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吹灰之 [chuī huī zhī lì]
释义: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示例: 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度德量 [duó dé liàng lì]
释义: 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示例: 又想:“倘或被他二人一个不留神,误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便自己度德量力,退了下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股肱之 [gǔ gōng zhī lì]
释义: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
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则以死济之。”

路遥知马,日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释义: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出处: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示例: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年富 [nián fù lì qiáng]
释义: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示例: 趁你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少壮不努,老大徒伤悲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释义: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出处: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示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明·张岱《课儿读》)

服人 [yǐ lì fú rén]
释义: 力:权势,武力。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示例: 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爱日惜 [ài rì xī lì]
释义: 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熬心费 [áo xīn fèi lì]
释义: 耗费心神和气力。
出处: 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备多 [bèi duō lì fēn]
释义: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出处: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备多力分,扎营太散,呼应不灵,不能战。”

比权量 [bǐ quán liàng lì]
释义: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示例: 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清·王韬《变法中》

同心 [bì lì tóng xīn]
释义: 犹言齐心协力。
出处: 唐·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不费吹灰之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释义: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五回:“依小道愚意,等他到了辽东,有了收管,去摆布他,真不费吹灰之力。”
示例: 他一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不遗余 [bù yí yú lì]
释义: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示例: 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不自量 [bù zì liàng lì]
释义: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示例: 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财殚 [cái dān lì jié]
释义: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处: 《晋书·刘毅传》:“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
示例: 自冯氏数终,余烬奔窜,丑类渐盛,遂见陵逼,构怨连祸,三十余载,财殚力竭,转自孱踧。 【《魏书·百济传》】

财殚 [cái dān lì jìn]
释义: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处: 《辛雄传》:“当今天下黔黎,久经寇贼……财殚力尽,无以卒岁。”

财殚 [cái dān lì pū]
释义: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示例: 鏖斗历四五年,肝脑涂地,财殚力痡。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尾注】

财竭 [cái jié lì jìn]
释义: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处: 汉·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财匮 [cái kuì lì chù]
释义: 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出处: 《明史·赵炳然传》:“浙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侈后,财匮力绌。”

残年余 [cán nián yú lì]
释义: 指年老体衰。
出处: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苍白无 [āng bái búi lì]
释义: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出处: 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就列 [chén lì jiù liè]
释义: 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出处: 《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讨好 [chī lì bù tǎo hǎo]
释义: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揣时度 [chuǎi shí duó lì]
释义: 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殚财竭 [dān cái jié lì]
释义: 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形容竭尽全力。
出处: 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四三年,模造化意。”

殚精毕 [dān jīng bì lì]
释义: 殚、毕:尽。尽心竭力。
出处: 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殚精竭 [dān jīng jié lì]
释义: 犹殚精毕力。尽心竭力。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殚谋戮 [dān móu lù lì]
释义: 竭尽智谋和精力。
出处: 《诚意伯文集·赠谥太师文成诰》附《礼部会议》:“诚意伯刘基……同徐达、汤和辈殚谋戮力,奉翊我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内,奄有中原。”

殚智竭 [dān zhì jié lì]
释义: 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出处: 《吕氏春秋·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示例: 殚智竭力求得这种“最大的贡献”,这是人人对于自己、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 【邹韬奋《经历·前途》】

得人死 [dé rén sǐ lì]
释义: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

角气 [dí lì jiǎo qì]
释义: 指以力气相斗。
出处: 汉·王充《论衡·譋时》:“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

地丑 [dì chǒu lì dí]
释义: 指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出处: 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无边 [fǎ lì wú biān]
释义: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出处: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劳心 [fèi lì láo xīn]
释义: 耗费气力和心思。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丰筋多 [fēng jīn duō lì]
释义: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 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服田 [fú tián lì sè]
释义: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缚鸡之 [fù jī zhī lì]
释义: 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出处: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示例: 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悉敌 [gōng lì xī dí]
释义: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示例: 这两幅山水画工力悉敌,很难分出高下。

