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周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二十二 列传十四 周惠达 冯景 杨宽(杨钧 杨穆 杨俭) 柳庆(柳机 柳弘 柳鷟 柳带韦)

周惠达传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

  父亲周信,少年时在州郡当官,历任乐乡、平舒、平成三县县令,都以清廉能干出名。

  周惠达自幼就有志向操守,好读书,容貌漂亮,举止有节,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看重他的。

  魏国的齐王萧宝夤任瀛州刺史时,征召周惠达及河间人冯景同在署中,对他很尊重。

  萧宝夤回朝时,周惠达随着到了洛阳。

  领军元义权势最大,周惠达曾经因萧宝夤的关系与元义交谈,元义叹服尊重,在座上赠送给他衣物。

  孝昌初年,魏国临淮王元彧北伐,任命周惠达为府长流参军。

  万俟丑奴作乱时,萧宝夤西征,周惠达又随着进入函谷关。

  后来,萧宝夤与贼军作战,失利退回,仍任雍州刺史,命令周惠达出使洛阳。

  周惠达尚未返回,而萧宝夤谋反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师。

  由于周惠达是萧宝夤派来的使者,官府准备捉拿他。

  于是骑马悄悄返回,到潼关时,遇上大使杨侃。

  杨侃对他说:“萧氏谋反已成定局,为什么还要自投虎口?”周惠达答道:“萧王被身边之人迷惑,今日前去,希望能使他改变想法。”周惠达赶到时,萧宝夤反叛已趋明显,无法劝说,被任命为光禄勋、中书舍人。

  萧宝夤失败后,部属全都逃散,只有周惠达等几个人跟随他。

  萧宝夤对他说:“人当富贵之时,身边的人都说要赴义捐生,等到遭遇危难,才知道困境中忠心难得。”贺拔岳捉住萧宝夤送到洛阳,留下周惠达担任府祭酒,给他衣服马匹,与他商议政事。

  贺拔岳任关中大行台时,任命周惠达为从事中郎。

  曾经出使洛阳,魏孝武帝与周惠达谈到世上艰难。

  周惠达陈述天下形势,说贺拔岳诚心尽忠,只考虑平定叛乱,为国担忧。

  言词激动真切,皇帝十分嘉许。

  回来以后,把情况详细报告给贺拔岳。

  贺拔岳说:“我受君王的任命,难道只会享受荣华富贵,而不为帝王的艰难担忧吗?你上奏的话,实在合我的心意。”从此更被亲近重用。

  贺拔岳每次出征,总是命令周惠达留守。

  又转任贺拔岳府属官。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以后,侯莫陈悦得到周惠达,想让他当官。

