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晋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八十一 列传五十一 王逊 蔡豹 羊鉴 刘胤 桓宣(桓伊) 朱伺 毛宝(毛穆之 毛璩 毛安之 毛德祖) 刘遐 邓岳(邓遐 朱序)

桓宣传

  桓宣,谯国铚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阳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

  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又与张平、樊雅同州同里,便改任桓宣为参军,让他去劝降张平、樊雅。张平、樊雅派军主簿随同桓宣到丞相府接受辖制,晋元帝封他们为四品将军,令他们各率其部众,防守北方边地。南中郎将王含请桓宣做参军。

  不久,豫州刺史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磖前往张平、樊雅驻地。殷磖蔑视张平,看见他的住屋,说应改做马棚,看见大镬,想打破铸成铁器。张平说:“这是帝王大镬,天下平定后正当用它,为何打破!”殷磖说:“足下能否保得住头,竟吝惜大镬呢?”张平大怒,就在座上斩杀了殷磖,率部固守城堡抗拒晋军。一年有余,祖逖北上攻占张平驻地,杀掉张平,而樊雅依旧据有谯城。祖逖因为兵力不足,向王含求援,王含派桓宣领五百兵士支援祖逖。祖逖对桓宣说:“足下早先已劝降过张平、樊雅,他们相信足下守信义。如今再为我去劝降樊雅。樊雅若肯归降,可继续留用做官,岂止是免死而已!”桓宣又单枪匹马带领随从二人直奔樊雅处,说:“祖逖正打算平定北寇,常要依靠足下为羽翼。先前殷磖轻薄无礼,大违祖逖的意愿。现在如果足下愿意和解,那么忠名可立,富贵可保。如果还要一味固执,祖逖将赫然震怒派遣猛将攻城,凭足下乌合之众,固守孤城,强寇窥伺于北方,朝廷大军从南边进攻,恐怕是万无一全。请足下仔细考虑。”樊雅置办酒席与桓宣结为朋友,派儿子随桓宣来见祖逖。不几天,樊雅便亲自来拜访祖逖,祖逖派樊雅回谯城抚慰其部从。樊雅的部众都以曾多次辱骂祖逖,畏罪不敢归降。樊雅只好又紧闭城门守城。祖逖率部攻城,又派桓宣入城劝说樊雅。樊雅便杀掉异己之人,开城出降。未过多久,石勒的部将率兵围攻谯城,王含又派桓宣率兵救援祖逖,未到谯城而贼兵已退。祖逖留下桓宣讨伐那些未归顺者,皆被攻破。改任桓宣为谯国内史。

  祖约放弃谯城南撤,桓宣用书信劝谏,祖约不从,因此石勒便占领了陈留。及至祖约与苏峻共叛朝廷,桓宣对祖智说:“如今强胡未灭,正该齐心合力征讨进剿,而竟然与苏峻一道反叛朝廷,这岂能长久!足下若想做英雄豪杰,为何不协助朝廷讨伐苏峻呢?只有如此才可扬威于天下。”祖智等不予理睬。桓宣打算劝阻祖约,派儿子桓戎告白祖约请求会见。祖约知道桓宣必将劝阻举兵,因而拒绝接见桓宣。桓宣于是抗拒祖约,与祖氏分道扬镳。邵陵人陈光率部落数百家归降桓宣,桓宣对他们予以安抚。祖约返回历阳,桓宣率部曲数千家打算南奔寻阳,在马头山扎下营寨。适值祖焕准备袭击湓口,陶侃派毛宝救援湓口。祖焕派兵攻打桓宣,桓宣派桓戎向毛宝求救。毛宝率兵攻击祖焕,打败了祖焕,桓宣便投奔了温峤。温峤以桓戎为参军。叛军平定后,桓宣留居武昌,桓戎又做了刘胤的参军。郭默杀刘胤,又以桓戎为参军。

  陶侃讨伐郭默,郭默派桓戎向桓宣求救,桓宣假装答应。西阳太守邓岳、武昌太守刘诩都怀疑桓宣与郭默串通一气。豫州西曹王随说:“桓宣尚且不与祖约同流,为何要与郭默同流呢?”邓岳、刘诩便派王随前往桓宣府第以观动静。王随对桓宣说:“明公虽无如此居心,但难以剖白,只有请明公将桓戎交付给我王随才能消除众人疑心。”桓宣便派桓戎与王随一道去迎接陶侃。陶侃召桓戎为属官,升桓宣为武昌太守。不久迁为监沔中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

