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安于故俗,于旧闻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释义: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山隅 [bì nì shān yú]
释义: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出处: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示例: 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 【《梁书·王僧孺传》】

道在屎 [dào zài shǐ nì]
释义: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出处: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示例: 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每下愈况。 【严复《救亡决论》】

屙金 [ē jīn niào yín]
释义: 比喻生存有术。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扶危拯 [fú wēi zhěng nì]
释义: 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呼船 [jí nì hū chuán]
释义: 比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己饥己 [jǐ jī jǐ nì]
释义: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己饥 [jǐ nì jǐ jī]
释义: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示例: 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不救 [jiàn nì bù jiù]
释义: 犹言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救焚拯 [jiù fén zhěng nì]
释义: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示例: 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 【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救火拯 [jiù huǒ zhěng nì]
释义: 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救饥拯 [jiù jī zhěng nì]
释义: 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忘反 [liú nì wàng fǎn]
释义: 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心灭质 [nì xīn miè zhì]
释义: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 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示例: 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 【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叔援 [sǎo nì shū yuán]
释义: 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善游者 [shàn yóu zhě nì]
释义: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瓦查尿 [wǎ chá niào nì]
释义: 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出处: 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扶危 [zhěng nì fú wēi]
释义: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