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材疾足 [gāo cái jí zú]
释义: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官显爵 [gāo guān xiǎn jué]
释义: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 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示例: 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望上 [bā gāo wàng shàng]
释义: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枝儿 [bā gāo zhī ér]
释义: 比喻高攀。
出处: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踩低 [bā gāo cǎi dī]
释义: 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出处: 《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李四一]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半低不 [bàn dī bù gāo]
释义: 中等;不高不矮。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我们行户人家,到是养成个半低不高的丫头。”
示例: 她的身材半低不高,还算不错。

卑之无甚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释义: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北窗 [bēi chuāng gāo wò]
释义: 比喻悠闲自得。
出处: 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不敢 [bù gǎn gāo pān]
释义: 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示例: 他那种人我们是不敢高攀的。

不识 [bù shí gāo dī]
释义: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不知 [bù zhī gāo dī]
释义: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事。”

不知 [bù zhī gāo xià]
释义: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出处: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不知天地厚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释义: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 《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示例: 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后悔。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步步登 [bù bù dēng gāo]
释义: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时如何?’师曰:‘云生足下。’”

步步 [bù bù gāo shēng]
释义: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示例: 祝你今年步步高升。

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示例: 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唐浩明《曾国潘》】

七步 [cái gāo qī bù]
释义: 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示例: 实有大通文理之人,学贯五经,才高七步,自持有才不肯屈志于人,好高使气,不肯去营求钻刺,反受饥寒寂寞之苦。 【《西湖二集·七妓佐夫成名》】

气清 [cái gāo qì qīng]
释义: 指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出处: 唐·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足下用心勤矣。”

识远 [cái gāo shí yuǎn]
释义: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 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行厚 [cái gāo xíng hòu]
释义: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处: 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行洁 [cái gāo xíng jié]
释义: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 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意广 [cái gāo yì guǎng]
释义: 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出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示例: 妖由人兴,象由心造。才高意广,翻以好异陨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运蹇 [cái gāo yùn jiǎn]
释义: 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致有此论。”
示例: 另期殿试,子玉文星照命,也占鳌头,共取了三十二名。仲清、高品才高运蹇,皆被落。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五十四回】

才望 [cái wàng gāo yǎ]
释义: 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出处: 《旧唐书·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示例: 先生才望高雅,人人景慕。

知深 [cái gāo zhì shēn]
释义: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出处: 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长戟 [cháng jǐ gāo mén]
释义: 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
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决水 [chéng gāo jué shuǐ]
释义: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 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骛远 [chí gāo wù yuǎn]
释义: 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弛高骛远。”

鹜远 [chí gāo wù yuǎn]
释义: 犹言好高骛远。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驰高鹜远。”

出幽升 [chū yōu shēng gāo]
释义: 犹言出谷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李贤注引《诗》:“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临深 [chǔ gāo lín shēn]
释义: 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出处: 汉·扬雄《酒箴》:“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错落 [cuò luò gāo xià]
释义: 犹言长短高低。
出处: 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帽儿 [dài gāo mào ér]
释义: 吹捧、恭维别人。同“戴高帽子”。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帽子 [dài gāo mào zǐ]
释义: 吹捧、恭维别人。
出处: 《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示例: 老父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做爱戴高帽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

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示例: 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必赋 [dēng gāo bì fù]
释义: 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履危 [dēng gāo lǚ wēi]
释义: 比喻诚惶诚恐。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示例: 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宋·秦观《雪浪石》诗】

能赋 [dēng gāo néng fù]
释义: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出处: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去梯 [dēng gāo qù tī]
释义: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出处: 《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示例: 盖如登高去梯,与之生死,投醪均味,忘其饥渴。 【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

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 《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一呼 [dēng gāo yī hū]
释义: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自卑 [dēng gāo zì bēi]
释义: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出处: 《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德重 [dào gāo dé zhòng]
释义: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处: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魔重 [dào gāo mó zhòng]
释义: 形容法力高强。
出处: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望重 [dào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 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一尺,魔一丈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释义: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示例: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 【茅盾《子夜》十】

益安,势益危 [dào gāo yì ān,shì gāo yì wēi]
释义: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东山 [dōng shān gāo wò]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示例: 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甚么谢安石东山高卧。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笃论 [dǔ lùn gāo yán]
释义: 确切高明的言论。
出处: 清·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放言 [fà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出处: 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示例: 见集于都下诸名士,终日惟酒食游戏征逐,放言高论,自负不可一世。 【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

