: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出处: 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究语 [cūn xué jiū yǔ]
释义: 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示例: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决不允许使用村学究语。

道山 [dào shān xué hǎi]
释义: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先生 [dào xué xiān shēng]
释义: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示例: 你怎么也是这么个道学先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调嘴 [tiáo zuǐ xué shé]
释义: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斗酒 [dǒu jiǔ xué shì]
释义: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寡闻 [dú xué guǎ wén]
释义: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笃实好 [dǔ shí hào xué]
释义: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 《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笃信好 [dǔ xìn hào xué]
释义: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不倦 [dǔ xué bù juàn]
释义: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出处: 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好古 [dǔ xué hào gǔ]
释义: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笃志好 [dǔ zhì hǎo xué]
释义: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断织劝 [duàn zhī quàn xué]
释义: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释义: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示例: 我们要有钝学累功的精神才能有所进步。

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释义: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高才大 [gāo cái dà xué]
释义: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高才绝 [gāo cái jué xué]
释义: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出处: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示例: 如今果是杨国忠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绝学。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高斋 [gāo zhāi xué shì]
释义: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坠绪 [gū xué zhuì xù]
释义: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出处: 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

不倦 [hào xué bù juàn]
释义: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 《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示例: 苏颋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宋·王傥《唐语林·文学》】

鸿儒硕 [hóng rú shuò xué]
释义: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出处: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宏儒硕 [hóng rú shuò xué]
释义: 指学问渊博的人。
示例: 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之士 [jì xué zhī shì]
释义: 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磨弗以勤政者。”
示例: 绩学之士,读书必有札记,以记所得著所疑。 【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

渊源 [jiā xué yuān yuán]
释义: 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出处: 《北史·江式传》:“式少专家学。”《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示例: 不是职员家学渊源,寻常悬壶行道的人,象这种方子,他们肚皮里就没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

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例: 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大家讲,不特不能减其所有,反可得教学相长的益处。 【清·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鸿生 [jù xué hóng shēng]
释义: 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口耳之 [kǒu ěr zhī xué]
释义: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 《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寡闻 [kuǎn xué guǎ wén]
释义: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出处: 《庄子·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困而不 [kùn ér bù xué]
释义: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示例: 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困而 [kùn ér xué zhī]
释义: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出处: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不倦 [lì xué bù juàn]
释义: 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出处: 《旧唐书·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笃行 [lì xué dǔ xíng]
释义: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出处: 宋·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示例: 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 【《明史·方孝孺传》】

临池 [lín chí xué shū]
释义: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 《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示例: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

敏而好 [mǐn ér hào xué]
释义: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肤受 [mò xué fū shòu]
释义: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出处: 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贫不 [pín bù xué jiǎn]
释义: 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兼优 [pǐn xué jiān yōu]
释义: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示例: 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青藜 [qīng lí xué shì]
释义: 指博学之士。
出处: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示例: 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 【宋·刘克庄《徐复除秘书少监制》】

青钱 [qīng qián xué shì]
释义: 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出处: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示例: 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旁。 【宋·刘子翚《有怀·张巨山》诗】

好问 [qín xué hǎo wèn]
释义: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苦练 [qín xué kǔ zh]
释义: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阿世 [qǔ xué ā shì]
释义: 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诐行 [qǔ xué hǎo xíng]
释义: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诠才末 [quán cái mò xué]
释义: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上当 [shàng dāng xué guāi]
释义: 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示例: 做生意讲究诚信,否则顾客上当学乖,以后就不再上门来了。

市民文 [shì mín wén xué]
释义: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通儒 [shuò xué tōng rú]
释义: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出处: 《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宿旧儒 [sù xué jiù rú]
释义: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出处: 宋·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通才硕 [tōng cái shuò xué]
释义: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通儒硕 [tōng rú shuò xué]
释义: 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出处: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晚生后 [wǎn shēng hòu xué]
释义: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枉辔 [wǎng pèi xué bù]
释义: 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文江 [wén jiāng xué hǎi]
释义: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示例: 崇文院之列三馆,国子监之印群书,虽唐汉之盛,无以加此,故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 【宋·姚铉《〈唐文粹〉序》】

文人 [wén rén xué shì]
释义: 泛指文人、文士。

文宗 [wén zōng xué fǔ]
释义: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上达 [xià xué shàng dá]
释义: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示例: 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后汉书·张衡传》】

效颦 [xiào pín xué bù]
释义: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出处: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颦学步从人脚跟走乎!”

