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不武 [bù wén bù wǔ]
释义: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处: 唐·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被发 [pī fà wén shēn]
释义: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出处: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示例: 禹入裸国,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非乐而为此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共轨 [tóng wén gòng guǐ]
释义: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百代 [bǎi dài wén zōng]
释义: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 《晋书·陆机传》:“制曰:‘故足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班马 [bān mǎ wén zhāng]
释义: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示例: 班马文章由夙慧,庾鲍诗句实前缘。 【清·刘璋《飞花艳想》第二回】

半白 [bàn wén bàn bái]
释义: 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示例: 这篇文章……唯一的缺点,是“半文半白,似通非通” 【琼瑶《匆匆太匆匆》】

不白 [bàn wén bù bái]
释义: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示例: 听了乔泰这一遍半文不白的话,那女子犹豫起来。 【高罗佩《狄公案·四漆屏》】

表面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释义: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示例: 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兼武 [bǐng wén jiān wǔ]
释义: 犹言能文能武。
出处: 唐·牛肃《纪闻·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经武 [bǐng wén jīng wǔ]
释义: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出处: 南朝·梁·沈约《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

约礼 [bó wén yuè lǐ]
释义: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 《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示例: 博文约礼,讵穷于钻仰也。 【清·王闿运《八代文粹序》】

不立 [bù lì wén zì]
释义: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师问:‘祇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峰曰:‘兼不立文字语句。’”

不名一 [bù míng yī wén]
释义: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不直一 [bù zhí yī wén]
释义: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才兼 [cái jiān wén wǔ]
释义: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 《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

入武 [chū wén rù wǔ]
释义: 指文武兼备。
出处: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粗通 [cū tōng wén mò]
释义: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粗通文墨。”

大块 [dà kuài wén zhāng]
释义: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示例: 眉山苍苍,大块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 【清·黄景仁《砚铭》】

大有 [dà yǒu wén zhāng]
释义: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出处: 清·无名氏《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示例: 他的话大有文章可做。

大做 [dà zuò wén zhāng]
释义: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示例: 他拿此小事大做文章来对付你们。

孤证 [dān wén gū zhèng]
释义: 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示例: 录寄贵刊,希为刊载,一以略助多闻,二以见单文孤证,是难以‘必定’一种史实而常有‘什么疑义’的。 【鲁迅《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道德 [dào dé wén zhāng]
释义: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出处: 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典章 [diǎn zhāng wén wù]
释义: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 《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地下修 [dì xià xiū wén]
释义: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 《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示例: 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 【唐·司空图《狂题》诗】

织采 [diāo wén zhī cǎi]
释义: 比喻词藻华丽。

刻镂 [diāo wén kè lòu]
释义: 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断发 [duàn fà wén shēn]
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出处: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示例: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汉·曹操《善哉行》诗】

强记 [duō wén qiáng jì]
释义: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 《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为富 [duō wén wéi fù]
释义: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出处: 《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缛礼 [fán wén rù lǐ]
释义: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示例: 烦文缛礼之疲其形,惕谗畏谴之斗其心。 【明·唐顺之《赠宜兴令冯少虚序》】

末节 [fán wén mò jié]
释义: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出处: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缛节 [fán wén rù jié]
释义: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处: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示例: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 【鲁迅《坟·看镜有感》】

反面 [fǎn miàn wén zhāng]
释义: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语。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诗》:巨屦扬矣,于彼高冈;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带贬,反面文章,含蓄无穷,颇有风人之旨。’”

染翰 [fēi wén rǎn hàn]
释义: 挥笔疾书。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飛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示例: 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

任武 [fèi wén rèn wǔ]
释义: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出处: 《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不名 [fēn wén bù míng]
释义: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不取 [fēn wén bù qǔ]
释义: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又且一清如水,分文不取。”
示例: 有的是荒山地,山价地租,我分文不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不直 [fēn wén bù zhí]
释义: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不值 [fēn wén bù zhí]
释义: 形容毫无价值。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示例: 这个东西分文不值。

未取 [fēn wén wèi qǔ]
释义: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巧语 [fú wén qiǎo yǔ]
释义: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黼黻 [fǔ fú wén zhāng]
释义: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出处: 《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示例: 内坐一女,年纪三十许,黼黻文章,光明夺目。 【清·程麟《此中人语·曾睹瑶池仙客》】

