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聱牙佶 [áo yá jí qū]
释义: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示例: 我今赠君亦无物,但有聱牙佶屈村田诗。 【元·戴元表《剡源集·寿陈贵白】

聱牙诘 [áo yá jié qū]
释义: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

謷牙诘 [áo yá jié qū]
释义: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謷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出处: 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示例: 我今赠君亦无物,但有謷牙诘屈村田诗。 【元·戴元表《剡源集·寿陈贵白》】

百折不 [bǎi zhé bù qū]
释义: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示例: 要像总理那样……奋不顾身,百折不屈。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衔冤 [bào qū xián yuān]
释义: 抱屈:受委屈;衔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
出处: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卑躬 [bēi gōng qū jié]
释义: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示例: 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卑躬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示例: 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卑身 [bēi shēn qū tǐ]
释义: 指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出处: 参见“卑身贱体”。
示例: 方其人之未得出乎此也,卑身屈体以求之,仆隶贱人之所耻者而不耻也。 【宋·叶適《荐举》】

不挠不 [bù náo bù qū]
释义: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
示例: 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 《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示例: 教皇捉了他回,他在堂上不屈不挠,定归开出信教自由的理数。 【清·颐琐《黄绣球》第二十九回】

才过 [cái guò qū sòng]
释义: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出处: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示例: 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

词穷理 [cí qióng lǐ qū]
释义: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出处: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示例: 冯永祥给马慕韩这么一追问,有点词穷理屈,尴尬地瞪着两只眼睛。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

辞穷理 [cí qióng lǐ qū]
释义: 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出处: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示例: 沙门一闻究览,辞义无谬,以数百言辩而释之,因问宗致。外道辞穷理屈,杜口不酬。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罗挐苏伐刺那国》】

大直若 [dà zhí ruò qū]
释义: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含冤 [fù qū hán yuān]
释义: 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出处: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示例: 把药酒酖死宋江、卢俊义,使他们负屈含冤而死。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七回】

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释义: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 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示例: 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回】

含冤负 [hán yuān fù qū]
释义: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出处: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示例: 说无休诉不尽的含冤负屈情。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

含冤受 [hán yuān shòu qū]
释义: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出处: 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喊冤叫 [hǎn yuān jiào qū]
释义: 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那里理会他。”

怀冤抱 [huái yuān bào qū]
释义: 心中有冤屈。
出处: 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不伸 [huò qū bù shēn]
释义: 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出处: 清·戴名世《<齐天霞稿>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求伸 [huò qū qiú shēn]
释义: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示例: 盖闻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第八卷】

聱牙 [jí qū áo yá]
释义: 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示例: 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 【邹韬奋《经历·课外阅读》】

计穷力 [jì qióng lì qū]
释义: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出处: 南朝·梁·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坚强不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

坚贞不 [jiān zhēn bù qū]
释义: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示例: 而那些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降颜 [jiàng yán qū tǐ]
释义: 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磝碻 [jié qū bìng zhòu]
释义: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出处: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是岁首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皆诘屈磝碻,不可听。”

聱牙 [jié qū áo yá]
释义: 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示例: 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朱自清《尚书第三》】

謷牙 [jié qū dà yá]
释义: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同“诘曲聱牙”。
出处: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

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释义: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 《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示例: 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沙汀《呼嚎》】

计穷 [lì qū jì qióng]
释义: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蛇伸 [lóng qū shé shēn]
释义: 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伸蠖 [lóng shēn huò qū]
释义: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龙骧蠖 [lóng xiāng huò qū]
释义: 比喻随时屈伸、上下。

龙蛰蠖 [lóng zhé huò qū]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示例: 今岁传胪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绝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不一建立于时,得无为儿曹所诮乎?一笑。 【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

鸣冤叫 [míng yuān jiào qū]
释义: 指申诉冤屈。
出处: 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示例: 他整天都在鸣冤叫屈。

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释义: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处: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示例: 这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能伸能 [néng shēn néng qū]
释义: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比喻好坏环境都能适应。
出处: 《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示例: 这就叫大丈夫能伸能屈。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宁死不 [nìng sǐ bù qū]
释义: 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 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示例: 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 【曲波《林海雪原》二】

情见力 [qíng xiàn lì qū]
释义: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 《汉书·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情见势 [qíng xiàn shì qū]
释义: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打成招 [qū dǎ chéng zhāo]
释义: 屈:冤枉;招:招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
出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官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高就下 [qū gāo jiù xià]
释义: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谷巨瓠 [qū gǔ jù hù]
释义: 比喻无用者。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

蠖求伸 [qū huò qiú shēn]
释义: 蠖: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节辱命 [qū jié rǔ mìng]
释义: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出处: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艳班香 [qū yàn bān xiāng]
释义: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出处: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

指可数 [qū zhǐ kě shǔ]
释义: 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示例: 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 【茅盾《子夜》二】

尊就卑 [qū zūn jiù bēi]
释义: 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势穷力 [shì qióng lì qū]
释义: 形势窘迫,力量衰竭。

誓死不 [shì sǐ bù qū]
释义: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一指 [shǒu qū yī zhǐ]
释义: 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 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

威武不 [wēi wǔ bù qū]
释义: 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衔冤负 [xián yuān fù qū]
释义: 衔:含在嘴里,负:遭受;比喻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大申 [xiǎo qū dà shēn]
释义: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大伸 [xiǎo qū dà shēn]
释义: 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衙官 [yá guān qū sòng]
释义: 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出处: 《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示例: 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求伸 [yǐ qū qiú shēn]
释义: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冤天 [yuān tiān qū dì]
释义: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指不胜 [zhǐ bù shèng qū]
释义: 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记闻》:“本朝大臣夺情任事者,指不胜屈。”
示例: 《春秋》之义,不以父命辞王命,不以家事辞王事。象这样的,指不胜屈。 【清·曾朴《孽海花》第一回】

临难不 [lín nàn bù qū]
释义: 犹言临危不惧。

缭纠 [pán qū liáo jiū]
释义: 弯曲缠绕。

螭盘 [huò qū chī pán]
释义: 屈曲盘旋貌。

鼠伏 [huò qū shǔ fú]
释义: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蜗潜 [huò qū wō qián]
释义: 如尺蠖之屈步,如蜗牛之潜居。极言房屋低矮窄小。

哀穷悼 [āi qióng dào qū]
释义: 哀:怜恤;穷:境遇不好,指不得志;悼:伤心;屈:冤屈。对身处逆境的人,表示怜恤和伤感。
示例: 唐·韩愈《上书部李侍郎书》:“尚贤而与能,哀穷而悼屈。”

含冤 [bào qū hán yuān]
释义: 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出处: 《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示例: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十六出:抱屈含冤气怎舒,一声击鼓动銮舆。

大直若,大巧若拙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 屈:枉屈。极为正直的人,表面上好像枉屈;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富贵不淫,威武不 [fù guì bù yín,wēi wǔ bù qū]
释义: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出处: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