相长 [zuàn xué xiāng cháng]
释义: 指教与学相互促进。

小生 [xīn xué xiǎo shēng]
释义: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如不及,犹恐失之 [xuá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
释义: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出处: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示例: 秋间又过太湖,游石公、飘渺诸峰……明年将为天台、雁荡之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0六首。】

如登山 [xuá rú dēng shān]
释义: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处: 三国·魏·徐干《中论·上·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步邯郸 [xué bù hán dān]
释义: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学步邯郸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释义: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而时习之 [xué ér shí xí zhī]
释义: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示例: 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而优则仕 [xué ér yōu zé shì]
释义: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示例: 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非所用 [xué fēi suǒ yòng]
释义: 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示例: 更有一种专门技术家,归国后无所用其长,亦卒至学非所用,不能施展。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

富才高 [xué fù cái gāo]
释义: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出处: 明·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释义: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示例: 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贯中西 [xué guàn zhōng xī]
释义: 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
示例: 曹汝霖、章宗祥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海无涯 [xué hǎi wú yá]
释义: 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出处: 明·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究天人 [xué jiū tiān rén]
释义: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示例: 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梁书·钟嵘传》】

老于年 [xué lǎo yú nián]
释义: 指青年人的博学。
出处: 《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浅才疏 [xué qiǎn cái shū]
释义: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示例: 本人学浅才疏,只能尽力而为之。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xué rán hòu zhī bùzú,jiāo rán hòu zhīkùn]
释义: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如穿井 [xué rú chuān jǐng]
释义: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 指学识深而且广。
示例: 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

书不成,剑不成 [xué shū bù chéng ,xué jiàn bù chéng]
释义: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xué shū xué jiàn]
释义: 学文练武。
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疏才浅 [xué shū cái qiǎn]
释义: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无常师 [xué wú cháng shī]
释义: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出处: 《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示例: 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晋·皇甫谧《高士传·申屠蟠》】

无止境 [xué wú zhǐ jìng]
释义: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释义: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示例: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符合实际,学以致用。

牙牙 [yá yá xué yǔ]
释义: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 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一家之 [yī jiā zhī xué]
释义: 自成一家的学派。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示例: 自梁以来,始以其当时所行傅于《周官》五礼之名,各立一家之学。 【《新唐书·礼乐志一》卷十一】

愈愚 [yǐ xué yù yú]
释义: 指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鹦鹉 [yīng wǔ xué shé]
释义: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示例: 领导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简直是鹦鹉学舌。

鹦鹉 [yīng wǔ xué yǔ]
释义: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用非所 [yòng fēi suǒ xué]
释义: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示例: 无奈兄弟三个,因为所用非所学,就有点瞧先生不起。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壮行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释义: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出处: 《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示例: 行吾之道,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 【明·赵弼《愚庄先生传》】

真才实 [zhēn cái shí xué]
释义: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示例: 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隶首之 [lì shǒu zhī xué]
释义: 指算术,算学。

绩文 [zhǒng xué jì wén]
释义: 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织文 [zhǒng xué zhī wén]
释义: 见“种学绩文”

程朱理 [chéng zhū lǐ xué]
释义: 指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的理学。参见“程朱学派”。

程朱 [chéng zhū xué pài]
释义: 宋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北宋程颢、程颐,集大成者为南宋朱熹。他们提倡性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性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其方法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程朱学派,也称程朱理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程朱之 [chéng zhū zhī xué]
释义: 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的理学。

夫人 [bì xué fū rén]
释义: 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不过偶尔学着写,正是婢学夫人,那里及得到大哥什一!”

面墙 [bù xué miàn qiáng]
释义: 指不学无知。
出处: 《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
示例: 清·钱谦益《向言》之一:[汉成帝]之精《诗》《书》观古文者,何以贤于不学面墙者乎!

冬烘 [dōng hōng xué jiū]
释义: 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出处: 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方外之 [fāng wài zhī xué]
释义: 指佛学。
出处: 宋真德秀《敕封慧应大师后记》:“维我慧应大师,至性自天,虽早从方外之学,而跬步不忘君父。”
示例: 宋葛长庚《日用记》:“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

菲才寡 [fěi cái guǎ xué]
释义: 菲:微薄;寡:少。才能小,学识浅。多为自谦语。也作“菲才寡识”。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

肤浅末 [fū qiǎn mò xué]
释义: 肤浅:浅薄;末学:学无根底。指学识浅薄。
出处: 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负笈游 [fù jí yóu xué]
释义: 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出处: 《晋书•王裒传》:“北海炳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