大册 [gāo wén dà cè]
释义: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出处: 宋·汪藻《<苏魏公集>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示例: 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长往矣。 【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

典册 [gāo wén diǎn cè]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示例: 不知古之闻人,何乐辍其高文典册,而以翰墨为游戏也。 【清·高尚缙《万国演义序》】

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出处: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膏粱 [gāo liáng wén xiù]
释义: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出处: 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示例: 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 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断句 [gū wén duàn jù]
释义: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出处: 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只义 [gū wén zhī yì]
释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广先生 [guǎng wén xiān sheng]
释义: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出处: 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示例: 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 【宋·梅尧臣《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瓶》诗】

官样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释义: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出处: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文章官样》:“王安国曰:‘文章格调须是官样。’”
示例: 但此辈有运动而无文学,则亦殊令出版者为难,盖官样文章究不能令人自动购读也。 【《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

鸟迹 [guī wén niǎo jì]
释义: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出处: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横僿不 [héng sài bù wén]
释义: 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厚貌深 [hòu mào shēn wén]
释义: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出处: 清·陈梦雷《绝交书》:“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动人。”

织锦 [huí wén zhī jǐn]
释义: 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出处: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示例: 则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慧业 [huì yè wén rén]
释义: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骥子龙 [jì zǐ lóng wén]
释义: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出处: 《北史·裴延俊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张字 [jiǎng wén zhāng zì]
释义: 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较武论 [jiào wǔ lùn wén]
释义: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此书讲道学,筹经济谈天测地,较武论文,无不原原本本,穷极要妙,此其本领之大也。”

纬武 [jīng wén wěi wǔ]
释义: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出处: 唐·许敬宗《定宗庙乐议》:“早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示例: (伍子胥)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牵义 [jū wén qiān yì]
释义: 拘泥于字义、文义。

奋武 [kuí wén fèn wǔ]
释义: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出处: 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示例: 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不讳 [lín wén bù huì]
释义: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出处: 《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示例: 古人临文不讳,或谓史迁讳谈为同,然滑稽传有谈言解纷语,恐此说未确。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五】

流言飞 [liú yán fēi wén]
释义: 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为生 [mài wén wéi shēn]
释义: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出处: 唐·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满腹 [mǎn fù wén zhāng]
释义: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出处: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乃武 [nǎi wén nǎi wǔ]
释义: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出处: 唐·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乃武乃 [nǎi wǔ nǎi wén]
释义: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出处: 语出《书经·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 清·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弄法舞 [nòng fǎ wǔ wén]
释义: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示例: 弄法舞文,聋痴瞽愚,流波至今,一任簿书。 【明·刘基《官箴中》】

乐旨 [pān wén lè zhǐ]
释义: 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出处: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
示例: 雅擅潘文乐旨,妙参羊体嵇心。 【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八】

披发 [pī fà wén shēn]
释义: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出处: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示例: 禹入裸国,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只事 [piàn wén zhī shì]
释义: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出处: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铺采摛 [pù cǎi chī wén]
释义: 指铺陈文采。

剩义 [páng wén shèng yì]
释义: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共赏 [qí wén gòng shǎng]
释义: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出处: 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瑰句 [qí wén guī jù]
释义: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出处: 《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存质 [qì wén cún zhì]
释义: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就武 [qì wén jiù wǔ]
释义: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示例: 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二回】

假醋 [qiǎng wén jiǎ cù]
释义: 指假斯文。
出处: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有一等寒俭的泛泛之徒,他出来的不诚心,无实行,一个个强文假醋。”

浉醋 [qiǎng wén jiǎ cù]
释义: 指假斯文。同“强文假醋”。

假醋 [qiáo wén jiǎ cù]
释义: 指假斯文;假道学。

琴挑 [qín tiāo wén jūn]
释义: 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自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并茂 [qíng wén bìng mào]
释义: 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文辞也很美盛。
出处: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荟萃 [rén wén huì cuì]
释义: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示例: 这个地方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是个值得浏览的好去处。