  石勒后赵的荆州刺史郭敬戍守襄阳,陶侃派儿子平西参军陶斌与桓宣一道攻打樊城,夺取了樊城。竟陵太守李阳又攻占了新野。郭敬畏惧,弃城逃走。桓宣与李阳便平定了襄阳。陶侃令桓宣镇守襄阳,将其淮南部曲立为义成郡。桓宣招集安抚那些新近归附的百姓,勉励他们从事农耕蚕桑,减轻刑罚,精简礼仪,有时在乘坐的轺车上装载锄头耒耜,有时亲自到田间里耕种收获。十余年间,石季龙两次派遣骑兵攻打襄阳,桓宣能获得民心,常以弱小之势抗击强敌的侵略,论者以为他是仅次于祖逖、周访的战将。

  陶侃正准备派桓宣北伐中原,不幸碰上陶侃病逝。后来庾亮为荆州刺史,筹划北伐,以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征讨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假节,镇守襄阳。石季龙派七千骑兵渡过沔水攻打桓宣,庾亮派司马王愆期、辅国将军毛宝率兵增援桓宣。贼兵从三面挖地道攻城,桓宣招募精壮勇敢之士,出其不意,杀伤数百贼兵,缴获大量披甲战马,贼兵撤围退走。过了一个时期,桓宣派精锐步骑解救了南阳等郡被贼兵扣押的百姓八千余人回归东晋。庾翼代替庾亮后,准备集中全国兵力举行北伐,任命桓宣为都督司梁雍三州荆州之南阳襄阳新野南乡四郡军事、梁州刺史、持节,将军封号不变。桓宣以先后所建战功,被封为竟陵县男。

  桓宣久镇襄阳,安抚本地乡民及北方侨民,颇有政绩。庾翼迁镇襄阳,命令桓宣进讨石季龙部将李罴,大军驻扎丹水,为贼兵所败。庾翼大怒,贬桓宣为建威将军,命令桓宣移兵戍守岘山。桓宣名望与职权都受到损失,加上年老疾病困扰不堪,其时南蛮校尉王愆期镇守江陵,以身患疾病请求派人代替其职,庾翼任命桓宣为镇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王愆期。桓宣深感不得志,未到任,怨愤而死。朝廷追赠为镇南将军。桓戎官至新野太守。


桓伊传

  桓伊,字叔夏。父桓景,有用世济时之才干,官至侍中、丹杨尹、中领军、护军将军、长社侯。

  桓伊有军事才略,聪慧过人,简朴真率,为王濛、刘惔所器重,多次参与各州府军事,累迁大司马参军。当时前秦苻坚强盛,边郡多战事,朝廷选拔能御敌边疆的将帅,桓伊当选,被任命为淮南太守。因抚军御敌有方,晋升为都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太守,淮南太守之职依旧保留。与谢玄联合打败贼兵偏将王鉴、张蚝等,以战功封为宣城县子,又晋升为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及至苻坚率部南侵,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道在淝水一带大败苻坚,以战功封为永修县侯,晋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做袍表的布帛千端。

  桓伊生性谦逊朴素,虽建有大功,但其性格作风始终未改。善于音乐,能曲尽其妙,为江左国朝第一。藏有一把蔡邕柯亭笛,常常自吹自赏。王徽之应召赴京师,行舟停泊在青溪侧。桓伊与王徽之素不相识。桓伊从岸上路过,舟中客人称桓伊乳名道:“此人就是桓野王。”王徽之便叫人上岸对桓伊说:“听说足下善于吹笛,请试为我吹一曲。”桓伊当时已经显贵,也曾闻知王徽之的声名,便默默下车,坐在交椅上,为王徽之吹奏三调,吹罢,便起身上车离去,主客之间一句话也未交谈。

  其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权擅利行为不检,谢安讨厌其为人,常对他加以约束限制。孝武帝到晚年,嗜酒成性,且好女色,而会稽王司马道子更是昏淫无度,惟亲近谄邪小人,于是王国宝恶毒谗言害人奸计往往得逞于君臣之间。而好利邪谄不正之徒忌恨谢安功名盖世,便挑拨离间,使天子贤相之间疑心渐重矛盾愈深。孝武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于旁。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顺从,即刻拿起笛吹奏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愚臣弹筝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乐调,配合歌唱,请允许愚臣弹筝歌唱,并请一人来吹笛。”孝武帝欣赏其乐调和谐通畅,便命令内宫歌妓吹笛伴奏。桓伊又说:“内宫歌妓与愚臣必定配合不好,愚臣有一奴仆,善于配合吹奏。”孝武帝更加欣赏其性情的放达直率,便允许他召来奴仆。奴仆吹奏笛管,桓伊便弹筝而歌唱《怨诗》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其声调节奏慷慨悲怆,上下共赏,感人心弦。谢安不禁抽泣流泪以致沾湿了衣襟,起身坐到桓伊旁,用手理顺桓伊的长须道:“仅就此举足见足下不同于常人!”孝武帝面露愧色。

