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观过知 [guān guò zhī rén]
释义: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出处: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示例: 观过知仁,斯亦可矣。(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七》)

蔼然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 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示例: 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朱自清《儿女》】

不义 [bù rén bù yì]
释义: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示例: 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于不仁不义之中。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残暴不 [cán bào bù rén]
释义: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不仁,遂以严刑胁应。”
示例: 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取义 [chéng rén qǔ yì]
释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示例: 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成仁取义之理,略知一二。 【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提义 [chuí rén tí yì]
释义: 指抛弃仁义。
示例: 我们决不能槌仁提义,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

大义 [dà rén dà yì]
释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释义: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示例: 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履义 [dǎo rén lǚ yì]
释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发政施 [fā zhèng shī rén]
释义: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法外施 [fǎ wài shī rén]
释义: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当朝的圣人最恼的贪官污吏,也还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职,发往军台效力。”

奉扬 [fèng yáng rén fēng]
释义: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出处: 《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

妇人之 [fù rén zhī rén]
释义: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示例: 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怀义 [hán rén huái yì]
释义: 指有仁义之德。
出处: 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示例: 伊一角之仁兽,禀五行之粹精,必含仁而怀义,不群居而旅行。 【宋·吴淑《麟赋》】

积德累 [jī dé lěi rén]
释义: 积累功德与仁义。
出处: 《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 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 《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示例: 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那暴发的绅士,假仁假义的,好不可恶! 【郑振铎《黄公俊的最后》】

假意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示例: 这个假仁假意,阴险毒辣的伪君子表面上很诚恳,但心里却另有一套。

见智 [jiàn rén jiàn zhì]
释义: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 见仁见智,议论纷纭,却无非背后论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讳。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见智见 [jiàn zhì jiàn rén]
释义: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

由义 [jū rén yóu yì]
释义: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弃义 [jué rén qì yì]
释义: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大度 [kuān rén dà dù]
释义: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出处: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蹈义 [lǚ rén dǎo yì]
释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麻痹不 [má bì bù rén]
释义: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出处: 明·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麻痺不 [má bì bù rén]
释义: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麻木不 [má mù bù rén]
释义: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 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示例: 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 【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浴义 [mù rén yù yì]
释义: 指受仁义的熏陶。

善邻 [qīn rén shàn lín]
释义: 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qiú rén dé rén]
释义: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 《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示例: 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求生害 [qiú shēng hài rén]
释义: 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取义成 [qǔ yì chéng rén]
释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浆义粟 [rén jiāng yì sù]
释义: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出处: 《搜神记·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民爱物 [rén mín ài wù]
释义: 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示例: 至于畏天事神,仁民爱物之际,未尝有须臾懈也。 【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人君子 [rén rén jūn zǐ]
释义: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出处: 《晋书·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示例: 处于布衣窘迫之中,千金不改其志,端的是仁人君子也。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

人义士 [rén rén yì shì]
释义: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出处: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示例: 然而我们从古典里,听熟了仁人义士,来解倒悬的胡说了。 【鲁迅《花边文学·倒提》】

人志士 [rén rén zhì shì]
释义: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示例: 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柔寡断 [rén róu guǎ duàn]
释义: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同一视 [rén tóng yī shì]
释义: 犹言一视同仁。
出处: 《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

[rén xīn rén shù]
释义: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示例: 他送给张医生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仁心仁术四字,表扬张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rén xīn rén wén]
释义: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言利博 [rén yán lì bó]
释义: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 《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言利溥 [rén yán lì pǔ]
释义: 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示例: 号电诵悉,关怀桑梓,仁言利溥,至堪钦佩。 【孙中山《致上海各粤侨团体书》】

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义君子 [rén yì jūn zǐ]
释义: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义之兵 [rén yì zhī bīng]
释义: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义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释义: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示例: 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者见,智者见智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释义: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者能 [rén zhě néng rén]
释义: 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示例: 都只为美貌潘安,仁者能仁,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

至义尽 [rén zhì yì jìn]
释义: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 《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示例: 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冰心《斯人独憔悴》】

行违 [sè rén xíng wéi]
释义: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出处: 《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杀身成 [shā shēn chéng rén]
释义: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示例: 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厚泽 [shēn rén hòu zé]
释义: 指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布德 [shī rén bù dé]
释义: 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为富不 [wéi fù bù rén]
释义: 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示例: 自古道“为富不仁”。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

不富 [wéi rén bù fù]
释义: 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参见“为富不仁”。

一视同 [yī shì tóng rén]
释义: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 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朱自清《回来杂记》】

义浆 [yì jiāng rén sù]
释义: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出处: 清·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止戈兴 [zhǐ gē xīng rén]
释义: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志士 [zhì shì rén rén]
释义: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智者见智,者见 [zhì zhě jiàn zhì,rén zhě jiàn rén]
释义: 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 她这样做正说明她无比高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花城》1981年第6期】

由我而死 [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
释义: 伯仁:晋周颙的字。表示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
出处: 《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示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倘伯仁由我而死,尚不免罪有所归。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