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工欲善其事,必先其器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释义: 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 《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示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鹬蚌相争,渔翁得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释义: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爱人 [ài rén lì wù]
释义: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处: 《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示例: 而终归于禁暴戢乱、爱人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领宏大开阔故也。 【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答朱熹)》】

安室 [ān shì lì chù]
释义: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百世之 [bǎi shì zhī lì]
释义: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示例: 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顾百世之利。 【《史记·张仪列传》】

本小 [běn xiǎo lì wēi]
释义: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

避害就 [bì hài jiù lì]
释义: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出处: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辩口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 《后汉书·班昭传》:“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辩口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 汉·王充《论衡·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不知 [bù zhī lì hài]
释义: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出处: 《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成败 [chéng bài lì dùn]
释义: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示例: 成败利钝,在此一举。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席胜 [chéng lì xí shèng]
释义: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出处: 《汉书·蒯通传》:“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荥阳乘利席胜,威震天下。”颜师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出师不 [chū shī bù lì]
释义: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处: 王朔《顽主》续篇二:“‘出师不利出师不利。’马青探头探脑往前后胡同口张望,见确实没有作家追杀而来,这才放下心,对于观说,‘谁想到今儿作家全出街了。’ ”

除害兴 [chú hài xīng lì]
释义: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出处: 《管子·治国》:“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除患兴 [chú huàn xīng lì]
释义: 清除祸患,兴办有利的事业。

船坚炮 [chuán jiān pào lì]
释义: 利:锋利。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出处: 清·林则徐等《会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此次士密等前来寻衅……无非恃其般坚炮利,以悍济贪。”
示例: 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吹毛 [chuī máo lì rèn]
释义: 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示例: 许多武侠小说常以吹毛利刃和削铁如泥,来形容兵器的锋利。

唇尖舌 [chún jiān shé lì]
释义: 指言词尖利。
示例: 你唇尖舌利,让人无法回答。

从中渔 [cóng zhōng yú lì]
释义: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广州——南中国的门户》:“广州解放后,地下庄就展开了人民币的投机‘炒卖’。他们制造黑市……乘机从中渔利。”

必得 [cùn lì bì dé]
释义: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大吉大 [dà jí dà lì]
释义: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啖以重 [dàn yǐ zhòng lì]
释义: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人和 [dì lì rén hé]
释义: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示例: 虽然犯了一次错误,红军已卷土重来此地利人和之边界,前途希望还是不恶。 【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

二人同心,其断金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释义: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丰功厚 [fēng gōng hòu lì]
释义: 指巨大的功利。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示例: 是则岂有国家所以存录能立丰功厚利之人,而此州之民素蒙其休,顾显然无一忌惮,咸得以名而称之哉。 【宋·文同《奏为乞改陵州州名状》】

浮名薄 [fú míng bó lì]
释义: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出处: 宋·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浮名虚 [fú míng xū lì]
释义: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富贵 [fù guì lì dá]
释义: 犹言功名利禄。
出处: 《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示例: 常说道:‘富贵利达,是人生紧要的去处,怎可不竭力经营?’ 【《廿载繁华梦》第一回】

干脆 [gàn cuì lì suǒ]
释义: 简单爽快。同“干脆利落”。

干净 [gàn jìng lì suǒ]
释义: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干巴 [gān bā lì cuì]
释义: 干脆;爽快。同“干巴利落”。
示例: 老王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一向干巴利脆的。

干巴 [gān bā lì luò]
释义: 指干脆;爽快。

干脆 [gān cuì lì luò]
释义: 简单爽快。
出处: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干净 [gān jìng lì luò]
释义: 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十二》:“不是老人家,谁能这样干净利落。”

公私两 [gōng sī liǎng lì]
释义: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示例: 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 【《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功名 [gōng míng lì lù]
释义: 指名利地位。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示例: 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功名利禄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毫不己,专门 [háo bù lì jǐ, zhuān mén lì rén]
释义: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示例: 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厚生 [hòu shēng lì yòng]
释义: 指富裕民生物尽其用。
出处: 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示例: 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 【陈独秀《敬告青年》】

急公近 [jí gōng jìn lì]
释义: 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急功好 [jí gōng hào lì]
释义: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同“急功近利”。

急功近 [jí gōng jìn lì]
释义: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示例: 而急功近利,不避声色,则阳明学为厉阶。 【章炳麟《答梦庵》】

计功谋 [jì gōng móu lì]
释义: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既得 [jì dé lì yì]
释义: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示例: 这既然是他的既得利益,他当然不会轻言放弃。

济人 [jì rén lì wù]
释义: 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坚甲 [jiān jiǎ lì bīng]
释义: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出处: 《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示例: 令尹最好者,坚甲利兵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

坚甲 [jiān jiǎ lì rèn]
释义: 形容精锐的部队。同“坚甲利兵”。

将本求 [jiāng běn qiú lì]
释义: 用本钱谋求利润。

思义 [jiàn lì sī yì]
释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出处: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示例: 财利迷心,人情世态,见利思义,于君无愧。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还带记》】