  桓伊治理豫州十年,安抚边郡百姓,甚得人心。桓冲去世后,朝廷任命桓伊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职号不变,持符节。桓伊到江州镇所,以为边境平静无战事,应以宽慰抚恤为当务之急,便上疏朝廷认为江州虚损过大,加上连年歉收,如今所剩住户只有五万六千,应合并小县,免除各郡拖欠的官米,将州府治所迁到豫章。诏令将州府治所移迁到寻阳,其余主张皆依从桓伊。桓伊顺理荒政,拯济抚恤灾民,百姓信赖。在地方任职多年后,朝廷征召回京,拜官为护军将军,以右军府中千人跟随桓伊,配备到护军府中。桓伊死于任职上。朝廷追赠为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烈。

  当初,桓伊有马军步军铠甲六百套,预先写好奏表,让亲信在他死后呈上朝廷。奏表说:“臣深受朝廷恩宠,受命经略西藩。淮南大战时,敌寇仓惶北逃,人马器械,随处抛弃。当时收集了许多残破不全的器械,无法连贯一体加以使用。经过多年修理,现已全部修整完好。当今天下虽然大体一统,但余寇仍未消灭净尽,臣不甘心老朽衰迈,还想献力献策拼死效命,上报皇恩。这一志向再也不能伸展,臣在九泉之下含恨悲伤。谨以此马军装备百具,步军铠甲五百套奉献朝廷,皆放置于寻阳,请勒令有关部属前往领受。”朝廷降诏道:“桓伊忠诚报国,大志不遂,令人伤怀,遵其遗志接受所上铠甲马装。”

  桓伊去世后,其子桓肃之承袭爵位。桓肃之去世后,其子桓陵袭爵。刘裕接受禅让建立刘宋后,其封地被取消。桓伊之弟桓不才,也具有用兵的谋略,讨伐过孙恩,官至冠军将军。


朱伺传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年轻时为吴牙门将陶丹给使。吴亡后,内迁江夏郡。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知诗书,为郡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作揖报个姓名而已。及至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

  张昌作乱,江夏太守弓钦逃到滠口,朱伺与同辈郴宝、布兴聚集部众讨伐张昌,不胜,便随同弓钦奔向武昌。后来又率部党消灭了张昌。转任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朱伺部曲等认为各县依附过张昌,只有本部举义讨贼,邪正之间有嫌疑,请求另立新县,因此便分割安陆东部地区为滠阳县,作为朱伺部曲的世代居住之地。

  后来陈敏作乱,陶侃当时镇守江夏,因朱伺善于水战,精通战舰的制造,便派朱伺监制大型船只,并命朱伺率部为左翼,占据长江口,挫败陈敏的前锋。陈敏之弟陈恢自称荆州刺史,占据武昌,陶侃率朱伺及各部军马进讨陈恢,击败陈恢。陈敏、陈恢之乱平定后,朱伺以战功封为亭侯,兼任骑督。其时西阳夷人盗匪屡屡抢劫江夏,江夏太守杨珉常请军将们商议拒敌之计,朱伺独不发一言。杨珉说:“朱将军为何不发言?”朱伺回答说:“诸位用口舌攻击贼寇,我朱伺只凭武力胜敌罢了。”杨珉又问:“朱将军多次击贼,为什么能常常取胜?”朱伺回答道:“敌我对峙,必须忍耐沉住气。敌人往往沉不住气,而我能沉住气,因此容易取胜。”杨珉大笑。

  永嘉年间(307~312),石勒攻破江夏,朱伺与杨珉退至夏口。陶侃来戍守夏口时,朱伺投奔了陶侃,封为明威将军。随同陶侃讨伐杜弢,建有奇功,事见《陶侃传》。夏口之乱,朱伺用铁面具自卫,用强弩射死贼军主将数人。贼军将船只拖上岸,在水边列船为阵地。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流矢射中其小腿,依旧面不改色。各路官军不久赶到,贼军溃逃,朱伺率兵追击,贼军纷纷弃船投水逃命,死者大半。贼军残部乘夜逃回长沙,朱伺率部追到蒲圻,未追上而返回。朱伺以功封为威远将军,赐赤幢曲盖。