躬体 [gōng tǐ lì xíng]
释义: 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郭沫若《文化人当前的急务》:“……,更应该以身作则,躬体力行,加倍的奋勉,然后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鼓衰 [gǔ shuāi lì jìn]
释义: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乱神 [guài lì luàn shén]
释义: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示例: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

鬼功神 [guǐ gōng shén lì]
释义: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

裹血 [guǒ xuè lì zhàn]
释义: 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出处: 清·姚鼐《孙忠愍祠记》:“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竟陷陈死。”

回天无 [huí tiān wú lì]
释义: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出处: 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示例: 我家家传将种,系出清门,先君爱国如焚,回天无力。 【清·梁启超《侠情记传奇·纬忧》】

回天之 [huí tiān zhī lì]
释义: 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处: 《魏书·帝纪篇末史臣总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狱,乱政淫刑。”《新唐书·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示例: 回天之力,全寄托在这个奏折上,所以曹毓英笔下虽快,却是握管踌躇。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辑志协 [jí zhì xié lì]
释义: 指同心合力。

计尽 [jì jìn lì qióng]
释义: 穷: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出处: 《周书·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计穷 [jì qióng lì jí]
释义: 计谋、力量都用尽了。同“计穷力竭”。
出处: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示例: 彼计穷力极,必入内峒坚守,汝等便分队攻击,以休军力。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回】

计穷 [jì qióng lì jié]
释义: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出处: 南朝·梁·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示例: 妖王笑道:“那猴儿计穷力竭,无处求人,断然是送命来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计穷 [jì qióng lì jìn]
释义: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出处: 南朝·梁·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示例: 臣已计穷力尽,只好整兵与他决一死战。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

计穷 [jì qióng lì qū]
释义: 计策、力量都用完了。见“计穷力屈”。
出处: 明·鹿善继《请发帑疏》:“臣今日之请,非但司辽饷言辽饷,实在新库言新库,计穷力诎,不得不出于此。”

计穷 [jì qióng lì qū]
释义: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出处: 南朝·梁·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于人 [jiǎ lì yú rén]
释义: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出处: 《列子·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竭尽全 [jié jìn quán lì]
释义: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竭尽心 [jié jìn xīn lì]
释义: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示例: 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竭智尽 [jié zhì jìn lì]
释义: 用尽智慧和力量。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
示例: 竭智尽力,求得这种最大的贡献。 【邹韬奋《经历》五一】

虔心 [jíe lì qián xīn]
释义: 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出处: 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示例: 了办好这所学校,大家都是竭力虔心地工作着。

筋疲 [jīn pí lì jié]
释义: 筋:筋骨;竭: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筋疲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 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示例: 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筋疲 [jīn pí lì juàn]
释义: 犹言筋疲力尽。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

而为 [jìn lì ér wéi]
释义: 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示例: 但我看得目下决难挽回,丞相可去尽力而为。 【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

尽心竭 [jìn xīn jié lì]
释义: 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处: 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示例: 卿当尽心竭力,务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五回】

尽心尽 [jìn xīn jìn lì]
释义: 指费尽心力。
出处: 《晋书·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尽忠竭 [jìn zhōng jié lì]
释义: 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示例: 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仕不义之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六回】

充沛 [jīng lì chōng pèi]
释义: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示例: 他始终都是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精疲 [jīng pí lì jié]
释义: 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出处: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二·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示例: 他精疲力竭地倒在沙发靠背上,一口一口地喘着气。 【巴金《秋》十四】

精疲 [jīng pí lì jìn]
释义: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出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示例: 我才逃到这里来,已经精疲力尽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巴金《寒夜》】

精疲 [jīng pí lì juàn]
释义: 倦:疲倦,劳累。犹言精疲力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被他闹的早已精疲力倦。一回想到九姨太脾气不好,不免恨骂两声;一回又想到他俩恩情,不免又私自一人落泪。”