飞遁鸣 [fēi dùn míng kāo]
释义: 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飞遁离俗。”
示例: 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肥遁鸣 [féi dùn míng gāo]
释义: 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出处: 《周易·遁》:“上九,肥遁,无不利。”
示例: 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肥遯鸣 [féi dùn míng gāo]
释义: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放火,月黑杀人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释义: 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出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示例: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粮同饿,得肉均分。 【明·冯梦龙《警世通方·范鳅儿又镜重圆》】

风急浪 [fēng jí làng gāo]
释义: 形容风浪很大。
出处: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一尺,魔一丈 [fó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释义: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出处: 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福寿年 [fú shòu nián gāo]
释义: 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出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福星 [fú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管保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岸深谷 [gāo àn shēn gǔ]
释义: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傲自大 [gāo ào zì dà]
释义: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不成,低不就 [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释义: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示例: 那边顺娘却也红鸾不照,天喜未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曾许得人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

不成低不就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释义: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示例: 其实我也早留心了,不过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冰心《冬儿姑娘》】

不凑低不就 [gāo bù còu dī bù jiù]
释义: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其间也就说过几家亲事,高不凑低不就,一家也不曾成得。”
示例: [丑]问:我偌大这个身子,却缘何高不凑低不就,落落度度的。先生,你看我该作什么勾当,拣什么最便宜与我做工? 【明·陈与郊《义犬》第一出】

不辏低不就 [gāo bù còu dī bù jiù]
释义: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所以高不辏低不就,那些做工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火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不可登 [gāo bù kě dēng]
释义: 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出处: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不可攀 [gāo bù kě pān]
释义: 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出处: 汉·贾谊《陈政事疏·治安策》:“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示例: 我们反对把创作说得高不可攀,但也反对把它说成不须付出心血就轻而易举地可以做到。 【茅盾《创作问题漫谈》】

步阔视 [gāo bù kuò shì]
释义: 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出处: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步通衢 [gāo bù tōng qú]
释义: 衢:大路。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同“高步云衢”。
出处: 《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步云衢 [gāo bù yún qú]
释义: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出处: 《晋书·郤诜传论》:“郤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才大德 [gāo cái dà dé]
释义: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才大学 [gāo cái dà xué]
释义: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才疾足 [gāo cái jí zú]
释义: 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
出处: 宋·陈杰《金石客》诗:“高才疾足长叹息,御卿无权挽无力。”

才捷足 [gāo cái jié zú]
释义: 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

才绝学 [gāo cái jué xué]
释义: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出处: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示例: 如今果是杨国忠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绝学。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才远识 [gāo cái yuǎn shí]
释义: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出处: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才卓识 [gāo cái zhuó shí]
释义: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同“高才远识”。
出处: 《隋唐演义》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识,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况臣等。”
示例: 我最先所认识的律师、都是有高才卓识的,他们都是从西洋政大学毕业回来的。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护花律师》】

材捷足 [gāo cái jié zú]
释义: 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示例: 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材捷足者为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唱入云 [gāo chàng rù yún]
释义: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示例: 拔起千仞,高唱入云,瑕隙尚不易见。 【清·谭嗣同《致刘淞芙书》】

车驷马 [gāo chē sì mǎ]
释义: 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城深池 [gāo chéng shēn chí]
释义: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史记·礼书一》:“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出一筹 [gāo chū yī chóu]
释义: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孙文慨然道:‘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

蹈远举 [gāo dǎo yuǎn jǔ]
释义: 意为隐居避世。
出处: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遏行云 [gāo è xíng yún]
释义: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出处: 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而不危 [gāo ér bù wēi]
释义: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飞远遁 [gāo fēi yuǎn dùn]
释义: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飞远集 [gāo fēi yuǎn jí]
释义: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出处: 语出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东方朔《七谏·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飞远举 [gāo fēi yuǎn jǔ]
释义: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出处: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飞远翔 [gāo fēi yuǎn xiáng]
释义: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飞远走 [gāo fēi yuǎn zǒu]
释义: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出处: 《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示例: 事临急,高飞远走亦难逃。 【《古今杂剧·渔樵闲话》】

风劲节 [gāo fēng jìn jié]
释义: 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示例: 五十年高风劲节,可以想见。 【明·归有光《曹节妇碑阴》】

风峻节 [gāo fēng jùn jié]
释义: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风亮节 [gāo fēng liàng jié]
释义: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示例: 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

凤自秽 [gāo fèng zì huì]
释义: 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在上 [gāo gāo zài shàng]
释义: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 《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示例: 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高高在上,“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

歌猛进 [gāo gē měng jìn]
释义: 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出处: 《解放日报》1996.6.13:“我国广告业高歌猛进。”
示例: 中国的体育健儿正再接再厉,高歌猛进。

