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zhī fǎ fàn fǎ]
释义: 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示例: 对知法犯法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乱纪 [bài fǎ luàn jì]
释义: 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处势 [bào fǎ chǔ shì]
释义: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出处: 《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不二 [bù èr fǎ mén]
释义: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出处: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示例: 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常可 [bù fǎ cháng kě]
释义: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出处: 《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古不修今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
释义: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出处: 《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

不及之 [bù jí zhī fǎ]
释义: 指不适用的法规。
出处: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示例: 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不及之法。

不足为 [bù zú wéi fǎ]
释义: 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示例: 那些工作作风实不足为法。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

吹大 [chuī dà fǎ luó]
释义: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出处: 《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春秋笔 [chūn qiū bǐ fá]
释义: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示例: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大吹 [dà chuī fǎ luó]
释义: 原指佛家讲经说法时要吹法螺。后比喻空口说大话。
出处: 《金光明经·赞叹品》:“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
示例: 于是在端王前大吹法螺,硬说他曾在陈国瑞军营打过前敌。 【《庚子事变》】

小廉 [dà fǎ xiǎo lián]
释义: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出处: 《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示例: 末吏有个知识,便规谏上宪,一堂和气,大法小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大经大 [dà jīng dà fǎ]
释义: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示例: 《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后夫义妇顺。’这是大圣大贤的大经大法。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大明 [dà jíng fǎ dù]
释义: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出处: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不阿贵 [fǎ bù ē guì]
释义: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出处: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示例: 做到法不阿贵可能会遇到种种习惯势力的阻挠,因此,我们一定执法守法,坚决顶住歪风邪气的侵袭。

不传六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释义: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示例: 佛门有句话,法不传六耳。大师父总该知道。 【《花城》1981年第4期】

不徇情 [fǎ bù xùn qíng]
释义: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出多门 [fǎ chū duō mén]
释义: 门:门径。指各部门各自为政,自立法制,使法令不能统一,无从执行。
出处: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刘贲传》:“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示例: 我们不希望看到法出多门的局面。

出一门 [fǎ chū yī mén]
释义: 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海无边 [fǎ hǎi wú biān]
释义: 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家拂士 [fǎ jiā bì shì]
释义: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出处: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灸神针 [fǎ jiǔ shén zhēn]
释义: 神奇的针灸技术。
出处: 元·王实甫《本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力无边 [fǎ lì wú biān]
释义: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出处: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轮常转 [fǎ lún cháng zhuàn]
释义: 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无边,普济众生。
出处: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示例: 此一炷香,愿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

脉准绳 [fǎ mài zhǔn shéng]
释义: 犹言法则标准。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外施仁 [fǎ wài shī rén]
释义: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当朝的圣人最恼的贪官污吏,也还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职,发往军台效力。”

无二门 [fǎ wú èr mén]
释义: 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同“法出一门”。
出处: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无可贷 [fǎ wú kě dài]
释义: 指按法律不可宽恕。
出处: 《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
示例: [马子畦]实属甘心从逆,法无可贷,应请即予就地正法,以昭炯戒。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

奉公如 [fèng gōng rú fǎ]
释义: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示例: 想俺这为官的,都只要奉公如法也啊。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

奉公守 [fèng gōng shǒu fǎ]
释义: 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示例: 我们每个人都要奉公守法,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

受诛 [fú fǎ shòu zhū]
释义: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如炉 [guān fǎ rú lú]
释义: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示例: 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印长老处要可常。长老离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钱钞与公人。常言道:官法如炉,谁肯容情。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横行不 [héng xíng bù fǎ]
释义: 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出处: 《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画一之 [huà yī zhī fǎ]
释义: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出处: 《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示例: 苟且之令行,画一之法废,月增日长,雄唱雌和。 【唐·杜牧《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

乱纪 [huài fǎ luàn jì]
释义: 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示例: 坏法乱纪自王朝,史书特继春秋笔。 【清·张鹏翀《经史法戒诗》】

讲经说 [jiǎng jīng shuō fǎ]
释义: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出处: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井井有 [jǐng jǐng yǒu fǎ]
释义: 有条理、有法度。