九牛二虎之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释义: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出处: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示例: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鞠躬尽,死而后已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释义: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鞠躬尽 [jū gōng jìn lì]
释义: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同“鞠躬尽瘁”。

据理 [jù lǐ lì zhēng]
释义: 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示例: 我们再去据理力争,非达到目的不走。 【巴金《家》八】

涓埃之 [juān āi zhī lì]
释义: 比喻微小的力量。

铿锵有 [kēng qiāng yǒu lì]
释义: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示例: 托卡力夫的声音铿锵有力,完全不是平时那种沙哑的低音。 【《筑路》】

孔武有 [kǒng wǔ yǒu lì]
释义: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 《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示例: 孜渐长,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

倍功半 [l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释义: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 《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示例: 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 【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不能及 [lì bù néng jí]
释义: 力量达不到。
出处: 元·无名氏《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一城百姓见城自摧破,自来搜捉纣王,纣王见兵势甚大,力不能及。”

不能支 [lì bù néng zhī]
释义: 力量不能支撑。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示例: 南宫适大战黄元济,未及三十回合,元济非南宫适敌手,力不能支。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不胜任 [lì bù shèng rèn]
释义: 胜任:能担当得起。能力担当不了。
出处: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示例: 如不具限状,即系才力不能胜任,立予撤参,不使恋栈贻误。 【清·林则徐《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情形片》】

不自胜 [lì bù zì shèng]
释义: 胜:经得住。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

殚财竭 [lì dān cái jié]
释义: 殚:尽。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
出处: 唐·白居易《止狱措刑》:“及秦之时,厚献以竭人财,远役以殚人力;力殚财竭,尽为完贼,群盗满山,赭衣塞路;故每岁断罪,数至十万。”

敌千钧 [lì dí qiān jūn]
释义: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出处: 《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

敌势均 [lì dí shì jūn]
释义: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竭声嘶 [lì jié shēng sī]
释义: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出处: 刑野、羽山《平原游击队》:“何非力竭声嘶地喊道:‘中队长,我们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请你快下命令吧!’”

尽筋疲 [lì jìn jīn pí]
释义: 尽:完;筋:筋骨。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均势敌 [lì jūn shì dí]
释义: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钧势敌 [lì jūn shì dí]
释义: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可拔山 [lì kě bá shān]
释义: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释义: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示例: 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排众议 [lì pái zhòng yì]
释义: 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示例: 他在这次会议上力排众议,终于使自己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支持。

屈计穷 [lì qū jì qióng]
释义: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所不及 [lì suǒ bù jí]
释义: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出处: 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示例: 力所不及的事情我们也要想办法去做。

所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
释义: 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出处: 晋·羊佑《诫子书》:“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
示例: 特别是要用实例、用典型示范去告诉他们组织起来的好处,这种好处是超出单干户力所能及的。 【郭小川《十字路口》】

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 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示例: 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
释义: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示例: 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 【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

小任重 [lì xiǎo rèn zhòng]
释义: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学不倦 [lì xué bù juàn]
释义: 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出处: 《旧唐书·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学笃行 [lì xué dǔ xíng]
释义: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出处: 宋·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示例: 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 【《明史·方孝孺传》】

有未逮 [lì yǒu wèi dǎi]
释义: 指能力做不到。
示例: 他一直希望能化解这两家的仇恨,但力有未逮,他们仍然争吵不休。

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释义: 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茅盾《白杨礼赞》】

度德 [liàng lì duó dé]
释义: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而为 [liàng lì ér wéi]
释义: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示例: 法物所须,各以差降,士民之类,可量力而为之。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卷】

而行 [liàng lì ér xíng]
释义: 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示例: 各位同学呢,大家量力而行,能捐多少就捐多少。 【叶圣陶《英文教授》】

