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垂范 [chuí fàn bǎi shì]
释义: 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 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千里不同风,里不同俗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bǎi lǐ bù tóng sú]
释义: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孤寒 [bā bǎi gū hán]
释义: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示例: 小谪陈芳现在身,人间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

罢黜 [bā chù bǎi jiā]
释义: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出处: 《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示例: ……只认朗诵词和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罢黜百家”的作风 【朱自清《论朗诵诗》】

万买宅,千万买邻 [bǎ wàn mǎi zhái,qiān wàn mǎi lín]
释义: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出处: 《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示例: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 【宋·辛弃疾《新居上梁》】

般刁难 [bǎi bān diāo nàn]
释义: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处: 郭戈《金瓶梅传奇》第十一回:“柔玉不便道出自己身世,编个话儿与她道:‘奴家父母早逝,自幼跟哥嫂度日。只是嫂嫂容不得,百般刁难,与其受人凌辱,倒不如自寻清净,避开人世烦恼。’”

般奉承 [bǎi bān fèng chéng]
释义: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般抚慰 [bǎi bān fǔ wèi]
释义: 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出处: 《中国通史》(第九册)第十一章第三节:“代宗对于河北安史降将虽然一味姑息,百般抚慰,但他们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视为软弱可欺。”
示例: 老妇人于是百般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语句,一一背了出来。 【《九夜》】

般折磨 [bǎi bān zhé mó]
释义: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示例: 她任凭酷刑百般折磨,紧咬着牙关,始终坚贞不屈。 【《言行和心理》】

宝万货 [bǎi bǎo wàn huò]
释义: 指大量珍宝财物。
出处: 清·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弊丛生 [bǎi bì cóng shēng]
释义: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出处: 梁启超《政治学学理摭言》:“而此等异论,何以能容喙焉?何以能动人焉?则以智慧程度未达于大多数,而欲幸福之程度进于大多数,未有不百弊丛生,而贻反对之徒以口实者也。”
示例: 今以十当一,是反以四钱八分铜作一钱二分用也。民间私镕改铸,百弊丛生。 【柯劭忞《清史稿·袁希祖传》】

不当一 [bǎi bù dāng yī]
释义: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出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不获一 [bǎi bù huò yī]
释义: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五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不失一 [bǎi bù shī yī]
释义: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 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示例: 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不为多,一不为少 [bǎi bù wéi duō,yī bù wéi shǎo]
释义: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出处: 《南史·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示例: 然不难得则不足为佳物,古人亦云‘百不为多,一不为少’者,谓此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

不一存 [bǎi bù yī cún]
释义: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出处: 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

不一贷 [bǎi bù yī dài]
释义: 犹言无一宽免。
出处: 《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不一遇 [bǎi bù yī yù]
释义: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出处: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步穿杨 [bǎi bù chuān yáng]
释义: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出处: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示例: (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城之富 [bǎi chéng zhī fù]
释义: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出处: 语出《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示例: 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 【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

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释义: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示例: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元·张养浩《折桂令》曲】

尺竿头,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释义: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 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尺无枝 [bǎi chǐ wú zhī]
释义: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出处: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示例: 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 【《梁书·王规传》】

川朝海 [bǎi chuān cháo hǎi]
释义: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出处: 汉·焦赣《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

川赴海 [bǎi chuān fù hǎi]
释义: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示例: 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曹操)周围。 【《建安文学》】

川归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
释义: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出处: 《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辞莫辩 [bǎi cí mò biàn]
释义: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代过客 [bǎi dài guò kè]
释义: 指时间永远流逝。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

代文宗 [bǎi dài wén zōng]
释义: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 《晋书·陆机传》:“制曰:‘故足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动不如一静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释义: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读不厌 [bǎi dú bù yàn]
释义: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出处: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示例: 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 【朱自清《论百读不厌》】

堵皆作 [bǎi dǔ jiē zuò]
释义: 堵:墙;作:兴建。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端待举 [bǎi duān dài jǔ]
释义: 面端:百种;举:举办。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出处: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端交集 [bǎi duān jiāo jí]
释义: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堕俱举 [bǎi huī jù jǔ]
释义: 堕:荒废;废弃。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 钱基博《吴禄贞传》:“在边三年,百堕俱举,而刊有《延吉边务报告》四册,则其客江阴章钟祚搜辑禄贞在边之书牍也。”

二关河 [bǎi èr guān hé]
释义: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出处: 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二河山 [bǎi èr hé shān]
释义: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二金瓯 [bǎi èr jīn ōu]
释义: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出处: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二山川 [bǎi èr shān chuān]
释义: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出处: 《全元散曲·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

二山河 [bǎi èr shān hé]
释义: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示例: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宁调元《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bǎi fā bǎi zhòng]
释义: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示例: 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百发百中。”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凡待举 [bǎi fán dài jǔ]
释义: 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
出处: 平佚《临时政府成立记》:“而沪军陈都督,复以民军倡义伊始,百凡待举,无总机关以代表全国,外人疑虑,交涉为难。”

