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梁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梁书》唐·姚思廉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三十〇 列传二十四 裴子野 顾协 徐摛 鲍泉

裴子野传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郡闻喜县人。哥哥裴黎,弟弟裴楷、裴绰,兄弟四人都很有名气,时人称为“四裴”。祖父裴马因,曾任南中郎外兵参军。父亲名昭明,任通直散骑常侍。裴子野刚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由祖母抚养。九岁那年,祖母去世,他十分悲痛,哭泣得流血,家里人都感到奇异。年幼时好学习,会写文章。刚入朝做官时任齐朝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后因父亲去世守丧离任。居丧期间完全按礼制规定生活起居。每次到父亲的墓前都哭得很伤心,眼泪滴落处草为之枯。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表彰他的孝行,准备上书奏报,不巧范云死去,没有结果。乐安任窻名声很高,受到后学们的仰慕,凡登门拜访与之有交往者,任窻一定为他们推荐疏通,裴子野认为任窻只想借此标榜自己,偏不前去投靠,任窻也对此怀恨在心。过了好久,才征为右军安成王参军,不久又兼任廷尉正。曾三官共同签署狱牒,裴子野曾不在,同事便签上了他的名字,上奏后没有得批准,子野作为随从受牵连被免职。有人劝他向有关部门解释一下即可以无罪责。裴子野笑着回答说:“我连柳季的做法都感到羞耻,怎会企求诉讼得胜而受赏呢?”自此被免除了好久,但他却没有丝毫怨恨的意思。

  天监二年(503),吴平侯萧景任南兖州刺史,征裴子野任冠军录事,萧景调任后被解去官职。当初中书范缜与裴子野未曾相见,听说他的操行后很欣赏他。正赶上范缜升任国子博士,便上书请求将国子博士授给裴子野:“我看前冠军府录事参军河东人裴子野,年龄四十岁,字几原,幼年时有道德高尚者的秉性,成人后磨砺出国士的风范,居丧时很讲礼仪,哀伤得快要丧掉性命,不吃蔬菜水果。栖居在低下的位置,身份低下,名声细小,但生性不贪,心情不急,所以有见识的人都赞赏推崇,官府乡邻都感叹佩服。而且家世清白,世代学习儒家经典,把书籍作为游乐的场所,将文艺当作游玩休息的最好方式。著《宋论》二十卷,对宋代开国与衰落论述详尽,引经据典,很值得一读。而且章句对仗公整,考据训诂可以传后世,我认为皇室淳风浩荡,有才的人充满朝廷,官人超过了炎帝时,人才比黄帝时还多。如有一点长处可用,无论贫富,一点才干可求,不论出身高低。我历览古往今来的君子重视礼遇有贤能才干的人,没有超过当今皇上如此孜孜以求者。于是斗胆提议将我的国子博士职位,授给裴子野。这样一来则贤与不肖各归其所,世人的评论也会都觉合理。我与裴子野虽然没有交往,但到乡里寻访,想必不会有差错,所以以小人的浅识,冒昧陈述。但愿皇上能哀怜我的诚心,看到我的实意,冒犯之罪,乞求宽恕。”有关部门认为裴子野资历不够,没有同意。后不久任裴子野为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任诸暨县令,在任期间,治理刑事不加鞭打和惩罚,以理服人,老百姓很高兴,全县无诉讼之事。

  起初,裴子野的曾祖父裴松之,刘宋元嘉年间接受皇帝的诏令续修何承天写的《宋史》未完成部分,没有写完便去世了,裴子野总是想继续完成先人未完成的事业。到齐朝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流传开来,裴子野便将这段历史删节写成《宋略》二十卷,叙述史事,评论是非,见解独到,合乎时事,沈约见了后感叹地说:“我的书不如裴子野写的好。”兰陵人萧琛、北地人傅昭、汝南人周舍都很器重欣赏他。至此,经吏部尚书徐勉向高祖推荐,任裴子野为著作郎,负责撰修国史和起居注。不久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后又授通直正员郎职,仍保留中书通事舍人、著作郎等职。又下诏让他负责中书诏诰。当时西北塞外白题和滑国两国派遣使者从岷山道向梁朝进贡。这两个国家过去一直都与中原没有贡纳关系,人们不知道它们的来历。裴子野说:“汉朝时颍阴侯斩胡国白题将领一人,服虔注释说:‘白题,胡国的名称。’又汉朝定远侯攻击胡虏,八滑附从他,白题、滑国就是它们的后代。”当时人们都佩服他见识广博。皇帝下诏让他撰修《方国使图》,广泛叙述当时怀柔政策使邻国来朝的盛况,自王畿以外到海疆,共二十个国家。