顾遐视 [gāo gù xiá shì]
释义: 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出处: 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官厚禄 [gāo guān hòu lù]
释义: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 《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示例: 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高官厚禄,难道不是大盗。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官极品 [gāo guān jí pǐn]
释义: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官重禄 [gāo guān zhòng lù]
释义: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同“高官厚禄”。
出处: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示例: 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 【明·李贽《又与焦弱侯书》】

官尊爵 [gāo guān zūn jué]
释义: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出处: 《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冠博带 [gāo guān bó dài]
释义: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见远识 [gāo jiàn yuǎn shí]
释义: 指见识高远。
出处: 宋·赵彥卫《云麓漫钞》卷十:“圣人高见远识,固不可以小智测度也。”
示例: 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 【《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节清风 [gāo jié qīng fēng]
释义: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 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居深拱 [gāo jū shēn gǒng]
释义: 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出处: 《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示例: 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

举深藏 [gāo jǔ shēn cáng]
释义: 指避世隐居。

举远蹈 [gāo jǔ yuǎn dǎo]
释义: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爵厚禄 [gāo jué hòu lù]
释义: 泛指爵位高,俸禄厚。同“高爵重禄”。
出处: 《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示例: 高爵厚禄居不忝,腰悬金印称公侯。 【清·林昌彝《亭槛词》】

爵重禄 [gāo jué zhòng lù]
释义: 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看官们,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隋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

垒深沟 [gāo lěi shēn gōu]
释义: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出处: 《孙子·虚实》:“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楼大厦 [gāo lóu dà shà]
释义: 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示例: 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

门大户 [gāo mén dà hù]
释义: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示例: 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

门大屋 [gāo mén dà wū]
释义: 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名大姓 [gāo míng dà xìng]
释义: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请问仙乡何处,高名大姓,因甚到此?”

明远识 [gāo míng yuǎn shí]
释义: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睨大谈 [gāo nì dà tán]
释义: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鸟尽,良弓藏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释义: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出处: 《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示例: 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于句践,韩白戮于秦汉。 【《晋书·刘牢之传》】

朋满座 [gāo péng mǎn zuò]
释义: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示例: 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情厚谊 [gāo qíng hòu yì]
释义: 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示例: 我不会忘记你的高情厚谊。

情逸态 [gāo qíng yì tai]
释义: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情逸兴 [gāo qíng yì xīng]
释义: 清高超逸的情致。
出处: 《宣和画谱·胡擢》:“尝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其高情逸兴如此。”
示例: 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 【明·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情远意 [gāo qíng yuǎn yì]
释义: 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情远韵 [gāo qíng yuǎn yùn]
释义: 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出处: 明·宋濂《答张秀才认诗书》:“独陶元亮天分之高……直超建安而上之,高情远韵,殆犹大羹充铏,不假盐醯而至味自存者也。”

情远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释义: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 《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人雅士 [gāo rén yǎ shì]
释义: 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人一筹 [gāo rén yī chóu]
释义: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出处: 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人一等 [gāo rén yī děng]
释义: 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指高过一般人。
出处: 《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示例: 我们只有使自己操练得高人一等,才有战略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人逸士 [gāo rén yì shì]
释义: 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出处: 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示例: 高人逸士之流风余韵,可以廉顽而立懦者。 【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 若夫清风明月,必思玄度,高山景行,独仰仲尼。 【宋·杨万里《与余丞相》】

山峻岭 [gāo shān jùn lǐng]
释义: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示例: 三峡之中,唯巫峡最长。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古木阴森,映蔽江面,止露得中间一线的青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山仰之 [gāo shān yǎng zhī]
释义: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处: 《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山仰止 [gāo shān yǎng zhǐ]
释义: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饮水。 【唐·王勃《倬彼我系》】

深莫测 [gāo shēn mò cè]
释义: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出处: 《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
示例: 他说话常故弄玄虚,使人感到高深莫测。

识远见 [gāo shí yuǎn jiàn]
释义: 指见识高远。同“高见远识”。
出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王珪母妻识见》:“其高识远见,甚非常人所能及者。”
示例: 况他元是鄱阳大盗出身,无甚么高识远见。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

世骇俗 [gāo shì hài sú]
释义: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视阔步 [gāo shì kuò bù]
释义: 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出处: 《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示例: 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鲁迅《呐喊·兔和猫》】

耸入云 [gāo sǒng rù yún]
释义: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抬贵手 [gāo tái guì shǒu]
释义: 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出处: 宋·邵雍《伊川击壤集·谢宁寺丞惠希夷》:“能斟时事高抬贵手,善酌人情略拨头。”
示例: 娘是小的一个主儿,娘不高抬贵手,小的一时儿存站不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

