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不期而 [bù qī ér rán]
释义: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出处: 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示例: 名山大川之间,赤县神州之外,无远勿届,不期而然。(清·吴研人《糊涂世界·序》)

不期 [bù qī rán ér rán]
释义: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出处: 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示例: 大家有了这样的一个安心,所以不期然而然的便全部响应了。

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 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示例: 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冰释 [huàn rán bīng shì]
释义: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 《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示例: 误解和偏见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涣然冰释。

一身 [jié rán yī shēn]
释义: 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示例: 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无声 [qiǎo rán wú shēng]
释义: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示例: 二三十只皮鞋的交响曲,登时冲破巷里悄然无声的黑暗。(艾芜《咆哮的许家屯》)

泪下 [shān rán lèi xià]
释义: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出处: 《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
示例: 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后知不足,教后知困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释义: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举首 [yòu rán jǔ shǒu]
释义: 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可亲 [ǎi rán kě qīn]
释义: 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 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示例: 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风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仁者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 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示例: 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朱自清《儿女》】

如故 [ān rán rú gù]
释义: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无事 [ān rán wú shì]
释义: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来聒噪,耳根清净,倒也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
示例: 要得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儿就好照顾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释义: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处: 《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示例: 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

道貌 [àn rán dào mào]
释义: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示例: 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清·邹容《革命军》】

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
释义: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 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示例: 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清·淮阳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释义: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示例: 这个满脸胡须的中年人,扫头看见了船尾妇妇,黯然神伤的目光突然发亮了。 【从维煕《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

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释义: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示例: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

无色 [àn rán wú sè]
释义: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出处: 清·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示例: 阳光孤零零地落在街心上,也觉黯然无色。 【邓宁《红色故乡随笔》】

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 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示例: “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黯然销魂! 【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直入 [áng rán zhí rù]
释义: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

自得 [áng rán zì dé]
释义: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自若 [áng rán zì ruò]
释义: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挺立 [ào rán tǐng lì]
释义: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屹立 [ào rán yì lì]
释义: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出处: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比比皆 [bǐ bǐ jiē rán]
释义: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 《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示例: 重耳勃然变色,搁杯不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 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示例: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奋励 [bó rán fèn lì]
释义: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不轻 [bù qīng rán nuò]
释义: 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出处: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不以为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处: 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示例: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不乐 [cǎn rán bù lè]
释义: 表情凄楚的样子。
出处: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示例: 你今日容颜惨然不乐,却是为何? 【明·叶宪祖《鸾鎞记·论心》】

一新 [càn rán yī xīn]
释义: 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六》:“正夫以精忠相与图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丰之盛德美意,灿然一新,正夫其有力焉。”

可观 [càn rán kě guān]
释义: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示例: 作壁上观是编在,则开国之政治,必粲然可观。 【清·朱彝尊《书传会选跋》】

而笑 [chǎn rán ér xiào]
释义: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 《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
示例: 桓公冁然而笑,不觉起立曰:“此正寡人之报见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一回】

自失 [chàng rán zì shī]
释义: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示例: 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不群 [chāo rán bù qún]
释义: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
出处: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独处 [chāo rán dú chǔ]
释义: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出处: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独立 [chāo rán dú lì]
释义: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绝俗 [chāo rán jué sú]
释义: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指远过于寻常之辈。
出处: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示例: 《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宋·陆游《与姜特立书》:“】

迈伦 [chāo rán mài lún]
释义: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
出处: 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物外 [chāo rán wù wài]
释义: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 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示例: 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超然物外,说风凉话了。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象外 [chāo rán xiàng wài]
释义: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示例: 人倘能够“超然象外”,看看报章,倒也是一种清福。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远举 [chāo rán yuǎn jǔ]
释义: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出处: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远引 [chāo rán yuǎn yǐn]
释义: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出处: 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自得 [chāo rán zì dé]
释义: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自逸 [chāo rán zì yì]
释义: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出处: 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自引 [chāo rán zì yǐn]
释义: 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
出处: 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处之泰 [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示例: 大赤包听出瑞宣的讽刺,而处之泰然,她尖声的咯咯的笑了。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八】