  裴子野同沛国人刘显、南阳人刘之遴、陈郡人殷芸、陈留人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人韦棱等,都博览群书,相互尊重推崇,很友好,刘显特别推崇器重裴子野。当时吴平侯萧劢、范阳人张缵,每次讨论争议有关典籍,都要请裴子野来判定谁是谁非。普通七年(526),梁朝军队北伐,皇帝诏令裴子野写檄文告知魏国,裴子野接到诏令后很快就将檄文写好了,高祖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召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在寿光殿看裴子野所写的檄文,大家都很赞赏佩服。高祖看着裴子野说:“你的样子虽然瘦弱,你的文章却很豪壮。”不久又诏令他给魏国丞相元叉写封信,当天夜晚接旨,裴子野以为等到第二天才上奏,晚上便没有写,到五更时分,诏令催促他早饭前火速上奏,裴子野从容起床开始写作,天刚亮时便写好。奏上后,高祖特别欣赏。自此之后凡有符令檄文,都让裴子野起草。裴子野写文章精练且快,不喜欢华丽的词藻,写作方式多效法古人,与当时的文体很不相同,当时有些人曾因此诋毁斥责他,但到后来都对他很恭敬尊重。有人问他为什么写文章这么快,裴子野回答说:“别人写文章都是通过手写成的,而我则用心来写成,虽然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但是修改文章与抄定则是相同的。”不久改任中书侍郎,仍保留原任各职。大通元年(527),改任鸿胪卿,不久又任步兵校尉。裴子野在官府十余年,恬淡沉默自重,没有求请进谒,外婆及表亲家贫困,所得俸禄薪水都分散接济他们。没有房屋,借公家的两亩土地,盖起几间茅草屋。妻子儿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以教育子女为根本,儿子、侄儿对他敬畏不已,像对待严厉的父亲一样。晚年深信佛教,遵守教规戒律,终身只吃粗茶饭和蔬菜。中大通二年(530),在任期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顾协传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县人。晋朝司空顾和的第七代孙。顾协年幼时父亲去世了,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家里。外祖父刘宋右光禄张永曾带内孙、外孙游虎丘山,顾协当时只有几岁,张永摸着他的头说:“你想玩什么游戏呢?”顾协回答说:“我正想以山石为枕,以溪流漱心,效仿隐士生涯。”张永感叹地说:“顾家将在这孩子手里兴盛。”长大后,很好学,以精明能干著称。外婆张家很多人聪明贤达有见识,以内弟张率特别推崇他。初官扬州议曹从事史,兼任太学博士,举秀才。尚书令沈约看了他的对策后感叹地说:“自东晋以后,没有这么好的作品。”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任廷尉正。太尉临川王听说他的名声后,征召为书记官,并陪西丰侯正德读书。正德任巴西、梓潼郡郡守时,顾协任这个郡所辖的安都县令,未到任时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出补西阳郡郡丞。回京后任北中郎行参军,又兼任廷尉正。过了很久,出任庐陵郡郡丞,没有授任时,刚好西丰侯正德任吴郡郡守,任命他为中军参军,领郡五官,迁轻车湘东王参军事,兼任记室。普通六年(525),萧正德奉皇帝诏令北伐,引荐顾协任府录事参军,负责文书记载起草。

  撤军后,正赶上皇帝有诏推举贤士,湘东王上书推荐顾协说:“臣听说不少贤能的人出身寒微。所谓草野鄙陋的人的言论,也有被朝廷所采纳。我府兼记室参军吴郡人顾协,品行受到乡邻的称赞,能文能武很有学问,家世清白,宽宏大量,抱负远大,安贫乐道,内向沉静,廉洁正直奉公,不结党营私,拉宗结派,六十岁还没有娶妻生子。我想将他的品行告知官府,让他能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才华,申述他的委屈和不如意,他总是苦求我不要这样做,我也不好强迫他的意志,可称得上东南之遗宝了。皇上日夜辛劳,思贤若渴,又下诏求贤才,要求官吏推荐自己熟悉的才士,我的见识不如许、郭,虽然没有了解发现人才的能力,但如果因此而将知道的人才不上报,又怕涉嫌隐没贤才。过去孔愉上书称赞韩绩的才能,庾亮推荐翟汤的德行,我虽然不能和孔愉、庾亮相提并论,但顾协同韩绩、翟汤相比都是无愧的。”立刻被召任为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历任步兵校尉,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并保留鸿胪卿、中书通事舍人等职。大同八年(542)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顾协年少时清高耿直有志气和操行。起初担任廷尉正时,冬天衣被单薄,寺卿蔡法度对人说:“我想把身上的短袄脱下来给顾协,又怕他从此穿衣吃饭都觉得不自在。”所以便不敢将棉衣给他。任中书通事舍人后,职位相同的人都整修房舍,顾协在中书省任职十六年,用具、衣服、饮食都和往常一样毫无改变。有一位弟子开始在他手下做事,知道他为人廉洁,不敢厚贿他,只送了二千钱,顾协大怒,打了弟子二十棍,因此之后,凡在手下做事的人都不敢再送礼给他。自从服母丧后,终身穿粗布衣,吃素食。年轻时准备娶舅舅的女儿为妻,没有成婚时顾协的母亲便去世了,服丧期满后不再想娶妻之事。到六十多岁,这位姑娘也一直没有嫁人,顾协便感动地娶了她。晚年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没有后代。

  顾协博览群书,对文字学和动植物研究很深刻。曾撰写《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都流传在世。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