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明史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一百六十九 列传五十七 高谷 胡濙 王直

高谷传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后,改为春坊司直郎,不久升为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后,开讲经筵。杨士奇推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四人侍奉皇上讲读。正统十年(1445),他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

  景泰初年,他升为尚书,兼翰林学士,仍掌内阁事务。英宗将回来时,迎接的礼仪太薄,千户龚遂荣投书给高谷,说礼仪应当隆重些,可以援引唐肃宗迎回太上皇的故事。高谷把它装在衣袖中带入朝廷,拿出来给群臣看,说:“武夫尚且知礼,何况儒臣呢?”众人都称赞他说得好。胡濙、王直想报告皇上。高谷说:“迎接之礼已经重又议上去了,皇上久没下决定。如果又呈进这封信,使皇上知道朝野同心,这可能也是一助。”都御史王文认为不可。后来言官把这书信奏了上去。皇上质问从哪儿得来,高谷回答说:“从臣这儿。”随即他上书恳请皇上照龚遂荣的建议办。皇上虽然没有听从,但也不加罪。

  二年(1451),高谷升为少保、东阁大学士。更换太子后,他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支给二职俸禄。应天、凤阳受灾,命高谷祭祀三个祖陵,赈济贫民。七年,他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有七人,他们之间意见多不合。高谷清明正直,所持的意见也正。王文是高谷所推荐,却屡次排挤高谷。高谷多次请求解除机要职务,皇上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因忤逆权贵要人被判死罪,高谷力救,结果他只受到薄惩。陈循和王文陷害考官刘俨、黄谏,皇上命礼部和高谷复阅试卷。高谷极力说刘俨等人无私,并说:“权贵子弟与寒士竞争,本已不可,何况他们不安义命,想因此而陷害考官呢?”皇上于是赐陈循、王文的儿子考中,只黜退了林挺一人,这事得以过去了。

  英宗复位后,陈循、王文等人都被责备斥出,高谷也因病辞职。英宗觉得高谷是长者,对廷臣说:“高谷在内阁时,议迎驾之礼和南宫之事,曾对朕有帮助。赐给他金帛袭衣,派给驿船送他回去。”不久又赐给敕书奖励。

  高谷辞职之后,杜门谢绝宾客。有人问到景泰、天顺年间的事,他总是不回答。天顺四年(146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岁。

  高谷身材英俊,喜欢朴素,虽然官当到台司之职,但家中仅是破屋瘠田而已。成化初年,赠予他太保,谥文义。


胡濙传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升为户科都给事中。

  惠帝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皇上很怀疑。五年,派胡濙出去颁发御制的各种书籍,并仿查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县乡邑,暗中探察建文帝所在。胡濙因此在外的时间最长,到十四年才回来。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皇上报告民间隐情。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皇上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十七年,他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二十一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皇上。皇上已经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皇上,到漏下四鼓才出来。在胡濙没到来之前,有传言建文帝从海上走了,皇上便分派宦官郑和等人浮海下西洋,到这时皇上才消除了疑虑。

  皇太子在南京监国,汉王制造流言诽毁太子。皇上改胡濙到南京任职,命他顺便调查此事。胡濙到后,秘密上疏驰送北京,报告太子监国七件事,说太子诚敬孝谨,并没有别的过失,皇上很高兴。

  仁宗即位后,召他到北京任行在礼部侍郎。胡濙上书提出十个理由,力言建都北京不便,请皇上回南都,以节省繁重的南北转运供给费用。皇上都嘉许采纳了。过后听说他曾有密疏上奏先帝,便怀疑他,最后没把他召来北京。胡濙转为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监祭酒。

  宣宗即位后,仍升他为礼部左侍郎。第二年胡濙来朝见,便留他在行在礼部,不久进升为尚书。汉王造反,胡濙与杨荣等人赞佐皇上亲征。事态平息后,皇上给他赐予很丰厚。第二年把长安右门的一座宅第赐给他,拨给两个守门人,赐给四枚银章。胡濙生日时,皇上在他家中赐宴给他。四年(1429),命他兼管詹事府事务。六年,张本去世,胡濙又兼管行在户部。当时国家开支项目渐多,胡濙担心财物不足开支。减免租税的诏书一下,胡濙常常阻拦不执行,皇上曾恳切地告诫他,但对他的厚爱不曾减少。皇上曾设宴招待胡濙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天下无患,全仗了卿等四人之力。”