涕下 [chuàng rán tì xià]
释义: 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出处: 唐·陈子昂《登幽州古台》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春意盎 [chūn yì àng rán]
释义: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 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春意盎然了。

若丧 [tà rán ruò sàng]
释义: 形容懊丧的神情。
出处: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示例: 欧阳业在他挟持之下,状似木鸡,嗒然若丧。 【梁羽生《牧野流星》第五十四回】

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释义: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出处: 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大谬不 [dà miù bù rán]
释义: 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示例: 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大谬不然。 【《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大缪不 [dà miù bù rán]
释义: 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同“大谬不然”。
出处: 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为解说于上,请以百口保其无他。”

大义凛 [dà yì lǐn rán]
释义: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示例: 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处之 [dàn rán chǔ zhī]
释义: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示例: 我们对此不能淡然处之,要引起高度重视。

置之 [dàn rán zhì zhī]
释义: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释义: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
示例: 使民国政制,荡然无存,澔澔新邦,悬为虚器。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道貌岸 [dào mào àn rán]
释义: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示例: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道貌凛 [dào mào lǐn rán]
释义: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道貌俨 [dào mào yǎn rán]
释义: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 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改途 [fān rán gǎi tú]
释义: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出处: 《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示例: 他苦口婆心地劝解终使他幡然悔悟,及时回头。

改进 [fān rán gǎi jìn]
释义: 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出处: 《孟子·万章下》:“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示例: ……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改图 [fān rán gǎi tú]
释义: 图:计划,打算。比喻很快转变过来。另作打算。
出处: 《三国志·蜀志·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 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示例: 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改弦易辙,以善其修,斯其意固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防患未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 《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示例: 君子防患未然,这事非同小可。 【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二回】

防患于未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释义: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 《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示例: 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 【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防祸于未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释义: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出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成章 [fěi rán chéng zhāng]
释义: 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 《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示例: 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斐然成章。 【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

乡风 [fěi rán xiāng fēng]
释义: 翩然地闻风归向。

向风 [fěi rán xiàng fēng]
释义: 翩然地闻风归向。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下》:“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
示例: 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以来之。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而反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而返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 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出处: 《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示例: 要他包饭,而馆中只有面,问以饭,曰无有,废然而返。 【鲁迅《两地书·八一》】

忿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 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 《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

不悦 [fú rán bù yuè]
释义: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作色 [fú rán zuò sè]
释义: 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出处: 《庄子·天地》:“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

不悦 [fú rán bù yuè]
释义: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出处: 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功到自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释义: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故我依 [gù wǒ yī rán]
释义: 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

圭角岸 [guī jiǎo àn rán]
释义: 形容风操严峻。

果不其 [guǒ bù qí rán]
释义: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哩,今日果不其然。”

如此 [guǒ rán rú cǐ]
释义: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入梦 [hān rán rù mèng]
释义: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寒灰更 [hán huī gèng rán]
释义: 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出处: 《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不顾 [hàn rán bù gù]
释义: 捍然:凶残蛮横的样子。凶暴蛮横,不顾一切。
出处: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但一人之冤不伸,反又杀人身、破人家,悍然不顾。”
示例: 张佩纶悍然不顾,照自己的决定行事。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浩气凛 [hào qì lǐn rán]
释义: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
释义: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示例: 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元·汤显祖《牡丹亭·言怀》】

而怒 [hè rán ér nù]
释义: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出处: 《汉书·枚乘传》:“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后汉书·张皓传》:“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
示例: 监戎者以闻。上赫然大怒,命大将职正其罪。 【唐·皮日休《白门表》】

环堵萧 [huán dǔ xiāo rán]
释义: 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如新 [huàn rán rú xīn]
释义: 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同“焕然一新”。

一新 [huàn rán yī xīn]
释义: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示例: 依中国法度,造作旗帜大纛,焕然一新。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一回】