废待举 [bǎi fèi dài jǔ]
释义: 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举: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出处: 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废待兴 [bǎi fèi dài xīng]
释义: 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出处: 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废具举 [bǎi fèi jù jǔ]
释义: 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同“百废俱举”。
出处: 宋·王明清《挥麈录》卷一:“吴明可帅会稽,百废具举,独不传书。”
示例: 其有能如水野越前、井伊直弼之鞠躬尽瘁百废具举者乎? 【梁启超《敬告当道者》】

废具兴 [bǎi fèi jù xīng]
释义: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 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建原庙以安祖考,正六宫而修典刑,百废具兴,多士爰集。”

废具作 [bǎi fèi jù zuò]
释义: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 清·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百废具作。”

废俱举 [bǎi fèi jù jǔ]
释义: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
示例: ‘百废俱举’的平均主义思想,以及与此相关联着的不合边区实际的‘正规化’思想,成了贯彻精简政策与集中力量于两大任务的绊脚石。 【《解放日报》1942.12.23】

废俱兴 [bǎi fèi jù xīng]
释义: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示例: 四川屡经兵燹,廷相莅任,百废俱兴,民不知扰。 【《清史稿·郎廷佐传》】

废咸举 [bǎi fèi xián jǔ]
释义: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 明·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福具臻 [bǎi fú jù zhēn]
释义: 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出处: 《旧唐书·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示例: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怪千奇 [bǎi guài qiān qí]
释义: 形容花样繁多。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蔬食》:“世人制菜之法,可称百怪千奇。自新鲜以至于腌糟酱腊,无一不曲尽奇能,务求至美。”

鬼众魅 [bǎi guǐ zhòng mèi]
释义: 各种妖魔鬼怪。
出处: 《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花齐放 [bǎi huā qí fàng]
释义: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示例: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花齐放,家争鸣 [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 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花生日 [bǎi huā shēng rì]
释义: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出处: 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示例: 每年二月十二日,相传是百花生日。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

花争妍 [bǎi huā zhēng yàn]
释义: 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示例: 春风一到,公园里百花争妍。

花争艳 [bǎi huā zhēng yàn]
释义: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示例: 北方的夏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

卉千葩 [bǎi huì qiān pā]
释义: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出处: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喙莫辩 [bǎi huì mò biàn]
释义: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出处: 宋·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变生意料之余,三肱并折。”
示例: 素臣一段议论,如老吏断狱,使刘邦百喙莫辩。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一回】

喙难辩 [bǎi huì nán biàn]
释义: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
出处: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六回:“此时证据显然,百喙难辩。荣复证成延广罪案十条,每服一事,即授一筹。”

喙难辞 [bǎi huì nán cí]
释义: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江自以卖城之罪百喙难辞,因乘间自尽。”
示例: 刘棻等已被扳入,百喙难辞,遂都连坐罔上不道的罪名,谳成死罪。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一回】

喙如一 [bǎi huì rú yī]
释义: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 清·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喙一词 [bǎi huì yī cí]
释义: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出处: 清·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计千方 [bǎi jì qiān fāng]
释义: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 宋·辛弃疾《一枝花》:“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箇他家偏有。”

计千谋 [bǎi jì qiān móu]
释义: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出处: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恩那死囚,干费了百计千谋。”

计千心 [bǎi jì qiān xīn]
释义: 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授计》:“你爹怜母惜,你爹怜母惜,当时许下偕老鸳衾;到如今,用尽了百计千心,只落得泪珠儿罗衫湿浸。”

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示例: 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结愁肠 [bǎi jié chóu cháng]
释义: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出处: 宋·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示例: 可怜我神思恍然饮食废,我为你百结愁肠解不开。 【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第十场】

结悬鹑 [bǎi jié xuán chún]
释义: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出处: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bǎi jǔ bǎi jié]
释义: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bǎi jǔ bǎi quán]
释义: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处: 《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孔千疮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释义: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 他身上的缺点虽然不少,但却不是百孔千疮,不可救药。

孔千创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释义: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疮”。
出处: 宋·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创。”
示例: 一方赛会,万户供张,竟有勉强支持,百端借贷而入会者;亦有典衣粜米,百孔千创而入会者。 【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恶俗》】

口莫辩 [bǎi kǒu mò biàn]
释义: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 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示例: 玉林和忠和醒悟了,一打便是祸事,若是李三顺身上有了伤,便百口莫辩,“官司”非输不可。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口难分 [bǎi kǒu nán fēn]
释义: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三回:“这‘薄幸’两字,我也百口难分了!”