抬明镜 [gāo tái míng jìng]
释义: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示例: 与小妇人并无干涉,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做主咱。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谈大论 [gāo tán dà lùn]
释义: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示例: 我常想着到村里听庄稼人说两句愚拙的话语,胜过在都邑里领受那些智者底高谈大论。 【许地山《空山灵雨·乡曲底狂言》】

谈弘论 [gāo tán hóng lùn]
释义: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出处: 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释义: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 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谈雄辩 [gāo tán xióng biàn]
释义: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示例: 周庸祐与各亲朋正自高谈雄辩,忽冯少伍走近身旁,附耳说了几句话,周庸祐登时面色变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

谈虚论 [gāo tán xū lùn]
释义: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出处: 《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示例: 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 【唐·周昙《咏史诗·晋六·王夷甫》】

堂大厦 [gāo táng dà shà]
释义: 指高耸的楼房。同“高楼大厦”。
出处: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示例: 少不得把他做个少奶奶,住着高堂大厦,锦衣肉食的享用不了。 【《何典》第八回】

天厚地 [gāo tiān hòu dì]
释义: 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
出处: 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示例: 幸蒙莫大之恩,高天厚地岂能酬,粉骨碎身何足报。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

头大马 [gāo tóu dà mǎ]
释义: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出处: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头讲章 [gāo tóu jiǎng zhāng]
释义: 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后来泛指这类格式的经书。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示例: 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位厚禄 [gāo wèi hòu lù]
释义: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

位重禄 [gāo wèi zhòng lù]
释义: 官职高贵,俸禄丰厚。同“高位厚禄”。
出处: 宋·苏轼《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

文大册 [gāo wén dà cè]
释义: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出处: 宋·汪藻《<苏魏公集>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示例: 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长往矣。 【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

文典册 [gāo wén diǎn cè]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示例: 不知古之闻人,何乐辍其高文典册,而以翰墨为游戏也。 【清·高尚缙《万国演义序》】

文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出处: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卧东山 [gāo wò dōng shān]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屋建瓴 [gāo wū jiàn líng]
释义: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示例: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 【《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下其手 [gāo xià qí shǒu]
释义: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示例: 相君纵欲市恩,而即此两端,已不得不高下其手。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

下任心 [gāo xià rèn xīn]
释义: 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同“高下在心”。
出处: 《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下在口 [gāo xià zài kǒu]
释义: 犹言信口雌黄。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下在手 [gāo xià zài shǒu]
释义: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同“高下其手”。
出处: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亦以此见排于俗。”

下在心 [gāo xià zài xīn]
释义: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示例: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翔远引 [gāo xiáng yuǎn yǐn]
释义: 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示例: 象您这样的人才,要是高翔远引,就太可惜了。

姓大名 [gāo xìng dà míng]
释义: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示例: 多蒙恩公的美意,改日相谢。不知恩公高姓大名,贵府何处? 【《粉妆楼》第二十一回】

悬秦镜 [gāo xuán qín jìng]
释义: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牙大纛 [gāo yá dà dào]
释义: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出处: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阳酒徒 [gāo yáng jiǔ tú]
释义: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义薄云 [gāo yì bó yún]
释义: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示例: 逾数日得君遂手书,并墨银三百元,资助讼费,高义薄云,感激无量。 【章炳麟《狱中与吴君遂、张伯纯书》】

义薄云天 [gāo yì báo yún tiān]
释义: 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示例: 某官淡交如水,高义薄云天。 【宋·魏了翁《回生日启》】

斋学士 [gāo zhāi xué shì]
释义: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
释义: 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示例: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掌远跖 [gāo zhǎng yuǎn zhí]
释义: 比喻开拓,开辟。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示例: 茅盾《子夜》五:“外国的企业家果然有高掌远跖的气魄和铁一样的手腕。”

掌远蹠 [gāo zhǎng yuǎn zhí]
释义: 掌:用手擘开;蹠:用脚踢。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擘脚踢,将其分开为二。比喻规模巨大、气魄雄伟的经营。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示例: 外国的企业家果然有高掌远蹠的气魄和铁一样的手腕,却也有忠实而能干的部下,这样才能应付自如,所向必利。 【茅盾《子夜》五】

枕安寝 [gāo zhěn ān qǐn]
释义: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出处: 《汉书·匈奴传下》:“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示例: 与妇共视被中人,高枕安寝,正是其形,了无一异。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三】

枕安卧 [gāo zhěn ān wò]
释义: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汉·王充《论衡·顺鼓》:“止久至于太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犹自雨。”

枕而卧 [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示例: 有贤于此,朝廷之上始可高枕而卧,岂可遽以和好自安妥也? 【明·李贽《续焚书·杂著汇》】

