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成语词典常用词典我的字典
包含“十”的词

八九不离十 【bājiǔbùlíshí】
  [ about right be not far out be pretty close be very near ] 非常接近或几乎达到[实际情况]。
  例: 我也活过来五十多岁了,什么样的人,一眼看上去也是八九不离十

八十千 【bāshíqiān】
  [ eighty string of thousand cash ] 即八十吊钱。旧时称制钱一千文为一贯、一吊或一串。

百十 【bǎishí】
  [ about a hundred ] 一百上下。
  例: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例: 百十来斤

板板六十四 【bǎnbǎnliùshísì】
  [ rigid inflexible mechanical unaccommodating ]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用来比喻不知变通或不能通融。
  例: 这个人板板六十四,不通人情

不管三七二十一 【bùɡuǎnsānqīèrshíyī】
  [ no matter what others may say;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 不问情由或不顾一切。

得一望十 【déyīwànɡshí】
  [ obtain one and long for ten ] 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贪婪。
  例: 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醒世恒言》

二十四节气 【èrshísìjiéqì】
  [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史 【èrshísìshǐ】
  [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a long intricate story ] 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红十字会 【hónɡshízìhuì】
  [ the Red Cross ] 救护病伤军人、平民、难民的一种国际性志愿救济团体,它的标志为白地上加红十字。

胡笳十八拍 【hújiāshíbāpāi】
  [ Hu jia Shi Ba Pai ] 古乐府琴曲歌辞,相传东汉末年蔡邕之女蔡文姬所作,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名。内容写她东汉末年为乱军所掳,落入南匈奴,后被赎归汉,途中想念亲生子女的矛盾心情。

路易十六 【lùyìshíliù】
  [ Louis ⅩⅥ ] (1754—1793) 法国国王,大革命时被处死刑。

女大十八变 【nǚdàshíbābiàn】
  [ girl changes fast in physical appearance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 指女孩子从小到大容貌性格要发生多次变化。
  例: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派头十足 【pàitóushízú】
  [ exuberant ] 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
  例: 一个派头十足的人物形象

七老八十 【qīlǎobāshí】
  [ in one's seventies ] 七八十岁。形容人年纪大。
  例: 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是眼不花、耳不聋,十分健壮

七十二变 【qīshí'èrbiàn】
  [ seventy-two metamorphoses ]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摇身就变,变成各种不同的人或物。
  [ countless changes of tactics ]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七十二行 【qīshí'èrhánɡ】
  [ all sorts of occupations ] 泛指各种行业。

三百六十行 【sānbǎiliùshíhánɡ】
  [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 各种行业。
  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十而立 【sānshí'érlì】
  [ thirty years of age when a man should stand on his own feet be able to establish oneself at thirty ] 人在三十岁左右有所成就。
  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shíliùjìzǒuwéishànɡjì】
  [ the best policy is to go away ] 指陷入困境时,别无办法,一走了事。

神气十足 【shénqìshízú】
  [ perky ] 洋洋得意的。
  [ grand ] 仪态或印象优美或堂皇的。
  例: 身穿绸衣,头戴珠宝,神气十足
  [ pompous be extremly arrogant ] 自负的 妄自尊大的。

声价十倍 【shēnɡjiàshíbèi】
  [ one's reputation is tenfold higher ] 声誉和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闻一知十 【wényīzhīshí】
  [ 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 from one learn all ] 听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比喻人聪明之甚,能举一反三。

五光十色 【wǔɡuānɡshísè】
  [ painted brilliant multicoloured ] 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
  例: 阳光照耀之下五光十色的草原

五十步笑百步 【wǔshíbùxiàobǎibù】
  [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 one who retreats fifty packs mocks one who retreats a hundred ] 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一目十行 【yīmùshíhánɡ】
  [ read ten lines at a glance ] 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一暴十寒 【yīpùshíhán】
  [ work by fits and starts ] 晒一天,冷十天。比喻懈怠时多,努力时少,没有恒心。

一五一十 【yīwǔyīshí】
  [ whole story as it had happened ] 比喻叙述事情像点数那样详尽无遗。
  例: 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水浒传》

以一当十 【yǐyīdānɡshí】
  [ pit one against ten ] 又作“一以当十”。以一人之力抗击十人。形容军人勇猛善战。
  例: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八十种好 【bā shí zhǒng hǎo】
  ● 佛教语。指如来善相的八十种细微特征,如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

八十亿刼 【bā shí yì jié】
  ● 佛教称漫长时劫的惯用语。
  例: 晋慧远《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善友教劝称彼佛名具足十念,二以称佛故念念除去八十亿刼生死之罪。”
  例: 唐李白《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八十亿刼罪,如风扫轻霜。”

八十一章 【bā shí yī zhāng】
  ● 指《老子》。世所传《老子》各本,皆分八十一章。
  例: 宋陆游《读老子》诗:“身如槁木心如墻,八十一章独置傍。”