出武 [rù wén chū wǔ]
释义: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出处: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总军挟郡,入文出武。三十年间,式遏戎虏。”

能武 [shàn wén néng wǔ]
释义: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蛇化为龙,不变其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释义: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出处: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身无分 [shēn wú fēn wén]
释义: 形容非常贫穷。
示例: 他北上求职,却遭到扒手扒窃,身无分文,求告无门。

大义 [shēn wén dà yì]
释义: 指深奥的大道理。

附会 [shēn wén fù huì]
释义: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傅会 [shēn wén fù huì]
释义: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峻法 [shēn wén jùn fǎ]
释义: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巧诋 [shēn wén qiǎo dǐ]
释义: 罗织罪名,蓄意毁谤。
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
示例: 近阅所传,可备参考……而故摘一字一句以售己说,遂至略人全文,则亦深文巧诋而可笑之甚矣! 【明·徐渭《又奉师季先生书》】

曲折 [shēn wén qǔ shé]
释义: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周内 [shēn wén zhōu nà]
释义: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出处: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示例: 满洲太祖以七恨誓师,未必无深文周内之言,然明之无端起衅,亦不得谓无咎。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回】

周纳 [shēn wén zhōu nà]
释义: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示例: 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工的深文周纳。 【鲁迅《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

圣神 [shèng shén wén wǔ]
释义: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出处: 《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示例: 身女子也,则虽圣神文武,不得仁宦。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

断字 [shí wén duàn zì]
释义: 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示例: 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

谈字 [shí wén tán zì]
释义: 知晓文字。
出处: 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市民 [shì mín wén xué]
释义: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饰非 [shì fēi wén guò]
释义: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书同,车同轨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
释义: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栉字 [shū wén zhì zì]
释义: 指训释文字。

斯斯 [sī sī wén wén]
释义: 形容举目文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扫地 [sī wén sǎo dì]
释义: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示例: 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俗下 [sú xià wén zì]
释义: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假醋 [suān wén jiǎ cù]
释义: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俩人酸文假醋的满嘴里喷了会子四个字儿的匾。”

遂非 [suí fēi wén guò]
释义: 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
出处: 汉荀悦《汉纪·昭帝纪》:“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孟子·公孙丑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示例: 责贾不能勉其君以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过也。 【宋朱熹集注】

达礼 [tōng wén dá lǐ]
释义: 指有学问懂礼仪。

达理 [tōng wén dá lǐ]
释义: 指有学问懂道理。

达艺 [tōng wén dá yì]
释义: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调武 [tōng wén diào wǔ]
释义: 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共规 [tóng wén gòng guī]
释义: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唾地成 [tuò dì chéng wén]
释义: 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生训 [wàng wén shēng xùn]
释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同“望文生义”。

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释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 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深诋 [wēi wén shēn dǐ]
释义: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出处: 《汉书·咸宣传》:“稍迁至御史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纬武经 [wěi wǔ jīng wén]
释义: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出处: 《晋书·齐王攸传赞》:“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释义: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示例: 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 【叶圣陶《演讲》】

儒雅 [wēn wén rú yǎ]
释义: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示例: 从他的相貌、神气和言谈、举止看,也很温文儒雅,不带一点儿草莽英雄模样。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不对题 [wén bù duì tí]
释义: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出处: 冰心《我的学生》:“她睡梦中常说英语—有时文不对题的使人发笑。”

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释义: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 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采风流 [wén cǎi fēng liú]
释义: 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示例: 金陵古称佳丽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清·余怀《〈板桥杂记〉序》】

弛武玩 [wén chí wǔ wán]
释义: 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成庙暮年,深见承平日久,文弛武玩,禁烟之令稍以操切治之,辄启边衅。”

从字顺 [wén cóng zì shùn]
释义: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出处: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示例: 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觌武匿 [wén dí wǔ nì]
释义: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出处: 语出《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
释义: 俗指笔、墨、纸、砚。
出处: 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示例: 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绝笔。奶子随即取捧过文房四宝。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一回】

房四侯 [wén fáng sì hòu]
释义: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出处: 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房四士 [wén fáng sì shì]
释义: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出处: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房四物 [wén fáng sì wù]
释义: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出处: 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

