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魏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魏书》北齐·魏收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十三 列传一 皇后 神元皇后窦氏 文帝皇后封氏(次妃兰氏) 桓帝皇后祁氏 平文皇后王氏 昭成皇后慕容氏 献明皇后贺氏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惠太后窦氏)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文成昭太后常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 孝文废皇后冯氏 孝文幽皇后冯氏 孝文昭皇后高氏 宣武顺皇后于氏 宣武皇后高氏 宣武灵皇后胡氏 孝明皇后胡氏 孝静皇后高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父亲冯朗,先后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为西城郡公。母亲王氏,乐浪人。冯氏生于长安,出生之时,天空有奇异的光芒出现。冯朗犯罪被杀后,冯氏被选入宫中。世组太武帝拓跋焘后宫中的左昭仪,是冯氏的姑母,像母亲一样地抚养教育她。十四岁时,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冯氏被选为贵人,后来被立为皇后。高宗驾崩,按照先例,在他逝世三天之后,将其所用过的衣物器具一律焚毁,文武百官及后妃宫女,都围在火堆四周痛哭流涕,冯皇后突然哀嚎着冲入火中,被左右及时救出,很久才苏醒过来。

  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尊冯皇后为皇太后。丞相乙浑阴谋造反,当时献文帝只有十二岁,居住在为高宗守丧的小屋中,冯太后秘密商定计策,诛杀了乙浑,然后独揽大权,主持朝政。高祖孝文帝元宏出生后,由冯太后亲自抚育。此后,将军政大权交还给拓跋弘。冯太后不守妇道,行为不检点,她的男宠李弈,被献文帝拓跋弘借故处死,因此冯太后对献文帝怀恨在心。献文帝的突然死亡,世人传说是被冯太后谋害的。

  北魏承明元年(476),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听政,独揽大权。冯太后生性聪慧,精明干练,自入宫后,粗通文墨、算术。被尊为太后主持朝政时,总理万机。高祖孝文帝元宏下诏说:“朕无德无能,幼年继承帝业,依仗太后的仁慈圣明,才使得四海安宁,太后的恩德,简直无法报答。鹰雕一类伤害生灵的猛禽,应该放归山林,在原来饲养它们的地方,为太皇太后兴建佛塔。”于是撤除了饲养鹰雕猛禽的鹰师曹,在原地修建了报德佛寺。冯太后与孝文帝游览方山时,环顾四周的山川景色,不禁产生了死亡的念头,对随从的大臣们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并没有随他葬在那里,难道一定要远远地葬在高山之下,死后才显得尊贵吗?我死之后,就安葬在这里。”于是孝文帝就命令有关部门,在方山为冯太后营建陵墓,又兴建永固石室,作为太后死后的祭庙。太和五年(481)破土动工,太和八年落成,竖立石碑,镌刻碑文,称颂太后的功德。冯太后因为孝文帝还年轻,特别为他作了《劝戒歌》三百余首,又作《皇诰》十八篇,大多没有记载、流传下来。冯太后命人在长安兴建文宣王庙,又在龙城建起思燕佛图,各竖石碑,刻写颂辞。冯太后规定,凡是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的子孙后代,以及北魏历代后妃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征田租赋税,免服官府的差役。冯太后生性节俭,生活朴素,不喜欢华丽的服饰,只穿素色的丝织服装。膳食太监为她送上来的菜肴,都是用直径只有一尺的盘子盛放,日常饮食的开支,比过去减少了十分之八。冯太后曾经患病,而只服用青蒿子儿加以治疗。有次,膳食太监在黄昏时给冯太后送粥,粥碗里有一只壁虎,冯太后没有发现,一饭勺舀了起来。孝文帝在旁边看见,大怒,要将太监处死,冯太后一笑置之,不予追究。

  自从冯太后独揽大权、把持朝政以来,孝文帝对她非常孝顺恭敬,从不过问朝政,事情无论大小,一概由太后作出决定。冯太后很有才智谋略,但生性多疑残忍,是位能成大事的人物,生杀赏罚,片刻之间就能作出决定;独断专行,并不征求孝文帝的意见,所以作威作福,权倾朝野。宦官杞道德、王遇、张佑、符承祖等人,因深得太后的宠爱,一年之间便由微贱的宦官而位至王公;王睿经常出入宫中,以博得太后的欢心,几年之间便成为朝廷的宰辅重臣,太后赏赐给他们的财帛数以亿计,并赐给他们犯罪免死的诏书———金书铁券。李冲虽然因为他的才干受到太后的赏识、器重,但更因为在男女之事上博得了太后的宠爱,所以才得到太后多得不可胜数的赏赐。冯太后为人严厉精明,即使对她所宠爱的人,也不加以放纵。左右的侍从即使犯了很小的过错,也动不动就被她下令责打,多者一百余下,少的也有几十下。然而太后生性不记仇,对前一天被责打的人,第二天仍像平常那样对待,甚至有人因被责打而变得更加富贵,所以人们怀着对权势财富的欲望,虽然经常受到太后的惩罚,却到死都效忠于太后。