  周惠达以有病推辞,不被允许,就逃入汉阳的麦积崖。

  侯莫陈悦被平定以后,周惠达归附太祖,立即被任命为秦州司马,安定陇西。

  太祖任大都督,率兵前往雍州时,又任命周惠达为府司马。

  魏孝武帝诏命太祖娶冯翊长公主,任命周惠达为长史,赴洛阳奉迎。

  到潼关时,魏孝武帝已经西迁,就命令周惠达先行。

  太祖对周惠达说:“从前周室东迁,依靠的是晋国、郑国。

  如今君王西迁,驾临关西,我虽然身当重任,而才能不如古人。

  你应当尽力,共同完成功业,以博取富贵。”周惠达答道:“我在外作官多年,遇上您匡复国家的机会,富贵之事,不是我敢希望的。

  只希望您威名德政传遍天下,我能够为此效点微薄之力,也就心满意足了。”太祖任大将军、大行台,任命周惠达为行台尚书、大将军府司马,封文安县子,食邑三百户。

  太祖前去镇守华州,留下周惠达治理后方。

  当时正值战乱,许多事情都需要料理。

  周惠达营造兵器,储备粮食,考察兵马,接济军国,当时对他十分依赖。

  任武安将军,授太子少傅,晋封伯爵,食邑增加三百户。

  随即升中书令,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九百户。

  加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大统四年(538),兼任尚书右仆射。

  当年,太祖与魏文帝东征,周惠达辅佐魏太子留守,总管后方政务。

  周惠达多次推辞。

  皇帝亲写诏书回答说:“此去无后顾之忧,只有委托你了。

  你身负萧何、寇恂那样的重任,是我的诚心寄托。”邙山失利后,人心震惊。

  赵青雀率领东部居民占据长安子城反叛,周惠达奉护魏太子居渭桥以北,进行抵抗。

  大军返回,赵青雀等人被处死。

  授吏部尚书。

  很久以后,又担任右仆射。

  当初关西草创基业,来不及制定礼乐。

  周惠达与礼官斟酌原有典章,到这时礼法规矩才基本完备。

  魏文帝在听朝堂奏乐时,回头对周惠达说:“这是你的功劳。”随即授仪同三司。

  周惠达虽然身居显要职务,但是为人谦虚退让,善待部下,尽心奉公,提拔贤能。

  人们都因此而敬服他。

  十年去世。

  儿子周题承袭爵位。

  隋开皇初年,由于周惠达在前代功绩卓著,追封为萧国公。


杨宽传

  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人。

  祖父杨恩,在魏国任镇远将军、河间内史。

  父亲杨钧,知识渊博,被推举为秀才,授大理平,转任廷尉正。

  多次升迁,历任洛阳令、左中郎将、华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恒州刺史、怀朔镇将等职,在镇将任上去世。

  追赠侍中、司空公,追封临贞县伯,谥号为“恭”。

  杨宽从小就有远大抱负,每当与儿童们游玩,他总是选择高大之物,坐在上面,见到的人都感到惊异。

  长大后,很能悟解文章,特别喜好武艺。

  二十岁时,授奉朝请。

  当时杨钧镇守恒州,请求跟随效力,于是改授将军、高阙戍主。

  蠕蠕内乱,其首领阿那瑰前来投奔,魏帝派使者接纳,诏命杨钧率兵护送。

  杨宽也跟随前往,因功授行台郎中。

  当时北部贼众围攻怀朔,杨钧去世,城中百姓推举杨宽守城。

  不久,怀朔陷落,杨宽向北逃到蠕蠕。

  后来讨伐贼众,将其击败,杨宽才得以返回。

  魏广阳王元深与杨宽的关系一向十分亲密,元深犯法治罪,杨宽也被逮捕。

  魏孝庄帝当时担任侍中,同杨宽有交情,把他藏在自己家里,后被赦免。

  授宗正丞。

  北海王元颢很早就器重杨宽。

  元颢当时任大行台,北征葛荣,想启用杨宽任左丞,参与谋划。

  杨宽推辞说尚未报答魏孝庄帝的厚恩,不能见利而动。

  元颢不答应。

  元颢的妹夫李神轨对元颢说:“杨宽是位义士,一般的人尚且不可改变志向,何况义士呢?大王今天强迫他随军,恐怕他也不会效力。”元颢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魏孝庄帝登基,授通直散骑侍郎,兼任河南尹丞,代理洛阳县令。

  邢杲反叛,杨宽以都督身份跟随太宰、上党王元天穆将其平定。

  就地授通直散骑常侍。

  军队尚未返回,元颢从梁国入据洛阳,孝庄帝出居河内。

  元天穆害怕,想不出对策,召集众将商议。

  杨宽说:“吴人轻率,不是大王的对手。

  何况孤军深入,军队疲惫,如同强弓射出的箭即将落地,再也难有作为。

  希望直取成皋,会师伊、洛,平定带、襄,在此一举。

  此事如同摧枯拉朽,大王还有什么怀疑?”元天穆赞同他的建议,于是率军前往成皋,命令杨宽、尔朱能担任后卫。

  由于大家不同意,随即又返回石济。

  杨宽在夜里迷失道路,误了约定期限。

  众将都说:“杨宽从小就与北海王交好,今天不会再回来了。”元天穆答道:“杨宽不是那样去留轻率的人,他耽误了行程,一定有其他原因。

  我可以为各位担保他。”话刚说完,巡逻骑兵报告杨宽到。

  元天穆拍着大腿笑道:“我本来就知道他必定回来。”急忙出帐迎接,握着他的手说:“我正盼望着你呢!”当即赏给牛三十头、车五辆、丝织品十五车、羊三十头。

  同元天穆到太行朝见孝庄帝,授散骑常侍、安东将军。

  又担任都督,参与平定河内,围攻北中。

  当时梁国将领陈庆之为元颢率军把守北门。

  元天穆在包围圈外停住马,派杨宽到城下劝说陈庆之。

  杨宽先自报姓名,然后同陈庆之交谈,晓以利害,劝他及早投降。

  陈庆之不回答。

  停了很久,才说:“您的兄长在此领兵,很想同您见面。”杨宽答道:“我兄既然屈服于大王的威严,沦为叛党,失去做臣子的道理,还有什么必要见面?刚才我先报姓名,难道不知道我哥哥在这里吗?只是由于讲信用就不必起疑,忠诚才是美德罢了。