枕无忧 [gāo zhěn wú yōu]
释义: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示例: 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枕勿忧 [gāo zhěn wù yōu]
释义: 犹言高枕无忧。
出处: 《四游记·玉帝起来赛宝通明会》:“比丘曰:‘娘亲高枕勿忧。自古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自标树 [gāo zì biāo shù]
释义: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出处: 《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自标誉 [gāo zì biāo yù]
释义: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出处: 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自标置 [gāo zì biāo zhì]
释义: 标置:放在某种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处: 《晋书·刘惔传》:“恒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故第三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示例: 只是为人却高自标置的很,等闲的人,也入不得他的眼,其学问便可知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自位置 [gāo zì wèi zhì]
释义: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处: 《晋书·刘惔传》:“恒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故第三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示例: 但是他又高自位置,目空一切,自以为他的学问,谁都及不了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

足弟子 [gāo zú dì zǐ]
释义: 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意远 [gé gāo yì yuǎn]
释义: 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出处: 宋·王禹偁《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

不赏 [gōng gāo bù shǎng]
释义: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盖世 [gōng gāo gài shì]
释义: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望重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 望:名望,声望。指功劳大而名望高。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世》:“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示例: 殿下功高望重,岂臣下所敢措辞。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六回】

震主 [gōng gāo zhèn zhǔ]
释义: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故作 [gù zuò gāo shēn]
释义: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鬼瞰 [guǐ kàn gāo míng]
释义: 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出处: 《隋书·裴肃传》:“窃见高熲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示例: 天留淳朴与遗人,鬼瞰高明悲巨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石语·端石》】

贵贱 [guì jiàn gāo xià]
释义: 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

海阔天 [hǎi kuò tiān gāo]
释义: 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出处: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示例: 鸿鹄冥冥乌鹊暮,海阔天高,翼短迷征路。 【明·刘基《苏幕遮·次韵和刘宗保》词】

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示例: 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

好戴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鹜远 [hǎo gāo wù yuǎn]
释义: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示例: 做事应脚踏实地,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是会一事无成的。

厚禄 [hòu lù gāo guān]
释义: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 《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示例: 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 【鲁迅《集外集·选本》】

闳言 [hó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出处: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讳莫 [huì mò gāo shēn]
释义: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示例: 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决不可讳莫高深,应该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并尽快改正。

火伞 [huǒ sǎn gāo zhāng]
释义: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吉星 [jí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出处: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示例: 此后,吉星高照,他在政治上将有飞黄腾达的日子。 【徐迟《牡丹》】

俭腹 [jiǎn fù gāo tán]
释义: 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

蹇视 [jiǎn shì gāo bù]
释义: 犹言昂首阔步。
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夫中国之立于亚洲也,文明先进,四邻莫之与伦,蹇视高步,因益为特别之发达;及今日虽凋苓,而犹与西欧对立,此其幸也。”

步低 [jiǎo gāo bù dī]
释义: 形容脚步不稳,歪歪倒倒。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芦苇丛中,望后面时,那火把渐近,三人心里越慌,脚高步低,在芦苇里撞。”
示例: 一路脚高步低,撞到家中,奔入卧房,摸出砚儿付与妻子收着,衣也不脱,一骨碌滚在床上睡了。 【清·徐述夔《快士传》第六卷】

建瓴 [jiàn líng gāo wū]
释义: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同“高屋建瓴”。

临下 [jū gāo lín xià]
释义: 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示例: 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蹐厚 [jú gāo guǎ hòu]
释义: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蹐厚 [jú gāo jí hòu]
释义: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天,蹐厚地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
释义: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出处: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
示例: 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压之祸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

临下 [jù gāo lín xià]
释义: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出处: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示例: 何况他们占东半球大陆的领袖地位,据高临下……暗示全世纪以宇宙伟大的动力呢。 【瞿秋白《饿乡纪程》】

亢音 [gāng yīn gāo chàng]
释义: 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出处: 汉·傅毅《舞赋》:“动朱唇,纡清扬,亢音高唱,为乐之方。”

空腹 [kōng fù gāo xīn]
释义: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出处: 鲁迅《坟·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阔步 [kuò bù gāo tán]
释义: 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出处: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阔论 [kuò lùn gāo tán]
释义: 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 想才郎丰鉴,貌堂堂阔论高谈。 【元·曾瑞《醉花阴·怀离》】

劳苦功 [láo kǔ gōng gāo]
释义: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 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劳苦功高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茅盾《子夜》十五】