八棒十挟 【bā bàng shí jiā】
  ● 亦作“八棒十枷”。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例: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勘奸情,八棒十挟。”
  例: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又无那八棒十枷罪,止不过三交两句言。”

八十四调 【bā shí sì diào】
  ● 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

北郭十友 【běi guō shí yǒu】
  ● 明高启、王行等十人,皆居吴(今江苏苏州市)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明史·文苑传一·王行》:“初,高启家北郭,与行比邻,徐賁、高逊志、唐肃、宋克、徐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皆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

吃一看十 【chī yī kàn shí】
  ● 指宴席奢侈排场,吃的少,摆着看的多。

赤十字会 【chì shí zì huì】
  ● “红十字会”的旧称。
  例: 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瑞士博爱家安里、鳩南二氏,发起赤十字会,救治军人病伤,万国利赖至今。”
  例: 《孽海花》第十六回:“倘没巨资接济,不但不能办一事,连党中秘密活版部,爆药製造所,通券局,赤十字会……”

粗细十番 【cū xì shí fān】
  ●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大年三十 【dà nián sān shí】
  ● 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
  例: 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大致是个叫张思义的佃户,受了纪家的迫害,大年三十拿着刀闯上纪家楼,想要报仇。”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
  ●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例: 俗话说: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看你往哪逃。
  例: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二十一经 【èr shí yī jīng】
  ● 清人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大戴礼》《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合称“二十一经”。见清刘恭冕《广经室记》。参见“十三经”。

二十八将 【èr shí bā jiāng】
  ● 指佐助光武帝建立东汉政权的二十八个有功的武将。明帝永平中,绘“二十八将”像于南宫云台,故又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为首,次为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 岑彭 、 坚镡 、 冯异 、 王霸 、 朱祐 、 任光 、 祭遵 、 李忠 、 景丹 、 万修 、 盖延 、 邳彤 、 铫期 、 刘植 、 耿纯 、 臧宫 、 马武 、 刘隆 。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
  例: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二十八调 【èr shí bā diào】
  ● 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燕乐二十八调指中国隋唐至宋代燕乐所用的宫调系统。历代帝王在汉族民间和西域地区的音乐家中征集宫廷乐工。燕乐二十八调长期应用于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对宋代后的词曲、戏曲、说唱、器乐等诸种俗乐也具有影响,所以现代也有人称之为俗乐二十八调或简称二十八调。
  例: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
  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秦腔》:“故琵琶乐器为今乐之祖,盖其四弦能统摄二十八调也。”

二十四时 【èr shí sì shí】
  ● 1、即二十四节气。2、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例: 《淮南子·天文训》:“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二十四桥 【èr shí sì qiáo】
  ● 故址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西郊,又称为廿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 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例: 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扬州 在 唐 时最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 浊河 茶园桥 ……自 驛桥 北河流东出,有 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 山光桥。”系指 扬州 城外西自 浊河桥 茶园桥 起,东至 山光桥 止沿途所有的桥。
  例: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冈西录》则以为:“廿西桥 即 吴家砖桥,一名 红药桥 ……
  例: 《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桥,二説皆非。”后用以指歌舞繁华之地。
  例: 宋 周邦彦《玉楼春·惆怅词》:“天涯回首一消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例: 元 萨都剌《题清凉亭》诗:“二十四桥秋水白,淮南 八月泻银河。”

二十四韵 【èr shí sì yùn】
  ● 指唐司空图为所撰《诗品》写的诗。其诗共分二十四目,各用四言韵语写成,故云。
  例: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唐末司空图崎嶇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参见“ 二十四品 ”。

二十一史 【èr shí yī shǐ】
  ● 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例: 清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宋时止有十七史,今则并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一史。”
  例: 清张廷玉《上明史表》:“兴衰有自,七十二君之蹟何称;法戒攸关,二十一史之编具在。”。

二十二史 【èr shí èr shǐ】
  ● 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清钱大昕著有《二十二史考异》、清赵翼著有《二十二史札记》。参见“二十一史”。

二十八舍 【èr shí bā shè】
  ● 即二十八宿。
  例: 《史记·律书》:“七正,二十八舍。”司马贞索引:“二十八宿,七正之所舍也。舍,止也,言日月五星运行,或舍于二十八次之分也。”
  例: 宋马永卿《懒真子·星名音误》:“二十八宿谓之二十八舍,又谓之二十八次。次也,舍也,皆有止宿之意,今乃音绣,此何理也。”参见“ 二十八宿 ”。

二十八星 【èr shí bā xīng】
  ● 即二十八宿。
  例: 《周礼·春官·冯相氏》:“﹝掌﹞二十有八星之位。”孙诒让正义:“二十八星即二十八宿。”参见“二十八宿”。