  冯太后曾与孝文帝游览灵泉池,宴请文武大臣、各属国的使节、少数民族的酋长,命宫廷艺人表演各国及各民族的歌舞。孝文帝率文武百官向太后祝寿,太后非常高兴,赋诗一首,孝文帝作诗相和,于是命群臣赋诗言志,共有九十人作诗唱和。

  冯太后对深孚众望的元丕、游明根等大臣,给予极为优厚的待遇,赐给他们金银玉帛和车马,每次表彰、赏赐王睿等人时,必定将元丕等人列入其中,以表示她没有私心。冯太后因为自身行为不检点,特别怕别人议论自己,别人只要一句话不当心,被她怀疑是议论讽刺自己,立刻就会被杀掉。冯太后死后,孝文帝还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像李䜣、李惠一样,因被太后猜疑而遭杀害的十几户人家的数百人,大多是清白无辜地送了命,天下的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死于太和殿,终年四十九岁。当天,有许多雄性的野鸡聚集在太华殿。孝文帝悲哀过度,一连五天不吃不喝,严重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其悲哀的程度,大大超过了丧礼的规定。孝文帝加给冯太后“文明太皇太后”的谥号。将冯太后安葬在永固陵,当天中午返回宫中,在鉴玄殿祭奠太后。孝文帝下诏说:“若遵照太后的遗旨,将丧礼从简办理,实在不足以表达我无穷的哀思;本着合情合礼的原则,只好违背太后丧事从简的遗愿。这是我怀着失去太后的巨大悲痛,反复考虑的结果。陵墓的规模,按照过去的规定,墓穴内室面积一丈,外部土层的厚度才刚刚能遮盖住墓室,这是不能满足孝子的心愿的,墓穴外室的面积可达到二丈,坟墓的边长不能超过三十多步。如今,因为太后的陵墓要供万世景仰,所以将陵墓的边长增加到六十步。辜负了太后的遗愿,心中非常悲恸。至于墓室的大小、棺椁的质朴节俭,不设置陪葬物品,甚至素丝制成的帐帷坐缛、瓷器、瓦器也不放置,则都遵从太后的遗愿做到了。然而既有遵从也有违背,不通达的人或许会怪罪。棺椁、墓室之中,是太后安息的地方,所以一一遵从太后的遗愿,一切从简。其余外面的事情,有的方面没有遵从,以尽可能地表达哀悼思念之情。应将这一切广泛地告知远近百姓、各级官员,以宣扬太后提倡节俭的美德,表明我违背太后遗旨的过失。”行卒哭礼时孝文帝继续穿着大丧丧服,左右的侍臣们也跟着穿,三公以下的朝廷大臣,改穿一周年祭礼时所穿的白绢制成的丧服,七品以下的官员,全部脱下丧服,改穿平常的官服。举行纎祭之礼,将太后的灵位供奉在太和殿,然后,公卿以下的各级官员才开始办公。孝文帝因哀伤过度而身体消瘦,为表示对太后的哀悼,不食酒肉,三年不与后妃同房。

  最初,孝文帝出于对太后的孝心,在永固陵东北面一里的地方,筹建自己的陵墓,想在死后与太后相伴相望。等到迁都洛阳之后,就指定鏶水西岸为自己的墓地,而方山那所空着的陵墓,至今犹存,被称为“万年堂”。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母亲皇甫氏生她的那天,天上红光四射。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卜卦相面,胡国珍请他来给女儿相面。赵胡说:“您的女儿,是大富大贵之相,将成为天下之母,生出天下之主。这件事,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了。”胡氏的姑母是位尼姑,善于宣讲佛教经义,世宗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被召入宫中讲授佛经教义。过了几年,这位姑母授意左右的人称赞胡氏的姿色品行,宣武帝元恪听到了,便将胡氏召入后宫,封为承华世妇。当时后宫之中,因为太子的生母将被处死的旧有制度,人人都争先恐后地祈祷,祝自己生王、生公主,没人愿意生太子。只有胡氏经常对同伴们说:“天子怎么可以独独没有儿子,怎么能够怕自己被杀,就让皇室断子绝孙呢?”等到胡氏怀上肃宗孝明帝元诩时,同伴们更用太子生母被处死的先例来恐吓她,劝她早点想办法,弄下腹中的胎儿。胡氏打定主意,毫不动摇,半夜一个人对天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个男孩,按次序能成为长子,即使生下儿子就被处死,也在所不辞。”生下元诩后,进封为充华嫔。先前,宣武帝元恪的皇子屡次夭折,元恪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怕后继无人,所以对元诩特别加以保护。元诩的乳母、保姆,都是从良家妇女中挑选来的。将元诩放在另外的宫殿抚养,连皇后和胡氏都无法前去探视。

  等到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胡氏被尊为皇太妃,后来又被尊为皇太后。胡太后主持朝政之初,大臣们只称她为殿下,她发布命令,只称“令”。后来改“令”为“诏”,群臣上报奏章,也都称她为陛下,她也就自称为“朕”了。