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示例: 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若失 [hu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肯来 [huì rán kěn lái]
释义: 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出处: 《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示例: 你我是患难故交,今复惠然肯来,足见感情,还要说什么套话。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之顾 [huì rán zhī gù]
释义: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历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天成 [hún rán tiān chéng]
释义: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无知 [hún rán wú zhī]
释义: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一体 [hún rán yī tǐ]
释义: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出处: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示例: 破除拦截,方可言前后内外浑然一体也。 【清·黄宗羲《答董吴仲论学书》】

自成 [hún rán zì chéng]
释义: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一体 [hún rán yī tǐ]
释义: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出处: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示例: 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混然一体。

天成 [hùn rán tiān chéng]
释义: 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大悟 [huò rán dà wù]
释义: 形容彻底晓悟。

顿悟 [huò rán dùn wù]
释义: 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贯通 [huò rán guàn tōng]
释义: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
示例: 把札文反复细看,看了十来遍,忽然豁然贯通,竟悟出一个道理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释义: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示例: 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开悟 [huò rán kāi wù]
释义: 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确斯 [huò rán què sī]
释义: 指明白透彻。

省悟 [huò rán xǐng wù]
释义: 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出处: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示例: 武帝(梁武帝)道:‘卿言深透禅机,使朕豁然省悟。’ 【《禅真逸史》第二回】

泉达 [huǒ rán quán dá]
释义: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而愈 [huò rán ér yù]
释义: 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出处: 鲁迅《父亲的病》:“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

之策 [jì rán zhī cè]
释义: 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出处: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

之术 [jì rán zhī shù]
释义: 泛指生财致富之道。同“计然之策”。

不动 [jì rán bù dòng]
释义: 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出处: 《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无声 [jì rán wú shēng]
释义: 寂静没有声音。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
示例: 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

而止 [jiá rán ér zhǐ]
释义: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示例: 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一概 [jiào rán yī gài]
释义: 持平一致。斠,古通“校”,校正。

不同 [jié rán bù tóng]
释义: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处: 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示例: 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有条 [jǐng rán yǒu tiáo]
释义: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不群 [jiǒng rán bù qún]
释义: 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众,身手不凡。
出处: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与小宅生顺书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头醇正,气势冲沛,辞意雅驯,与往日所见贵国之文迥然不群。”

不同 [jiǒng rán bù tóng]
释义: 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出处: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
示例: 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迥然不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有序 [jǐng rán yǒu xù]
释义: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出处: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第二十六卷:“如尤公瑛《寡人之于国也》章文,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有悟 [jǐng rán yǒu wù]
释义: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出处: 《诗经·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朱熹:“憬,觉悟也。”
示例: 这在曹雪芹自不免奇怪,再从头想一想,他刚才守口如瓶的那种诡秘神态,憬然有悟。 【高附《曹雪芹别传》】

应允 [kǎi rán yīng yǔn]
释义: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示例: 张君是认定《浮士德》有可译价值的之一人,我也是认为有可译的价值的,所以我当时也就慨然应允了。 【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

允诺 [kǎi rán yǔn nuò]
释义: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长逝 [kè rán cháng shì]
释义: 指死去。
示例: 他写了遗嘱和吩咐后事不久,即溘然长逝。

长往 [kè rán cháng wǎng]
释义: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出处: 《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
示例: 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长往矣。 【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

岿不动 [kuī rán bù dòng]
释义: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出处: 《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示例: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岿独存 [kuī rán dú cún]
释义: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出处: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示例: 诸公既没,公岿然独存。 【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

长叹 [kuì rán cháng tàn]
释义: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出处: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示例: 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 【冯衍《自论赋》】

理所必 [lǐ suǒ bì rán]
释义: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出处: 《弘明集·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理所当 [lǐ suǒ dāng rán]
释义: 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
示例: 善者福而恶者祸,理所当然。 【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

理之当 [lǐ zhī dāng rán]
释义: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无闻 [le rán wú wén]
释义: 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于胸 [liǎo rán yú xiōng]
释义: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出处: 《晋书·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示例: 怎样钦差就赏识,怎样钦差就批驳,他能了然于胸,预备停当。【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不解 [máng rán bù jiě]
释义: 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示例: 十句不过懂得三句,其余都茫然不解。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六章】