口同声 [bǎi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时已亭午,小珠跌坐坟下,哭个不住。末后秃头与跟人劝止,大众百口同声,小珠方停了哭,谢了善人村父老,就到秃头家来。”

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释义: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示例: 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里之才 [bǎi lǐ zhī cái]
释义: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炼成刚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释义: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出处: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示例: 有人身经百战,百炼成刚,炉火纯青,喜于心而不形于色。 【徐迟《火中凤凰·凤翔》】

炼成钢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释义: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 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示例: 他周大勇的战士却在战争中百炼成钢,精通了打击敌人的本领。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七章】

了千当 [bǎi liǎo qiān dāng]
释义: 了:了结;当:妥当;百、千:指一切事。比喻事事妥贴,有着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问:‘百了千当时如何?’师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示例: 不如屏净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川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

[bǎi líng bǎi lì]
释义: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出处: 明·马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有些狠素。”

龄眉寿 [bǎi líng méi shòu]
释义: 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出处: 唐·虞世南《琵琶赋》:“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

虑一致 [bǎi lǜ yī zhì]
释义: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示例: 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北史·魏纪三·孝文帝纪论》】

虑攒心 [bǎi lǜ zǎn xīn]
释义: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
示例: 自从这匆匆一别,他百虑攒心,久久不能平静。

媚千娇 [bǎi mèi qiān jiāo]
释义: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 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示例: 倾国倾城,百媚千娇。 【元·孔文昇《折桂令·赠千金奴》】

密一疏 [bǎi mì yī shū]
释义: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出处: 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示例: 深知杜竹斋为人的吴荪甫此时却百密一疏,竟没有看透竹斋的心曲。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鼓励,用反激。 【茅盾《子夜》十】

谋千计 [bǎi móu qiān jì]
释义: 犹千方百计。
出处: 元·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年不遇 [bǎi nián bù yù]
释义: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年大计 [bǎi nián dà jì]
释义: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出处: 清·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示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年大业 [bǎi nián dà yè]
释义: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示例: 百年大业,教育为本。

年好合 [bǎi nián hǎo hé]
释义: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出处: 《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示例: 今日你们缔结了良缘,祝福你们百年好合,万事如意。

年好事 [bǎi nián hǎo shì]
释义: 指婚姻喜事。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我与你姐姐百年好事,千金重担只在此两件上面了!万望龙香姐竭力周全,讨个回音则个。”
示例: 你还是牺牲一切,替浪子做撮合山,你还是使浪子少犯几层罪过,成就你自己的百年好事呢? 【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

年难遇 [bǎi nián nán yù]
释义: 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若说一样的动心,把这等终身要紧的大事、百年难遇的良缘,倒扔开自己,双手送给我这样一个初次见面旁不相干的张金凤,尤其不是情理。”
示例: 这种怪事百年难遇,今天倒开了眼界。

年树人 [bǎi nián shù rén]
释义: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示例: 古人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年偕老 [bǎi nián xié lǎo]
释义: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出处: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俺衙内大财大礼,娶将你来,指望百年偕老,你只是不肯随顺,可是为何?”
示例: 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 【明·冯梦龙《醒世恒》卷八】

年谐老 [bǎi nián xié lǎo]
释义: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出处: 《全元散曲·集贤宾·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示例: 总只是朝云暮潮。呀,总不如百年谐老。 【明·顾大典《青衫记·坐湿青衫》】

年之柄 [bǎi nián zhī bǐng]
释义: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出处: 《后汉书·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年之好 [bǎi nián zhī hǎo]
释义: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出处: 宋·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我方壮年,未曾娶妻。倘蒙不弃,当与子缔百年之好。”
示例: 忙了几时,到了重阳吉期,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四回】

年之后 [bǎi nián zhī hòu]
释义: 死的讳称。
出处: 《曹操集·卷二·军谯令》:“为存者立庙,使视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示例: 您百年之后,安葬何处? 【鲁讯《“题未定”草·五》】

年之业 [bǎi nián zhī yè]
释义: 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
示例: 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遗汝五百缣,归乡足成百年之业。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九十四】

年之约 [bǎi nián zhī yuē]
释义: 即婚约。
出处: 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念皆灰 [bǎi niàn jiē huī]
释义: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出处: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八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鸟朝凤 [bǎi niǎo cháo fèng]
释义: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示例: 那些玉斝中的长春露酒也都由站在身边侍候的宫女接过去倾入一只绘着百鸟朝凤的大瓷缸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品千条 [bǎi pǐn qiān tiáo]
释义: 指繁多的名目。
出处: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订出雄雉头、鹤氅、白鹭縗,百品千条,无复穷已。”

巧成穷 [bǎi qiǎo chéng qióng]
释义: 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出处: 宋·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

巧千穷 [bǎi qiǎo qiān qióng]
释义: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出处: 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忍成金 [bǎi rěn chéng jīn]
释义: 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处: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示例: 如所谓百忍成金,所谓唾面自干,岂非世俗传为佳话者耶……今乃欲举全国人而为无骨无血无气之怪物,吾不知如之何而可也! 【梁启超《新民说》八】

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舍重茧 [bǎi shè chóng jiǎn]
释义: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出处: 《战国策·宋策》:“公输盘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盘。”