  胡太后天资聪慧,悟性很高,多才多艺,因为姑母是尼姑,而胡太后自幼又与她在一起,所以也略微懂得一些佛经大义。胡太后亲理万机,亲笔批阅公文、起草诏书。曾到西林园法流堂,命左右的侍臣们射箭给她看,射得不好的,就加以惩罚。而她自己将细小的针孔作为箭靶,竟然射中了。非常高兴,将布帛按照等级赏赐给左右的侍臣。先前,胡太后下诏制作申诉车,经常驾驶着申诉车,从云龙大司马门出来,行驶到皇宫西北面,从千秋门进去,以接纳百姓投诉的冤情。

  胡太后曾去游览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的各级随从,共有数百人,一齐登上山顶。胡太后废除了各种不合礼制的祭祀,而独独保留了对胡人天神的祭祀。胡太后曾巡视国库,随同前往的王公、嫔妃、公主以下的各级随从人员,共有一百多人,胡太后让各人根据自己力气的大小,尽力背扛绢布,能拿走多少,就赏赐多少,于是背得多的,超过了二百匹,背得少的,也有一百多匹。惟独长乐公主只用手拎走了二十匹,她之所以没空手而归,只是为了不显得与众不同,于是世人都称颂她的廉洁。仪同三司、陈留公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为背的绢布太多,支撑不住摔倒在地,李崇摔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世人讥笑他们道:“陈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疼脚又伤。贪婪败类恶名扬,玷污英明君主好声望。”

  当时,胡太后把持朝政,大权独揽,倚仗她的权势,威逼清河王元怿与她通奸,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淫乱不堪,深为天下人所耻笑、憎恶。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在显阳殿迎请孝明帝元诩亲政,将胡太后软禁于北宫,并在皇宫中杀害了元怿。后来,胡太后的侄儿都统胡僧敬,与备身左右张车渠等数十人,密谋杀死元叉,迎接胡太后重新主持朝政,但未能成功,胡僧敬被流放到边疆地区,张车渠等人被处死,胡太后家族的成员大多被免去官职。后来,孝明帝元诩到西林园朝见母亲胡太后,宴请文武大臣,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元叉起身走到太后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是因为外面传言太后要加害他和刘腾,所以他们才发动了政变。胡太后回答说:“没有这种说法。”到夜幕降临时,太后起身拉着孝明帝的手,一起走下殿堂,说道:“我们母子二人很久没有相聚了,今天晚上就住在一起,诸位大臣送我们进去吧。”于是胡太后带着孝明帝元诩,向东北方的小殿阁走去,左卫将军奚康生想趁此机会杀掉元叉,但没有成功。

  自从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的防范日益松懈。胡太后与孝明帝和高阳王元雍定下计策,解除了元叉的领军职务。胡太后再次临朝摄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孝昌”。从此之后,北魏的朝政日趋衰败,法纪松弛、赏罚不明,朝廷失去了威信,各地行政长官大肆贪污受贿。郑俨与胡太后在宫中欢淫无度,深得太后宠爱,因而权倾天下;李神轨、徐纥这样的小人,也都深受太后的宠信。只一二年间,他们三人就官居要职,受封为王,左右朝政,大施淫威,深为天下人所憎恶。于是文武百官人心涣散,国家的政治军事局面陷于混乱,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就起源于此时。胡僧敬因此聚集胡氏亲族,痛哭流涕地劝谏太后道:“陛下以母后的身份统治天下,怎能像这样不自重呢!”胡太后大怒,从此不再召见胡僧敬。

  胡太后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害怕招致皇族宗室的不满,因此在宫中培植党羽,以掩人耳目。孝明帝所宠信的人,胡太后总是找借口将他们杀掉。于是胡太后与孝明帝母子之间,因相互猜疑,屡次发生冲突。郑俨惟恐大祸临头,便与胡太后商议对策,恰好充华嫔潘氏生了一位皇女,胡太后便诈称生了一位皇子,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孝明帝元诩的死亡,非常突然,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被胡太后与郑俨、徐纥合伙毒死的,因此朝野群情激愤。胡太后用潘嫔的女儿冒充太子,宣布太子即位。过了几天,胡太后见人心已经安定,才宣称潘嫔原本生的是皇女,现在应重新选择皇位的继承人。于是立临洮王的儿子元钊为皇帝,年纪才三岁,天下舆论一片哗然。

  武泰元年(528),尔朱荣起兵南下,渡过黄河,胡太后只好召集孝明帝元诩的全部嫔妃,命她们全都出家当尼姑,胡太后自己也剃光了头发。尔朱荣派骑兵将胡太后与幼帝押送到河阴。胡太后在尔朱荣面前,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尔朱荣却拂袖而去。命人将胡太后与幼帝,沉入黄河溺死。胡太后的妹妹冯翊君,将太后的尸首安葬于双灵佛寺。出帝(孝武帝)元修时,才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胡太后,并给她追加谥号。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