  建兴年间(313~316),陈声率众无赖两千余家拦截长江行船抢夺财物,陶侃派朱伺为督护讨伐陈声。陈声人马虽少,朱伺却不急于攻打。陈声请求朱伺允许他派遣其弟前往陶侃处请降,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等陈声一离开,朱伺便派精壮的士兵半路上截杀了陈声之弟,然后暗中派兵袭击陈声。陈声部众正月初一会聚一起祭祀饮食,朱伺的士卒攻入大门,陈声方才发觉。陈声部将阎晋、郑进皆拚死抵抗,朱伺士卒多有伤亡,便撤回军营。陈声率部向东逃去,固守董城。朱伺又率各路军马包围董城,在城四周立起层层篱栅,又用树木架筑高高的望楼,从楼上用强弓凭高直下射杀守城兵士,又阻断城中水道。城中无水,被迫杀牛饮血。阎晋,是陈声的妻弟,只好割下陈声的头出城投降。朱伺又以平定蜀贼袭高之功,被封为广威将军,兼任竟陵内史。

  当时王敦打算让其堂弟王訥代替陶侃做荆州刺史,陶侃的老部将郑攀、马鯭等向王敦请求留用陶侃,王敦不答应。郑攀等认为陶侃刚刚剿灭顽贼,人人都乐意归附他,又认为王訥忌刻凶暴难以侍奉,因而谋划共同抗拒王訥。便集结在涢口,派使者通知朱伺,朱伺表面上应许,而称病不赴约。郑攀等便进兵抵抗王訥。不久其部众受阻而停滞不前,又退回横桑口,打算投靠杜曾。当时朱轨、赵诱、李桓率部准备攻打郑攀等,郑攀等害怕遭诛杀,便借口属下司马孙景献计抗拒王訥,将孙景斩首,向朱轨等人投降。

  王訥准备率兵西进,派长史刘浚留守扬口垒。其时杜曾请求率部进攻襄阳讨伐第五猗,朱伺对王訥说:“杜曾是奸猾之贼,表面上做出向西进兵的假态,以迷惑众心,想引诱官军专心西进,然后他将火速回兵袭击扬口垒。必须慎重处置,不可轻率西进。”王訥生性骄傲自负刚愎自用,加之以为朱伺老迈怯懦不宜信任,便决意西进。杜曾等果然奔驰而回。王訥急派朱伺率部回援,才到扬口垒,就被杜曾等所包围。刘浚以为扬口垒的北门形势危急,准备令朱伺守北门。有人劝阻刘浚说:“朱伺与郑攀是同党。”刘浚便改令朱伺守护南门。贼兵闻知,猛攻其北门。其时郑攀同党马俊等也来攻打扬口垒,马俊的妻子儿女在垒中,有人建议剥去他们的面皮以示马俊。”朱伺说:“杀其妻子儿女,不能解围,只会增加其怒火而已。”于是打消了这一主意。朱伺平素用起来极顺手的弩弓忽然滞涩紧闭发射不动,朱伺十分厌恶这一不祥之兆。及至贼兵攻破北门,朱伺受伤退到船上。当初,刘浚打通各船只的底部,平时用木板闭合,称为船械。朱伺进入船仓后,追来的贼兵举起长矛刺向朱伺,朱伺顺势夺过长矛,反过来用长矛刺贼。贼兵爬上船顶,大叫道:“敌帅在此!”朱伺急忙打开船底从水下游行五十步,才得以逃脱。遇见医士疗伤,伤口稍稍好转。杜曾派人劝说朱伺道:“马俊等人十分感激足下不杀妻子儿女之恩。如今我已将足下家中内外亲属百人交付给马俊,马俊已接到家中尽心照料,足下可以来与家人团聚了。”朱伺回答道:“凡是当盗贼的不得善终,老夫今年六十多岁了,不能再与足下同做盗贼。老夫死后,当归葬南土,妻儿家人拜托给足下。”便毅然返回曾瓦山。其时王訥与李桓、杜曾相持不下,反复交战于曾瓦山下。军士屡次惊呼道:“贼兵要来了!”朱伺连受惊扰伤痛而亡。死后便埋葬在曾瓦山上。


朱序传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氏。父朱焘,以才干历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朱序终生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年(365),梁州刺史司马勋叛乱,桓温上表朝廷举荐朱序为征讨都护,进兵讨伐司马勋,以战功升职为征虏将军,封襄平子。