就地正 [jiù dì zhèng fǎ]
释义: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示例: 且地方坤民,困受该逆之害,伏辕固请将该逆就地正法,以快人心。 【清·刘坤一《禀张中丞》】

居官守 [jū guān shǒu fǎ]
释义: 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从事 [jūn fǎ cóng shì]
释义: 按照军法严办。
出处: 《汉书·王莽传》:“敢有趁灌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隆刑峻 [lóng xíng jùn fǎ]
释义: 指刑法重而严。

市恩 [mài fǎ shì ēn]
释义: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
出处: 元·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没天 [méi fǎ méi tiān]
释义: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这么个横强盗,这样没法没天的!我偏要打这里走。”

奈何 [méi fǎ nài hé]
释义: 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
出处: 朱自清《那里走·我们的路》:“所以那些没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将向这三条路里躲了进去。”

明罚敕 [míng fá chì fǎ]
释义: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出处: 《周易·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示例: 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 【《晋书·郭璞传》】

审令 [míng fǎ shěn lìng]
释义: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墨守成 [mò shǒu chéng fǎ]
释义: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同“墨守成规”。

目无 [mù wú fǎ jì]
释义: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且尔捣毁学堂,亦属目无法纪。”

目无王 [mù wú wáng fǎ]
释义: 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舞文 [nòng fǎ wǔ wén]
释义: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示例: 弄法舞文,聋痴瞽愚,流波至今,一任簿书。 【明·刘基《官箴中》】

欺公罔 [qī gōng wǎng fǎ]
释义: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乎上,仅得乎中 [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释义: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炮制 [rú fǎ páo zhì]
释义: 炮制: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示例: 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炮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泡制 [rú fǎ pào zhì]
释义: 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同“如法炮制”。

砲制 [rú fǎ pào zhì]
释义: 依照成法,砲制中药。比喻照样仿做。

舍身求 [shě shēn qiú fǎ]
释义: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深文峻 [shēn wén jùn fǎ]
释义: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生公说 [shēng gōng shuō fǎ]
释义: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出处: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示例: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绳之以 [shéng zhī yǐ fǎ]
释义: 根据法律制裁。
出处: 《后汉书·冯衍传》:“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示例: 对于那些目无法纪的人,必须绳之以法,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贪赃坏 [tān zāng huài fǎ]
释义: 贪污受贿,违犯法纪。同“贪赃枉法”。

贪赃枉 [tān zāng wǎng fǎ]
释义: 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示例: 陈绛在福建,据说贪赃枉法,声名狼籍。 【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贪脏枉 [tān zāng wǎng fǎ]
释义: 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王子犯,庶民同罪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释义: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出处: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示例: 老话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他们不过是哺退乡绅,怎敢日清日白便把人打死! 【《何典》第九回】

徇私 [wǎng fǎ xùn sī]
释义: 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自弊 [wéi fǎ zì bì]
释义: 作定自弊。

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释义: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 《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上》:“而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违条犯 [wéi tiáo fàn fǎ]
释义: 违犯法律条文。
出处: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昨已斩了。”
示例: 另设牌二十四面,分类标明,如有违条犯法者,许被害抱牌进告。 【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二】

违条舞 [wéi tiáo wǔ fǎ]
释义: 违犯法律条文。同“违条犯法”。

无天 [wú fǎ wú tiān]
释义: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舞文弄 [wǔ wén nòng fǎ]
释义: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示例: 我想这为吏的扭曲作直,舞文弄法,只这一管笔上,送了多少人也呵。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

舞文玩 [wǔ wén wán fǎ]
释义: 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现身说 [xiàn shēn shuō fǎ]
释义: 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出处: 《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示例: 袁伯珍这一席话,可谓现身说法。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六回】

想方设 [xiǎng fāng shè fǎ]
释义: 想种种办法。
出处: 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说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逍遥 [xiāo yáo fǎ wài]
释义: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 巴金《探索集·再说小骗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虚报产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骗子是不会长期逍遥法外的。”
示例: 这些该死的反动派,当然也抓到一些,可是总还有逍遥法外的。 【丁玲《粮秣主任》】

