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周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三十〇 列传二十二 窦炽(窦善 窦毅) 于翼(李穆 李惇)

窦炽传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

  是汉朝大鸿胪窦章的十一世孙。

  窦章之子窦统,汉灵帝时任雁门太守,因躲避窦武之难,逃奔匈奴,担任部落首领。

  后魏时南迁,子孙定居代地,赐姓纥豆陵氏。

  世代在魏国当官,职位都很高。

  父亲窦略,任平远将军。

  由于窦炽的功勋,追赠少保、柱国大将军、建昌公。

  窦炽为人严厉明达,有谋略,胡子很漂亮,身高八尺二寸。

  少年时师从范阳人祁忻学习《毛诗》、《左氏春秋》,约略知道要旨。

  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过人。

  魏正光末年,北方动乱,窦炽随父亲避居定州,沦落为葛荣部属。

  葛荣想授窦略官职,窦略不接受。

  葛荣怀疑他另有图谋,就把窦略留在冀州,令窦炽及窦炽之兄窦善随军行动。

  魏永安元年(528),尔朱荣击败葛荣,窦炽就把家室迁到并州,跟随尔朱荣。

  当时葛荣的别帅韩娄、郝长率兵数万人据守蓟城,久攻不下,任命窦炽为都督,跟从骠骑将军侯深前去讨伐。

  窦炽亲手斩杀韩娄,以战功授扬烈将军。

  三年,授员外散骑侍郎,升给事中。

  建明元年(530),加武厉将军衔。

  魏孝武帝登基,蠕蠕等各蛮族都派遣使者前来朝拜敬贡,皇帝在殿前长廊设宴招待他们。

  有一只鸱鸟在殿前飞鸣,皇帝素来知道窦炽箭法好,想乘机向远方之人显示,就给窦炽御箭两支,令他射鸟。

  鸱鸟随弓弦声而落下,蛮族使者都叹服惊奇。

  皇帝大喜,赐帛五十匹。

  随即率兵跟随东南道行台樊子鹄追击尔朱仲远,尔朱仲远投奔梁国。

  当时梁主又派元树入侵,攻陷谯城,据守不去。

  樊子鹄命令窦炽率领骑兵击败元树,封行唐县子,食邑五百户。

  不久,授直阁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兼任华骝令,晋封上洛县伯,食邑一千户。

  当时皇帝与齐神武结下怨仇,认为窦炽有威严,能够担当重任,任命他为阁内大都督。

  升任抚军将军,穿红色公服在宫内值班,跟随皇帝西迁。

  又与兄长窦善重返城下,在千秋门同武卫将军高金龙交战,击败高金龙。

  乘机进入紫禁城内,牵出御马四十匹,取出鞍鞯马勒,进献到皇帝居处。

  皇帝大喜,赏赐窦炽、窦善骏马各二匹、劣马各十匹。

  大统元年(535),由于随从护驾有功,另封真定县公,授东豫州刺史,加卫将军衔。

  参与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都立下战功,食邑增加八百户。

  在河桥之战中,众将退兵。

  窦炽当时只带了两名骑兵,被敌人追赶,到邙山,窦炽下马,依山抵抗。

  不久,敌兵越来越多,三面围攻,箭射如雨。

  窦炽随从骑兵手里的弓,都被敌箭射断,窦炽就拾起敌箭射去,敌军兵马纷纷应弦而倒。

  敌军由于伤亡太多,互相说道:“即使捉到这三个人,也不足立功。”于是稍微退却。

  窦炽乘对方懈怠,突围而出。

  又跟随太保李弼讨伐白额稽胡,将其击败,授车骑将军。

  高仲密以北豫州前来归附,窦炽率兵跟随太祖援助。

  抵达洛阳时,适逢东魏人占据邙山布阵,太祖命令把军用物资留在氵廛水岸边,率领轻装骑兵奋勇进击,中军与右军大败敌军,将其步兵全部俘虏。

  窦炽独自追到石济才回来。

  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食邑增加一千户。

  十三年,升任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衔,食邑增至三千九百户。

  出任泾州刺史,在任数年,为政清正廉洁,改封安武县公,升大将军。

  魏废帝元年(552),授大都督、原州刺史。

  窦炽抑制豪强,平反冤狱,常常亲自巡视田间,勉励百姓种地养蚕。

  在州十年,治理很有成效。

  州城北边,有一眼泉水,窦炽多次经过这里,曾与部属在泉侧饮宴,取水而饮,说道:“我在此州,只有饮水罢了。”离开这里以后,官民感激他的恩惠,凡是到过这眼泉水的人,没有不怀念他的。