若失 [máng rán ruò shī]
释义: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示例: 他被这个消息弄得茫然若失,焦虑不安。 【沈西蒙《南征北战》第二章】

自失 [máng rán zì shī]
释义: 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出处: 《庄子·说剑》:“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如何?’”《列子·仲尼》:“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
示例: 值夫人睡觉,呼娉索人参汤。娉惶恐走去,生茫然自失,魂魄俱丧。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毛发悚 [máo fā sǒng rán]
释义: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毛发耸 [máo fā sǒng rán]
释义: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毛骨悚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毛骨耸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示例: 这笑,老赵听了,却毛骨耸然。 【茅盾《过年》】

毛骨竦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示例: 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 【巴金《春》】

成风 [mí rán chéng fēng]
释义: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出处: 《明史·张岳传》:“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示例: 当是时,李献吉以学杜雄压海内,窜窃剽贼,靡然成风。 【清·周亮工《书影》卷七】

顺风 [mí rán shùn fēng]
释义: 指望风顺从。

乡风 [mí rán xiāng fēng]
释义: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同“靡然向风”。

向风 [mí rán xiàng fēng]
释义: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从风 [mǐ rán cóng fēng]
释义: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出处: 明·李贽《答马历山书》:“然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亦未必靡然从风,一至此也。”
示例: 惜抱振兴绝学,海内靡然从风。 【清·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例略》】

置之 [mò rán zhì zhī]
释义: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出处: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心动 [pēng rán xīn dòng]
释义: 心怦怦地跳动。
出处: 战国·楚·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示例: 我一见到她就怦然心动。

不同 [pàn rán bù tóng]
释义: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仁,则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大物 [páng rán dà wù]
释义: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出处: 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示例: 这家伙看上去像个庞然大物,其实一点能耐也没有。

泪下 [qī rán lèi xià]
释义: 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示例: 在路非止一日,回到东都,见了妻子,好生惭赧,终日只在书房里发愤攻书。每想起落第的光景,便凄然泪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不乐 [qiǎo rán bù lè]
释义: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 《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示例: 大家开怀畅饮,独有卢爷有些愀然不乐之状。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八回】

无乐 [qiǎo rán wú lè]
释义: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 《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足音 [qióng rán zú yīn]
释义: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示例: 忽闻空中有人言曰:“劳君枉驾,可谓跫然足音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相公》】

无声 [qù rán wú shēng]
释义: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不群 [què rán bù qún]
释义: 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荻读书 [rán dí dú shū]
释义: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糠照薪 [rán kāng zhào xīn]
释义: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糠自照 [rán kāng zì zhào]
释义: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出处: 《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任其自 [rèn qí zì rán]
释义: 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示例: 倘若有了开始,以后什么都可以任其自然了。 【叶圣陶《归宿》】

神采奕 [shén cǎi yì rán]
释义: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事有必至,理有固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
释义: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九回:“看官们有所未知,从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若失 [shu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鹏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示例: 毕业大家自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

自失 [shuǎng rán zì shī]
释义: 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

死灰复 [sǐ huī fù rán]
释义: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起敬 [sù rán qǐ jìng]
释义: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示例: 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生敬 [sù rán shēng jìng]
释义: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出处: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寡味 [suǒ rán guǎ wèi]
释义: 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出处: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然以空疏者为之,则枯木朽荄,索然寡味,仅得其转折波澜。”
示例: 现在依旧是那些红缎对联,那些题款,但当他凝神望定它们的时候,他的兴致却索然寡味了。 【沙汀《困兽记》二二】

无味 [suǒ rán wú wèi]
释义: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释义: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示例: 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 华而实《汉衣冠》三:“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自若 [tǎn rán zì ruò]
释义: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示例: 这时的小锁柱,尽管手中平端着匣子枪,匣枪张着大机头,可是,他的脸上,却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

