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兵来将挡,水来土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释义: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出处: 元·无名氏《大战邳彤》:“主公,便好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示例: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得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八回】

不以一眚大德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释义: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其不意,其不备 [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释义: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处: 语出《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示例: 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 【《新五代史·杂传六·丁会》】

盗铃 [dào líng yǎn ěr]
释义: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出处: 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盗钟 [dào zhōng yǎn ěr]
释义: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西遮 [dōng yǎn xī zhē]
释义: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东遮西 [dōng zhē xī yǎn]
释义: 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归师勿,穷寇勿追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wù zhuī]
释义: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出处: 《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花遮柳 [huā zhē liǔ yǎn]
释义: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疾雷不及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示例: 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疾雷不暇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释义: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出处: 晋·傅玄《傅子·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疾霆不暇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释义: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江郎才 [jiāng láng cái yǎn]
释义: 比喻才思衰退。同“江淹才尽”。

捷雷不及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抉瑕 [jué xiá yǎn yú]
释义: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出处: 唐·严郢《驳议吕諲》:“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两叶 [liǎng yè yǎn mù]
释义: 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漫天 [màn tiān yǎn dì]
释义: 指铺天盖地。

饰非 [shì fēi yǎn guò]
释义: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同“饰非文过”。

饰垢 [shì gòu yǎn cī]
释义: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水来土 [shuǐ lái tǔ yǎn]
释义: 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瑕不 [xiá bù yǎn yú]
释义: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示例: 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 【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迅雷不及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示例: 因此我给他个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 【曲波《林海雪原》二九】

鼻而过 [yǎn bí ér guò]
释义: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出处: 《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鼻偷香 [yǎn bí tōu xiāng]
释义: 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恶扬美 [yǎn è yáng měi]
释义: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出处: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赞》:“丹之辅道副主,掩恶扬美,傅会善意,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

恶扬善 [yǎn è yáng shàn]
释义: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谥》:“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掩恶扬善者也。”
示例: 而小异于肇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耳盗钟 [yǎn ěr dào zhōng]
释义: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耳偷铃 [yǎn ěr tōu líng]
释义: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
示例: 姐姐何必部他,他自掩耳偷铃,好似失心疯的一般。 【《天雨花》第四回】

骼埋窆 [yǎn gé mái biǎn]
释义: 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同“掩骼埋胔”。
出处: 《后汉书·赵咨传》:“但以生者之情,不忍见形之毁,乃有掩骼埋窆之制。”

骼埋胔 [yǎn gé mái zì]
释义: 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出处: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郑玄注:“骨枯曰骼,肉腐曰胔。”
示例: 方春戒节,赈济乏厄,掩骼埋胔之时。 【《后汉书·质帝纪》】

过饰非 [yǎn guò shì fēi]
释义: 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出处: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他们想占有一切,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而用以掩过饰非。”

过扬善 [yǎn guò yáng shàn]
释义: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出处: 《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口而笑 [yǎn kǒu ér xiào]
释义: 掩:捂。笑时捂住口,以防出声失礼。
出处: 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示例: 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强颜之女子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

口胡卢 [yǎn kǒu hú lú]
释义: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示例: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口葫芦 [yǎn kǒu hú lú]
释义: 捂着嘴笑。
出处: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口失声 [yǎn kǒu shī shēng]
释义: 指忍不住笑出声来。
出处: 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目捕雀 [yǎn mù bǔ què]
释义: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其不备 [yǎn qí bù bèi]
释义: 掩:掩袭。备:防备。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亦作“掩其无备”。
出处: 《南齐书·刘怀珍传》:“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正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
示例: 故意到三更时分,掩其不备,一齐闯进弥陀寺,不论僧俗,见一个,拿一个。 【《官场维新记》第十回】

其无备 [yǎn qí wú bèi]
释义: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出处: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示例: 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 【《旧唐书·李密传》】

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释义: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出处: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示例: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 【《红楼梦》第六二回】

人耳目 [yǎn rén ěr mù]
释义: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示例: 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掩人耳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瑕藏疾 [yǎn xiá cáng jí]
释义: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眼捕雀 [yǎn yǎn bǔ què]
释义: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同“掩目捕雀”。
出处: 《魏书·尔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一重一 [yī chóng yī yǎn]
释义: 指山峦重迭稠密。
出处: 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瑜不 [yú bù yǎn xiá]
释义: 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出处: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示例: 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遮前 [zhē qián yǎn hòu]
释义: 指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出处: 宋·朱熹《答叶正则书》之四:“大家讲究到底,大开眼看觑,大开口说话,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须得如此遮前掩后,似说不说,做三日新妇子模样,不亦快哉!”

耳目 [zhē yǎn ěr mù]
释义: 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出处: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

窃钟 [qiè zhōng yǎn ěr]
释义: 见“窃锺掩耳”。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