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寒赈贫 [jì hán zhèn pín]
释义: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出处: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劫富 [jié fù jì pín]
释义: 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富济贫,抑强扶弱,打抱不平。”
示例: 会因南北统一,所谋未遂,乃想学王天纵的行为,劫富济贫,自张一帜。(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五回)

拔毛 [bá máo jì shì]
释义: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出处: 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示例: 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表里相 [biǎo lǐ xiāng jì]
释义: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出处: 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彬彬 [bīn bīn jǐ jǐ]
释义: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示例: 其时天潢之英,从龙之彦,彬彬济济,颇不乏才。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

拨乱 [bō luàn jì shí]
释义: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出处: 《晋书·武帝纪》:“太祖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

拨乱 [bō luàn jì wēi]
释义: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出处: 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博施 [bó shī jì zhòng]
释义: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 《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示例: 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不存不 [bù cún bù jì]
释义: 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萦方寸。”
示例: 闪的个老业人不存不济,则俺这养家儿千死千休。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

材优干 [cái yōu gàn jǐ]
释义: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出处: 《清史稿·高宗纪五》:“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

打富 [dǎ fù jì pín]
释义: 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示例: (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打富济贫,笼络人心,故山中军事机密不易探明。(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恩荣并 [ēn róng bìng jì]
释义: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凤毛 [fèng máo jì měi]
释义: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扶倾 [fú qīng jì ruò]
释义: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扶危 [fú wēi jì jí]
释义: 犹扶危济困。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扶危 [fú wēi jì kùn]
释义: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示例: 在这篇作品中,突出体现了主人公为人民扶危济困的英雄主义气慨。

刚柔相 [gāng róu xiāng jì]
释义: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出处: 《周易·蒙》:“刚柔节也。”
示例: 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公私两 [gōng sī liǎng jì]
释义: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合衷共 [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 犹言同心协力。
出处: 谢彬《民国政党史》第四节:“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和衷共 [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示例: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缓不 [huǎn bù jì jí]
释义: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一万银子。”
示例: 看看还差个八百多两银子,没有法子想,要变卖东西,却又缓不济急。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

缓急相 [huǎn jí xiāng jì]
释义: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朋友本来有通财方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河焚舟 [jì hé fén zhōu]
释义: 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示例: 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苦怜贫 [jì kǔ lián pín]
释义: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 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困扶危 [jì kùn fú wēi]
释义: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示例: 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们不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贫拔苦 [jì pín bá kǔ]
释义: 指救援贫苦人家。
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示例: 举善荐君子事,济贫拔苦圣贤心。 【明·无名氏《破风诗》第四折】

窍飘风 [jì qiào piāo fēng]
释义: 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出处: 语出《庄子·齐物论》:“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示例: 此奚翅当士子出身之日,先教以赫赫王言,实等诸济窍飘风,不关人事,又何怪他日者,身为官吏,刑在前而不栗,议在后而不惊。 【严复《救亡决论》】

人利物 [jì rén lì wù]
释义: 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假公 [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 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 《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示例: 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弱锄强 [jì ruò chú qiáng]
释义: 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八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
释义: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示例: 倘蒙仁慈隐恻,庶有济弱扶倾,希垂顾答审详,望感渠荷滴沥。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
释义: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世安民 [jì shì ān mín]
释义: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出处: 《旧唐书·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示例: 孟轲得圣贤之传于子思,有济世安民之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世安人 [jì shì ān rén]
释义: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出处: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世救人 [jì shì jiù rén]
释义: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世匡时 [jì shì kuāng shí]
释义: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出处: 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世之才 [jì shì zhī cái]
释义: 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出处: 唐·杜甫《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示例: 若真有点济世之才,竟自遯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一堂 [jǐ jǐ yī táng]
释义: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尚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示例: 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经纶 [jing lun ji shi]
释义: 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之才 [jīng jì zhī cái]
释义: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出处: 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示例: 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色而观地理,有经济之才,安天下之手。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救世 [jiù shì jì mín]
释义: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宽猛并 [kuān měng bìng jì]
释义: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宽猛相 [kuān měng xiāng jì]
释义: 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示例: 为政之道,须在宽猛相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匡国 [kuāng guó jì shí]
释义: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出处: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示例: [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 【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匡时 [kuāng shí jì shì]
释义: 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匡时 [kuāng shí jì sú]
释义: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匡俗 [kuāng sú jì shí]
释义: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 《宋书·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群生 [pǔ jì qún shēng]
释义: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众生 [pǔ jì zhòng shēng]
释义: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人才 [rén cái jǐ jǐ]
释义: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处: 《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示例: 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时运不 [shí yùn bù jì]
释义: 时机和命运不佳。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示例: 有一次他替一位病妇半夜里去请医生,医生困眼朦胧的下错了药,而人们全埋怨赵四时运不济至于把有名的医生连累的下错了药!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九】

其美 [shì jì qí měi]
释义: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出处: 《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示例: [宝祐四年十一月诏]:开国以来勋臣之裔,有能世济其美而不世其实禄者,所在州郡以闻。 【《宋史·理宗纪四》】

首尾共 [shǒu wěi gòng jì]
释义: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水火相,盐梅相成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ng]
释义: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同敝相 [tóng bì xiāng jì]
释义: 犹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恶共 [tóng è gòng jì]
释义: 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同“同恶相济”。

同恶相 [tóng è xiāng jì]
释义: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示例: 惟此群凶,同恶相济。 【《南史·梁本纪》】

同心共 [tóng xīn gòng jì]
释义: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亦作“同心协济”。

同心协 [tóng xīn xié jì]
释义: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同“同心共济”。

同舟共 [tóng zhōu gòng jì]
释义: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示例: 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文奸 [wén jiān jì è]
释义: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文章经 [wén zhāng jīng jì]
释义: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于事 [wú jì yú shì]
释义: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示例: 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

相克相 [xiāng kè xiāng jì]
释义: 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相呴相 [xiāng xǔ xiāng jì]
释义: 指互相救助。
出处: 语出《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以不 [yǐ fǒu jì kě]
释义: 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示例: 营平(赵充国,封营平侯)皤皤,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谕其信。 【《汉书·叙传下》】

以水 [yǐ shuǐ jǐ shuǐ]
释义: 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示例: 有可而无否,其弊必至于以水济水之喻。 【宋·杨万里《驳配向不当议》】

饔飧不 [yōng sūn bù jì]
释义: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振贫 [zhèn pín jì fá]
释义: 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衣冠 [yī guàn jì chǔ]
释义: 见“衣冠楚楚”。

衣冠 [yī guàn jì jì]
释义: 犹言衣冠楚楚。

而击 [bàn jì ér jī]
释义: 半济:渡河渡过一半。当敌人渡河渡过一半的时候再去攻击。指善于捕捉有利时机攻击敌人。
出处: 《孙子•行军篇》:“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恩威并 [ēn wēi bìng jì]
释义: 威:以法自治或以武力威协。奖赏和刑罚一起使用。指统治者同时采用高压和怀柔手段。
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示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你降他象钟馗降小鬼的一般,你又自己处的正大,恩威并济。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烈帝纪·崇祯元年》:“御卤当恩威并济,不可专恃羁縻。”

扶困 [fú kùn jì wēi]
释义: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出处: 柳洲《风雨桃花洲》:“李大树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强暴、扶困济危、本领高强的英雄。”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