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乘车 [chéng chē dài lì]
释义: 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出处: 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

不共 [bù gòng dài tiān]
释义: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 《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示例: 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 【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不同 [bù tóng dài tiān]
释义: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 《公羊传·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发含齿 [dài fā hán chǐ]
释义: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出处: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示例: 丁宁丁宁,戴发含齿。 【前蜀·贯休《续姚梁公坐右铭》】

发含牙 [dài fā hán yá]
释义: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高帽儿 [dài gāo mào ér]
释义: 吹捧、恭维别人。同“戴高帽子”。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高帽子 [dài gāo mào zǐ]
释义: 吹捧、恭维别人。
出处: 《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示例: 老父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做爱戴高帽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

鸡佩豚 [dài jī pèi tún]
释义: 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出处: 《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示例: 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育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 【汉·王充《论衡·率性》】

笠乘车 [dài lì chéng chē]
释义: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出处: 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

笠故交 [dài lì gù jiāo]
释义: 指贫贱之交。
出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香岩、倦圃,领袖一时。唯时戴笠故交,担簦才子,并与宴游之席,各传酬和之篇。”

眉含齿 [dài méi hán chǐ]
释义: 长着眉毛和牙齿。指人。
出处: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盆望天 [dài pén wàng tiān]
释义: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清履浊 [dài qīng lǚ zhuó]
释义: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出处: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dài rì dài dòu]
释义: 犹言普天之下。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戴日戴斗,靡不来王。”
示例: ‘戴日戴斗’就是‘普天之下’的意思。 【方长《关于<戴斗诸蕃记>》】

霜履冰 [dài shuāng lǚ bīng]
释义: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天蹐地 [dài tiān jí dì]
释义: 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天履地 [dài tiān lǚ dì]
释义: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头识脸 [dài tóu shí liǎn]
释义: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玄履黄 [dài xuán lǚ huáng]
释义: 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 《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圆履方 [dài yuán lǚ fāng]
释义: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月披星 [dài yuè pī xīng]
释义: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示例: 真是个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出处: 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夫负妻 [fū fù qī dài]
释义: 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出处: 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示例: 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 【《庄子·让王》】

二天 [gǎ dài èr tiān]
释义: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感恩 [gǎn ēn dài dé]
释义: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示例: 偶有一个狡滑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冠山 [guàn shān dài lì]
释义: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出处: 《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含齿 [hán chǐ dài fā]
释义: 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出处: 《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示例: 固宜含齿戴发之伦,生死沐浴于覆焘之下,未有能喧者也。 【清·王夫之《绎思》】

含牙 [hán yá dài jiǎo]
释义: 有牙有角,形容兽类。同“含牙带角”。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高帽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披红 [pī hóng dài huā]
释义: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出处: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二十五回:“三百多名进士一听此言,连忙齐刷刷地叩下头去,高呼‘万岁’,恭送皇帝离座升舆。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披枷 [pī jiā dài suǒ]
释义: 指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同“披枷带锁”。

披罗 [pī luó dài cuì]
释义: 形容衣饰华丽。

披麻 [pī má dài xiào]
释义: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示例: 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

披毛 [pī máo dài jiǎo]
释义: 指牲畜。
出处: 《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蚍蜉 [pí fú dài pén]
释义: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披星 [pī xīng dài yuè]
释义: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示例: 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噙齿 [qín chǐ dài fā]
释义: 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

我负子 [wǒ fù zǐ dài]
释义: 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张冠李 [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示例: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举首 [jǔ shǒu dài mù]
释义: 抬头仰望。谓期待殷切。

蜱蜉 [pí fú dài pén]
释义: 比喻力不胜任。

目倾耳 [dài mú qīng ěr]
释义: 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凭席 [duó dài píng xí]
释义: 原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过他人。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出处: 《后汉书·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能,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示例: 清·王韬《淞隐漫录•二十四花史下》:于经尤精小学,每谈文字禅,必高踞最上乘,或谓夺戴凭席,折朱云角,洵无多焉。

负山 [fù shān dài yuè]
释义: 岳:高大的山。背负高大的山岳。比喻担负重任。
出处: 《周书•晋荡公护传》:“一得奉见慈颜,永毕生愿。生死骨肉,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苛。”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