廉远堂 [lián yuǎn táng gāo]
释义: 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出处: 《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了。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林下 [lín xià gāo fēng]
释义: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另谋 [lìng móu gāo jiù]
释义: 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示例: 他在此处无法发挥所长,只好另谋高就。

另请 [lìng qǐng gāo míng]
释义: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示例: 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流水 [liú shuǐ gāo shān]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 金垆焚宝烟,瑶琴鸣素弦,无非是流水高山调,和那堆风积雪篇。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

柳絮才 [liǔ xù cái gāo]
释义: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一筹 [lüè gāo yī chóu]
释义: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寡合 [lùn gāo guǎ hé]
释义: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眼低 [méi gāo yǎn dī]
释义: 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又不肯舍着这条身子作人奴婢,看人眉高眼低--却叫我把甚么奉养老母?”

难副 [míng gāo nán fù]
释义: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示例: 当时文人,皆邵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朝廷不令出境。 【《北史·邢邵传》】

天下 [míng gāo tiān xià]
释义: 比喻全国闻名。
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名师出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释义: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明镜 [míng jìng gāo xuán]
释义: 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示例: 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

一尺,道一丈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释义: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出处: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莫测 [mò cè gāo shēn]
释义: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出处: 《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示例: 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德劭 [nián gāo dé shào]
释义: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示例: 沈钧儒先生年高德劭,爱国热诚,感动全国。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德卲 [nián gāo dé ér]
释义: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德勋 [nián gāo dé xūn]
释义: 年纪大而有德行。
示例: 梁老先生年高德勋正好担当这个职位。

望重 [nián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 年纪大,声望高。
出处: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年事已 [nián shì yǐ gāo]
释义: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马大 [niú gāo mǎ dà]
释义: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出处: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示例: 三人中那位五十来岁,牛高马大、脸色黧黑的壮年人,抬头看见方爱华的小轿车。 【牧夫《相思豆》一】

接贵 [pān gāo jiē guì]
释义: 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结贵 [pān gāo jié guì]
释义: 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同“攀高接贵”。
出处: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示例: 这老小子,专爱攀高结贵,是把拍马屁的好手!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

八低 [qī gāo bā dī]
释义: 形容道路不平坦。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一着 [qí gāo yī zhāo]
释义: 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一着,缚手缚脚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释义: 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基下 [qiáng gāo jī xià]
释义: 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出处: 《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秦镜 [qín jìng gāo xuán]
释义: 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马肥 [qiū gāo mǎ féi]
释义: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出处: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示例: 其外市,则西至安集延、伊犁、哈密、喀尔喀,东至黑龙江,秋高马肥,被罽捆货而至。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气和 [qiū gāo qì hé]
释义: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气爽 [qiū gāo qì shuǎng]
释义: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示例: 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气肃 [qiū gāo qì sù]
释义: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宋·张抡《醉落魄·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清风 [qīng fēng gāo jié]
释义: 比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就下 [qū gāo jiù xià]
释义: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三丈 [rì gāo sān zhàng]
释义: 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示例: 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日高三丈。 【茅盾《子夜》十六】

皇帝远 [sh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释义: 指王法管辖不到。

水长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释义: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 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示例: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水低 [shān gāo shuǐ dī]
释义: 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示例: 居士,你但放心,说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水险 [shān gāo shuǐ xiǎn]
释义: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山锐则不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释义: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罚下 [shǎng gāo fá xià]
释义: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深沟 [shēn gōu gāo lěi]
释义: 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孙子·虚实》:“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示例: 你则深沟高垒,紧守城池。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事不关己,挂起 [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
释义: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视远步 [shì yuǎn bù gāo]
释义: 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手低 [shǒu gāo shǒu dī]
释义: 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眼低 [shǒu gāo yǎn dī]
释义: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出处: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示例: 不过劫收的人是手高眼低,有好些很可贵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要。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

首下尻 [shǒu xià kāo gāo]
释义: 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束在 [shù zài gāo gé]
释义: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束之 [shù zhī gāo gé]
释义: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 《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示例: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毛泽东《实践论》】

束之 [shù zhī gāo wū]
释义: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束置 [shù zhì gāo gé]
释义: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千丈,叶落归根 [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
释义: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招风 [shù gāo zhāo fēng]
释义: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水长船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释义: 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芭蕉继彻禅师》:“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示例: 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长船高,不曾吃尽苦中苦,早得修成人上人,一时好不兴致,连忙又给太太磕了个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水阔山 [shuǐ kuò shān gāo]
释义: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水涨船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释义: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示例: 几回事情一来,他晓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顿时水涨船高,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驷马 [sì mǎ gāo chē]
释义: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示例: 改家门做的个五花诰夫人,驷马高车锦绣裀。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