舍重趼 [bǎi shè chóng jiǎn]
释义: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出处: 《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身何赎 [bǎi shēn hé shú]
释义: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示例: 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

身莫赎 [bǎi shēn mò shú]
释义: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示例: 旷官之罪,职百身莫赎矣。 【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改稿一》】

世不磨 [bǎi shì bù mó]
释义: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出处: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示例: 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唐·韩愈《送穷文》】

世不易 [bǎi shì bù yì]
释义: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
出处: 《汉书·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世流芳 [bǎi shì liú fāng]
释义: 美名永传于后世。
出处: 明·徐霖《绣襦记·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示例: 红旗半下悼英雄,百世流芳建大功。 【《杭州日报》1977.1.6】

世流芬 [bǎi shì liú fēn]
释义: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世师 [bǎi shì shī]
释义: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出处: 《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示例: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宋·苏轼《东坡后集·卷十五·潮州韩文公庙碑》】

世一人 [bǎi shì yī rén]
释义: 指极难得的人才。
出处: 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世之利 [bǎi shì zhī lì]
释义: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示例: 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顾百世之利。 【《史记·张仪列传》】

世之师 [bǎi shì zhī shī]
释义: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示例: 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 【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事大吉 [bǎi shì dà jí]
释义: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示例: 然而献出了粟米麻线,果真就天下太平,百事大吉了么? 【聂绀弩《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创导者》】

事无成 [bǎi shì wú chéng]
释义: 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出处: 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兽率舞 [bǎi shòu shuài wǔ]
释义: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出处: 《尚书·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示例: 大礼告成,伺候各官,循例三呼,国乐以外,杂以军乐,仿佛有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景象。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四回】

[bǎi shùn bǎi yī]
释义: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顺千随 [bǎi shùn qiān suí]
释义: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思不得其解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释义: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释义: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示例: 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清·无名氏《葛仙翁全传》】

思莫解 [bǎi sī mò jiě]
释义: 百思:百般思索。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示例: 这真是令人百思莫解。 【邹韬奋《抗战以来·审查老爷对文艺的贡献》】

死一生 [bǎi sǐ yī shēng]
释义: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 《北齐书·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示例: 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岁千秋 [bǎi suì qiān qiū]
释义: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出处: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示例: 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岁之好 [bǎi suì zhī hǎo]
释义: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出处: 明·屠隆《昙花记·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示例: 他们历经磨难,终于结成百岁之好。

岁之后 [bǎi suì zhī hòu]
释义: 死的讳称。
出处: 《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岁之盟 [bǎi suì zhī méng]
释义: 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出处: 清·李渔《意中缘·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万雄兵 [bǎi wàn xióng bīng]
释义: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出处: 宋·赵葵《南乡子》词:“束发领西藩。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万雄师 [bǎi wàn xióng shī]
释义: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出处: 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示例: 钟山风雨起苍茫,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释义: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处: 《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示例: 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

无禁忌 [bǎi wú jìn jì]
释义: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出处: 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
示例: 则知太公封神,古有此说。今人于门户每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亦非无所本矣。 【鲁迅《小说旧闻钞·封神传衍义》】

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 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示例: 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 【鲁迅《彷徨·伤逝》】

无是处 [bǎi wú shì chù]
释义: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出处: 宋·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示例: 每日价茶不茶,饭不饭,百无是处。 【元·王氏《粉蝶儿·寄情人》套曲】

无所成 [bǎi wú suǒ chéng]
释义: 犹言一事无成。
出处: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无一成 [bǎi wú yī chéng]
释义: 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出处: 清·曾国藩《圣哲画象记》:“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无一堪 [bǎi wú yī kān]
释义: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释义: 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无一失 [bǎi wú yī shī]
释义: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出处: 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示例: 这项任务很重要,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百无一失。

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释义: 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出处: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示例: 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 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bǎi xià bǎi quán]
释义: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
出处: 汉·班固《汉书·冯奉世传》:“以将军材质之美,奋精兵,诛不轨,百下百全之道也。”
示例: 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新唐书·刘仁轨传》】

[bǎi xià bǎi zháo]
释义: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星不如一月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释义: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业萧条 [bǎi yè xiāo tiáo]
释义: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示例: 由于金融危机的缘故,造成了经济动荡,百业萧条。

[bǎi yī bǎi suí]
释义: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示例: 自此百衣百随的,不敢倔强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

[bǎi yī bǎi cóng]
释义: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出处: 杨纤如《伞》:“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常办错事,喜爱他忠实听话,百依百从。”
示例: 对孩子百依百从是不行的。

[bǎi yī bǎi shùn]
释义: 依、顺: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示例: 这安公子是那女孩儿一般百依百顺的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bǎi yī bǎi suí]
释义: 形容什么都顺从。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示例: 茅大早摸透了七爷脾气,表面上各事百依百随,且对金钱事尤其坦白分明。 【沈从文《王谢子弟》】

