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吃力不 [chī lì bù tǎo hǎo]
释义: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西伐 [dōng tǎo xī fá]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出处: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出处: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示例: 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 【元·刘致《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

东征西 [dōng zhēng xī tǎo]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出处: 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示例: 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当其勉之。 【《元史·木华黎传》】

瞒天 [mán tiān tǎo jià]
释义: 瞒天:漫天,指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没有限度的要高价。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

南征北 [nán zhēng běi tǎo]
释义: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出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示例: 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擒奸 [qín jiān tǎo bào]
释义: 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声罪致 [shēng zuì zhì tǎo]
释义: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 《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恶翦暴 [tǎo è jiǎn bào]
释义: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价还价 [tǎo jià huán jià]
释义: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示例: 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类知原 [tǎo lèi zhī yuán]
释义: 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流溯源 [tǎo liú sù yuán]
释义: 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是寻非 [tǎo shì xún fēi]
释义: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通风 [tōng fēng tǎo xìn]
释义: 犹言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寻源 [xún yuán tǎo běn]
释义: 指穷本溯源。

沿波 [yán bō tǎo yuán]
释义: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 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沿流 [yán liú tǎo yuán]
释义: 犹沿波讨源。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 严复《原强》:“其勉人治群学者,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执因责果之事,惟群事为最难,非不素讲之所得与。”

诛暴 [zhū bào tǎo nì]
释义: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释义: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

没趣 [zì tǎo méi qù]
释义: 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出处: 叶圣陶《孤独》:“他立刻觉得刚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意思,只不过自讨没趣罢了。”
示例: 他知道这样做是自讨没趣。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