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杀驴 [xiè mò shā lǘ]
释义: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示例: 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百般折 [bǎi bān zhé mó]
释义: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示例: 她任凭酷刑百般折磨,紧咬着牙关,始终坚贞不屈。 【《言行和心理》】

百世不 [bǎi shì bù mó]
释义: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出处: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示例: 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唐·韩愈《送穷文》】

不可 [bù kě mó miè]
释义: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出处: 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示例: 但是我又不知道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巴金《春雨》八】

擦拳 [cā quán mó zhǎng]
释义: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
示例: 他说话时卷起袖子擦拳磨掌,好像要和谁打架似的。 【巴金《死去的太阳》四】

擦掌 [cā zhǎng mó quán]
释义: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出处: 《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示例: 俞实夫猛然地站起来,寿美子擦掌磨拳地要奔出去,静子拉住了她。 【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二幕】

操揉 [cāo róu mó zhì]
释义: 犹言反复磨练。

策顽 [cè wán mó dùn]
释义: 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砥砺琢 [dǐ lì zhuó mó]
释义: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出处: 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八回:“政府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砥行 [dǐ xíng mó míng]
释义: 磨砺德行与名节。
出处: 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颠扑不 [diān pū bù mó]
释义: 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耳鬓斯 [ěr bìn sī mó]
释义: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比不得似先前这等亲热了。”

耳鬓厮 [ěr bìn sī mó]
释义: 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示例: 自此耳鬓厮磨,亲同形影。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耳鬓撕 [ěr bìn sī mó]
释义: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
示例: 我回想起我们耳鬓撕磨的日子,心中泛起幸福的暖流。

刮垢 [guā gòu mó guāng]
释义: 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出处: 唐·韩愈《劝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刮垢 [guā gòu mó hén]
释义: 涤除污垢,磨除伤痕。比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出处: 唐·孙樵《与高锡望书》:“贵文则丧质,近质则太秃,刮垢磨痕,卒不能到史。”

好事多 [hǎo shì duō mó]
释义: 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出处: 宋·晁补之《安公子》词:“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金·董解元《西厢》一:“真所谓佳期难得,好事多磨。”
示例: 哪知好事多磨,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六回】

昏镜重 [hūn jìng chóng mó]
释义: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见孔目哥哥呵!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积谗 [jī chán mó gǔ]
释义: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出处: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历世 [lì shì mó dùn]
释义: 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砺世 [lì shì mó dùn]
释义: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出处: 宋·秦观《官制下》:“爵禄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砺世磨钝者也。”
示例: 仰见我皇上右文之至意,砺世磨钝,鼓舞激劝。 【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

临阵 [lín zhèn mó dāo]
释义: 临:到、快要;阵:上阵打仗。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示例: 临阵磨刀也不顶用,只有靠平时的努力。

临阵 [lín zhèn mó qiāng]
释义: 临:到,快要;阵:阵地、战场;枪:指梭镖、长矛一类的武器。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示例: 学习要靠平时努力,不要临阵磨枪,到考试前才用功。

菱角作鸡头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释义: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面壁 [miàn bì mó zhuān]
释义: 比喻事不能成功。
出处: 《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示例: 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古人之常事。 【宋·陈师道《请月长老再住荐福疏》】

不磷,涅不缁 [mó bù lín,niè bù zī]
释义: 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杵成针 [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示例: 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杵作针 [mó chǔ zuò zhēn]
释义: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示例: 只要工夫下得深,总有磨杵作针的一天。

穿铁鞋 [mó chuān tiě xié]
释义: 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 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示例: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刀不误砍柴工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
释义: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刀擦枪 [mó dāo cā qiāng]
释义: 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示例: 他又在磨刀擦枪准备战斗。

刀霍霍 [mó dāo huò huò]
释义: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出处: 《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砥刻厉 [mó dǐ kè lì]
释义: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盾之暇 [mó dùn zhī xiá]
释义: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而不磷,涅而不缁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释义: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出处: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昬抉聩 [mó hūn jué kuì]
释义: 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