量时度 [liàng shí dù lì]
释义: 衡量时势,估计力量。

量小 [liàng xiǎo lì wēi]
释义: 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出处: 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路遥知马,事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释义: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齐心 [lù lì qí xīn]
释义: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出处: 《梁书·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同心 [lù lì tóng xīn]
释义: 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示例: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一心 [lù lì yī xīn]
释义: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壹心 [lù lì yī xīn]
释义: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薄材 [mián lì bó cái]
释义: 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示例: 臣绵力薄材,孱躯病质。 【明·李东阳《奏为自陈休致事》】

年轻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释义: 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齐心并 [qí xīn bìng lì]
释义: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齐心併 [qí xīn bìng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齐心合 [qí xīn hé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示例: 工人们齐心合力,只用一天时间就把道路修好了。

齐心戮 [qí xīn lù lì]
释义: 戮:合。指同心合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示例: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齐心同 [qí xīn tóng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齐心协 [qí xīn xié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示例: 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一块打反动派!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齐心一 [qí xīn yī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憔神悴 [qiáo shén cuì lì]
释义: 指竭尽心力。

情见 [qíng xiàn lì qū]
释义: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 《汉书·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穷日之 [qióng rì zhī lì]
释义: 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

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释义: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 清·越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示例: 他们缺乏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高兴的欢迎的全力以赴的精神。(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权均 [quán jūn lì dí]
释义: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同“权均力齐”。

权均 [quán jūn lì qí]
释义: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犬马之 [quǎn mǎ zhī lì]
释义: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群策群 [qún cè qún lì]
释义: 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 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示例: 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软弱无 [ruǎn ruò wú lì]
释义: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出处: 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少气无 [shǎo qì wú lì]
释义: 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身单 [shēn dān lì bó]
释义: 人少力量不大。
出处: 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么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身强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释义: 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示例: 那时,忠大伯还身强力壮,墩实个子,红脸庞,短胡子黑里带黄。 【梁斌《红旗谱》十】

身体 [shēn tǐ lì xíng]
释义: 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示例: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阯(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 【清·张惠言《承拙斋空传》】

身微 [shēn wēi lì báo]
释义: 指地位低下,财力不足。

神驰 [shén chí lì kùn]
释义: 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神工鬼 [shén gōng guǐ lì]
释义: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声嘶 [shēng sī lì jié]
释义: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 闻一多《贾岛》:“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

狮象搏兔,皆用全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释义: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狮子搏兔,亦用全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释义: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实与有 [shí yù yǒu lì]
释义: 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出处: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

势孤 [shì gū lì báo]
释义: 势力孤单,力量薄弱。指人少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

势均 [shì jūn lì dí]
释义: 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示例: 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

势钧 [shì jūn lì dí]
释义: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势均力敌”。

势穷 [shì qióng lì cù]
释义: 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同“势穷力屈”。

势穷 [shì qióng lì jié]
释义: 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

势穷 [shì qióng lì qū]
释义: 形势窘迫,力量衰竭。

手无缚鸡之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释义: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出处: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合作 [tōng lì hé zuò]
释义: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出处: 《论语·颜渊》:“盍彻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示例: 都在向我们说明通力合作,进向平和的建设的道路。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

同德协 [tóng dé xié lì]
释义: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协契 [tóng lì xié qì]
释义: 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毕 [tóng xīn bì lì]
释义: 指齐心尽力。

同心并 [tóng xīn bìng lì]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示例: 有寇而战,则同心并力。 【宋·苏轼《策别十三》】

同心合 [tóng xīn hé lì]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同心竭 [tóng xīn jié lì]
释义: 指齐心尽力。同“同心毕力”。

同心僇 [tóng xīn lù lì]
释义: 指齐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同心戮 [tóng xīn lù lì]
释义: 指齐心合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同心协 [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示例: 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心叶 [tóng xīn yè lì]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 [tóng xīn yī lì]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枉费心 [wǎng fèi xīn lì]
释义: 犹言枉费心机。指白费心思。