  魏恭帝元年(554),晋封广武郡公。

  当时蠕蠕入侵广武,窦炽与柱国赵贵分路讨伐。

  蠕蠕听说大军开到,引兵退走。

  窦炽渡过黄河,到麦曲伏川追上敌人,与之交战,大败蠕蠕,斩其酋帅郁久闾是发,俘获人丁数千,另有各种牲畜数万头。

  孝闵帝登基,食邑增加二千户。

  武成二年(560),授柱国大将军。

  世宗由于窦炽在前朝的功勋,名望既高,又有实际才干,打算单独为他营造宅第。

  窦炽认为天下尚未平定,征讨未止,不宜轻易征发百姓服役,予以推辞,世宗不答应。

  不久,世宗驾崩,这件事才不再提起。

  保定元年(561),晋封邓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在资阳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

  四年,授大宗伯,跟随晋公宇文护东征。

  天和五年(570),出任宜州刺史。

  当初,太祖在渭水北岸打猎,命令窦炽与晋公宇文护分别射猎奔跑的兔子,窦炽一天射得十七只,宇文护只射得十一只。

  宇文护为此感到羞耻,同窦炽有了隔阂。

  到这时候,窦炽又认为高祖已经长大,提出让宇文护把朝政归还皇帝,宇文护嫉恨他,因此把他贬官。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征调窦炽入朝,授太傅。

  窦炽是朝中元老,名望地位素来很高,军国大事,常常同他商议。

  有一次患病,高祖到他家探问病情,赏赐用金属、玉石做成的药。

  皇帝在大德殿准备商议讨伐齐国,当时窦炽已经年老,手握其腕,激动地说:“臣虽老朽,也请求手执兵器,担任先锋。

  得以亲眼看到消灭巨寇,廓清天下,巡察四方,遍视风俗,登岳告天,然后魂归九泉,再无遗憾。”高祖赞许他的雄志壮节,就任命他的第二个儿子武当公窦恭担任左二军总管。

  平定齐国以后,皇帝召窦炽一一参观相州的宫殿。

  窦炽叩拜庆贺说:“陛下果真没有辜负先帝啊!”皇帝大喜,赏赐奴婢三十人,另有各色丝织品、布一千匹,升任上柱国。

  宣政元年(578),兼任雍州牧。

  宣帝营建东京时,任命窦炽为京洛营作大监。

  宫室花园的规划,都由他决定。

  大象初年,食邑改在乐陵县,邑户同前。

  隋文帝辅佐朝政,停止营建洛阳宫,窦炽请求入朝。

  这时尉迟迥举兵,窦炽移居金墉城,训练关中士兵,从中选拔数百人,与洛州刺史、平凉公元亨同心固守,又暂时代理洛州镇事。

  平定相州后,窦炽才得以入朝。

  当时隋文帝刚担任相国,百官都劝他登基称帝。

  窦炽自认为历代蒙受国恩,不肯在表上签名。

  当时人认为他很有气节。

  隋文帝登基,任命他为太傅,对他格外优待,在朝见君王时可以不称自己名字。

  开皇四年(584)八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追赠原任官职及冀、沧、瀛、赵、卫、贝、魏、洛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

  谥号为“恭”。

  窦炽侍奉父母很孝顺,侍奉兄长们也以敬爱恭顺出名,后来他地位名望都很高,子孙辈也都当官封爵,于是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儿子窦茂承袭爵位。

  窦茂有十三个弟弟,其中以窦恭、窦威最有名气。

  窦恭官至大将军。

  跟随高祖平定齐国,封赞国公,授西兖州总管,因罪被赐自尽。

  窦炽的兄长窦善,以中军大都督、南城公的身份跟随魏孝武帝西迁。

  后来官至太仆、卫尉卿、汾华陇三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永富县公。

  谥号为“忠”。

  儿子荣定承袭爵位。

  荣定最初担任魏文帝的千牛备身。

  后升平东将军、大都督,又升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历任佽飞中大夫、右司卫上大夫。

  大象年间,官至大将军。

  窦炽兄长之子窦毅。

  官至上柱国、大司马、定州总管,封神武郡公,追赠襄、郢等六州刺史,谥号为“肃”。


于翼传

  于翼字文若,是太师、燕公于谨的儿子。

  风度潇洒,有识见器量。

  十一岁时,娶太祖之女平原公主为妻,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平县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十六年(550),晋封郡公,加大都督衔,率领太祖随从,为皇宫宿卫。