  我们兄弟之事,这里不用再说。

  只希望将军考虑良策,自求多福。”元天穆听说这件事,对身边的人说:“杨宽与一般人大有不同,为什么如此不爱惜骨肉?”从此更加敬重他。

  魏孝庄帝回到京师后,授他为中军将军、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伯,食邑三百户。

  尔朱荣被处死后,他的堂弟尔朱世隆等人率领部下烧毁城门,出城据守河桥,又回军进逼京师。

  杨宽升任镇北将军、使持节、大都督,相机防卫京师。

  尔朱世隆对杨宽说:“你难道忘了太宰的大恩?”杨宽答道:“太宰厚爱,待我以礼,但那是臣子之间的交情。

  今天的事,是我侍奉君王应有的节操。”尔朱世隆向北逃跑,杨宽追到河内。

  不久,尔朱兆攻陷洛阳,囚禁孝庄帝。

  杨宽无法返回洛阳,只得从成皋投奔梁国。

  到了建业,听说孝庄帝被害,杨宽守丧尽礼。

  梁武帝认为他很有义气,待他十分优厚。

  不久,以礼送他回朝。

  抵达下邳时,尔朱仲远上奏恢复杨宽官职,留下他担任大行台吏部尚书。

  孝武帝初年,改授散骑常侍、骠骑将军、给事黄门侍郎,监理佛经书事。

  当时夏州守兵数千人占据兖州反叛,诏命杨宽兼任侍中,指挥各军讨平夏州。

  中尉綦繧与杨宽有旧怨,诬告他有其他罪名,揭发杨宽。

  孝武帝对近臣说:“杨宽清廉正直,我最清楚他无罪,只是不能杜绝法官的上奏。”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去办,随即得以洗去冤屈,获得释放。

  又授黄门侍郎,兼任武卫将军。

  孝武帝与齐神武不和,于是召募骑马勇士,大大扩充宿卫人数。

  任命杨宽为阁内大都督,专门总领禁军。

  跟随孝武帝入函谷关,兼任吏部尚书。

  总计随从护驾之功,晋封华山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户。

  大统元年(535),升任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傅、仪同三司。

  三年,出使蠕蠕,奉迎魏文悼后。

  回来后,授侍中、都督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

  五年,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

  十年,转任河州刺史。

  十六年,兼任大丞相府司马。

  朝廷议论,打算经营汉川,但梁国的宜丰侯萧循在南郑固守。

  十七年,杨宽跟随大将军达奚武前去讨伐。

  梁国武陵王萧纪派将领杨乾运率兵一万余人救援萧循,达奚武命令杨宽督率开府王杰、贺兰愿德等人中途截击。

  军队到白马时,与杨乾运交战,将其打败,俘虏、杀死数千人。

  回来以后,授南豳州刺史。

  魏废帝初年,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将作大监,因罪免官。

  魏恭帝二年(555),任廷尉卿。

  世宗初年,授大将军,食邑增加一千二百户。

  跟随贺兰祥讨伐吐谷浑,将其击败,另封宜阳县公,食邑一千户。

  授小冢宰,转任御正中大夫。

  武成二年(560),诏命杨宽与麟趾殿学士校定经籍。

  杨宽为人通达机敏,有器量见识。

  接连治理数州,以清平简切著称。

  历任内阁要职,也有美名。

  可是与柳庆不和,企图故意治柳庆的罪,时论因此对他颇有讽刺。

  保定元年(561),授总管梁兴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当年在梁州去世。

  追赠华、陕、虞、上、潞五州刺史。

  谥号为“元”。

  儿子杨纪承袭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上仪同大将军、虞部下大夫。


柳庆传

  柳庆字更兴,是解州人。

  五世祖柳恭,曾任后赵的河东郡守。

  后来因为秦、赵战乱,率领百姓南迁,定居在汝水、颍水之间,因此祖辈在长江以南做官。

  祖父柳縃,任宋国的司州别驾,宋安郡守。

  父亲柳僧习,任齐国奉朝请。

  魏景明年间,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据州归附魏国。

  历任北地、颍川二郡守、扬州大中正。

  柳庆自幼聪明机敏,有度量。

  博览群书,而不细究其章法句式。

  好喝酒,善于言谈应酬。

  十三岁那年,有一次晒书,柳僧习对他说:“你虽然聪明机敏,可是我还没有专门考考你。”让柳庆从《杂赋集》中选取一篇赋,有千余字,柳庆当场读了三遍,便立即背诵,没有任何遗漏。

