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要素
字典
要素
字典
耳
ěr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⑴ 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⑵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⑶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⑷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⑸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ěr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⑴ 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⑵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⑶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⑷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⑸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耳
ěr
<语气>
⑴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⑵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ěr
<语气>
⑴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⑵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耳
ěr
ㄦˇ
⑴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⑵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⑷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⑸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⑹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ěr
ㄦˇ
⑴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⑵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⑷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⑸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⑹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耳
ěr
<动>
⑴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⑵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⑶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ěr
<动>
⑴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⑵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⑶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常用词典
⊙ 耳巴 【 】
[ a slap on the face ] 耳刮子
[ earflaps ] 帽耳 耳扇
⊙ 耳报神 【 】
[ spy ] [方] 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例: 遍地都是他的耳报神,他岂有不知之理。——《儿女英雄传》
⊙ 耳背 【 】
[ hard of hearing ] 耳朵听力不大好。又说“耳闭”
⊙ 耳边风 【 】
[ a puffof wind passing the ear-unheeded advice ]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例: 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耳鬓厮磨 【 】
[ close association during childhood ] 两人的耳部与鬓角相磨,形容经常相处在一起,关系密切
例: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我也不敢怠慢了你。——《红楼梦》
⊙ ……
成语词典
⊙ 当耳边风 【dāng ěr biān fēng】
释义: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示例:
他把爹妈的劝告~,结果一误再误,后来竟铸成大错。
⊙ 贵耳贱目 【guì ěr jiàn mù】
释义: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
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示例:
太守何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 倾耳而听 【qīng ěr ér tīng】
释义: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
《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示例:
民皆引领而望,~,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陈胜大呼,天下响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 扒耳搔腮 【pá ěr sāo sāi】
释义: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 闭目塞耳 【bì mù sè ěr】
释义: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示例:
设有人~,跣而疾趋,前遇险阻,安有不颠踬者哉! 【宋·司马光《遗表》】
⊙ ……
古诗词
⊙ 充耳琇莹
全诗 …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 其耳湿湿
全诗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牧人乃梦,众维鱼…
⊙ 耳属于垣
全诗 …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 ……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