自得 [táo rán zì dé]
释义: 自己觉得快意。

自足 [tián rán zì zú]
释义: 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出处: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听其自 [tīng qí zì rán]
释义: 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示例: 孩子成长时期,家长不能听其自然,不管不问。

一辞 [tóng rán yī cí]
释义: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袭击 [tū rán xí jī]
释义: 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示例: 对同志不能搞突然袭击。

若失 [w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出处: 《后汉书·黄宪传》:“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惘然若有失也。”
示例: 黄通理惘然若失,无法可施,急忙赶至衙前。 【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屹立 [wēi rán yì lì]
释义: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出处: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成风 [wèi rán chéng fēng]
释义: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示例: ”五讲四美在我们周围蔚然成风。

习惯成自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释义: 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出处: 《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示例: 调节和作是为了求中和,求平衡,求自然——这儿是所谓“习惯成自然” 【朱自清《人话》】

想当 [xiǎng dāng rán]
释义: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物外 [xiāo rán wù wài]
释义: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出处: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自得 [xīn rán zì dé]
释义: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兴趣盎 [xìng qù àng rán]
释义: 形容兴趣浓厚。

兴味索 [xìng wèi suǒ rán]
释义: 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 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示例: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兴味索然。

兴致索 [xìng zhì suǒ rán]
释义: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 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示例: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兴致索然。

冠首 [yòu rán guàn shǒu]
释义: 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褎然举首”。
出处: 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居首 [yòu rán jú shǒu]
释义: 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褎然举首”。
出处: 清·王韬《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府》:“太守少尝读书于米利坚者十年,两试太学,褎然居首。”

须眉皓 [xū méi hào rán]
释义: 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大波 [xuān rán dà bō]
释义: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出处: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示例: 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样一场轩然大波。

霞举 [xuān rán xiá jǔ]
释义: 轩然:高高的样子。象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令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示例: 李白名播海内,玄宗见其神气高朗,轩然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

后知不足,教后之困 [xué rán hòu zhī bùzú,jiāo rán hòu zhīkùn]
释义: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失笑 [yǎ rán shī xiào]
释义: 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示例: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

一笑 [yān rán yī xiào]
释义: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示例: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俨乎其 [yǎn hū qí rán]
释义: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示例: 听起来,那人坐在或站在正对面,俨乎其然地审问他。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

自若 [yàn rán zì ruò]
释义: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一见了 [yī jiàn le rán]
释义: 犹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示例: 考其同异多寡,为古歌西歌以著之,使览者一见了然。 【清·戴名世《中西经星同异考序》】

一目了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示例: 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故我 [yī rán gù wǒ]
释义: 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出处: 唐·薛调《刘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示例: 二分明月,照向谁家,一个诗人,依然故我。 【清·吴锡麒《家慕桥诗集序》】

如故 [yī rán rú gù]
释义: 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出处: 唐·薛调《刘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示例: 他吃、喝、玩、耍,依然如故。 【叶圣陶《一个朋友》】

自若 [yí rán zì ruò]
释义: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出处: 《魏书·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
示例: 家人进粥曰:“清官亦知有今日耶?”公夷然自若也。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鱼盛二公》】

自得 [yí rán zì dé]
释义: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 《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示例: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自乐 [yí rán zì lè]
释义: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示例: 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慨。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自若 [yí rán zì ruò]
释义: 喜悦而无拘无束。
出处: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小欢颜悦,至乐而笑,乐之理也。何以言之?夫至亲安豫,则怡然自若,所猖狂也。”
示例: 这时他的心意的活动比较简单,又比较松弱,故事后还怡然自若;我却不能了。 【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意兴盎 [yì xìng àng rán]
释义: 意兴:兴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
出处: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示例: 他们饮酒看花,征逐花草,及时行乐,意兴盎然。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副总统难产》】

意兴索 [yì xīng suǒ rán]
释义: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示例: 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 【鲁迅《彷徨·在酒楼上》】

[yì rán jué rán]
释义: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示例: 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祖国。

敌国 [yǐn rán dí guó]
释义: 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示例: 荒凉的甲板上,只有悠然自得的水手们。 【华而实《汉衣冠》八】

