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并赃拿 [bìng zhuō ná zéi]
释义: 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出处: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

成则为王,败则为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zéi]
释义: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十一回:“单枪独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示例: 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 【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带着铃铛去做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释义: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独夫民 [dú fū mín zéi]
释义: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出处: 《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示例: 独夫民贼,固其乐三纲之名。 【清·谭嗣同《仁学》第二章】

不两立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释义: 比喻有我无你。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示例: 惟有杜氏一个,直如添上敌国一般,心中竟安排下“汉贼不两立”的主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七回】

难防 [jiā zéi nán fáng]
释义: 家里人作贼难以防范。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七:“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老而不死是为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释义: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示例: 常言道:老而不死是为贼。正是你这样人!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

乱臣 [luàn chén zéi zǐ]
释义: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 《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示例: 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清·爱新觉罗·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独夫 [mín zéi dú fū]
释义: 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出处: 《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示例: 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见赃 [ná zéi jiàn zāng]
释义: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 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拿贼见赃,杀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示例: 柯爷喝一声:‘小贱人住口!你说拿贼见赃,为父的就还你一个实证。’ 【清·佚名《听月楼》第六回】

拿赃 [ná zéi ná zāng]
释义: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逆臣 [nì chén zéi zǐ]
释义: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 《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逆子 [nì zǐ zéi chén]
释义: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 《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擒王 [qín zéi qín wáng]
释义: 擒:抓,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出处: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示例: 所谓擒贼擒王,这就是办事的诀窍。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先擒王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释义: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为父 [rèn zéi wéi fù]
释义: 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出处: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为子 [rèn zéi wéi zǐ]
释义: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出处: 《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作父 [rèn zéi zuò fù]
释义: 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出处: 华而实《汉衣冠》三:“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

作子 [rèn zéi zuò zǐ]
释义: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同“认贼为子”。
出处: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示例: 不正其名而言其实,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则已耳!乃至指鹿为马,认贼作子。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顽皮 [wán pí zéi gǔ]
释义: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臣乱子 [zéi chén luàn zǐ]
释义: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臣逆子 [zéi chén nì zǐ]
释义: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出处: 《敦煌变文·降魔变文》:“贼臣逆子设阴谋,虑恐国破人消灭。”
示例: 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无世无之。 【唐·魏徵寿《隋书·炀三子传》】

喊捉 [zéi hǎn zhuō zéi]
释义: 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示例: 这个狡滑的小偷,偷了人家的钱后,还贼喊捉贼,嫁祸于人。

眉鼠眼 [zéi méi shǔ yǎn]
释义: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zéi méi zéi yǎn]
释义: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 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三回:“正说话间,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去关门 [zéi qù guān mén]
释义: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僧问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示例: 这里贼去关门,众人更加小心,不敢睡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人胆虚 [zéi rén dǎn xū]
释义: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得魂魄俱无。”
示例: 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人心虚 [zéi rén xīn xū]
释义: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示例: 忽见建德县差人拿片子来请他进城,说是有话面谈,究竟贼人心虚,不觉吓了一跳。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头狗脑 [zéi tóu gǒu nǎo]
释义: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出处: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示例: 刘仁兄,我看那押解的官儿贼头狗脑,不是个好人,我们要提防一二。 【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四场】

头鬼脑 [zéi tóu guǐ nǎo]
释义: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我总疑着他。”
示例: 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贼头鬼脑的干什么?滚出去!’ 【张爱玲《小艾》】

头鼠脑 [zéi tóu shǔ nǎo]
释义: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示例: 妇人道:‘我这屋里再有谁来?敢是你贼头鼠脑,偷了我这只鞋去了?’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八回】

[zéi tóu zéi nǎo]
释义: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他们大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心不死 [zéi xīn bù sǐ]
释义: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示例: 尽管警方一再通缉,他仍然贼心不死继续作案,终于难逃法网被捕入狱。

子乱臣 [zéi zǐ luàn chén]
释义: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 唐·魏徵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
示例: 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贼子乱臣,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真赃真 [zhēn zāng zhēn zéi]
释义: 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黄信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真贼,我不屈你。左右,与我推将来。’”

见赃 [zhuō zéi jiàn zāng]
释义: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出处: 元·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示例: 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捉赃 [zhuō zéi zhuō zāng]
释义: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示例: 捉贼捉赃,捉奸见双。又无证见,如何断得他罪。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五】

捉脏 [zhuō zéi zhuō zāng]
释义: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 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心虚 [zuò zéi xīn xū]
释义: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 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示例: 一切违法乱纪者都是作贼心虚,他们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见不得阳光。

心虚 [zuò zéi xīn xū]
释义: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 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示例: 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

安忍残 [ān rěn cán zéi]
释义: 残贼:伤害、毁坏人的身心。安于做残酷狠毒的事情。
出处: 《唐律·十恶》:“安忍残贼,背违正道,故曰不道。”

引盗 [cáng zéi yǐn dào]
释义: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成王败 [chéng wáng bài zéi]
释义: 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贼寇。
示例: 清·张岱《皆令操》附燕客《和操》:“成王败贼,史能饰词。”

成者为王,败者为 [chéng zhě wéi wáng,bài zhě wéi zéi]
释义: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示例: 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对着和尚骂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释义: 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出处: 鲁迅《彷徨·肥皂》:“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
示例: 你简直是对着和尚骂贼秃,不把我村长当作官。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