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带水 [tuō ní dài shuǐ]
释义: 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宋·释道元《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
示例: 这篇文章拖泥带水,读起来索然无味。

封关 [wán ní fēng guān]
释义: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示例: 仍愿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清·黄遵宪《樱花歌》诗)

禅絮沾 [chán xū zhān ní]
释义: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出处: 《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趁水和 [chèn shuǐ huò ní]
释义: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乘云行 [chéng yún xíng ní]
释义: 比喻地位高下悬殊。
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矫慎》:“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出污而不染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
释义: 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出处: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而不染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释义: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 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出云入 [chū yún rù ní]
释义: 指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比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出处: 清·王韬《徐古春耆旧诗存序》:“及一旦势位崇,名誉盛,畴昔知交,贫贱潦倒,伏处田里,不足引援,往往尽削其酬酢诗文,不使一篇登之集中,出云入泥,良可浩叹。”

带水拖 [dài shuǐ tuō ní]
释义: 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现多作“拖泥带水”。
出处: 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示例: 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还山去。 【宋·刘克庄《解连环·甲子生日》词】

鸿雪爪 [hóng ní xuě zhǎo]
释义: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同“鸿爪雪泥”。
出处: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鸿爪春 [hóng zhǎo chūn ní]
释义: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同“鸿爪雪泥”。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鸿爪留 [hóng zhǎo liú ní]
释义: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同“鸿爪雪泥”。
出处: 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

鸿爪雪 [hóng zhǎo xuě ní]
释义: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出处: 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示例: 追忆当年留宿,或提灯而采荷叶,或曳足而仰星河,呼茶命短腿之胡奴,烧韭烦庞眉之老姊,忽忽四五年,鸿爪雪泥,都为陈迹。 【清·袁枚《答何献葵明府书》】

扬波 [huá ní yáng bō]
释义: 指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画沙印 [huà shā yìn ní]
释义: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出处: 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黄麻紫 [huáng má zǐ ní]
释义: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烂醉如 [làn zuì rú ní]
释义: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示例: 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自辰以迄四漏,计各尽百壶。曾烂醉如泥,沉睡座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木雕 [mù diāo ní sù]
释义: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示例: 怡红院里的人吓的一个个象木雕泥塑一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车瓦马 [ní chē wǎ mǎ]
释义: 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船渡河 [ní chuán dù hé]
释义: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出处: 《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

多佛大 [ní duō fó dà]
释义: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十五日已前,水涨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

金万点 [ní jīn wàn diǎn]
释义: 指菊花名。

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释义: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示例: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蟠不滓 [ní pān bù zǐ]
释义: 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出处: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菩萨过江 [ní pú sà guò jiāng]
释义: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示例: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释义: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塑木雕 [ní sù mù diāo]
释义: 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中隐刺 [ní zhōng yǐn cì]
释义: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猪疥狗 [ní zhū jiè gǒu]
释义: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猪癞狗 [ní zhū lài gǒu]
释义: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猪瓦狗 [ní zhū wǎ gǒu]
释义: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足巨人 [ní zú jù rén]
释义: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古不化 [nì gǔ bù huà]
释义: 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出处: 《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示例: 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泥古不化者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古非今 [nì gǔ fēi jīn]
释义: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出处: 宋·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古拘方 [nì gǔ jū fāng]
释义: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名失实 [nì míng shī shí]
释义: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出处: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而不滓 [niè ér bù zǐ]
释义: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示例: 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

判若云 [pàn ruò yún ní]
释义: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浊水 [wū ní zhuó shuǐ]
释义: 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示例: 他决心痛改前非,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身上的污泥浊水。

削铁如 [xuē tiě rú ní]
释义: 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示例: 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鸿迹 [xuě ní hóng jì]
释义: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同“雪泥鸿爪”。

鸿爪 [xuě ní hóng zhǎo]
释义: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示例: 雪泥鸿爪,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 【清·陶宗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曳尾 [yè wěi ní tú]
释义: ①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云飞 [yún fēi ní chén]
释义: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出处: 《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殊路 [yún ní shū lù]
释义: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出处: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异路 [yún ní yì lù]
释义: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出处: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示例: 妾命薄春冰,身轻秋叶,云泥异路,浊水清尘。然既委身于君子,岂再托体于他人? 【明·李昌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之别 [yún ní zhī bié]
释义: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之差 [yún ní zhī chā]
释义: 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出处: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带水 [zhān ní dài shuǐ]
释义: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劚玉如 [zhú yù rú ní]
释义: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劚玉如泥。”

不啻云 [bù chì yún ní]
释义: 不啻:无异于。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地上的泥土的距离。比喻差别极大
示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然此书与《宝箓天章》,不啻云泥之别。”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