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三顾 [cǎo lú sān gù]
释义: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不识山真面目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释义: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 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初出茅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示例: 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 【鲁迅《彷惶·高老夫子》】

山面目 [lú shān miàn mù]
释义: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 清·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山真面 [lú shān zhēn miàn]
释义: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 清·杨伦《<杜诗镜铨>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山真面目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释义: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 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三顾 [máo lú sān gù]
释义: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三顾草 [sān gù cǎo lú]
释义: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三顾茅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倚人 [yǐ rén lú xià]
释义: 指依靠别人生活。
出处: 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