是视 [wéi lì shì shì]
释义: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

是视 [wéi lì shì shì]
释义: 指竭尽己力而为。

文治武 [wén zhì wǔ lì]
释义: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无能为 [wú néng wéi lì]
释义: 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示例: 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八·史阁部书》】

维艰 [wù lì wéi jiān]
释义: 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孝悌 [xiào tì lì tián]
释义: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 《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效犬马 [xiào quǎn mǎ lì]
释义: 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出处: 《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齐心 [xié lì qí xīn]
释义: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同心 [xié lì tóng xīn]
释义: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示例: 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协心戮 [xié xīn lù lì]
释义: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协心同 [xié xīn tóng lì]
释义: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同“协心戮力”。

心长 [xīn cháng lì duǎn]
释义: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心长力短,对不起极了!”

交瘁 [xīn lì jiāo cuì]
释义: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出处: 冰心《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我们心力交瘁,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么?”

衰竭 [xīn lì shuāi jié]
释义: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心有余而不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释义: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 《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示例: 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心余 [xīn yú lì chù]
释义: 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出处: 宋·朱熹《金紫光禄大夫黄公墓志铭》:“邻家有李永者,尚气节,雅敬慕公,察公养亲之意有余而力不足,请助公以经纪,公亦信之不疑,竭赀付之一不问。”

行有余 [xíng yǒu yú lì]
释义: 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出处: 《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研精殚 [yán jīng dān lì]
释义: 专心研究,尽力思考。同“研精竭虑”。
出处: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历观古人作,亦有不尽佳,要其研精殚力,积数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

一臂之 [yī bì zhī lì]
释义: 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出处: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示例: 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承当 [yī lì chéng dāng]
释义: 一力:独力。一个人独自负责。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示例: 你再去说,如果他肯归降,但有山高水低,我一力承当。(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十七回)

一心一 [yī xīn yī lì]
释义: 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用心竭 [yòng xīn jié lì]
释义: 用尽心计和力量。

有气没 [yǒu qì méi lì]
释义: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同“有气无力”。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示例: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有气无 [yǒu qì wú lì]
释义: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示例: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有生 [yǒu shēng lì liàng]
释义: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出处: 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示例: 青年突击队始终紧紧地结合社会的生产,一直保持着生气勃勃的、内容丰富的活动,成为一支推动生产的有生力量。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有心无 [yǒu xīn wú lì]
释义: 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出处: 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贫道必当尽诚上答,正恐有心无力耳。”
示例: 李惠翁,你既然有这门路,就赶快去找保人罢,兄弟是有心无力,对不起。 【茅盾《多角关系》】

智均 [zhì jūn lì dí]
释义: 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自不量 [zì bù liàng lì]
释义: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示例: 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释义: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出处: 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

自食其 [zì shí qí lì]
释义: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出处: 《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示例: 居贫,自食其力,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

同心 [shǐ lì tóng xīn]
释义: 齐心合力。

尽智竭 [jìn zhì jié lì]
释义: 用尽心力。

相时度 [xiāng shí duó lì]
释义: 观察时机估计力量。

疲精竭 [pí jīng jié lì]
释义: 犹言精疲力竭。

筋疲 [jīn pí lì bì]
释义: 同“筋疲力尽”。

同心 [miù lì tóng xīn]
释义: 同“戮力同心”。缪,通“戮”。

独扛 [bǐ lì dú gāng]
释义: 扛:用两手举。形容文笔雄健,文章的气势极大。
出处: 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不度德,不量 [bù dù dé,bù liàng lì]
释义: 度:衡量。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示例: 茅盾《追求·二》:他以为与其不度德不量力地好高骛远……远不如把理想放得极低,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非到实现不止。

相助 [dǐng lì xiāng zhù]
释义: 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难撑 [dú lì nán chēng]
释义: 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示例: 我一个人独力难撑,快来帮我吧。

难支 [dú lì nán zhī]
释义: 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3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示例: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5回:“张耀宗一人独力难支,只累得气喘吁吁,遍身是汗。”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