房四艺 [wén fáng sì yì]
释义: 指琴、棋、书、画。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古书、画、琴、棋,谓之文房四艺。”

风不动 [wén fēng bù dòng]
释义: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示例: 尽管外面闹翻了天,他在屋里仍然文风不动,照旧读他的书。

过其实 [wén guò qí shí]
释义: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 《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
释义: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示例: 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 【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过遂非 [wén guò suí fēi]
释义: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出处: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籍先生 [wén jí xiān shēng]
释义: 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奸济恶 [wén jiān jì è]
释义: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江学海 [wén jiāng xué hǎi]
释义: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示例: 崇文院之列三馆,国子监之印群书,虽唐汉之盛,无以加此,故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 【宋·姚铉《〈唐文粹〉序》】

经武略 [wén jīng wǔ lüè]
释义: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经武纬 [wén jīng wǔ wěi]
释义: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出处: 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
示例: 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

君司马 [wén jūn sī mǎ]
释义: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君新寡 [wén jūn xīn guǎ]
释义: 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君新醮 [wén jūn xīn jiào]
释义: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婪武嬉 [wén lán wǔ xī]
释义: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理不通 [wén lǐ bù tōng]
释义: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出处: 《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示例: 很难想象,有的人连写信都文理不通,怎么能准确、简炼、明白地写出科学论文呢?

理俱惬 [wén lǐ jù qiè]
释义: 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出处: 《旧唐书·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期酒会 [wén qī jiǔ huì]
释义: 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
出处: 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人墨客 [wén rén mò kè]
释义: 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
示例: 文人墨客大概是感性太锐敏了之故罢,向来就很娇气,什么也给他说不得,见不得,听不得,想不得。 【《鲁迅全集·坟》】

人墨士 [wén rén mò shì]
释义: 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示例: 一来使情人见了,也好当面招魂,二来使文人墨士闻之,也好做几首诗文,留个不朽! 【清·李渔《比目鱼》第七回】

人无行 [wén rén wú xíng]
释义: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示例: 决不能让文人无行的现象继续存在。

人相轻 [wén rén xiāng qīng]
释义: 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人学士 [wén rén xué shì]
释义: 泛指文人、文士。

如其人 [wén rú qí rén]
释义: 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出处: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示例: 古人每爱说“文如其人”,然如像光慈的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在我的经验上,却是很少见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弱书生 [wén ruò shū shēng]
释义: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山会海 [wén shān huì hǎi]
释义: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身断发 [wén shēn duàn fā]
释义: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身剪发 [wén shēn jiǎn fā]
释义: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身翦发 [wén shēn jiǎn fā]
释义: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深网密 [wén shēn wǎng mì]
释义: 用法严刻,法网严密。

丝不动 [wén sī bù dòng]
释义: 一点儿也不动。

似其人 [wén sì qí rén]
释义: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搜丁甲 [wén sōu dīng jiǎ]
释义: 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韬武略 [wén tāo wǔ lüè]
释义: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
释义: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示例: 今者文恬武嬉,宜若可为安静之计。 【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二】

通残锦 [wén tōng cán jǐn]
释义: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出处: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无加点 [wén wú jiā diǎn]
释义: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同“文不加点”。

武差事 [wén wǔ chà shì]
释义: 比喻明劫暗偷。

武兼备 [wén wǔ jiān bèi]
释义: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武全才 [wén wǔ quán cái]
释义: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出处: 《旧五代史·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示例: 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

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
释义: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示例: 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武之道 [wén wǔ zhī dào]
释义: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示例: 文武之道,厥猷未坠。 【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武之道,一张一弛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释义: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出处: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示例: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献之家 [wén xiàn zhī jiā]
释义: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星高照 [wén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比喻文运亨通。

行出处 [wén xíng chū chǔ]
释义: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示例: 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修武备 [wén xiū wǔ bèi]
释义: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修武偃 [wén xiū wǔ yǎn]
释义: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以载道 [wén yǐ zài dào]
释义: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出处: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示例: 古人说“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

圆质方 [wén yuán zhì fāng]
释义: 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章盖世 [wén zhāng gài shì]
释义: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