  当时柳僧习任颍川郡守,地域连接京郊,民间多有豪强大族。

  将要推选乡官,他们各自倚仗权贵势力,争着前来私相嘱托,一时无法选定。

  柳僧习对儿子们说:“权贵们私相嘱托,我全都不用。

  他们的使者准备回去,必须一一有个答复。

  你们各以自己的意思为我起草一封信。”柳庆很快拟好复信,信中说:“下官受国家的委派,举荐乡官时,贤能者用,不正派者退。

  这本是朝廷规定的法典。”柳僧习读了信,赞叹道:“这个孩子有气概,大丈夫理应如此。”于是依据柳庆所拟之信作了答复。

  柳庆最初做的官是奉朝请。

  柳庆原来过继给四叔当儿子,生父去世时,有人不允许他供奉生父神主牌位,穿居丧之服。

  柳庆哭着说:“礼法出于人情,如果在过继之家更有大丧事,当然应该舍弃这里而服从过继之家。

  如今四叔去世已久,事情早已过去。

  怎能容忍废去礼制,背离天性?”当时的舆论无法说服他,于是以草垫为席,以土块为枕,为生父服满丧期。

  下葬以后,与兄长们背土垒起坟茔。

  守丧期满,授中坚将军。

  魏孝武准备西迁时,任命柳庆为散骑侍郎,乘驿站车马急行,入函谷关。

  柳庆到高平见到太祖,共同商议当时政事。

  太祖就请他奉迎皇帝,命令柳庆先回去报告。

  当时贺拔胜在荆州,皇帝摈退左右随从,对柳庆说:“高欢已屯兵黄河以北,关中兵马尚未赶到,我想去荆州,你意思怎样?”柳庆回答道:“关中防守坚固,为天下之强国。

  宇文泰忠诚有为,是朝廷的良臣。

  以陛下的圣明,倚仗宇文泰的全力效忠,进可以东去而遏制群雄,退可以守函谷关而稳固天府。

  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荆州位置并非要害,军队又少又弱,对外迫于梁国强敌,对内尚须抗拒高欢党徒,这才是危亡之道,怎么能巩固宏大的基业?以臣下判断,恐怕不可以。”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等到皇帝西迁时,柳庆由于母亲年老而没有跟从。

  独孤信去镇守洛阳时,柳庆才得以进入函谷关。

  任相府东阁祭酒,兼任记室,转任户曹参军。

  大统八年(542),升任大行台郎中,兼任北华州长史。

  十年,任尚书都兵,保留郎中官职,并兼任记室。

  当时北雍州贡献白鹿,群臣想起草表章以示祝贺。

  尚书苏绰对柳庆说:“近代以来,文章华而不实,长江以南更是轻薄。

  洛阳的后学之士师法江南,已成风气。

  丞相执掌大权,纳民于法度之中。

  先生掌管文书,理应起草此表,以革除从前的弊端。”柳庆拿起笔,一挥而就,文辞质朴。

  苏绰读了以后,笑着说:“枳橘尚且可以变化,何况才子呢?”接着以本官兼任雍州别驾。

  广陵王元欣是魏国皇室的亲族。

  他的外甥孟氏屡次横行不法,有人告发孟氏盗牛。

  柳庆将其逮捕审讯,确认实情,立即下令把他监禁起来。

  孟氏一点也不害怕,对柳庆说:“如果今天把我关起来,以后你怎么放我?”元欣也派人分辩孟氏无罪。

  孟氏因此更加骄横。

  柳庆就隆重召集僚属吏员,公开宣布孟氏倚仗皇亲虐害百姓的罪状。

  说完,就命令将孟氏打死。

  从此以后,皇亲贵族收敛气焰,不敢再侵害百姓。

  有个商人带了二十斤黄金到京师做生意,寄居在别人家里。

  每次外出,常常自己拿着钥匙。

  不久,因保管不慎而丢失。

  商人认为是这家主人偷去,郡县审问,主人无辜而服罪。

  柳庆听说后非常叹惜,就把商人召来,问道:“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商人答道:“总是自己带着。”柳庆问:“同别人睡过觉吗?”商人答:“没有。”“同别人一块喝过酒吗?”“前几天曾经和一个和尚两次酣饮,我喝醉了,在白天睡觉。”柳庆说:“主人是因为拷打而不得不承认,他不是贼。