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 《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示例: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除害 [jìn lì chú hài]
释义: 犹言兴利除害。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思义 [jū lì sī yì]
释义: 指临财不苟得。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涓滴微 [juān dī wēi lì]
释义: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出处: 《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除害 [kāi lì chú hài]
释义: 犹言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牢甲 [láo jiǎ lì bīng]
释义: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傍倚刀 [lì bàng yǐ dāo]
释义: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出处: 《古诗源·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不亏义 [lì bù kuī yì]
释义: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出处: 《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ā]
释义: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示例: 不要长枪大剑,真个杀人手段高强;生得利齿伶牙,端的吃人脑髓不恕。 【明·陆采《明珠记·奸谋》】

齿能牙 [lì chǐ néng yá]
释义: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出一孔 [lì chū yī kǒng]
释义: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出处: 《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害得失 [lì hài dé shī]
释义: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害相关 [lì hài xiāng guān]
释义: 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示例: 平时酒杯往来如兄若弟;一虱大的事,才有些利害相关,便尔我不相顾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吴保安弃家赎友》】

害攸关 [lì hài yōu guān]
释义: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示例: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与人民健康利害攸关的一件大事。

喙赡辞 [lì huì shàn cí]
释义: 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己损人 [lì jǐ sǔn rén]
释义: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缰名锁 [lì jiāng míng suǒ]
释义: 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令志惛 [lì lìng zhì zào]
释义: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出处: 《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令智昏 [lì lìng zhì hūn]
释义: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示例: 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 【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惹名牵 [lì rě míng qiān]
释义: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深祸速 [lì shēn huò sù]
释义: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时及物 [lì shí jí wù]
释义: 指救世济物。

市三倍 [lì shì sān bèi]
释义: 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出处: 《周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锁名缰 [lì suǒ míng jiāng]
释义: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 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示例: 再休被利锁名缰相缠住。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绾名牵 [lì wǎn míng qiān]
释义: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析秋毫 [lì xī qiū háo]
释义: 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用厚生 [lì yòng hòu shēng]
释义: 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出处: 《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欲熏心 [lì yù xūn xīn]
释义: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示例: 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灾乐祸 [lì zāi lè huò]
释义: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灵牙齿 [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出处: 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流年不 [liú nián bù lì]
释义: 流年: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

卖国求 [mài guó qiú lì]
释义: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没查没 [méi chá méi lì]
释义: 指言语不实。

名鞿 [míng jī lì zhōu]
释义: 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名缰 [míng jiāng lì suǒ]
释义: 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 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示例: 我们原系方外闲人,逍遥散淡,无束无拘,又何名缰利锁之不能解脱耶。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双收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释义: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能牙齿 [néng yá lì chǐ]
释义: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逆耳 [nì ěr lì xíng]
释义: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綦溪 [qí xī lì guì]
释义: 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出处: 《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巧伪趋 [qiǎo wěi qū lì]
释义: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出处: 《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示例: 凡巧伪趋利之徒群集之处,定是聚敛无厌之官藏身之地。

巧言 [qiǎo yán lì kǒu]
释义: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求名夺 [qiú míng duó lì]
释义: 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避害 [qū lì bì hài]
释义: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权衡 [quán héng lì bì]
释义: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攘权夺 [rǎng quán duó lì]
释义: 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仁言 [rén yán lì bó]
释义: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 《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仁言 [rén yán lì pǔ]
释义: 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示例: 号电诵悉,关怀桑梓,仁言利溥,至堪钦佩。 【孙中山《致上海各粤侨团体书》】

杀一 [shā yī lì bǎi]
释义: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出处: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沽名 [shè lì gū míng]
释义: 谋取财利和名誉。

声色货 [shēng sè huò lì]
释义: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出处: 《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示例: 长官有所不知,那“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损己 [sǔn jǐ lì rén]
释义: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出处: 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示例: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损人不 [sǔn rén bù lì jǐ]
释义: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出处: 鲁迅《书信·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损人 [sǔn rén lì jǐ]
释义: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 《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示例: 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贪夫狥 [tān fū yě lì]
释义: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徇财”。

贪夫殉 [tān fū xùn lì]
释义: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狥利”。

忘义 [tān lì wàng yì]
释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贪名逐 [tān míng zhú lì]
释义: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天时地人和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释义: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示例: 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 【清·刘璋《斩鬼传》第八回】

相死 [tóng lì xiāng sǐ]
释义: 指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危迫 [wēi pò lì yòu]
释义: 用暴力压迫,用利益引诱。形容软硬兼施,企图使人服从。
示例: 危迫利诱不能动摇一个爱国志士的坚强意志。

威迫 [wēi pò lì yòu]
释义: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出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第二国际所属的社会民主党,在张伯伦、达拉第的威迫利诱之下,正在发生分化。”

威胁 [wēi xié lì yòu]
释义: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违害就 [wéi hài jiù lì]
释义: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赴名 [wéi lì fù míng]
释义: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是求 [wéi lì shì qiú]
释义: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同“唯利是视”。