  升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武卫将军。

  于谨平定长江以南,把赏赐的奴婢物品,分给儿子们。

  于翼什么也不要,只挑选关内名门子弟中有士人风度的,给以优遇。

  太祖听说,特地赐给奴婢二百人,于翼坚决推辞,不敢接受。

  随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

  六官设置以后,被任命为左宫伯。

  孝闵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

  于翼之兄于萛原先在该州任职,施政仁惠。

  于翼又以诚相待,严守信用,施政宽和简要,蛮汉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们兄弟比作大小冯君。

  当时吐谷浑入侵黄河以西,凉、鄯、河三州都被围攻,派使者前来告急。

  秦州都督派于翼赶去援救,于翼不服从命令。

  下属的官员都以此为话题。

  于翼说:“攻打进取的战术,不是蛮族的长处。

  这次敌人来侵,不过是抢掠边境牧民罢了。

  怎能屯兵城下,多日围攻?抢掠而无所得,势必自行退去。

  出动军队前往,也一定追不上。

  我估计这件事已经结束,不必再说。”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同于翼预计的一样。

  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于翼率领州兵担任先锋,深入敌境。

  以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

  随即征调入朝,授右宫伯。

  世宗很喜欢文史,建立麟趾学,凡朝内有专长者,不论地位贵贱,都可参加听讲。

  以致于萧㧑、王褒等人以及下贱小人同时成了学士。

  于翼对皇帝说:“萧㧑是梁主的嫡子,王褒是梁国的的公卿。

  如今与仆役之流混在一起,恐怕不合尊尚贤能、重视官爵的道理。”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诏命于翼规定次序,于是有了区别。

  世宗驾崩,于翼与晋公宇文护一同接受遗诏,立高祖为帝。

  保定元年(561),贬为军司马。

  三年,改封常山郡公,食邑二千九百户。

  天和初年,升任司会中大夫,食邑增至三千七百户。

  三年(568),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来到,高祖行迎亲之礼,命令于翼总管礼仪制度。

  蛮族虽然素无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

  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过于哀伤,为当时人所称赞。

  随即下达诏命,令他任职。

  高祖又认为于翼善于鉴别人物,让皇太子及诸王等人的丞相、太傅以下的官员,都委派于翼挑选。

  他所提拔的人,都为民众所赞誉,当时舆论都认为他能够任用人才。

  升任大将军,总管内外宿卫兵事。

  晋公宇文护认为皇帝把于翼视为亲信,心怀猜忌。

  就让他转任小司徒,加授柱国。

  虽然表面上职位更高,实际上是疏远排斥他。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皇帝召见于翼,派他前往河东捉拿宇文护之子、中山公宇文训,并代宇文训镇守蒲州。

  于翼说:“冢宰目无君王,欺凌皇上,自取灭亡。

  元凶既已除掉,余党也应消灭。

  可是都是陛下骨肉,而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之间的事。

  陛下不派用诸王,而派用我这异姓臣子,不仅会遭到人们的肆意议论,愚臣也心有不安。”皇帝认为他的话对,就派越王宇文盛代替于翼。

  最初,与齐、陈二国的边境,各自修整边防,虽然互通使节,但每年都要交战。

  由于彼此相当,所以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高祖亲理朝政以后,打算东征,诏命边境城镇,增加储备,加派士兵。

  齐、陈二国得到消息,也各自加强边防。

  于翼规劝道:“宇文护执政时,曾经出兵到洛阳,不战而败,损失惨重。

  数十年积蓄,一下子丢失净尽。

  虽然原因在于宇文护没有克敌制胜的计策,但也由于敌人已有防备。

  况且沙场交战,互有胜败,白白损失兵员储备,不是高明的策略。

  不如解除边境的戒严状态,减少边防军人数,双方继续维持友好关系,让百姓休养生息,对进入我方境内的人员以礼待之。

  对方也必然喜欢互通友好,以致边防懈怠而疏于防范,然后再突然出兵,一下子便可占领太行山以东。

  如果依然袭用过去的办法,恐怕不是平定的计谋。”皇帝采纳了他建议。

  建德二年(573),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

  当时大旱,涢水断流。

  过去的风俗,每逢大旱,要到白兆山祈雨。

  高祖已经禁止各种祭祀,将山庙拆除。

  于翼派主簿前去祈祷,当天就大雨滂沱,这年获得丰收。

  百姓感激他,聚会歌舞,称颂于翼的功德。

  四年,高祖准备东征,朝廷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高祖派纳言卢韫等人先后三次乘坐驿车,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

