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北道 [běi dào zhǔ rén]
释义: 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出处: 《后汉书·邓晨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喧宾夺 [xuān bīn duó zhǔ]
释义: 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出处: 清·杨宜治《俄程日记》:“近有喧宾夺主之势。”

冤有头,债有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释义: 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出处: 《续传灯录》:“卓拄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闭关自 [bì guān zì zhǔ]
释义: 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出处: 见“闭关自守”。
示例: 如今不是我们闭关自主的时侯了,输入欧西先觉诸邦的艺术也正是我们的急图。 【郭沫若《文艺论集·一个宣言》】

不由自 [bù yóu zì zhǔ]
释义: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故常 [bù zhǔ gù cháng]
释义: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出处: 《庄子·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示例: 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 【清·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

仓卒 [cāng cù zhǔ rén]
释义: 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出处: 《西京杂记》卷四:“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出奴入 [chū nú rù zhǔ]
释义: 指挟门户成见。
出处: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示例: 乐府至有明而丛杂,出奴入主,三百年来,迄无定论。 【清·冯班《钝吟杂录》】

打狗看 [dǎ gǒu kàn zhǔ]
释义: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当家作 [dāng jiā zuò zhǔ]
释义: 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出处: 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示例: 他在单位是当家作主的人物。

盗怨 [dào yuàn zhǔ rén]
释义: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盗憎 [dào zēng zhǔ rén]
释义: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 《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之仪 [dì zhǔ zhī yí]
释义: 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同“地主之谊”。

之谊 [dì zhǔ zhī yì]
释义: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出处: 《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示例: 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东道 [dōng dào zhǔ]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 [dōng dào zhǔ rén]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出处: 《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示例: 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 【《红楼梦》第三七回】

独立自 [dú lì zì zhǔ]
释义: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额外 [é wai zhǔ shì]
释义: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反客为 [fǎn kè wéi zhǔ]
释义: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示例: 心里正在为难,只听得那女子反客为主,让着说道:“尊客,请屋里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吠非其 [fèi fēi qí zhǔ]
释义: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 《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各为其 [gè wèi qí zhǔ]
释义: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出处: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示例: 徐茂公,你放手,往日咱两个是朋友,今日各为其主也。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

功高震 [gōng gāo zhèn zhǔ]
释义: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狗吠非 [gǒu fèi fēi zhǔ]
释义: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出处: 《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其主也。”

家无二 [jiā wú èr zhǔ]
释义: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出处: 《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自盗 [jiān zhǔ zì dào]
释义: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出处: 《旧唐书·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居停 [jū tíng zhǔ rén]
释义: 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出处: 《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示例: 已求此公作居停主人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桓侯》】

六神无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 汉·张衡《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示例: 那里我这个人六神无主,失张失智的。 【朱自清《笑的历史·笑的历史》】

求荣 [mài zhǔ qiú róng]
释义: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
示例: 这位黄先生我看枉为人师!劝学生卖主求荣,他当的什么老师? 【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

名从 [míng cóng zhǔ rén]
释义: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犬马恋 [quǎn mǎ liàn zhǔ]
释义: 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鹊巢鸠 [què cháo jiū zhǔ]
释义: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入铁簿 [rù tiě zhǔ bù]
释义: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出处: 《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出奴 [rù zhǔ chū nú]
释义: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出处: 唐·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示例: 往往持以树门户,入主出奴,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身不由 [shēn bù yóu zhǔ]
释义: 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示例: 今既到此间,身不由主,拼着这条命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

垂衣 [shèng zhǔ chuí yī]
释义: 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示例: 玉烛调和,圣主垂衣。 【元本高明《琵琶记·旌表》】

推东西 [tuī dōng zhǔ xī]
释义: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窝停 [wō tíng zhǔ rén]
释义: 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出处: 宋洪迈《夷坚癸志·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五色无 [wǔ sè wú zhǔ]
释义: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出处: 《淮南子·精神训》:“禹在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无人,五色无主。”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物归原 [wù guī yuán zhǔ]
释义: 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示例: 不是没收吧?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 【老舍《茶馆》第三幕】

先入为 [xiān rù wéi zhǔ]
释义: 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 《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示例: 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行令 [jiā zhǔ xíng lìng]
释义: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心不由 [xīn bù yóu zhǔ]
释义: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示例: 那兰儿几疑身入广寒,弄得神思恍惚,心不由主。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回】

諠客夺 [xī kè duó zhǔ]
释义: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一客不烦二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释义: 一位客人不用劳烦两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找别人帮忙。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示例: 事要恰好,话要凑巧,冰梅也腹痛起来。这宋婆生意发财,一客不烦二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冤各有头,债各有 [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
释义: 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示例: 说得出这种无赖话的,未必懂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的道理。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

怨家债 [yuàn jiā zhài zhǔ]
释义: 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 唐·孔思义《造像记》:“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

而事 [zé zhǔ ér shì]
释义: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敬存诚 [zhǔ jìng cún chéng]
释义: 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出处: 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示例: 古之圣贤,戒慎恐惧,主敬存诚,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 【清·王鼎《朱子原订近思录序》】

客颠倒 [zhǔ kè diān dǎo]
释义: 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出处: 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颠倒。”

情造意 [zhǔ qíng zào yì]
释义: 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少国疑 [zhǔ shǎo guó yí]
释义: 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示例: 疆场骚动,主少国疑,不乘此时出师却贼,如何安定社稷?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九十六回】

圣臣良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释义: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 《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守自盗 [zhǔ shǒu zì dào]
释义: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文谲谏 [zhǔ wén jué jiàn]
释义: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出处: 《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一无适 [zhǔ yī wú shì]
释义: 专一,无杂念。
出处: 《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忧臣辱 [zhǔ yōu chén rǔ]
释义: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自作 [zì zuò zhǔ zhāng]
释义: 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示例: 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八回】

泽民 [zūn zhǔ zé mín]
释义: 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出处: 宋·苏轼《与李公择书》之十一:“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当家做 [dāng jiā zuò zhǔ]
释义: 见“当家作主”。

喧客夺 [xuān kè duó zhǔ]
释义: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臣一 [chén yī zhǔ èr]
释义: 古谚。谓臣一身可择主而仕。
出处: 《左传·昭公十三年》:“谚曰:‘臣一主二’,吾岂无大国?”杜预注:“言一臣必有二主,道不合,得去事他国。”

独身 [dú shēn zhǔ yì]
释义: 谓终身不嫁娶的主张。独身主义推崇、信仰、坚持没有家庭或不跟家属一起生活的思想,一般针对成年人而言,儿童和不能自理者不在此列。
示例:
●鲁迅《坟·寡妇主义》:“所谓‘拟寡妇’,是指和丈夫生离以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的。”
●柔石《二月》二十:“萧先生是讲独身主义的,听说现在要结婚了。”

方便 [fāng biàn zhǔ zi]
释义: 犹言浮浪子弟。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这是武城县有名的方便主子,那还有第二家不成?”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