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忿窒欲 [chéng fèn zhì yù]
释义: 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出处: 《周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示例: 各宜警醒,惩忿窒欲,且休望超凡入道,也是保身安家的正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忿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同“奋不顾身”。
出处: 《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忿忿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出处: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示例: 高战也是忿忿不平,点点头。 【古龙《长干行》三】

忿火中烧 [fèn huǒ zhōng shāo]
释义: 犹言怒火中烧。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反刀直出,剁甲中颅。”

忿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 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 《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

忿世嫉俗 [fèn shì jí sú]
释义: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忿世嫉俗,发为巨震,与对跖之徒争衡。”

忿填膺 [jī fèn tián yīng]
释义: 膺:胸。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形容气愤已极。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顾其母激忿填膺,寸晷是学,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焕乎贤者之业。”

忿弃瑕 [juān fèn qì xiá]
释义: 忿:怨恨。瑕:玉上的斑痕裂纹,比喻旧有的嫌隙。抛弃怨恨和嫌隙。指重归于好。

一朝之忿 [yī zhāo zhī fèn]
释义: 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出处: 《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示例: 小人一朝之忿,曾身之不遑恤,非其性之尽也。 【《二程全书·粹言二》】

睚眦之忿 [yá zì zhī fèn]
释义: 同“睚眦之怨”。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