  于翼协助策划方略。

  大军出发时,诏命于翼率领荆、楚士兵二万人,从宛、叶二城出发,向襄城推进,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人都隶属于他。

  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

  他部下的都督,随便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

  百姓因此欢欣喜悦,纷纷归附。

  适逢高祖患病,下令撤军,于翼也回到安州。

  五年,转任陕、熊等七州十六防诸军事、宜阳总管。

  于翼认为宜阳无山川屏障,请求移守陕州。

  诏命允许,任命他为陕州刺史,总管职位不变。

  当年,大军再次东征,于翼从陕州进入九曲,攻克造涧等城,直抵洛阳。

  齐国的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打开城门投降,又迅速攻占黄河以南的九州三十镇。

  襄城百姓高兴地重新见到于翼,纷纷携酒劳军,竟然堵塞了道路。

  随即被任命为洛、怀等九州诸军事、河阳总管。

  不久,调任豫州总管,配置士兵五千人、战马一千匹用来镇守,并配置开府、仪同等官员二十名。

  又诏命河阳、襄州、安州、荆州等四州总管辖境内,凡有武功才干者,任凭于翼征调,人数不限。

  仪同以下的官爵,可先任命而后上奏。

  陈国将领鲁天光包围光州很久,听说于翼到达汝南,急忙退兵而去。

  霍州的蛮族首领田元显,倚仗险要地形,不肯归附,这时也送来人质请求归附。

  陈国将领任蛮奴率领所属全部兵力进攻田元显,田元显树起栅栏抵抗,毫无二心。

  等到于翼回朝以后,田元显便叛变了。

  于翼能得到蛮族人心,都像这一类事情。

  大象初年,调他入朝,授大司徒。

  诏命于翼巡视长城,在边塞设立营垒。

  西起雁门,东至碣石,建立新垒,改造旧垒,全部设在要害之处。

  又被任命为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总管。

  原先,突厥多次入侵抢掠,居民流离失所。

  于翼早有威名,又加强巡逻,突厥从此不敢再来侵犯边境,百姓得以安居。

  尉迟迥据有相州起兵时,写信召于翼起事。

  于翼捉住尉迟迥的使者,连同信件一块送往京师。

  当时隋文帝执政,赏赐于翼杂色丝织品一千五百段、粟麦一千五百石,另有珍宝及服用玩赏物品,升任上柱国,封任国公,食邑增至五千户,另在任城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

  于翼又让儿子于让上表劝隋文帝称帝,并请求入朝。

  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开皇初年,授太尉。

  有人告发于翼,说他从前在幽州时想随同尉迟迥起事,隋文帝把他召到专门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派司法官审查讯问。

  随即因无实据而释放,恢复原任官职。

  三年(583)五月去世。

  追赠原任官职,加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号为“穆”。

  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因此能一直保持着功绩声名。

  儿子于玺,官至上大将军、军司马,封黎阳郡公。

  于玺之弟于诠,官至上仪同三司、吏部下大夫,封常山公。

  于诠之弟于让,官至仪同三司。

  尉迟迥举兵时,河西公李贤之弟李穆任并州总管,也捉住尉迟迥的儿子送往京师。


李穆传

  李穆字显庆,从小明达机敏,有气量。

  太祖入函谷关时,李穆就在太祖身边供职,很受信任。

  李穆也小心恭谨,不敢懈怠。

  太祖对他表示赞许,让他随侍身边,出入卧室,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太祖从夏州赶去解难,而侯莫陈悦的党羽史归占据原州,还在为侯莫陈悦效力。

  太祖命令侯莫陈崇率领轻装骑兵前去偷袭。

  李穆预先在城内,与兄长李贤、李远等人占据城门,接应侯莫陈崇,活捉了史归。

  以战功授都督。

  参与迎接魏孝武帝,封永平县子,食邑三百户。

  活捉窦泰,收复弘农,都立下战功。

  在沙苑取胜后,李穆又对太祖说:“高欢今天已经害怕到极点,请您下令立即追击,就可以活捉他。”太祖不听。

  论前后功劳,晋封公爵。

  在河桥之战中,太祖的坐骑被乱箭射中,惊惶远逃,太祖被颠落地上,军中大乱。

  敌人追上,太祖身边的人全部逃散,李穆用马鞭抽打太祖,趁势大骂道:“你的主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你一个人在这里?”敌人没有怀疑太祖是贵人,就放过他,从身边过去。