是视 [wéi lì shì shì]
释义: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释义: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示例: 原来这黄祸居乡,唯利是图,无恶不作。 【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是命 [wéi lì shì mìng]
释义: 指惟利是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是求 [wéi lì shì qiú]
释义: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 《通典·食货五》:“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是趋 [wéi lì shì qú]
释义: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是视 [wéi lì shì shì]
释义: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 《晋书·温峤传》:“苏峻小子,惟利是视,残酷骄猜,权相假合。”
示例: 盖彼之商人惟利是视,不顾大体。 【清·薛福成《察看英法两国交涉事宜疏》】

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释义: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示例: 富自何来?每见贪酷小人,惟利是图,不过使这几家治下百姓卖儿贴妇,充其囊橐,此真狼心狗行之徒!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是营 [wéi lì shì yíng]
释义: 指惟利是视。
出处: 《金史·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是逐 [wéi lì shì zhú]
释义: 指惟利是视。
出处: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蜗名微 [wō míng wēi lì]
释义: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无往不 [wú wǎng bù lì]
释义: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贫道今日幸把些尘垢全都拭净,此后是皓月当空,一无渣滓,诸位才女定是无往不利。”

倍义 [xiāng lì bèi yì]
释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晓以 [xiǎo yǐ lì hài]
释义: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出处: 《北齐书·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除弊 [xīng lì chú bì]
释义: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除害 [xīng lì chú hài]
释义: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修旧 [xiū jiù lì fèi]
释义: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邀名射 [yāo míng shè lì]
释义: 指求取名利。

一本万 [yī běn wàn lì]
释义: 本钱小,利润大。
出处: 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示例: 旧时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经:“一本万利”。就是说,出最小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 【郭小川《一本万利》】

遗名去 [yí míng qù lì]
释义: 指丢弃名位和利益。
出处: 唐·卢肇《宜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欲攘贪,遗名去利。”

累形 [yǐ lì lěi xíng]
释义: 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出处: 《吕氏春秋·审为》:“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益国 [yì guó lì mín]
释义: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乘便 [yīn lì chéng biàn]
释义: 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示例: 古话说,“因利乘便”,确实是不应该坐失良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四章】

因势 [yīn shì lì dǎo]
释义: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示例: 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因势利导的,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营私罔 [yíng sī wǎng lì]
释义: 指谋求私利。
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蝇名蜗 [yíng míng wō lì]
释义: 苍蝇头般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看这些蝇名蜗利,心肠热凭谁淘洗。”

蝇头微 [yíng tóu wēi lì]
释义: 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处: 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示例: 只为蝇头微利,抛却鸳被良缘。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蝇头小 [yíng tóu xiǎo lì]
释义: 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处: 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示例: 但是它们算盘虽精,却忘了灵活应用,不知道得来一点蝇头小利,而付出了难以估计的代价。 【白韵琴《贪》】

有害无 [yǒu hài wú lì]
释义: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图 [yǒu lì kě tú]
释义: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有弊 [yǒu lì yǒu bì]
释义: 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示例: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只须多加防范弊害的发生,不必因噎废食。

有一必有一弊 [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释义: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示例: 但是,真如先哲之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

渔人得 [yú rén dé lì]
释义: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示例: 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渔人之 [yú rén zhī lì]
释义: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渔翁得 [yú wēng dé lì]
释义: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渔翁之 [yú wēng zhī lì]
释义: 犹言渔人之利。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鹬蚌相持,渔人得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释义: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示例: 这真叫做‘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兄弟和睦,肯将家私平等分析,这千两黄金,弟兄大家该五百两,怎到得滕大尹之手?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鹬蚌相持,渔翁得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释义: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释义: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争名夺 [zhēng míng duó lì]
释义: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示例: 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 【清·关燮《<道情>序》】

争名竞 [zhēng míng jìng lì]
释义: 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出处: 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争名于朝,争于市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释义: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争权夺 [zhēng quán duó lì]
释义: 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争权攘 [zhēng quán rǎng lì]
释义: 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出处: 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锥刀之 [zhuī dāo zhī lì]
释义: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示例: 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 【《明史·齐之鸾传》】

自私自 [zì sī zì lì]
释义: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 《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示例: 我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 【柔石《二月》二】

坐收渔 [zuò shōu yú lì]
释义: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盗名 [yào lì dào míng]
释义: 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

蜗名蝇 [wō míng yíng lì]
释义: 蜗牛角样的细名,苍蝇头般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

簧口 [huáng kǒu lì shé]
释义: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dà lì ù lì]
释义: 利:利益。想求大的利益,不能计较眼前的小利益。
出处: 《六韬•武韬·发启》:“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啖之以 [dàn zhī yǐ lì]
释义: 啖:吃,引诱;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地尽其 [dì jìn qí lì]
释义: 尽:尽力,充分。使土地、山川、地面上下物质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地无遗 [dì wú yí lì]
释义: 地面上下的资源全部开发,没有遗漏。
出处: 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福国 [fú guó lì mín]
释义: 福:护佑。为国家和人民造福谋利。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林则徐给其妻郑夫人家书里说:‘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无害。”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