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寻蛇 [bō cǎo xún shé]
释义: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示例: 现今惧太后梗阻新改,你反拨草寻蛇,撩起太后那边,好不误事!(《晚清文学丛钞·大马扁》第十二回)

庐三顾 [cǎo lú sān gù]
释义: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长莺飞 [cǎo zhǎng yīng fēi]
释义: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示例: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疾风劲 [jí fēng jìn cǎo]
释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 《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示例: 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周书·裴宽传》)

八公山上,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的一例。 【毛泽东《论持久战》】

黄云 [bái cǎo huáng yún]
释义: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出处: 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示例: 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白草黄云,四边无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兵马不动,粮先行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释义: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出处: 《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兵马未动,粮先行 [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释义: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示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万人民除了保证前线军需弹药粮草的供应处,还不顾一切艰苦,热情地转运与看护伤员。 【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

瞻风 [bō cǎo zhān fēng]
释义: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出处: 《五灯会元·云岩晟禅法嗣·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不弃 [bù qì cǎo mèi]
释义: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出处: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餐风宿 [cān fēng sù xuě]
释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木兰可怜父亲多病,扮女为勇,代父其役……餐风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了事 [cǎo cǎo liǎo shì]
释义: 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示例: 虽说僧经道忏,吊祭供饭,络绎不绝,终是钱银吝啬,谁肯踊跃,不过草草了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收兵 [cǎo cǎo shōu bīng]
释义: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 欧阳山《苦斗》十七:“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创未就 [cǎo chuàng wèi jiù]
释义: 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腹菜肠 [cǎo fù cài cháng]
释义: 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出处: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间求活 [cǎo jiān qiú huó]
释义: 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出处: 《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释义: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出处: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示例: 象某人这样的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

芥人命 [cǎo jiè rén mìng]
释义: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率从事 [cǎo shuài cóng shì]
释义: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出处: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唐书本纪书法》:“欧公本纪,则不免草率从事,不能为之讳也。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率将事 [cǎo lǜ jiāng shì]
释义: 指办事马虎不认真。
出处: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自序》:“虽说不愿意十分撤烂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将事’产毛病总不能免。”

率收兵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释义: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九:“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满囹圄 [cǎo mǎn líng yǔ]
释义: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出处: 《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莽英雄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释义: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出处: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昔刘邦以亭长而定汉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属,多在草泽英雄。”
示例: 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冯铿《红的日记》】

靡风行 [cǎo mí fēng xíng]
释义: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 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木俱朽 [cǎo mù jù xiǔ]
释义: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出处: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木萧疏 [cǎo mù xiāo shū]
释义: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 《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木愚夫 [cǎo mù yú fū]
释义: 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木知威 [cǎo mù zhī wēi]
释义: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 《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

蛇灰线 [cǎo shé huī xiàn]
释义: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出处: 《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示例: 该处市面,极为恐慌,乱机日深,皆由此等草蛇灰线而来。 【黄远庸《内外之形势》】

薙禽狝 [cǎo tì qín xiǎn]
释义: 薙: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出处: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示例: 岂可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能无乱乎? 【《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复三年》】

头天子 [cǎo tóu tiān zǐ]
释义: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出处: 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了个草头天子出来。他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行露宿 [cǎo xíng lù sù]
释义: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 《晋书·谢玄传》:“闻内生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示例: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偃风从 [cǎo yǎn fēng cóng]
释义: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偃风行 [cǎo yǎn fēng xíng]
释义: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衣木食 [cǎo yī mù shí]
释义: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示例: 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除根 [c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 半世连枝带叶,算从前,历尽虚花,一朝刬草除根,到此际方成结果。 【明·陶宗仪《辍耕录连枝秀》】

除根 [c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明·陶宗仪《辍耕录连枝秀》:“半世连枝带叶,算从前,历尽虚花,一朝剗草除根,到此际方成结果。”
示例: 自古道杀人见血,剗草除根。 【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

长林丰 [cháng lín fēng cǎo]
释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示例: 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承星履 [chéng xīng lǚ cǎo]
释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春晖寸 [chūn huī cùn cǎo]
释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示例: 春晖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

不留 [cùn cǎo bù liú]
释义: 连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
出处: 宋·楼钥《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示例: 若是恼了我,连你西歧寸草不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不生 [cùn cǎo bù shēng]
释义: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释义: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示例: 寸草春晖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衔结 [cùn cǎo xián jié]
释义: 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示例: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蛇惊 [dǎ cǎo shé jīng]
释义: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出处: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示例: 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宋·朱熹《答黄仁卿书》】

饭糗茹 [fàn qiǔ rú cǎo]
释义: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孟子·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示例: 舜之饭糗茹草,舜之居深山之中,皆古书所记。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

