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抹粉 [cā zhī mǒ fěn]
释义: 犹言涂脂抹粉。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原来这海马周三,名叫周得胜,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断钢鞭,打倒在地,要给他擦脂抹粉,然后饶他性命,立了罚约的那个人。”
示例: 花枝招展,擦脂抹粉的太太小姐,在洋广杂货店穿进穿出。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绥定》】

抹粉 [chá zhī mǒ fěn]
释义: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
出处: 明·孙仁儒《东郭记·妾妇之道》:“喜值青年,全然未须,何妨巾帼罗儒,搽脂抹粉媚如狐。”

弄粉 [tiáo zhī nòng fěn]
释义: 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出处: 宋·李颀《古今诗话》:“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徐诗富艳,李多用事。李谓徐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徐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垛叠死人耳。’”
示例: 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绝,是岂作调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庑哉。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

肤如凝 [fū rú níng zhī]
释义: 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膏泽 [gāo zé zhī xiāng]
释义: 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镂冰 [huà zhī lòu bīng]
释义: 镂:雕刻。在油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示例: 非若前世一偏一曲之士,画脂镂冰,角无用之空文,徒为耳目之观者也。 【宋·孙觌《鸿庆居士集·樵居集序》】

剔膏 [kū zhī tī gāo]
释义: 比喻残酷地剥削。
示例: 在旧社会,由于地主豪绅无休止的刳脂剔膏,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

翦楮 [lòu zhī jiǎn chǔ]
释义: 雕刻油脂,剪裁楮叶。比喻徒劳无益。

民膏民 [mín gāo mín zhī]
释义: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 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民膏 [mín zhī mín gāo]
释义: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 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示例: 可怜民膏民脂,弃之无用之地。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面如凝 [miàn rú níng zhī]
释义: 凝脂:凝结的脂肪。相貌白净而丰润。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抹粉施 [mò fěn shī zhī]
释义: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同“搽脂抹粉”。

点漆 [níng zhī diǎn qī]
释义: 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抹粉 [tú zhī mǒ fěn]
释义: 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示例: 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 【鲁迅《野草·一觉》】

抹粉 [yún zhī mǒ fěn]
释义: 指妇女用脂粉装饰打扮。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每到春三二月天气,那些姊妹们都匀脂抹粉,站在前门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顽耍。”

膏不润 [zhī gāo bù rùn]
释义: 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出处: 《东观汉记·孔奋》:“直脂膏中,亦不能润。”

膏莫润 [zhī gāo mò rùn]
释义: 比喻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同“脂膏不润”。
出处: 《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秣马 [mò mǎ zhī chē]
释义: ①喂饱马,给车轴涂好油脂。指准备作战。②指准备好交通工具。

雕冰画 [diāo bīng huà zhī]
释义: 在冰上雕刻,在凝固的油脂上绘画。比喻白费工夫,劳而无功。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示例:
●明·胡应麟《甲乙剩言·卵灯》:金碧辉煌,可谓巧绝,然脆薄无用,不异雕冰画脂耳。
●宋朝孙觌《鸿庆居士集·樵居集序》:“非若前世一偏一曲之士,画脂镂冰,角无用之空文,徒为耳目之观者也。 ”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