而生 [yóu rán ér shēng]
释义: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出处: 宋朝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舆论哗 [yú lùn huá rán]
释义: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示例: 这名高级官员在演说中公然侮辱新闻记者,顿时舆论哗然。

纸上 [yuè rán zhǐ shàng]
释义: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 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示例: 虽然象通不通似的,但是对于抗日救国的热烈和对于我们被捕的义愤,也已跃然纸上。 【邹韬奋《经历·同情和厚意》】

再不其 [zài bù qí rán]
释义: 犹言再不然。

曾不惨 [zeng bu chan ran]
释义: 竟不觉得惨痛。

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释义: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 《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示例: 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正气凛 [zhèng qì lǐn rán]
释义: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不群 [zhuó rán bù qún]
释义: 指超出常人。
出处: 《后汉书·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
示例: 苟有卓然不群之士,不出户庭,潜志味道,诚宜优访以兴谦退也。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

[zì rán ér rán]
释义: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出处: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示例: 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足音跫 [zú yīn qióng rán]
释义: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习惯若自 [xí guàn ruò zì rán]
释义: 见“习惯成自然”。

习惯自 [xí guàn zì rán]
释义: 见“习惯成自然”。

习若自 [xí ruò zì rán]
释义: 犹言习惯若自然。

处之绰 [chǔ zhī chuò rán]
释义: 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

处之晏 [chǔ zhī yàn rán]
释义: 同“处之泰然”。

处之夷 [chǔ zhī yí rán]
释义: 同“处之泰然”。

处之怡 [chǔ zhī yí rán]
释义: 同“处之泰然”。

自失 [máng rán zì shī]
释义: 见“茫然自失”。

船到桥门自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
释义: 意谓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这是在无可奈何中强作宽慰的说法。

有余 [chuò rán yǒu yú]
释义: 同“绰有余裕”。形容宽裕、富馀。

自失 [chēng rán zì shī]
释义: 瞪着眼就像失落什么似的。

改悔 [fān rán gǎi huǐ]
释义: 见“翻然悔悟”。

魂消 [àn rán hún xiāo]
释义: 心神极度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示例: 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恰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魂销 [àn rán hún xiāo]
释义: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示例: 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作色 [bó rán zuò sè]
释义: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示例: 明·李贽《赞刘谐》:其人勃然作色曰:“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不知其所以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释义: 不知它究竟如何会这样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出处: 《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肆志 [dàng rán sì zhì]
释义: 荡:放荡;肆:放纵。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屈于诸侯。”
示例: 《汉书•叙传上》: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

不可 [duàn rán bù kě]
释义: 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贤侄,此事断然不可。’”
示例: 清·叶燮《原诗•外篇》:苟乘于理、事、情,是谓不通,不通则杜撰,杜撰则断然不可。

处置 [duàn rán chǔ zhì]
释义: 断然:坚决,果断。坚决果断地处理。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八章:“大敌当前,只能断然处置。”

措施 [duàn rán cuò shī]
释义: 断然:果断坚决。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出处: 罗广斌《红岩》第17章:“必要时,将采取断然措施,严厉处置害群之马!”
示例: 我们得尽快采取断然措施。

悔过 [fān rán huǐ guò]
释义: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出处: 唐·陆贽《贞元改元在赦制》:“李怀光若能翻然悔过,束身赴朝,念其尝有大勋,必当终始全护。”

改悟 [fān rán gǎi wù]
释义: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出处: 《金史•完颜匡传》:“一旦犹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隶,引咎谢过,则前日之嫌便可销释。”

思返 [fèi rán sī fǎn]
释义: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形容败兴而归。
出处: 茅盾《追求》:“只有极懦怯的人才是只看见了一块尖石头遂废然思返,这种人是不配有憧憬的。”

而怒 [fèi rán ér nù]
释义: 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

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 愤然:忿怒的样子。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帝愤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

大怒 [fú rán dà nù]
释义: 艴然:恼怒地。形容人十分恼怒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荆公看罢,艴然大怒。”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