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常用词典成语词典我的字典
    

壁清野 [bì bì qīng yiě]
释义: 犹言坚壁清野。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出处: 《南齐书·曹虎传》;“部勒小戍,闭壁清野。”

阁思过 [bì gé sī guò]
释义: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出处: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阁自责 [bì gé zì zé]
释义: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出处: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示例: 民有争诉者,辄闭阁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后汉书·吴祐传》】

关绝市 [bì guān jué shì]
释义: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出处: 清·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示例: 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习故安常而不可。 【陈炽《〈盛世危言〉序》】

关却扫 [bì guān què sǎo]
释义: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示例: 时来运转,好汉也有惨遭挫败的时候,他就应该闭关却扫,往日的荣华不必再提。 【梁实秋《好汉》】

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释义: 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出处: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示例: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

关自守 [bì guān zì shǒu]
释义: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示例: 而且厦大也太过于闭关自守,此后还应该与他大学往还。 【鲁迅《两地书》五十八】

关自主 [bì guān zì zhǔ]
释义: 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出处: 见“闭关自守”。
示例: 如今不是我们闭关自主的时侯了,输入欧西先觉诸邦的艺术也正是我们的急图。 【郭沫若《文艺论集·一个宣言》】

合思过 [bì gé sī guò]
释义: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出处: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合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合自责 [bì gé zì zé]
释义: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出处: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境自守 [bì jìng zì shǒu]
释义: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出处: 明·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叠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口捕舌 [bì kǒu bǔ shé]
释义: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 《晋书·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示例: 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清·钱谦益《送马巽傅归会稽》诗】

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释义: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 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示例: 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闲事。 【宋·楼钥《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迹》卷七十二】

口结舌 [bì kǒu jié shé]
释义: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 《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示例: 刘家父女只剩了彼此瞪着,已无话可讲;祥子是闭口无言。 【老舍《骆驼祥子》十五】

门不出 [bì mén bù chū]
释义: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示例: 他总是闭门不出。

门不纳 [bì mén bù nà]
释义: 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示例: 闭门不纳的鲁男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门读书 [bì mén dú shū]
释义: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门羹 [bì mén gēng]
释义: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示例: 一次不见,第二次再去,谁知三番五次饱尝闭门羹。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门酣歌 [bì mén hān gē]
释义: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门合辙 [bì kǒu hé shé]
释义: 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出处: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门墐户 [bì kǒu jǐn hù]
释义: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 见“闭门塞窦”。
示例: 居民互相惊告,以为鬼至,每日向夕,辄闭门墐户。 【清·钮琇《觚剩续编·雁翎刀》】

门觅句 [bì mén mì jù]
释义: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出处: 宋·徐度《却扫编》卷中:“与诸生徜徉林下,或愀然而归,径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兴,取笔疾书,则一诗成矣。”

门却轨 [bì kǒu què guǐ]
释义: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出处: 见“闭门扫轨”。
示例: 说门可罗雀是夸张的,闭门却轨却是不必要的。 【孙犁《秀露集·<善暗室纪年>序》】

门却扫 [bì mén què sǎo]
释义: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蜀郡太守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门塞窦 [bì kǒu sè dòu]
释义: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 《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

门塞户 [bì kǒu sè hù]
释义: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 见“闭门塞窦”。
示例: 闭门塞户,羞见吾徒。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庚》】

门扫轨 [bì mén sǎo guǐ]
释义: 轨:车迹。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李贤注:“轨,车迹也。言绝人事。”

门扫迹 [bì kǒu sǎo guǐ]
释义: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出处: 见“闭门扫轨”。
示例: 而胡君年逾七十,平生闭门扫迹,上下千古,讨论六经。 【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

门埽轨 [bì mén sào guǐ]
释义: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门思过 [bì mén sī guò]
释义: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出处: 《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示例: 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门思愆 [bì gé sī qiān]
释义: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閤思过”。
出处: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门投辖 [bì mén tóu xiá]
释义: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出处: 《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门造车 [bì mén zào chē]
释义: 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出处: 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示例: 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 【严复《救亡决论》】

门自守 [bì mén zì shǒu]
释义: 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出处: 《汉书·王莽传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示例: 朕若闭门自守,虏必纵兵大掠。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

明塞聪 [bì míng sè cōng]
释义: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目塞聪 [bì mù sāi cōng]
释义: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目塞耳 [bì mù sè ěr]
释义: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示例: 设有人闭目塞耳,跣而疾趋,前遇险阻,安有不颠踬者哉! 【宋·司马光《遗表》】

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示例: 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毛泽东《实践论》】

塞眼睛捉麻雀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释义: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二:“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示例: ‘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麻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释义: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示例: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陈善 [chén shàn bì xié]
释义: 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出处: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耳目 [ěr mù bì sāi]
释义: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示例: 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耳目闭塞,文化落后,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关门 [guēn mén bì hù]
释义: 门户都关闭起来。形容冷清寥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示例: 家家关门闭户,镇里镇外死气沉沉。 【刘流《烈火金钢》第十四回】

固拒 [shēn bì gù jù]
释义: 固:坚决;距:同“拒”,拒绝。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 《汉书·楚元王传》:“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

固距 [shēn bì gù jù]
释义: 紧紧闭关,坚决抵制。

闩门 [shuān mén bì hù]
释义: 闩:门上横木。犹言关门闭户。
出处: 清·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过晚膳,不坐马匹,带了八个排军徒步悄悄同行,至半个时辰已到了天王庙。将已二更时候,左右人家多已闩门闭户,庭园寂静无声。”

天凝地 [tiān níng dì bì]
释义: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处: 《晋书·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羞花 [xiū huā bì yuè]
释义: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示例: 适才已见夫人面,真是羞花闭月容。 【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二六回】

夜不 [yè bù bì hù]
释义: 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出处: 《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示例: 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门自责 [bì mén zì zé]
释义: 同“闭门思过”。

门造车,出门合辙 [bì mén zào chē,chū mén hé zhé]
释义: 辙:车轮轧过的痕迹。指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出处: 宋·沈作喆《寓卷》七:“尊宿语言问答之间,未尝见面交谈也,而说法度人千里同音,如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了无差异。”
示例: 清·魏源《治篇》一:自非众议参同,乌能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也。

道不拾遗,夜不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释义: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示例: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势盛,地方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