长林 [fēng cǎo cháng lín]
释义: ①茂草高林。②指隐逸之地。
出处: 唐·杜甫《进三大礼赋表》:“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
示例: 方图旦夕解组,永投丰草长林;不意缪改枢曹,值兹大坏之际。 【明·鹿善继《答陈显吾书》】

风兵 [fēng bīng cǎo jiǎ]
释义: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风驰 [fēng chí cǎo mǐ]
释义: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出处: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盩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风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从。”

风吹 [fēng chuī cǎo dòng]
释义: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示例: 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风烛 [fēng zhú cǎo lù]
释义: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风声鹤唳,木皆兵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示例: 我听了这话,心里觉得梦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见解一样,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风行 [fēng xíng cǎo cóng]
释义: 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出处: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肤皮潦 [fū pǐ liǎo cǎo]
释义: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风行 [fēng xíng cǎo mí]
释义: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出处: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风行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示例: 世俗日浅,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 【宋·陈亮《又癸卯秋书》】

浮皮潦 [fú pí liáo cǎo]
释义: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之功 [héng cǎo zhī gōng]
释义: 横草:把草踩倒。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比喻轻微的功劳。

化若偃 [huà ruò yǎn cǎo]
释义: 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出处: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黄冠 [huáng guàn cǎo fú]
释义: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黄冠 [huáng guàn cǎo lǚ]
释义: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屯粮 [jī cǎo tún liáng]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五回:“立竖招军旗号,买马招军,积草屯粮。”

疾风彰劲 [jí fēng zhāng jìn cǎo]
释义: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同“疾风知劲草”。
出处: 《晋书·宗室传论》:“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

疾风知劲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释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 《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示例: 俗语说:“疾风知劲草。”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们对于前进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峻青《瑞雪图》】

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 当局为了剪草除根,下令解散学校,把学生和教职员一律轰出来。 【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出处: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示例: 他若不来,你却莫怪,他若来了,定与你翦草除根。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

衔环 [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示例: 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枕块 [jiè cǎo zhěn kuài]
释义: 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惊蛇入 [jīng shé rù cǎo]
释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出处: 《宣和书谱·草书七》:“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示例: 作一戈如百钧弩,作一点如高峰堕石,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 【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四》】

鞠为茂 [jū wéi mào cǎo]
释义: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鞫为茂 [jū wéi mào cǎo]
释义: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枯蓬断 [kū péng duàn cǎo]
释义: 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

粮多广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释义: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出处: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绿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释义: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为寇 [luò cǎo wéi kòu]
释义: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出处: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难除 [màn cǎo nán chú]
释义: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出处: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美人香 [měi rén xiāng cǎo]
释义: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出处: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示例: “美人香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 【朱自清《经典常谈·辞赋》】

迷花沾 [mí huā zhān cǎo]
释义: 指拈花惹草。
出处: 明·孟称舜《娇红记·双逝》:“休只为迷花沾草,断送了美身躯。”

拈花惹 [niān huā rě cǎo]
释义: 拈:捏;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出处: 元·杨立斋《哨遍》:“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示例: 彩云生性本拈花惹草。(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奇花异 [qí huā yì cǎo]
释义: 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示例: 命岸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

琪花瑶 [qí huā yáo cǎo]
释义: 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 王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示例: 有座天生石台,直靠在海外,如建康营燕子一样,玲珑剔透,文采可观,遍生琪花瑶草。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六回】

墙花路 [qiáng huā lù cǎo]
释义: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出处: 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示例: 彼墙花路草,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

轻尘栖弱 [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释义: 比喻人生无常。

寝苫枕 [qǐn shān zhěn cǎo]
释义: 睡草荐,以草把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拈花 [rě cǎo niān huā]
释义: 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出处: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镜台儿边惹草拈花。”

沾花 [rě cǎo zhān huā]
释义: 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同“惹草拈花”。
出处: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

人非 [rén fēi cǎo mù]
释义: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示例: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如泣 [rú qì cǎo jiè]
释义: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 宋·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三顾 [sān gù cǎo lú]
释义: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杀人如 [shā rén rú cǎo]
释义: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十步芳 [shí bù fāng cǎo]
释义: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十步香 [shí bù xiāng cǎo]
释义: 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视如 [shì rú cǎo jiè]
释义: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出处: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示例: 任其生死,视如草芥。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霜行宿 [shuāng xíng cǎo xiǔ]
释义: 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

探竿影 [tàn gān yǐng cǎo]
释义: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天造 [tiān zào cǎo mèi]
释义: ①指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指草创之时。

铜驼 [tóng tuó cǎo mǎng]
释义: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同“铜驼荆棘”。

屯粮积 [tún liáng jī cǎo]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魏颗结 [wèi kē jié cǎo]
释义: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出处: 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闲花埜 [xián huā yě cǎo]
释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闲花野草”。