二十五老 【èr shí wǔ lǎo】
  ● 指二十五位智慧的长者。
  例: 典出汉刘向《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例: 唐 李白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诗:“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 钱少阳 。”

二十五弦 【èr shí wǔ xián】
  ● 亦作“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
  例: 《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
  例: 《汉书·郊祀志上》:“泰帝 使 素女 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絃。”
  例: 唐 钱起《归雁》诗:“二十五絃弹夜月,不胜清怨郤飞来。”
  例: 宋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二十六史 【èr shí liù shǐ】
  ● “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的合称。二十六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六部史书的总称。二十六史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增加《新元史》和《清史稿》。二十四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例: 李宗鄴《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民国增《新元史》为二十五史,加上《清史稿》,合为二十六史。”参见“二十五史”。

二十四友 【èr shí sì yǒu】
  ● 亦称“金谷二十四友”,指晋惠帝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贾谧之门的二十四人,包括石崇 、欧阳建 、陆机 、陆云、刘琨、左思 、 潘岳 、郭彰、杜斌、王粹、邹捷、崔基、刘瑰、周恢、陈昣、刘讷、缪征、挚虞、诸葛诠、和郁、牵秀、刘猛、刘舆、杜育等。
  例: 《晋书·阎缵传》:“世俗浅薄,士无廉节,贾謐小儿,恃宠恣睢,而浅中弱植之徒,更相翕习,故世号为鲁公 二十四友。”
  例: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参阅《晋书·贾充传》。

二十四司 【èr shí sì sī】
  ● 1、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2、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例: 宋高承《事物纪原·三省纲辖·二十四司》:“隋有天下,尚书有六曹二十四司,即今都省列曹是也。其制自隋始也。”参阅《隋书·百官志下》、《旧唐书·职官志二》。
  例: 《北史·后妃传上序》:“时又增置女官,準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二十四孝 【èr shí sì xiào】
  ● 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 、 蔡顺 、 黄香 、 姜诗 、 王褒 、 丁兰 、 孟宗 、 黄庭坚 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
  例: 元 张宪 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
  例: 冰心 《往事》二:“大家站在远处,点头赞叹的说:孝子!真孝顺!‘二十四孝’加上你,二十五孝了!”
  例: 参阅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治 【èr shí sì zhì】
  ● 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诸治由张道陵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例: 《云笈七籤》卷二八:“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二十四神 【èr shí sì shén】
  ● 道教谓人体中有与自然界二十四气相应的二十四神。即上景八神(脑、发、皮肤、目、项髓、膂、鼻、舌)、中景八神(喉、肺、心、肝、胆、左肾、右肾、脾)和下景八神(胃、穷肠、大小肠、胴、胸膈、两胁、左阴左阳、右阴右阳)的合称。二十四神各有名与字。修道炼性时,每叩齿咽液,并呼各神名字。见《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例: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云笈七籤》卷四四:“天有二十四气,气之上化也,变成真人;真人亦禀之,故体有二十四神。”

二十四旗 【èr shí sì qí】
  ● 清代军队编制,将统辖的蒙族和汉族军队,分别编为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与原有满族八旗,共为“二十四旗”。
  例: 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其后归附日众,乃析为八。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 , 明 人为 汉军 ,合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二十八宿 【èr shí bā xiù】
  ● 1、指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淮南子·天文训》:“五星、八风,二十八宿。”高诱注:“二十八宿,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軫也。” 2、指 东汉 中兴二十八将。
  例: 陶行知 《教育的新生》:“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
  例: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 柏梁 ,二十八宿朝 玉堂 。” 顾予咸 补注:“《后汉书论》: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参见“ 二十八将 ”。

二十八天 【èr shí bā tiān】
  ● 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佛教认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共二十八层。其中欲界天有六层天、色界天有十八层天、无色界天有四层天。
  例: 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若乃沉沉夜壑,浩浩世尘,莫不以兹玄符,承彼慧日,超于三千大千之世,游乎二十八天者哉!”参见“三界”。

二十五史 【èr shí wǔ shǐ】
  ● 二十四史与《新元史》的合称。1921年徐世昌以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名义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遂有此名。参见“二十四史”。
  例: 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比二十四史增加了《新元史》或者《清史稿》。二十五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元史》(也有不算新元史而计入《清史稿》的)二十五部史书。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二十四品 【èr shí sì pǐn】
  ● 1、唐司空图著有《二十四诗品》一书,把我国诗歌风格归纳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 2、《二十四品》是清代陆懋修(字九芝、勉旃,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撰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同治五年(1866)。
  例: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 表圣 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

方外十友 【fāng wài shí yǒu】
  ● 指唐初不拘世俗礼法的十位好友。
  例: 《新唐书·陆馀庆传》:“(余庆)雅善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禎、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

飞天十响 【fēi tiān shí xiǎng】
  ● 烟火或爆竹的一种。
  例: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
  例: 《红楼梦》第五四回:“又有许多‘满天星’、‘八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