载树人 [bǎi zǎi shù rén]
释义: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
出处: 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bǎi zhàn bǎi bài]
释义: 指每战必败。
出处: 《汉书·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示例: 即论残明时局,亦已百战百败,元气日凋,傥赫斯一怒,早著戎衣,势必如摧枯拉朽。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

[bǎi zhàn bǎi shèng]
释义: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示例: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宋·苏轼《留侯论》】

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释义: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示例: 自古名将料敌制胜,训练士兵,故可使赴汤蹈火,百战不殆。 【《金史·刘炳传》】

丈竿头 [bǎi zhàng gān tóu]
释义: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折不摧 [bǎi zhé bù cuī]
释义: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
释义: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例: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 【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例: 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折不屈 [bǎi zhé bù qū]
释义: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示例: 要像总理那样……奋不顾身,百折不屈。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折不移 [bǎi zhé bù yí]
释义: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出处: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折千回 [bǎi zhé qiān huí]
释义: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出处: 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

[bǎi zhòng bǎi fā]
释义: 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啭千声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释义: 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出处: 宋·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拙千丑 [bǎi zhuō qiān chǒu]
释义: 极言拙劣丑陋。
出处: 宋·晓莹《罗湖野录·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紫千红 [bǎi zǐ qiān hóng]
释义: 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出处: 宋·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辛弃疾《定风波·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纵千随 [bǎi zòng qiān suí]
释义: 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纵千随。“
示例: 卢郎,自招你在此,成了夫妇,和你朝欢暮乐,百纵千随,真人间得意之事也。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六出】

足不僵 [bǎi zú bù jiāng]
释义: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出处: 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即观今日缅甸,已并于英,而本邦土司,以弹丸黑子之地,犹足自保,非人自为首、百足不僵之势耶!”

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释义: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出处: 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足之虫,断而不蹶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释义: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 唐·马总《意林》卷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足之虫,死而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释义: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示例: 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足之虫,至断不蹶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
释义: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 《文选·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足之虫,至死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释义: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示例: 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

本支 [běn zhī bǒi shì]
释义: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出处: 《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玄笺:“其子孙適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示例: 夫五代之臣,以道事君,泽及草木,仁被率土,是以福祚流行,本支百世。 【《后汉书·五符传》】

本枝 [běn zhī bǒi shì]
释义: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出处: 见“本支百世”。
示例: 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 【汉·张衡《南都赋》】

变态 [biàn tài běi chū]
释义: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出处: 《新唐书·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示例: 又往往登临楼阁,壮丽闳伟;云霞草木,变态百出,类非人间所有。 【清·戴名世《记梦》】

长命 [cháng mìng bǎi suì]
释义: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出处: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惩一戒 [chéng yī jiè bǎi]
释义: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出处: 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惩一儆 [chéng yī jǐng bǎi]
释义: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 《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示例: 兄弟今天定要惩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惩一警 [chéng yī jǐng bǎi]
释义: 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 语出《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示例: 陛下欲剔弊防奸,惩一警百,诸臣用之以借题修隙,敛怨市权。 【《明史·黄道周传》】

崇墉 [chóng yōng bǎi zhì]
释义: 形容城墙高大。
出处: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芦沟斗城》:“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示例: 桥的另一端可以望见崇墉百雉的宛平城。 【田汉《芦沟桥》第一幕】

愁肠 [chóu cháng bǎi jié]
释义: 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出处: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愁肠百结虚成着,口口口行没处论。”

丑态 [chǒu tài bǎi chū]
释义: 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七回:“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舛讹 [chuǎn é bǎi chū]
释义: 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鹑衣 [chún yī bǎi jié]
释义: 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出处: 《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示例: 鹑衣百结走风尘,落魄谁怜此一身? 【清·程麟《此中人语·乞丐风流》】

此地无银三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释义: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存十一于千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释义: 指亡多而存少。
出处: 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示例: 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斗酒 [dǒu jiǔ bǎi piān]
释义: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示例: 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读书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释义: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多方 [duō fāng bǎi jì]
释义: 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示例: 年青人……生出一种反抗心:多方百计思有以满足其性的要求。 【郭沫若《文艺论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

罚一劝 [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示例: 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 【宋·欧阳修《新唐书》】

讽一劝 [fěng yī quàn bǎi]
释义: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示例: 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富面 [fù miàn bǎi chéng]
释义: 形容藏书非常丰富。
出处: 《魏书·逸士传·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

鬼计 [guǐ jì bǎi duān]
释义: 指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同“鬼计多端”。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关云长《三上张翼德书》云:‘操之鬼计百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

海纳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阖门 [hé mén bǎi kǒu]
释义: 指全家所有人。
出处: 《后汉书·赵岐传》:“[孙嵩]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以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均力敌能相济。’”
示例: 臣阖门百口,仰戴隆恩,无可报答,惟有竭诚尽力,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庶以少酬造之万一耳。 【明张居正《归葬事毕谢恩疏》】