章经济 [wén zhāng jīng jì]
释义: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章巨公 [wén zhāng jù gōng]
释义: 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出处: 唐·李贺《高轩过》:“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示例: 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开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 【宋·许顗《彦周诗话》】

章钜公 [wén zhāng jù gōng]
释义: 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章魁首 [wén zhāng kuí shǒu]
释义: 魁首:为首的,这里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写得最好,文才极高。

章山斗 [wén zhāng shān dòu]
释义: 指文章为人所宗仰。
出处: 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章宿老 [wén zhāng sù lǎo]
释义: 宿:年老的,长期从事的。指擅长文章的大师。
出处: 《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章星斗 [wén zhāng xīng dòu]
释义: 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

章憎命 [wén zhāng zèng mìng]
释义: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章宗工 [wén zhāng zōng gōng]
释义: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章宗匠 [wén zhāng zōng jiàng]
释义: 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昭武穆 [wén zhāo wǔ mù]
释义: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出处: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示例: 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

治武力 [wén zhì wǔ lì]
释义: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斌斌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子同升 [wén zǐ tóng shēng]
释义: 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
出处: 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wén zǐ wén sūn]
释义: 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出处: 《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宗学府 [wén zōng xué fǔ]
释义: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治武功 [Wén zhì wǔ gōng]
释义: 比喻政治与军事。
出处: 《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治,去民之灾,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示例: 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武偃 [wǔ yǎn wén xiū]
释义: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舞笔弄 [wǔ bǐ nòng wén]
释义: 指舞文弄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舞弄 [wǔ nòng wén mò]
释义: 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亦作“舞文弄墨”。

弄法 [wǔ wén nòng fǎ]
释义: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示例: 我想这为吏的扭曲作直,舞文弄法,只这一管笔上,送了多少人也呵。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

弄墨 [wǔ wén nòng mò]
释义: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出处: 《隋书·王充传》:“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示例: 而写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面越舞越糊涂。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

巧诋 [wǔ wén qiǎo dǐ]
释义: 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饰智 [wǔ wén shì zhì]
释义: 指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玩法 [wǔ wén wán fǎ]
释义: 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析律舞 [xī lǜ wǔ wēn]
释义: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出处: 宋苏舜钦《论五事·景祐四年五月七日阁门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清白者必多方以误之,贪婪者则啖利以制之,然后析律舞文,鬻狱市令,上下其手,轻重厥刑。”

犀顶龟 [xī dǐng guī wén]
释义: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出处: 语出《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示例: 犀顶龟文何肯相,雷光泡影认眉须。 【康有为《自题三十影像》诗】

嬉笑怒骂,皆成 [xī xiào nù mà,jiē chéng wén zhāng]
释义: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出处: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之一:“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示例: 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

下笔成 [xià bǐ chéng wén]
释义: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出处: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示例: 他文思敏捷,下笔成文。

匽武 [xīng wén diào wǔ]
释义: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大手 [xióng wén dà shǒu]
释义: 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

偃武 [xiū wén yǎn wǔ]
释义: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出处: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言而无,行之不远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释义: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出处: 北周·庚信《燕射歌辞·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行远 [yán wén xíng yuǎn]
释义: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出处: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行之不远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释义: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出处: 宋·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言之无,行而不远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释义: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行之不远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释义: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示例: 今人徙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 【胡適《文学改良刍议》】

偃兵修 [yǎn bīng xiū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偃革尚 [yǎn gé shàng wén]
释义: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出处: 《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偃武崇 [yǎn wǔ chóng wén]
释义: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出处: 《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偃武觌 [yǎn wǔ dí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偃武兴 [yǎn wǔ xīng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偃武行 [yǎn wǔ xíng wén]
释义: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示例: 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

偃武修 [yǎn wǔ xiū wén]
释义: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出处: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示例: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演武修 [yǎn wǔ xiū wén]
释义: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示例: 圣皇治世掌山川,演武修文将相全。 【明无名氏《曹彬下江南》第一折】

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示例: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啮字 [yǎo wén niè zì]
释义: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齧字 [yǎo wén niè zì]
释义: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一代 [yī dài wén zōng]
释义: 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不名 [yī wén bù míng]
释义: 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示例: 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一文不名。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1章】

