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瓜田不纳,李下不整冠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释义: 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 《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 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安常 [ān cháng lǚ shùn]
释义: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出处: 清·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山川 [bá lǚ shān chuān]
释义: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示例: 夫齐之去周二千余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为不仁。” 【清·顾炎武《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

不衫不 [bù shān bù lǚ]
释义: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出处: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示例: 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蹒跚 [bù lǚ pán shān]
释义: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 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

维艰 [bù lǚ wéi jiān]
释义: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 《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示例: 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步雪穿 [bù xuě lǚ chuān]
释义: 形容人穷困潦倒。
出处: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承星 [chéng xīng lǚ cǎo]
释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戴清 [dài qīng lǚ zhuó]
释义: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出处: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戴霜 [dài shuāng lǚ bīng]
释义: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戴天 [dài tiān lǚ dì]
释义: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戴玄 [dài xuán lǚ huáng]
释义: 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 《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戴圆 [dài yuán lǚ fāng]
释义: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蹈仁 [dǎo rén lǚ yì]
释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登锋 [dēng fēng lǚ rèn]
释义: 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登高 [dēng gāo lǚ wēi]
释义: 比喻诚惶诚恐。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示例: 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宋·秦观《雪浪石》诗】

分香卖 [fēn xiāng mài lǚ]
释义: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处: 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示例: 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葛屦 [gě jù lǚ shuāng]
释义: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危行 [gū lǚ wēi xíng]
释义: 指行为孤高独特。
出处: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瓜田不纳,李下不正冠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释义: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处: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贵冠轻头足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释义: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倒易 [guān lǚ dào yì]
释义: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 《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倒置 [guān lǚ dào zhì]
释义: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 《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冠袍带 [guān páo dài lǚ]
释义: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冠上 [guān shàng lǚ xià]
释义: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处: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含霜 [hán shuāng lǚ xuě]
释义: 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黄冠草 [huáng guàn cǎo lǚ]
释义: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监市 [jiān shì lǚ xī]
释义: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出处: 《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示例: 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 【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之一】

剑及 [jiàn jí lǚ jí]
释义: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截趾适 [jié zhǐ shì lǚ]
释义: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截趾適 [jié zhǐ shì lǚ]
释义: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进退 [jìn tuì lǚ shéng]
释义: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据义 [jù yì lǚ fāng]
释义: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临深 [lín shēn lǚ bó]
释义: 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 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后汉书·杨终传》】

薄临深 [lǚ bó lín shēn]
释义: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穿踵决 [lǚ chuān zhǒng jué]
释义: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出处: 《庄子·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机乘变 [lǚ jī chéng biàn]
释义: 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仁蹈义 [lǚ rén dǎo yì]
释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霜坚冰 [lǚ shuāng jiān bīng]
释义: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出处: 《易·坤》:“履霜坚冰至。”
示例: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

霜之戒 [lǚ shuāng zhī jiè]
释义: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处: 《易·坤》:“履霜坚冰至。”

霜知冰 [lǚ shuāng zhī bīng]
释义: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丝曳缟 [lǚ sī yè gǎo]
释义: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汤蹈火 [lǚ tāng dǎo huǒ]
释义: 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舄交错 [lǚ xì jiāo cuò]
释义: 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示例: 一时履舄交错,钏动钗飞。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

险蹈危 [lǚ xiǎn dǎo wēi]
释义: 指经历危险。

险如夷 [lǚ xiǎn rú yí]
释义: 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 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险若夷 [lǚ xiǎn ruò yí]
释义: 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出处: 《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示例: 你昨晚把亲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担心。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样。你真是履险若夷,异乎常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信思顺 [lǚ xìn sī shùn]
释义: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盈蹈满 [lǚ yíng dǎo mǎn]
释义: 指荣显至极。

足差肩 [lǚ zú chà jiān]
释义: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分香 [mài lǚ fēn xiāng]
释义: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处: 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鸣玉曳 [míng yù yè lǚ]
释义: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释义: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踵决 [nà lǚ zhǒng jué]
释义: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曝骨 [pù gǔ lǚ cháng]
释义: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薄冰 [rú lǚ bó bīng]
释义: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平地 [rú lǚ píng dì]
释义: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出处: 唐·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示例: 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的矮小精悍,膂力过人,跳山越涧,如履平地。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

如临 [rú lǚ rú lín]
释义: 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西装革 [xī zhuāng gé lǚ]
释义: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出处: 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示例: 西装革履、华裙艳服,只有在演出的时候演员的身上才出现。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席丰 [xí fēng lǚ hòu]
释义: 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丰厚 [xí lǚ fēng hòu]
释义: 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削足适 [xuē zú shì lǚ]
释义: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 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 【闻一多《四杰》】

行不 [xíng bù lǚ wēi]
释义: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遗簪弊 [yí zān bì lǚ]
释义: 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 《魏书·孝静帝纪》:“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

遗簪堕 [yí zān duò lǚ]
释义: 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 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遗簪堕履之恩,好生养志之德。”唐·罗隐《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遗簪坠 [yí zān zhuì lǚ]
释义: 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 《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以冠补 [yǐ guān bǔ lǚ]
释义: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出处: 《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刖趾适 [yuè zhǐ shì lǚ]
释义: 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出处: 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章甫荐 [zhān fǔ jiàn lǚ]
释义: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出处: 《文选·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释义: 指追随左右。
出处: 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示例: 予虽不及识公,而有斯人在,会当同往,杖履相从,方公之故居,而蹑其遗踪。 【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

纵横 [zhàng lǚ zòng héng]
释义: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整冠纳 [zhěng guàn nà lǚ]
释义: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出处: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示例: 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正冠纳 [zhèng guàn nà lǚ]
释义: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郑人买 [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实 [zhèng rén shí lǚ]
释义: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足不 [zú bù lǚ yǐng]
释义: 比喻循规蹈矩。
出处: 《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衣敝 [yī bì lǚ kōng]
释义: 见“衣弊履穿”。

衣弊穿 [yī bì lǚ chuān]
释义: 衣服破败,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临深 [lín shēn lǚ bīng]
释义: 见“临深履薄”。

临深 [lín shēn lǚ wěi]
释义: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凶。”后以“临深履尾”喻危险恐惧。

包元 [bāo yuán lǚ dé]
释义: 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出处: 《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