回肠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释义: 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歼一警 [jiān yī jǐng bǎi]
释义: 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教一识 [jiāo yī shí bǎi]
释义: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精金 [jīng jīn bǎi liàn]
释义: 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精神 [jīng shén bǎi bèi]
释义: 形容特别有精神。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想罢,取下玉牌,把朱草从根折断,齐放掌中,连揉带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红。随即放人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
示例: 午觉醒来,精神百倍,于是学说也就压倒了涛声了。 【《鲁迅选集·理水》】

九流 [jiǔ liú bǎi jiā]
释义: 泛指各种学术流派。同“九流一家”。

经史 [jīng shǐ bǎi zǐ]
释义: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举一废 [jǔ yī fèi bǎi]
释义: 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出处: 《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距跃三 [jū yuè sān bǎi]
释义: 指欢欣之极。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示例: 吾闻海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赓续此报,复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王某《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

流芳 [liú fāng bǎi shì]
释义: 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处: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示例: 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漏洞 [lòu dòng bǎi chū]
释义: 百:极言其多。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出处: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

南面 [nán miàn bǎi chéng]
释义: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出处: 《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破绽 [pò zhàn bǎi chū]
释义: 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示例: 他的话破绽百出,十分可疑。

千锤 [qiān chuí bǎi liàn]
释义: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示例: 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千方 [qiān fāng bǎi jì]
释义: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 《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示例: 这个老匪开初千方百计想收买这支已经武装了的工人队伍,可是工人们坚决拒绝加入匪股。 【曲波《林海雪原》十四】

千峰 [qiān fēng bǎi zhàng]
释义: 形容山峦重迭。

千回 [qiān huí bǎi zhé]
释义: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出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千回 [qiān huí bǎi zhuǎn]
释义: 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出处: 元·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千娇 [qiān jiāo bǎi mèi]
释义: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 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千金用兵,金求间 [qiān jīn yòng bīng,bǎi jīn qiú jiàn]
释义: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千了 [qiān liǎo bǎi dàng]
释义: 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不道你不是千了百当底人,此语只似先师下底语。”
示例: 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 【《朱子全书·论语十六》】

千了 [qiān le bǎi le]
释义: 了:完了,结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

千伶 [qiān líng bǎi lì]
释义: 形容非常机灵。

千磨 [qiān mó bǎi shé]
释义: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千随 [qiān suí bǎi shùn]
释义: 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千依 [qiān yī bǎi shùn]
释义: 形容非常顺从。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顺。”
示例: 苟太太此时,自是千依百顺,连忙请姨妈来,悄悄说知,姨妈自无不依之理。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

千灾 [qiān zāi bǎi nán]
释义: 指多灾多难。

千姿 [qiān zī bǎi tài]
释义: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示例: 当然,千姿百态的生活本身又为这种竞赛提供了根本的条件。 【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千补 [qiān bǔ bǎi nà]
释义: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千疮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释义: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 让他们都显显身手,谁能把这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从热火里救出来,算谁有本事。 【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千疮 [qiān chuāng bǎi yí]
释义: 犹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千奇 [qiān qí bǎi guài]
释义: 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杀人竟不偿命,不杀人到要偿命,死者生者,怨气冲天,纵然官府不明,皇天自然鉴察,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机会来了此公案。”
示例: 海洋里的生物千奇百怪,非常迷人。

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释义: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其身 [rén bǎi qí shēn]
释义: 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出处: 《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示例: 你之牺牲是革命长恨,人百其身赎不回。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

人一己 [rén yī jǐ bǎi]
释义: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出处: 《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柔肠 [róu cháng bǎi jié]
释义: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出处: 《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给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脚对哭到天亮。”
示例: 那姑娘终日闷闷不乐,一幅柔肠百结的模样,让人看了心酸。

柔肠 [róu cháng bǎi zhuǎn]
释义: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六十行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释义: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出处: 明·无名氏《白兔记·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強盜之人。”
示例: 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

瓮齑 [sān bǎi wèng jī]
释义: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杀一儆 [shā yī jǐng bǎi]
释义: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 《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示例: 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杀一警 [shā yī jǐng bǎi]
释义: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儆百”。

杀一利 [shā yī lì bǎi]
释义: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出处: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杀一砺 [shā yī lì bǎi]
释义: 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赏一劝 [shǎng yī quàn bǎi]
释义: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出处: 《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身价 [shēn jià bǎi bèi]
释义: 身价:指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提高。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身经 [shēn jīng bǎi zhàn]
释义: 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处: 《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十年树木,年树人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释义: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示例: 西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事半功 [shì bàn gōng bǎi]
释义: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死乞 [sǐ qǐ bǎi lài]
释义: 形容纠缠不休。同“死乞白赖”。