驷马 [sì mǎ gāo gài]
释义: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黄金白璧,重礼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示例: 驷马高盖之赫奕,呵者肩摩于前,骑者踵接于后,洋洋乎得志于一时。 【清·刘大櫆《贲耻堂记》】

驷马 [sì mǎ gāo mén]
释义: 指门第显赫。
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就低 [suí gāo jiù dī]
释义: 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浮山远禅师法嗣·衡岳奉能禅师》:“苦乐共性,随高就低。”
示例: 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

逐低 [suí gāo zhú dī]
释义: 犹言随高就低。
出处: 《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妒妇》:“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张椅子,或铺条凉席,随高逐低,坐在下面,摇着扇子,乘着风凉。”

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释义: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示例: 门生受恩师三番知遇,今日小小效劳,止可少答科举而已,天高地厚,未酬万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

地迥 [tiān gāo dì jiǒng]
释义: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示例: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地下 [tiān gāo dì xià]
释义: 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皇帝远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释义: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出处: 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日远 [tiān gāo rì yuǎn]
释义: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听卑 [tiān gāo tīng bēi]
释义: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出处: 《史记·宋微子世家》:“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天高听卑,看肯照微。”

听下 [tiān gāo tīng xià]
释义: 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头低 [tóu gāo tóu dī]
释义: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万丈楼平地起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释义: 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示例: 我国飞机制造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设起来的。

危言 [wēi yán gāo lùn]
释义: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位卑言 [wèi bēi yán gāo]
释义: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出处: 《孟子·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文星 [wén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比喻文运亨通。

郤诜 [xì shēn gāo dì]
释义: 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出处: 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郤诜传》。

心比天 [xīn bǐ tiān gāo]
释义: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气傲 [xīn gāo qì ào]
释义: 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我可也心高气傲惹人憎。”
示例: 他到任之后,靠着自己内有奥援,总有点心高气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彩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同“兴高采烈”。

行远升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释义: 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出处: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雄辩 [xióng biàn gāo tán]
释义: 辩论充分有力,言词豪放不羁。形容能言善辩。亦作“高谈雄辩”。

虚论 [xū lùn gāo yì]
释义: 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学富才 [xué fù cái gāo]
释义: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出处: 明·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雅量 [yǎ liàng gāo zhì]
释义: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示例: 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以能动也。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语低 [yán gāo yǔ dī]
释义: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手低 [yǎn gāo shǒu dī]
释义: 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示例: 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手生 [yǎn gāo shǒu shēng]
释义: 眼界高但能力低。
出处: 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仰之弥 [yǎng zhī mí gāo]
释义: 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出处: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

二低 [yī gāo èr dī]
释义: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指意外的变故。
出处: 路遥《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示例: 你该想想,你有个一高二低,你这些娃娃咋个办嘛? 【艾芜《石青嫂子》】

胆大 [yì gāo dǎn dà]
释义: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示例: 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逸韵 [yì yùn gāo zhì]
释义: 高逸的风度韵致。
出处: 清归庄《跋金孝章墨梅》:“孝章逸韵高致,身有仙骨,故其书墨梅,柯干丰姿,意外超妙。”

意气 [yì qì gāo áng]
释义: 意态和气慨雄健的样子。
示例: 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国家女篮意气高昂严阵以待,准备迎战欧洲强队。

引吭 [yǐn háng gāo chàng]
释义: 吭:嗓子,喉咙。喉咙高声歌唱。
出处: 王蕙玲《人间四月天》第二卷一:“一个叫花子又从后台我来一根连响棍,边敲边唱。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国民歌。”

引吭 [yǐn háng gāo gē]
释义: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出处: 叶圣陶《醉后》:“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

引吭 [yǐn háng gāo shēng]
释义: 引吭:放开嗓子。放开喉咙,高声歌唱。亦作“引吭高歌”、“啭喉高歌”。
出处: 倪匡《暗号之二》一:“这就是合该有事了,我由于酒兴高,所以一路“引吭高声”,唱的是“满江红”,从“怒发冲冠”开始,进屋之后,刚好唱到“壮志饥餐胡虏肉”。”

有志不在年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释义: 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示例: 常言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我那一桩赶得上姑奶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元龙 [yuán lóng gāo wò]
释义: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袁安 [yuán ān gāo wò]
释义: 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出处: 《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示例: 袁安高卧太寒酸,党尉羊膏未书欢。 【柳亚子《消寒一绝》】

远瞩 [yuǎn zhǔ gāo zhān]
释义: 犹言高瞻远瞩。
出处: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平山堂》:“既而惮其劳也,携筇散步,随意所之,远瞩高瞻,不复造极。”

