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私仇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汪知县公报私仇,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
示例: 昏君乱相,为别人公报私仇。(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

上烝下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释义: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出处: 《左传;、 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左传·宣公三年》:“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
示例: 至如上烝下报,同人道于禽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

拔来 [bá lái fù wǎng]
释义: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出处: 《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
示例: 少顷,以足床来,置地上,促客坐;又入,携短足几至,拔来报往,蹀躞甚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跋来 [bá lái fù wǎng]
释义: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出处: 语出《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
示例: 一众乡人,跋来报往的来领吃。 【《情变》第一回】

本反始 [bào běn fǎn shǐ]
释义: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出处: 《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冰公事 [bào bīng gōng shì]
释义: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释义: 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出处: 《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示例: 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 【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

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 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文)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
示例: 滥官害民贱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八回】

雠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出处: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李投桃 [bào lǐ tóu táo]
释义: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 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祀佛看经。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

效万一 [bào xiào wàn yī]
释义: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应不爽 [bào yìng bù shuǎng]
释义: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赤心 [chì xīn bào guó]
释义: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打击 [dǎ jī bào fù]
释义: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出处: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断烂朝 [duàn làn cháo bào]
释义: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出处: 《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示例: 真令人莫名其妙。无怪朱子疑心他不可解,王安石蔑视他为断烂朝报,要束诸高阁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恶有恶 [è yǒu è bào]
释义: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示例: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恩有重 [ēn yǒu zhòng bào]
释义: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ě bào shén]
释义: 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么快。”

恩恩相 [ēn ēn xiāng bào]
释义: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恩将仇 [ēn jiāng chóu bào]
释义: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示例: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感恩图 [gǎn ēn tú bào]
释义: 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示例: 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则感恩图报,声气相应,岂不是平添了一条臂膀。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私雠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私仇 [guān bào sī chóu]
释义: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红旗 [hóng qí bào jié]
释义: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回:“刚才部里来送信,说剑南倭寇已被文隐平定,一两日就有红旗报捷到京。”

活眼现 [huó yǎn xiàn bào]
释义: 指现世的报应。
出处: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急来佛脚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释义: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出处: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示例: 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报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频传 [jié bào pín chuán]
释义: 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出处: 徐迟《地质之光》:“在六十年代里,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借身 [jiè shēn bào chóu]
释义: 指舍身助人报仇。同“借交报仇”。
出处: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借交 [jiè jiāo bào chóu]
释义: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 《史记·郭解列传》:“(解)以躯借交报仇。”

借客 [jiè kè bào chóu]
释义: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 《汉书·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尽忠 [jìn zhōng bào guó]
释义: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 尽忠报国,乃臣子之责。 【明·郭勋《英烈传》第三回】

精忠 [jīng zhōng bào guó]
释义: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 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捐躯 [juān qū bào guó]
释义: 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出处: 《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示例: 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 【清·钱采《说岳全传》第16回】

犬马之 [quǎn mǎ zhī bào]
释义: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杀身 [shā shēn bào guó]
释义: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善有善 [shàn yǒu shàn bào]
释义: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善有善,恶有恶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释义: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出处: 《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示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上蒸下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释义: 泛指乱伦的性行为。

通风 [tōng fēng bào xìn]
释义: 风:风声。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出处: 清·颐锁《黄绣球》第二十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示例: 他立刻掉头,抄横巷子赶回冼大妈的竹寮,打算给那几个共产党员通风报信。(欧阳山《三家巷》二十六)

通风 [tōng fēng bào xùn]
释义: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同“通风报信”。

投木 [tóu mù bào qióng]
释义: 原指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出处: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桃 [tóu táo bào lǐ]
释义: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投桃之 [tóu táo zhī bào]
释义: 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托公 [tuō gōng bào sī]
释义: 借公事报私怨。

现世现 [xiàn shì xiàn bòo]
释义: 报:报应。原为佛家语。后指人做了恶事,今生就会得到报应。意指报应很快。
出处: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妄语部》卷九十三:“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示例: 那世里造的孽,这会子现世现报,叫我那一个眼睛瞧得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雪耻 [xuě chǐ bào chóu]
释义: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睚眦必 [yá zì bì bào]
释义: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示例: 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 【《后汉书·公孙瓒传》】

还一 [yī bào huán yī bào]
释义: 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示例: 明儿大伙一人带一根大棒子,用大棒子来审韩大棒子,这叫一报还一报。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

一还一 [yī huán yī bào]
释义: 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不是我千错万错,大刚来一还一报。”
示例: 黛玉听了笑道:“阿弥陀佛。到底是我的好姐姐。你一般也遇见对子了。可知一还一报,不爽不错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一叶 [yī yè bào qiū]
释义: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出处: 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以德 [yǐ dé bào yu]
释义: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 九公才说恐女儿国将舅兄留下,日后倘有此事,我们就去救你出来,也算“以德报德”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

以德 [yǐ dé bào yuàn]
释义: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恶 [yǐ è bào è]
释义: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出处: 《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示例: 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

以身 [yǐ shēng bào guó]
释义: 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出处: 《魏书·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以怨 [yǐ yuàn bào dé]
释义: 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处: 《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示例: 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 【冰心《斯人独憔悴》】

以直 [yǐ zhí bào yuàn]
释义: 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处: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 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因果 [yīn guǒ bào yìng]
释义: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 《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示例: 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冤冤相 [yuān yuān xiāng bào]
释义: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出处: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知恩 [zhī ēn bào dé]
释义: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出处: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知恩 [zhī ēn bào ēn]
释义: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示例: 这虽是小事,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平安 [zhú bào píng ān]
释义: 比喻平安家信。
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蛇雀之 [shé què zhī bào]
释义: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後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怨雪耻 [bào yuàn xuě chǐ]
释义: 报:报复;雪:洗刷。报怨恨,洗刷耻辱。
出处: 《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