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胡疐尾 [bá hú zhì wěi]
释义: 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示例: 惟信古太过,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 【宋·李纲《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

扈飞扬 [bá hù fēi yáng]
释义: 指骄横放肆。
出处: 宋·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示例: 纵容军人,使他们跋扈飞扬、横暴无耻的,不正是日本资本家吗?郭沫若《归去来·到浦东去来》

扈自恣 [bá hù zì zì]
释义: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出处: 《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示例: 缘道设关隘,垄断公私。涡河、浍、颖之间,跋扈自恣。 【《清史稿·袁甲三传》】

扈恣睢 [bá hù zì suī]
释义: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
出处: 参见“跋扈自恣”。
示例: 特别是进入残酷卑鄙的剥削阶级最上层的统治生活之后,早已经陶冶出一副狠毒乖戾,跋扈恣睢的性格。 【秦牧《长街灯语·逛东陵》】

来报往 [bá lái fù wǎng]
释义: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出处: 语出《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
示例: 一众乡人,跋来报往的来领吃。 【《情变》第一回】

履山川 [bá lǚ shān chuān]
释义: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示例: 夫齐之去周二千余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为不仁。” 【清·顾炎武《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

前踕后 [bá qián jié hòu]
释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前疐后 [bá qián zhì hòu]
释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示例: 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前踬后 [bá qián zhì hòu]
释义: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示例: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踬后,日不聊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释义: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 《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示例: 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魏巍《路标》】

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释义: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示例: 每岁十一月,天下贡举人于含元殿前,见四方馆舍人当直者,宣曰:“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 【宋·钱易《南部新书》丙】

长途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飞扬 [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 《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示例: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赠李白》诗】

豪横 [háo héng bá hù]
释义: 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

进退 [jìn tuì bá zǔ]
释义: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后疐 [qián bá hòu máo]
释义: 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
示例: 这是一件前跋后疐的事,不知如何是好!

专横 [zhuān hèng bá hù]
释义: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出处: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示例: 领导者专横跋扈,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疐后 [dì hòu bá qián]
释义: 喻进退两难。语出《诗·豳风·狼跋》:“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孔颖达疏:“狼进前则躐其胡,却退则跲其尾,是进退有难。”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