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兵销革 [bīng xiāo gé yǎn]
释义: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出处: 前蜀·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

风从 [cǎo yǎn fēng cóng]
释义: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风行 [cǎo yǎn fēng xíng]
释义: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风行草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示例: 世俗日浅,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 【宋·陈亮《又癸卯秋书》】

风行革 [fēng xíng gé yǎn]
释义: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化若 [huà ruò yǎn cǎo]
释义: 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出处: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为竖 [qǐ yǎn wéi shù]
释义: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日角 [rì jiǎo yǎn yuè]
释义: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梁后]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

韬戈 [tāo gē yǎn wǔ]
释义: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指息兵修文。

文修武 [wén xiū wǔ yǎn]
释义: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文修 [wǔ yǎn wén xiū]
释义: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修文 [xiū wén yǎn wǔ]
释义: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出处: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兵修文 [yǎn bīng xiū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革倒戈 [yǎn gé dǎo gē]
释义: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出处: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革尚文 [yǎn gé shàng wén]
释义: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出处: 《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革为轩 [yǎn gé wéi xuān]
释义: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甲息兵 [yǎn jiǎ xī bīng]
释义: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旗仆鼓 [yǎn qí pú gǔ]
释义: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出处: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旗卧鼓 [yǎn qí wò gǔ]
释义: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出处: 《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示例: 慎列树三棚,相去数里,偃旗卧鼓。于中栅声鼓,三栅悉兵以击,贼众大乱。 【《旧唐书·伊慎传》】

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释义: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示例: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偃旗息鼓,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鼠饮河 [yǎn shǔ yǐn hé]
释义: 比喻所需极有限。
出处: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武崇文 [yǎn wǔ chóng wén]
释义: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出处: 《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武觌文 [yǎn wǔ dí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武櫜兵 [yǎn wǔ gāo bīng]
释义: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出处: 《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武息戈 [yǎn wǔ xī gē]
释义: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出处: 《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武兴文 [yǎn wǔ xīng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武行文 [yǎn wǔ xíng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示例: 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

武休兵 [yǎn wǔ xiū bīng]
释义: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出处: 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武修文 [yǎn wǔ xiū wén]
释义: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出处: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示例: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与世 [yǔ shì yǎn yǎng]
释义: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出处: 《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风向草 [fēng xiàng cǎo yǎn]
释义: 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庶事之康,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弦不调而索清音哉!”
示例:
●《晋书·潘尼传》:“学犹莳苗,化若偃草。”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
●《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風行草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
出处: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示例:
●宋陈亮《又癸卯秋书》:“世俗日浅,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
●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
●《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晋书·潘尼传》:“学犹莳苗,化若偃草。”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