  太和年间(366~371),朱序改任兖州刺史。其时长城人氏钱弘聚集党羽百余人,出没原乡山。朝廷以朱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朱序到吴兴郡,率兵讨伐并生擒了钱弘。事毕,返回兖州。

  宁康初年(373),朝廷任命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诸军事、持节,镇守襄阳。这一年,苻坚派其部将苻丕等率兵围攻朱序,朱序固守襄阳,贼兵粮草将尽,因而攻城更加迅猛。起初,苻丕率部来攻城,朱序的母亲韩氏亲自登城巡视,认为城的西北角将会首先被攻破,便率领百余名婢女以及城中女子于城西北角内建了一堵二十余丈长的斜角新城。贼兵攻打西北角,果然攻破城防,守城兵士便固守新筑城台。苻丕久攻不克便引兵退去。襄阳人因此称此城为夫人城。朱序所部连续作战多次击退贼兵,将士疲惫不堪,戒心松懈,又因贼兵退去较远,估计不会再来,因而守备不严。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勾结,里应外合,襄阳城便沦陷敌手,朱序为苻坚所俘。苻坚杀掉李伯护悬首示众,原因是他不忠其主。朱序打算逃回东晋,偷跑到宜阳,藏匿在夏揆家中。苻坚怀疑夏揆,逮捕了夏揆,朱序便到苻晖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的义气不作追究,且任命他为尚书。

  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苻坚大举侵犯东晋,谢石率部抵抗。当时苻坚大军尚在项城,苻融率三十万部众先到。苻坚派遣朱序劝降谢石,夸耀前秦兵威。朱序反而对谢石说:“如果苻坚百万之众全部赶到,恐怕难以制敌。趁其大军还未会合,先出兵攻击他们,可以取胜。”于是谢石派谢琰挑选精壮士卒八千人渡过淝水挑战。苻坚部众稍稍后撤,朱序在其后阵,大声叫道:“苻坚败了!”苻坚部众仓惶奔逃,朱序乘混乱逃回东晋,任命为龙骧将军、琅王牙内史,授职监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驻兵镇守洛阳。

  后丁零人翟辽叛乱,朱序派将军秦膺、童斌及淮泗各郡兵马共同讨伐翟辽。朝廷又任命朱序为监兖青二州诸军事、二州刺史,将军职号如故,镇守彭城。朱序请求镇守淮阴,孝武帝许可。翟辽又派其子翟钊寇犯陈、颍二城,朱序仍派秦膺讨伐翟钊,击退翟钊,拜为征虏将军。朱序上疏请求运江州粮米十万斛、布五千匹以资军费,朝廷准奏。又任命朱序都督司、雍、梁、秦四州军事。孝武帝派遣广威将军、河南太守杨佺期,南阳太守赵睦,各率兵士千人隶属朱序。朱序又上表请求原荆州刺史桓石生府上农田百顷及谷八万斛供给军用,朝廷又答应了这一要求。朱序仍旧镇守洛阳,护卫皇家陵园。

  其后慕容永率部进攻洛阳,朱序从河阴北渡黄河,与慕容永部将王次等相遇,便交战于沁水,王次败逃,朱序斩其偏将勿支。朱序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于太行大败慕容永。慕容永逃回上党。其时杨楷聚集党羽数千人,盘踞在湖陕一带,闻知慕容永被打败,便派亲属作人质到朱序帐下请求归降。朱序追击慕容永到上党的白水,与慕容永相持二十天。闻知翟辽准备进攻金墉,便撤兵回援,攻打翟钊于石门,派参军赵蕃攻打怀县的翟辽,并将他打败,翟辽夜逃。朱序进驻洛阳,留鹰扬将军朱党戍守石门。朱序依旧令其子朱略据守洛城,赵蕃为辅佐。朱序回镇襄阳。会稽王司马道子认为朱序胜负相抵,功罪互补,因而对朱序不加褒贬,无赏无罚。

  其后东羌校尉窦冲打算进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共谋接纳窦冲。梁州刺史周琼丧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向朱序告急,朱序派将军皇甫贞率军入川援救。窦冲退据长安东,皇甫钊、周勋逃散。

  朱序因老迈多病,多次上书朝廷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不许。诏令拒不接受其所上章表,朱序便自行离职。几十天后,朱序被送交廷尉治罪,朝廷降诏赦免其罪不加追究。太元十八年(393),朱序去世,朝廷追赠为左将军、散骑常侍。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