不值 [yī wén bù zhí]
释义: 指毫无价值。
出处: 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示例: 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钱难倒英雄汉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
释义: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示例: 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如命 [yī wén rú mìng]
释义: 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同“一钱如命”。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一纸空 [yī zhǐ kōng wén]
释义: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活佛喇嘛毫无见识,一任外人播弄,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

逸句 [yí wén yì jù]
释义: 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

害辞 [yǐ wén hài cí]
释义: 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示例: 子美诗,备诸家体,非必率合程度,侃侃者然也。是篇落句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意耶?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

会友 [yǐ wén huì yǒu]
释义: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乱法 [yǐ wén luàn fǎ]
释义: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出处: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以郄视 [yǐ xì shì wén]
释义: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出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无行 [yǒu wén wú xíng]
释义: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示例: 盖自居于圣贤,而訾毁其亲,可谓有文无行,名教之罪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王充》】

余风遗 [yú fēng yí wén]
释义: 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乐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其馀风遗文,盖蔑如也。”

鱼质龙 [yú zhì lóng wén]
释义: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生义 [yuán wén shēng yì]
释义: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允武 [yǔn wén yǔn wǔ]
释义: 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 《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掌上观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释义: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枕典席 [zhěn diǎn xí wén]
释义: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出处: 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害意 [zhí wén hài yì]
释义: 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出处: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示例: 此皆执文害意,信经废传之过也。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二】

质非 [zhì fēi wén shì]
释义: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出处: 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重厚少 [zhòng hòu shǎo wén]
释义: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谲谏 [zhǔ wén jué jiàn]
释义: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出处: 《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祝发 [zhù fā wén shēn]
释义: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出处: 《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字顺 [zì shùn wén cóng]
释义: 用词行文自然妥贴,表达清楚。
出处: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

祖述尧舜,宪章 [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
释义: 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出处: 《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示例: 故虽周公制作,夫子著名,莫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

祖武宗 [zǔ wǔ zōng wén]
释义: 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出处: 南朝梁王中《头陀寺碑文》:“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

樽酒论 [zūn jiǔ lùn wén]
释义: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示例: 连年客里度初度,樽酒论文第一遭。 【陈世宜《上巳社集是日值余初度》诗】

车轨共 [chē guǐ gòng wén]
释义: 车同轨,书同文。指统一。

节威反 [jié wēi fǎn wén]
释义: 节减威强,复用文理。

经武纬 [jīng wǔ wěi wén]
释义: 见“经文纬武”。

达礼 [zhī wén dá lǐ]
释义: 同“知书达礼”。

织锦回 [zhī jǐn huí wén]
释义: 见“织锦回文”。

穿凿句 [chuān wén záo jù]
释义: 钻研文字,琢磨词句。《艺文类聚》卷七九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耶?”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种学绩 [zhǒng xué jì wén]
释义: 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种学织 [zhǒng xué zhī wén]
释义: 见“种学绩文”

缛节 [xū wén rù jié]
释义: 虚伪的礼数,繁琐的仪节。

缛礼 [xū wén rù lǐ]
释义: 同“虚文缛节”。

缛礼 [fán wén rù lǐ]
释义: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彬彬 [bīn bīn wén zhì]
释义: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示例: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典册高 [diǎn cè gāo wén]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示例: 典册高文的文物价值不可轻视。

织彩 [diāo wén zhī cǎi]
释义: 比喻词藻华丽。
出处: 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孝武诗,雕文织綵,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

杜诗韩 [dù shī hán wén]
释义: 唐代杜甫的诗与韩愈的文。谓诗文的典范。
出处: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谓杜诗韩文,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

尔雅温 [ěr yǎ wēn wén]
释义: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反跌 [fǎn diē wén zhāng]
释义: 反着说正面话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本想做反跌文章,先说个不成功,好等他哥来还价,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

不受 [fēn wén bù shòu]
释义: 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不少 [fēn wén bù shǎo]
释义: 丝毫没有短少。
示例: 打开失而复得的钱包,分文不少,让我感动万分。

套语 [fú wén tào yǔ]
释义: 不疼不痒的客套话。
示例: 请说一些实际的内容,少来一些浮文套语。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