棱刓角 [mó léng liǎng jiǎo]
释义: 指磨削棱角。

厉以须 [mó lì yǐ xū]
释义: 指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亦作“磨砺以须”。

砺以须 [mó lì yǐ xū]
释义: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摩以厉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砻底厉 [mó lóng dǐ lì]
释义: 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砻砥砺 [mó lóng dǐ lì]
释义: 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

砻浸灌 [mó lóng jìn guàn]
释义: 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砻镌切 [mó lóng juān qiē]
释义: 指磨砺切磋。
出处: 宋·王安石《进说》:“磨砻镌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

礲淬励 [mó lóng cuì lì]
释义: 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礲砥砺 [mó lóng dǐ lì]
释义: 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礲浸灌 [mó lóng jìn guàn]
释义: 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同“磨砻浸灌”。

铅策蹇 [mó qiān cè jiǎn]
释义: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出处: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

拳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释义: 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激动、气愤的样子。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数万之中,都是能征惯战之将,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

形炼性 [mó xíng liàn xìng]
释义: 指锻炼身心。

牙吮血 [mó yá shǔn xuè]
释义: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牙凿齿 [mó yá záo chǐ]
释义: 咬牙切齿。形容凶狠的样子。

踵灭顶 [mó zhǒng miè dǐng]
释义: 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同“摩顶放踵”。

砖成镜 [mó zhuān chéng jìng]
释义: 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磨砖岂能成镜邪?”

盘两圆 [mò pán liǎng yuán]
释义: 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出处: 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别缘,老实说磨盘两圆,呀,俺则把这几点儿回话柳爷衙院。”

搦朽 [nuò xiǔ mó dùn]
释义: 指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千古不 [qiān gǔ bù mó]
释义: 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百折 [qiān mó bǎi shé]
释义: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切瑳琢 [qiē cùn zhuó mó]
释义: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切磋琢 [qiē cuō zhuó mó]
释义: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示例: 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十年 [shí nián mó jiàn]
释义: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出处: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工夫 [shuǐ mó gōng fū]
释义: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示例: 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铁棒成针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铁杵成针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砚穿 [tiě yàn mó chuā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洗濯 [xǐ zhuó mó cuì]
释义: 指修养锻炼。

永不 [yǒng bù mó miè]
释义: 永远不会消灭。
示例: 他为中国革命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游回 [yóu huí mó zhuǎn]
释义: 犹言团团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有钱能使鬼推 [yǒu qián néng shǐ guǐ tuī mò]
释义: 俗语。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能办到,金钱万能。
出处: 晋·鲁褒《钱神论》:“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
示例: 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钞一分货。(明·沈璟《义侠记·萌奸》)

泽吻 [zé wěn mó yá]
释义: 犹言龇牙咧嘴。凶残的样子。
出处: 《新唐书·酷吏传序》:“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

只要工夫深,铁杵成针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出处: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成针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示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指山卖 [zhǐ shān mài mò]
释义: 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出处: 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
示例: 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 【明·徐复祚《红梨记传奇》】

指山说 [zhǐ shān shuō mò]
释义: 比喻错此说彼。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奴一节,不是那样人。”

转弯 [zhuǎn wān mó jiǎo]
释义: 指沿着曲折的道路走。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攻大 [gōng dà mó jiān]
释义: 喻艰难。

白圭可 [bái guī kě mó]
释义: 圭: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人说错话就没有办法了。
出处: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恶人自有恶人 [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释义: 凶恶成性的人自然会有更凶恶的人使他吃尽苦头。即恶有恶报。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近奸近杀古无讹,恶人自有恶人磨。”
示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恶人自有恶人磨,窃盗劫来强盗打。

耳鬓相 [ěr bìn xiāng mó]
释义: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