远走 [yuǎn zǒu gāo fēi]
释义: 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出处: 《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示例: 孙行者!好男子不可远走高飞!快向前与我交战三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月黑风 [yuè hēi fēng gāo]
释义: 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示例: 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飞砂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 【杨朔《秋风萧瑟》】

云天 [yún tiān gāo yì]
释义: 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出处: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贱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天高谊,从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天地父母。”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得遇总戎,云天高谊,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示例: 刘电不胜感激。道:“老叔云天高谊 ,存殁均沾。” 【清·陈朗《雪月梅》第十四回】

债台 [zhài tái gāo zhù]
释义: 形容欠债很多。
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分为二周,有逃债之台。”
示例: 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现已陷入债台高筑的境地。

展翅 [zhǎn chì gāo fēi]
释义: 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示例: 吴吉昌像久困在笼中的鸟,一旦获得解放,他就要立即展翅高飞了。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这山望着那山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释义: 爬上这一卒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出处: 清·李光庭《乡万解颐·地部》:“若这山看着那山高,畔援歆羡之词也。”

绝俗 [zhēn gāo jué sú]
释义: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指日 [zhǐ rì gāo shēng]
释义: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示例: 二老爷道:‘暖阁当中,不是‘当朝一品’,就是‘指日高升’,从没有用过别的字眼。’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 】

气扬 [zhǐ gāo qì yáng]
释义: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示例: 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至诚 [zhì chéng gāo jié]
释义: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处: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无上 [zhì gāo wú shàng]
释义: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出处: 《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示例: 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气扬 [zhì gāo qì yáng]
释义: 志气高昂而自得。
出处: 《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示例: 况且那小器量的人,一旦得了横财,那样志高气扬的态度,自己不觉,旁的人看得甚是分明。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五回】

置之 [zhì zhī gāo gé]
释义: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 《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示例: 行者在凹里见师父果然做了将军,取经一事,置之高阁,心中大乱,无可奈何。 【明·董说《西游补》第十五回】

置诸 [zhì zhū gāo gé]
释义: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众人拾柴火焰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释义: 比喻人多力量大。

重望 [zhòng wàng gāo míng]
释义: 拥有崇高的名望。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台省互改》:“唯顾泾阳宪臣以铨郎救辛总宪外谪,后再入吏部,最为创见,然重望高名,终不得志而去。”

自大 [zì gāo zì dà]
释义: 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示例: 人要是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自命清 [zì mìng qīng gāo]
释义: 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自视甚 [zì shì shèn gāo]
释义: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气强 [zú gāo qì qiáng]
释义: 犹言趾高气扬。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伐卫》:“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

气扬 [zú gāo qì yáng]
释义: 犹言趾高气扬。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示例: 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 【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术艺》】

钻坚仰 [zuàn jiān yǎng gāo]
释义: 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出处: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汉·赵壹《非草书》:“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
示例: 故夫子尝以先难后获为仁,又以先事后得为崇德,盖于此小差则心失其正,虽有钻坚仰高之志,而反为谋利计功之私矣。 【宋·朱熹《答林退思》】

识低 [zhī gāo shí dī]
释义: 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眼下 [méi gāo yǎn xià]
释义: 见“眉高眼低”。

眉眼 [méi yǎn gāo dī]
释义: 见“眉高眼低”。

鸟尽良弓藏 [gāo niǎo jìn liáng gōng cáng]
释义: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天蹐厚地 [jú gāo tiān jí hòu dì]
释义: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本谓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倚马 [cái gāo yǐ mǎ]
释义: 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
示例: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5回:“那秘书员成竹在胸,才高倚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

咏絮 [cái gāo yǒng xù]
释义: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示例: 清·沈惠昭《金缕曲》词:痛一般临风玉树,生埋黄土。自古红颜多薄命,何况才高咏絮。

骛远 [chí gāo wù yuǎn]
释义: 驰:追驰;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示例: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驰高骛远。”

大睨 [dà nì gāo tán]
释义: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示例: 柳亚子《寄颖若》:大睨高谈肯息机?寒蛩四壁一灯微。

大纛 [dà dào gāo yá]
释义: 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出处: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示例: 明·袁宏道《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腐儒半尺毛锥子,大纛高牙得似君。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示例: 《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典册 [diǎn cè gāo wén]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示例: 典册高文的文物价值不可轻视。

义厚 [ēn gāo yì hòu]
释义: 恩惠、情义极为深厚。
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風急浪 [fēnɡ jí lànɡ ɡāo]
释义: 形容风浪很大。
出处: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示例: 《人物》1992年第1期:“江上风急浪高,人们都替他捏一把汗。”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