  那个和尚才是真正的贼。”立即派人逮捕和尚,和尚已经带着金子逃走了。

  后来抓住和尚,缴获了失去的全部金子。

  十二年,改三十六曹为十二部,下诏任命柳庆为计部郎中,保留别驾职位。

  有一家胡人被抢,郡县察访,不知道贼人藏在哪里,左邻右舍被囚禁者很多。

  柳庆认为贼人既然很多,好像是临时纠合,彼此不是深交,必然互相猜疑,可以用诈术访求。

  于是写了不少匿名信张贴在官府门口,信中说:“我们共同劫掠胡人之家,人员混杂,恐怕早晚要走漏消息。

  如今想自首投案,又害怕被处死。

  如果允诺赦免最先自首者的罪过,就准备前来自首。”柳庆又贴出文告,答应免罪。

  两天后,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自缚前来,在榜文下自首。

  乘机严加审讯,将贼党一网打尽。

  柳庆的谨守正道、明辨是非,都像这件事一样。

  他常常感叹地说:“从前于公断狱时毫无私心,敞开大门以待封赏。

  如果这话有效验,我也差不多了吧?”十三年(547),封清河县男,食邑二百户,兼任尚书右丞,代行计部事。

  十四年,授官右丞。

  太祖曾恼怒安定国之臣王茂,准备杀掉他,而王茂并没有犯死罪。

  朝中群臣都知道这件事,但是没有人敢去劝说太祖。

  柳庆就上言道:“王茂没有犯罪,为什么要将他处死?”太祖更加恼怒,声色十分严厉,对柳庆说:“王茂罪当处死,你如果声言他没有罪过,也必须治罪。”就把柳庆绑在面前。

  柳庆并不害怕,大声说道:“微臣私下听说,君王有不通达者就不算完美,为臣有不谏争者就是不忠。

  我竭尽忠诚,并不怕死,只是担心您成为不完美的人。

  希望您仔细考察。”太祖才恍然而悟,下令赦免王茂,但已经来不及了。

  太祖默不作声。

  第二天,他对柳庆说:“我没有采纳你的建议,让王茂冤枉而死。

  可以赏赐王茂家钱帛,以表明我的过错。”接着晋封柳庆为子爵,食邑增加三百户。

  十五年,加平南将军衔。

  十六年,太祖东征,任命柳庆为大行台右丞,加抚军将军衔。

  回来后,转任尚书右丞,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魏废帝初年,授民部尚书。

  柳庆仪表端庄严肃,明辨事物的关键所在。

  太祖每次发布命令,常让柳庆宣读。

  他生性坦率耿直,没有忌讳。

  太祖也因此而特别重用他。

  废帝二年(553),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恭帝初年,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转任左仆射,兼任著作。

  六官建立后,任司令中大夫。

  孝闵帝登基,赐姓宇文,晋封平齐县公,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户。

  晋公宇文护开始代理国政时,想拉笼柳庆为心腹。

  柳庆推辞,违背了宇文护的心意。

  又与杨宽不和,等到杨宽参与朝政,柳庆就被疏远疑忌,出任万州刺史。

  世宗随即明白过来,将柳庆留下来,任雍州别驾,兼任京兆尹。

  武成二年(560),任宜州刺史。

  柳庆从郎官当起,直到司会,其职务一直是掌管府库仓储。

  在宜州时,杨宽任小冢宰,就囚禁柳庆从前的吏员,推求柳庆的罪过。

  审查拷问六十多天,有的吏员死于狱中,但始终没有说出什么,只在府库中找到剩余的几匹彩色丝织品。

  当时人都佩服柳庆的廉洁谨慎。

  保定三年(553),又入朝任司会。

  当初,柳庆之兄柳桧担任魏兴郡守,被贼人黄众宝害死。

  柳桧的三个儿子年纪幼小,由柳庆尽心抚养。

  后来黄众宝率领部众归附朝廷,朝廷待他很优厚。

  数年以后,柳桧次子雄亮白天持刀把黄众宝杀死在长安城中。

  晋公宇文护听说大怒,把柳庆和他的儿子、侄子们都抓住囚禁起来。

  宇文护责备柳庆道:“国家法纪都是你们制定的,即便有私仇,怎么能擅自杀人!”柳庆答道:“我听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能同国。