死求 [sǐ qiú bǎi lài]
释义: 形容纠缠不休。同“死乞白赖”。

四病 [sì bǎi sì bìng]
释义: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四体 [sì tǐ bǎi hái]
释义: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四肢 [sì zhī bǎi hái]
释义: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四肢 [sì zhī bǎi tǐ]
释义: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摊书傲 [tān shū ào bǎi chéng]
释义: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出处: 北魏李谧博览群书,无意做官,将家产都花在收罗书籍上。经他细加审订的书有四千卷之多。他有句名言:“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意即只要有万卷书,又何必做管辖百城的官。事见《魏书·李谧传》。

摊书拥 [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
释义: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堂上一呼,阶下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释义: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出处: 《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示例: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

问十道 [wèn shí dào bǎi]
释义: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五十步笑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释义: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示例: 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里者半九十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释义: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里者半于九十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释义: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示例: 持坚无术,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彪之谓也。 【《北史·韩麒麟等传论》】

熊罴 [xióng pí bǎi wàn]
释义: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出处: 宋·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悬鹑 [xuán chún bǎi jié]
释义: 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
出处: 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二十行 [yī bǎi èr shí háng]
释义: 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出处: 《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示例: 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 这一质问可以说是对於妓门制度的控诉与否定。 【元·关汉卿《金线池》一折】

一不压众,不随一 [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
释义: 少数敌不过多数。
出处: 清·冷佛《春阿氏谋夫案》第五回:“本来你胡闹吗!十个人当差,偏你要独出己见么?俗语说:‘一不扭众,百不随一’,谁叫你胡说白道,出这宗甑儿糕呢。”

一倡 [yī chàng bǎi hè]
释义: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示例: 有年老者,以为财神变相,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一倡百和,比户皆然,喧闹半时。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一唱 [yī chàng bǎi hé]
释义: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示例: 此项提议对各方面都有利,所以能一唱百和,立刻获得许多人的支持。

一尺水翻腾做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释义: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出处: 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一传十,十传 [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释义: 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出处: 宋·陶彀《清异录·丧葬》:“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闰。”

一吠 [yī fèi bǎi shēng]
释义: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出处: 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一呼 [yī hū bǎi nuò]
释义: 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示例: 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第十三回】

一呼 [yī hū bǎi yìng]
释义: 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示例: 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了 [yī liǎo bǎi dàng]
释义: 指办事妥当、彻底。
出处: 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

一了 [yī liǎo bǎi liǎo]
释义: 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 《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示例: 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一犬吠形,犬吠声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释义: 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人善射,夫决拾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释义: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出处: 《国语·吴语》:“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志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韦昭注:“决,勾弦。拾,捍。言申胥、华登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而百夫竞著决拾而效之。”
示例: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众人好施,则风俗随之。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

一树 [yī shù bǎi huò]
释义: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一通 [yī tōng bǎi tōng]
释义: 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一笑 [yī xiào bǎi mèi]
释义: 形容美人的笑态。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示例: 妺喜蛊惑,一笑百媚而色厉。 【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帝履癸》】

一泻 [yī xiè bǎi lǐ]
释义: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出处: 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一以当 [yī yǐ dāng bǎi]
释义: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一致 [yī zhì bǎi lǜ]
释义: 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出处: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一掷 [yī zhì bǎi wàn]
释义: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出处: 《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示例: 到那赌,刘毅一掷百万,是顷刻间可以破家的。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以一奉 [yǐ yī fèng bǎi]
释义: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以一儆 [yǐ yī jǐng bǎi]
释义: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出处: 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以一警 [yǐ yī jǐng bǎi]
释义: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出处: 《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拥书 [yōng shū bǎi chéng]
释义: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出处: 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鱼龙 [yú lóng bǎi biàn]
释义: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出处: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示例: 昌黎(韩愈)文无不根据经典,而议论仍未尝袭前人陈言,故下笔如鱼龙百变。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

鱼肉 [yú ròu bǎi xìng]
释义: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 《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示例: 所率部队,毫不训练,本不打算作战,故亦不能作战,只是用做搜刮地方,鱼肉百姓的工具而已。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二章】

瑕一 [yú bǎi xiá yī]
释义: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正经八 [zhèng jīng bā bǎi]
释义: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出处: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示例: 想想自己这一路上的表现,哪够上一个正经八百儿的大庆人? 【李汉平《“吓一跳”的故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姓点灯 [zhǐxǔ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xǔbǎi xìng diǎn dēnɡ]
释义: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示例: 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就说不吉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鸷鸟累,不如一鹗 [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
释义: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出处: 《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诸子 [zhū zǐ bǎi jiā]
释义: 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坐拥 [zuò yōng bǎi chéng]
释义: 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出处: 《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八真珠 [bǎi bā zhēn zhū]
释义: 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里之命 [bǎi lǐ zhī mìng]
释义: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务具举 [bǎi wù jù jǔ]
释义: 各种事务全都兴办。

