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碍口识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示例: 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

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 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闭月 [bì yuè xiū huā]
释义: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示例: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不识人间有耻事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释义: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当面 [bù xiū dāng miàn]
释义: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出处: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不知人间有耻事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释义: 形容无耻到极点。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含垢包 [hán gòu bāo xiū]
释义: 指忍受耻辱。同“含垢忍耻”。
出处: 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成怒 [jī xiū chéng nù]
释义: 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出处: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既而臣民犯颜,友邦侧目,志不得逞,遂乃积羞成怒,大兴党狱。”

成怒 [l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示例: 那家伙老羞成怒,逼着她往前走。 【梁斌十三《红旗谱》】

变怒 [nǎo xiū biàn nù]
释义: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忍耻含 [rěn chǐ hán xiū]
释义: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 宋·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忍耻含羞。”

忍辱含 [rěn rǔ hán xiū]
释义: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示例: 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阮囊 [ruǎn náng xiū sè]
释义: 阮囊:亚代阮孚的钱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出处: 宋·阴时夫《韵正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杏让 [táo xiū xìng ràng]
释义: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恬不知 [tián bù zhī xiū]
释义: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 清·王韬《凇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

惟口起 [wéi kǒu qǐ xiū]
释义: 指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花闭月 [xiū huā bì yuè]
释义: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示例: 适才已见夫人面,真是羞花闭月容。 【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二六回】

面见人 [xiū miàn jiàn rén]
释义: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
出处: 《南齐书·刘祥传》:“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人答答 [xiū rén dā dā]
释义: 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以牛后 [xiū yǐ niú hòu]
释义: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与哙伍 [xiū yǔ kuài wǔ]
释义: 哙:樊哙。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

与为伍 [xiū yǔ wéi wǔ]
释义: 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出处: 《史记·淮队侯列传》:“生乃与哙等为伍。”《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识廉 [zhī xiū shí lián]
释义: 羞:羞愧。廉:廉耻。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变怒 [lǎo xiū biàn nù]
释义: 见“老羞成怒”。

恼成怒 [xiū nǎo chéng nù]
释义: 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爱口识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 爱口:即碍口,说不出口。由于怕羞而不肯说话。同“碍口识羞”。
示例: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的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忍辱 [bāo xiū rěn rǔ]
释义: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示例: 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都苏 [dī xiū dōu sū]
释义: 同“滴羞篤速”。

跌屑 [dī xiū diē xiè]
释义: 同“滴羞篤速”。

蹀躞 [dī xiū dié xiè]
释义: 同“滴羞篤速”。

扑速 [dī xiū pū sù]
释义: 同“滴羞篤速”。

笃速 [dī xiū dǔ sù]
释义: 颤抖貌。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冻的箇立钦钦穉子滴羞篤速战。”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气的我手儿脚儿滴羞篤速战。”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諕的我心儿胆儿,急獐拘猪的自昏迷,手儿脚儿滴羞篤速的似呆痴。”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