  您以孝悌治理天下,为什么要责备这些?”宇文护更加恼怒,柳庆神色言词均不畏惧,最后因此而免官。

  天和元年(566)十二月去世。

  当时五十岁。

  追赠鄜、绥、丹三州刺史,谥号为“景”。

  儿子柳机承袭封爵。


柳带韦传

  柳带韦是柳庆的侄子,字孝孙。

  他性格深沉,又有度量,从小就好学习。

  身高八尺三寸,风度潇洒,长相俊美,善于词令。

  韩贤素担任洛州刺史时,召他当主簿。

  后来同叔父们一块归附周朝,太祖任命他为参军。

  当时,侯景在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叛乱,太祖命令柳带韦出使江州、郢州,同梁国邵陵王、南平王互通友好。

  走到安州时,恰遇假宝等人反叛,柳带韦假造太祖书信安抚他们,使假宝等人立即降附。

  到郢州后,拜见邵陵王,将太祖的意见,一一申明,邵陵王随即派人跟着柳带韦回访。

  由于奉命出使而符合皇帝心意,被任命为辅国将军、中散大夫。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大将军达奚武治理汉川,任命柳带韦为行台左丞,随军南征。

  当时,梁国宜丰侯萧循扼守南郑,达奚武未能攻克,就命令柳带韦入城,规劝萧循道:“您所据以固守的是险要地形,有恃无恐的是等待援军,守城的是老百姓。

  如今大军深入栈道,直取汉川,您所凭居的险要已不足以固守;武兴陷没于前,白马破亡于后,其余山野豪杰因通道被阻而不敢冒进,您所期待的援军已不足倚恃;况且照顾亲戚,害怕株连,贪图名利,是人之常情,如今大军拥至,铁围四合,杀戮逃亡之人以鼓励安居乐业,奖赏先降之士以招抚观望之人,人人怀避祸之计,家家求安居之策,您城中的百姓已不可守卫。

  眼下您的国家政局动荡,朝政无主,欲尽忠无所寄托,欲效死不足扬名,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走这条路。

  我听说贤能之人观察时机而采取行动,智慧之士依据变化而创建功业。

  当今为您考虑,不如赤膊请罪,率众归降,可使百姓免于战乱,您也可保全性命,无愧孝道。

  您必定高官厚禄,裂土封爵,名望远扬,光耀后代,难道定要进退两难、身名俱灭吗?”萧循相信柳带韦的话,后来就投降了。

  魏废帝元年(552),出任解县令。

  二年,加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次年,转任汾阴令。

  吏治精明,百姓对他又怕又敬。

  世宗初年,入朝任地官上士。

  武成元年(559),被任命为帅都督、治御伯下大夫,升武藏下大夫。

  保定三年(563),任大都督。

  四年,加仪同三司、中外府掾衔。

  天和二年(567),封康城县男,食邑五百户,转任职方中大夫。

  三年,任兵部中大夫。

  虽不断改职,仍兼武藏之职。

  随即遭慈母之丧。

  服孝后起用为职方中大夫。

  五年,转任武藏中大夫。

  不久,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担任政务繁重的官职共有十多年,处理决断,事无滞留,吏风清廉。

  当时谯王宇文俭担任益州总管,汉王宇文赞担任益州刺史。

  高祖就任命柳带韦为益州总管府长史,兼任益州别驾,辅佐二王,总管军民事务。

  建德年间(572-578),大军东征,征调柳带韦任前军总管、齐王宇文宪府长史。

  平定齐国后,以功劳升任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

  陈王宇文纯出镇并州,任命柳带韦为并州司会、并州总管府长史。

  六年(577),在任上去世,当时五十五岁。

  谥号为“恺”。

  儿子柳祚承袭其封爵。

  柳祚少年时期就有声望。

  大象末年,任宣纳上士。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