战无前 [bǎi zhàn wú qián]
释义: 犹言所向无敌。

声价 [shēng jià bǎi bèi]
释义: 见“声价十倍”。

绳一戒 [shéng yī jiè bǎi]
释义: 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不一爽 [bǎi bù yī shuǎng]
释义: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不得一 [bǎi bù dé yī]
释义: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示例: 清·李渔《笠翁文集·〈和鸣集〉序》:“求其百首和鸣者,百不得一,何造物不均若是哉。”

两烂盈 [bǎi liàng làn yíng]
释义: 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出处: 《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示例: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婚姻类》:“驾成婚得行奁,日百两烂盈。”

六阳九 [bǎi liù yáng jiǔ]
释义: 泛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示例: 清·章炳麟《变法箴言》:若夫后夫之政,未遭百六阳九,而于今日望之,一则晞民主,一则张议院,此无异于行未三十里而责其百里也。

卉含英 [bǎi huì hán yīng]
释义: 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出处: 《后汉书•冯愆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喙莫明 [bǎi huì mò míng]
释义: 喙:嘴;莫:不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有冤难伸。
出处: 宋·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明。”

堵皆兴 [bǎi dǔ jiē xīng]
释义: 堵:墙。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川灌河 [bǎi chuān guàn hé]
释义: 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出处: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废备举 [bǎi fèi bèi jǔ]
释义: 举:兴办。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
出处: 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明年六月,百废备举,庙有新室,学有新含。”

思不得其故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释义: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故:原因。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找到其原因。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鸡不代伏,又何以传种至今也。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示例: 我百思不得其故,请解释一下吧。

无一二 [bǎi wú yī èr]
释义: 一百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
出处: 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每年贡生至千余人,或与之游,或得其文,若权生者,百无一二焉。”

无一存 [bǎi wú yī cún]
释义: 存:存在。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指丧失殆尽。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里闾人物,百无一存。”

无一漏 [bǎi wú yī lòu]
释义: 干一百件事,没有一件疏漏。形容有完全把握,不会失手。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麞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踏之,百无一漏。”

无失一 [bǎi wú shī yī]
释义: 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无所忌 [bǎi wú suǒ jì]
释义: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五:“药成之后,百无所忌。”

样玲珑 [bǎi yàng líng lóng]
释义: 玲珑:灵活敏捷。各方面都表现的灵活敏捷。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倖恩》:“他情性多骄纵,恃天生百样玲珑。”

步无轻担 [bǎi bù wú qīng dàn]
释义: 百步:指长途。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路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bǎi zhì bǎi xiào]
释义: 效:效果,功用。形容医术高明,效果很好。
示例: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

[bǎi líng bǎi yàn]
释义: 测算预测非常灵验。
示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人多晓得柳庄神相,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

炼之钢 [bǎi liàn zhī gāng]
释义: 比喻久经锻炼,坚强不屈的优秀人物。
出处: 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示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仰。

炼钢化为绕指柔 [bǎi liàn gāng huà wéi rào zhǐ róu]
释义: 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示例: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自从花翠琴嫁来后,竟把他这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

[bǎi yuē bǎi pàn]
释义: 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复无信,百约百叛。”

草权舆 [bǎi cǎo quán yú]
释义: 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出处: 《大戴礼记•诰志》第九卷:“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败不折 [bǎi bài bù zhé]
释义: 折:屈服。即使失败一百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足之虫,至断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iāng]
释义: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bǎi lǐ bù tóng fēng,qiān lǐ bù tóng sú]
释义: 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出处: 《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里异习 [bǎi lǐ yì xí]
释义: 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出处: 《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里风趠 [bǎi lǐ fēng chào]
释义: 趠:腾跃。百里的路,顺风而行,就象腾跃一样。形容远程航行的迅速。

锻千炼 [bǎi duàn qiān liàn]
释义: 形容写作时一字一句多次推敲、琢磨。
出处: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镯太白,也后来之佳作也。”
示例: 他的文章是经过百锻千炼才写出来的。

马伐骥 [bǎi mǎ fá jì]
释义: 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
出处: 《管子•霸言》:“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

龙之智 [bǎi lóng zhī zhì]
释义: 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出处: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懒千慵 [bǎi lǎn qiān yōng]
释义: 形容非常懒惰。
示例: 明吴承恩《陌上佳人赋》:“余欲去而之它,则又踟踌濡滞,百懒千慵。身植木而难拔,足粘胶而惮行。”

一新 [fán bǎi yī xīn]
释义: 凡:全部;百:指事物多。所有的事物都有了新气象。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陈濬》:“瞬届发暮,凡百一新,弟之处境,亦同鸡肋矣。”

伏尸 [fú shī bǎi wàn]
释义: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示例: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彼所以侈陈维新,讳言革命者,非谓革命之举,必~,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与凶顽争命。”
●贾谊《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伏尸万,流血千里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
释义: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示例: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彼所以侈陈维新,讳言革命者,非谓革命之举,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与凶顽争命。”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