小廉大 [xiǎo lián dà fǎ]
释义: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出处: 《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示例: 天下之大,百官之众,小廉大法,岂繁无人。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徇情枉 [xùn qíng wǎng fǎ]
释义: 徇:曲从;枉:使歪曲。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
出处: 元·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示例: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徇私枉 [xùn sī wǎng fǎ]
释义: 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示例: 他因徇私枉法而致身败名裂。

严刑峻 [yán xíng jùn fǎ]
释义: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 《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示例: 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言出 [yán chū fǎ suí]
释义: 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

炮制 [yī fǎ páo zhì]
释义: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出处: 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但还少见到有人衷心羡慕这种罪恶,认为大有依法炮制的价值。”

砲制 [yī fǎ pào zhì]
释义: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为教 [yǐ fǎ wéi jiào]
释义: 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出处: 《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以身试 [yǐ shēn shì fǎ]
释义: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处: 《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示例: 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奉公守法,不要以身试法。

以文乱 [yǐ wén luàn fǎ]
释义: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出处: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释义: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示例: 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 【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

眼藏 [zhèng fǎ yǎn cáng]
释义: 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出处: 《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示例: 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辄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正法眼藏也。 【元·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序》】

直度 [zhèng fǎ zhí dù]
释义: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正身明 [zhèng shēn míng fǎ]
释义: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出处: 《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不阿 [zhí fǎ bù ā]
释义: 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如山 [zhí fǎ rú shān]
释义: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示例: 这位法官一贯秉公办案,执法如山,不徇私情。

祖宗成 [zǔ zōng chéng fǎ]
释义: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出处: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示例: 然则所谓守旧者,……死守几经劫余之祖宗成法,朝堂龌龊,乡里谩骂,作蚊蚋之污渠一哄而已。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

祖宗 [zǔ zōng fǎ dù]
释义: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出处: 《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示例: 仁宗即位时,大学士的品位还不过是五品,这是祖宗法度,不能擅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祖宗家 [zǔ zōng jiā fǎ]
释义: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不要说好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寻国事说一句话。这是规矩,也叫做‘祖宗家法’。”

自毙 [zuò fǎ zì bì]
释义: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示例: 怎奈此时官场中人,十居其九是吃烟的,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

自弊 [zuò fǎ zì bì]
释义: 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示例: 章谊叟侍郎有田有明州……叹其赋重。从兄彦武在俯视曰:‘此作法自弊之过也。’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

弁髦 [biàn máo fǎ jì]
释义: 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示例: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

动循矩 [dòng xún jǔ fǎ]
释义: 循:遵循;矩:规矩;法:法则,礼法。举动遵循规矩礼法。形容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规范。
出处: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

动静有 [dòng jìng yǒu fǎ]
释义: 法: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出处: 《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是谓妇德。
示例: 《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恩深 [ēn shēn fǎ chí]
释义: 弛:废弛。因恩情深厚而不执行法纪,使犯罪的人逃脱应受到的惩罚。
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相从患难,共守孤城,推食解衣,情同骨肉。乃恩深法弛,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恩深 [ēn shēn fǎ chí]
释义: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不容情 [fǎ rù róng qíng]
释义: 法律不会对坏人坏事加以宽容,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
示例: 谁都明白法不容情。

不责众 [fǎ bù zé zhòng]
释义: 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回:“如今的廪膳生员个个都是刺儿头,法不责众啊!”

外施恩 [fǎ wài shī ēn]
释义: 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示例: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烦劳他找到山西省负责人,能否为聂绀弩‘法外施恩’。”

成令修 [fǎ chéng lìng xiū]
释义: 指有法律为依据,行政命令也恰当。
出处: 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张施。”

头例首 [fǎ tóu lì shǒu]
释义: 指首先受到刑法条例惩处的人。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可怜俺侯公子,做了个法头例首。”

风流调 [fēng liú diào fǎ]
释义: 谓调情的手法。
示例: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淫词儿早则休,简帖儿从今罢。犹古自参不透风流调法。今后悔罪也。”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