闲花野 [xián huā yě cǎo]
释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示例: 闲花野草休拈,赢得身安心自然。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衔环结 [xián huán jié cǎo]
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示例: 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美人 [xiāng cǎo měi rén]
释义: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出处: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除根 [xuē cǎo chú gēn]
释义: 犹斩草除根。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奇花 [yáo cǎo qí huā]
释义: 指仙境中的花草。

琪花 [yáo cǎo qí huā]
释义: 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贵奇异的花草。亦作“瑶草琪葩”。

琪葩 [yáo cǎo qí pā]
释义: 仙境里的花草。也指珍贵奇异的花草。同“瑶草琪花”。

闲花 [yě cǎo xián huā]
释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示例: 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明·汤显祖《紫钗记·哭收钗燕》】

一木 [yī cǎo yī mù]
释义: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示例: 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释义: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附木 [yī cǎo fù mù]
释义: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出处: 五代·王周《巫庙》诗:“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示例: 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

附木 [yǐ cǎo fù mù]
释义: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示例: 因此到所在,人多倚草附木,成行逐队来皈依他,义声赫然。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奇花 [yì cǎo qí huā]
释义: 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
示例: 异草奇花,兰芳桂馥,娇黄嫩绿,色夺绮罗。 【明·吴元泰《东游记·钟离败逃山谷》】

莺飞 [yīng fēi cǎo zhǎng]
释义: 形容明媚的春景。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示例: 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清·黄景仁《春风怨》诗】

油干灯 [yóu gān dēng cǎo jìn]
释义: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弁言》:“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油干灯草尽’,资本主义进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渐渐地崩溃,在目前‘油’虽还未‘干’,‘灯草’虽还未‘尽’,但这样下去,是朝着‘油干灯草尽’的路线走去,这是很显然的趋势。”

沾风惹 [zhān fēng rě cǎo]
释义: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晙见了武大这个老婆,打扮油样,沾风惹草,被这干人在街上,撒谜语,往来嘲戏。”

沾花惹 [zhān huā rě cǎo]
释义: 犹言沾风惹草。
出处: 《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粘花惹 [zhān huā rě cǎo]
释义: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出处: 元·商衜《一枝花·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

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示例: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招风惹 [zhāo fēng rě cǎo]
释义: 比喻招惹是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呢?”

招花惹 [zhāo huā rě cǎo]
释义: 指挑逗、勾引女子。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

无根 [zhi cao wu geng]
释义: 比喻人的成就,没有任何帮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簪蒿席 [zān hāo xí cǎo]
释义: 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八公 [bā gōng cǎo mù]
释义: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 这事让我有八公草木的余悸。

权舆 [bǎi cǎo quán yú]
释义: 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出处: 《大戴礼记•诰志》第九卷:“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剥皮囊 [bāo pí náng cǎo]
释义: 亦作“剥皮实草”。

如茵 [bì cǎo rú yīn]
释义: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示例: 宋·黄载《昼锦堂》词:“须拚醉,回首夕阳流水,碧草如茵。”

入牛口,其命不久 [cǎo rù niú kǒu,qí mìng bù jiǔ]
释义: 草进到牛嘴里,牛一定会把它吃掉。比喻难以逃脱厄运。
示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我们只是草寇,常言: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木同腐 [cǎo mù tóng fǔ]
释义: 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出处: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示例: 《唐书》:高宝赞理光铲木,与草木同腐。

里旛竿 [cǎo lǐ fān gān]
释义: 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
示例: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父亲,秀才是草里旛竿,放倒低如人,立起高如人,便嫁他也不误了孩儿也。”

剃禽狝 [cǎo tì qín xiǎn]
释义: 谓如刈割野草﹑搜捕禽兽似地予以歼灭。
出处: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除根 [c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铲:消灭;除:去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 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自古道杀人见血,铲草除根。

丁真永 [dīng zhēn yǒng cǎo]
释义: 南朝梁丁觇善隶书,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风向 [fēng xiàng cǎo yǎn]
释义: 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庶事之康,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弦不调而索清音哉!”
示例:
●《晋书·潘尼传》:“学犹莳苗,化若偃草。”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
●《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風行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
出处: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示例:
●宋陈亮《又癸卯秋书》:“世俗日浅,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
●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
●《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晋书·潘尼传》:“学犹莳苗,化若偃草。”

風行 [fēng xíng cǎo mí]
释义: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亦作“风驰草靡”。
出处: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筭所指,龙举云属。”

風吹 [fēng chuī cǎo dòng]
释义: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比喻产生变故的端倪、迹象。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示例:
●《水浒传》第二四回:“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風兵 [fēng bīng cǎo jiǎ]
释义: 犹言草木皆兵。参见“草木皆兵”。
出处: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富贵头露 [fù guì cǎo tóu lù]
释义: 富贵不可能长久,好像草上的露水一样。形容人事无定。
出处: 唐·杜甫《送孔巢父归江东》:“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浮沉 [fú chén cǎo yě]
释义: 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
示例: 他决心浮沉草野,浪迹天涯。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