  李穆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两个人都得以逃出。

  这一天如果没有李穆,太祖就难以活命了。

  从此恩遇更重。

  破格授武卫将军,加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衔,晋封安武郡公,食邑增加一千七百户。

  前后的赏赐,无法计算。

  又过了很久,太祖赞美他的志气节操,赞叹道:“人所宝贵的,只有自己的生命,李穆能看轻自己生命,把我从危难中救出。

  即使再给他封爵升官,赏赐玉器绸缎,也难以报答。”于是特地赐给他铁质契券,可饶恕十次死罪。

  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当初,李穆在战场上让给太祖的是一匹青白色的马,以后凡是御马舍中有这种颜色的马,全部拿来赏赐给李穆。

  又赏赐李穆长子李惇为安乐郡公,封李穆的一个姐姐为郡君,其余的姐妹都是县君,李穆的兄弟子侄、疏远亲戚以及舅舅,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参与解玉壁之围,授安定国中尉。

  随即授同州刺史,入朝任太仆卿。

  讨伐江陵有功,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长城县侯,食邑一千户。

  不久,升任大将军,赐姓拓拔氏。

  随即授原州刺史,又任命李贤之子为平高郡守,李远之子为平高县令,并加给鼓吹。

  李穆认为自家叔侄三人都在家乡担任各级正职,恩遇过于隆重,再三推辞,不接受任命。

  太祖不答应。

  后来转任雍州刺史,入朝任小冢宰。

  孝闵帝登基,食邑增至三千七百户,又另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县伯。

  李穆请求转封给李贤之子李孝轨,诏命允许。

  后来李远之子李植图谋杀害晋公宇文护,被处死,李穆也被牵连罢官。

  当时李植之弟李基任淅州刺史,接照法律也应当治罪。

  李穆多次拜见宇文护,请求拿自己的儿子李惇、李怡等人代替李基受死,言词痛切,听见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宇文护可怜他,特地赦免了李基的死罪。

  世宗登基,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安武郡公,直州刺史。

  武成二年(560),授少保。

  保定二年(562),升任大将军。

  三年,跟从随公杨忠东征。

  回来后,授小司徒,升柱国大将军,另封一个儿子为郡公,食邑二千户。

  五年,升大司空。

  天和二年(567),晋封申国公,食邑五千户,把原爵位转授给一个儿子。

  建德元年(572),升太保。

  随即出任原州总管。

  四年,高祖东征,命令李穆率领三万兵马,另外进攻轵关和黄河以北各县,李穆将其全部攻占。

  后来因为皇帝生病而撤军,又将这些地方放弃。

  六年,升上柱国,授并州总管。

  当时东部地区是第二次平定,人心不安,李穆治理,以清静为旨,百姓感激。

  大象元年(579),升大左辅,仍任总管。

  二年,加太傅衔,仍任总管。

  尉迟迥起兵时,李穆之子李荣打算响应。

  李穆不同意,说道:“周朝的德行已经衰微,不管是糊涂人、聪明人,都能看到这一点。

  天命如果是这样,我怎能违背?”于是派遣使者拜见隋文帝,献上十三环金带,这本是天子所用,李穆借此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当时,尉迟迥之子尉迟谊任朔州刺史,李穆把他捉住,押送京师。

  尉迟迥命令自己委任的行台韩长业攻陷潞州,捉住刺史赵威,委任城中百姓郭子胜为刺史。

  李穆派兵讨伐,活捉郭子胜。

  隋文帝嘉奖他,认为李穆功绩相当于攻破邺城的第一功,加授三级,听任他分别转授给儿子李荣、李才及兄长李贤之子李孝轨。

  李荣、李才均任仪同大将军,李孝轨升任开府仪同大将军。

  又另封其儿子李雄为密国公,食邑三千户。

  李穆长子李惇,字士宇。

  大统四年(538),由于李穆的功劳,赐爵安平县侯,随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晋封公爵。

  太祖命令诸功臣的长子都与略阳公交游,在当时的这一辈人中,李惇特蒙恩遇。

  每有远方进献的服用玩赏物品,或者是外国的珍奇东西,没有不赏给他的。

  不久,授小武伯,晋封安乐郡公。

  天和三年(568),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凤州刺史。

  在任上去世。

  追赠大将军、原灵豳三州刺史。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