  英宗即位后,下诏节省过度的开支。胡濙于是上奏减少对皇上的供应物资,以及裁省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使得浮费大省。正统五年(1440),山西灾荒,诏令进行宽免抚恤,但过后又命令官员出去采买物料。胡濙上书说皇上的诏令应该言而有信。他又说军人旗校谋求受到差遣,他们一出便骚扰百姓,应撤消这一举动。都被批准了。行在礼部的印章丢失,皇上下诏不问罪,命令改铸。过后,印又丢了,胡濙被弹劾入狱。不久,印章找到了,胡濙得复职。九年,胡濙七十岁了,请求退休,皇上不许。英宗被俘,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说:“文皇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侍郎于谦相合,中外人士心才定下来。

  景帝即位后,他升为太子太傅。杨善出使也先,胡濙说上皇蒙受尘埃(被俘)已久,应该带上衣服饮食送去。不见回报。上皇将回来时,皇上命礼部制定奉迎的礼仪。胡濙等人建议派礼部官员到龙虎台迎接,锦衣卫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官到土城外迎接,各将领到校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京城,进入东安门,在东上北门面南而坐,皇上拜见完毕后,百官朝见,然后上皇进入南城大内。这建议呈上后,皇上传下圣旨,说以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接,到安定门后再换法驾,其他的准如所奏。给事中刘福等人说这礼仪太轻,皇上回报说:“朕尊大兄为太上皇帝,这已是尊礼无加了。刘福等人还说太轻,其居心何在?礼部要集中官员详细调查他。”胡濙等人说:“这几位大臣并没有别的用意,只是想让陛下亲情和睦深厚而已。”皇上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说迎驾之礼应该从简,朕怎能违背?”群臣这才不敢说。正好千户龚遂荣写信投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之礼应当从厚,并提到唐肃宗迎接太上皇的故事。高谷装在袖中带入朝廷,胡濙与王直等人一同观看。王直与胡濙想上奏皇上,被都御史王文阻拦,而给事中叶盛竟把此事上奏给了皇上。叶盛的同官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濙、高谷等人,说他们都是股肱大臣,应当有闻必告,不宜私下议论。有诏书索要那封信。胡濙等人便把信呈了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太上皇的典礼,如今正可仿效实行。陛下应亲自到安定门外迎接,分派大臣到龙虎台迎接。”皇上不高兴地说:“就听从朕的命令,不要再吵着更改了。”

  上皇到京后,住在南城宫中。胡濙请皇上在明年元旦率群臣在延安门朝见上皇。皇上不许。上皇生日,胡濙请让百官到延安门拜贺,皇上也不许。三年(1452)正月,胡濙与王直都升为少傅。改换太子后,他加兼太子太师。王文厌恶林聪,便玩弄法律条文,给他罗织了罪名,想杀了他。胡濙不肯署名,便称病,几天不上朝。皇上派兴安去探病,胡濙说:“老臣本没有病,听说想杀林聪,受到惊吓而已。”林聪因此得被释放。

  英宗复位后,胡濙竭力撑着病体入宫朝见,遂即请求离职。皇上赐给玺书、白金、纸币、袭衣,拨给驿车,并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为锦衣卫官员,世袭镇抚使。胡濙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中外人士称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家后,他有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个个须眉皓白,这时候欢聚一堂,便把这样的相聚称为“寿恺”。又过了七年,他才去世,终年八十九岁。赠太保,谥忠安。

  胡濙生性节俭,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屈尊待人。他在礼部岁久,礼部上表恭贺祥瑞,按官衔他应当第一个署名,人们因此说他喜欢奉迎。南城人龚谦会很多妖术,胡濙把他推荐为天文生;他还推荐道士仰弥高,说他懂得阴阳兵法,派他去守边,因此时人颇讥讽他。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