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晋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卷八十九 列传五十九 忠义 嵇绍(嵇含) 王豹 刘沉 麹允(焦嵩) 贾浑 王育 韦忠 辛勉(辛宾) 刘敏元 周该 桓雄 韩阶 周崎 易雄 乐道融 虞悝 沈劲 吉挹 王谅 宋矩 车济 丁穆 辛恭靖 罗企生 张祎

嵇绍传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父亲曾获罪,安居家门。山涛管理选评官吏的事,上奏武帝说:“《康诰》说的有:‘父子间罪不互相牵扯。’嵇绍贤能可比春秋时晋国的郤缺,应当加给旌命,请求赐他秘书郎之职。”武帝对山涛说:“照你所说,可以任辅丞,岂止为秘书郎之职。”于是下诏书征用他,离家作秘书丞。

  嵇绍刚到洛阳,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才见到嵇绍,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接着升迁为汝阴郡太守。尚书左仆射裴危页也很器重他,常说:“假使令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有遗弃的人才。”沛国的戴日希年青有才气,同嵇绍的侄儿嵇含友好,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必不会成器。戴日希后任司州主簿,因品行不好被斥退,州里民众都说嵇绍具有知人之明。后转任豫章郡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孝期届满,被授任为徐州刺史。当时石崇作都督,性情虽傲慢粗暴,但嵇绍以道义相助,所以石崇也很亲敬他。后又因长子死离职。

  元康初年(291),任职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因是外戚受宠爱,年青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皆依附他。贾谧恳请嵇绍与他交往,嵇绍却疏远他不应允。等到贾谧被诛,嵇绍正在官署,因他不迎合结交暴类,封为弋阳子,迁任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道:“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当接受大名,微德之人当接受微名,文武这些谥号,宣扬死者功德可嘉,灵厉这些谥号,表示死者昏暗胡涂。由于近来掌礼制之官附和情弊,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当加谥号为缪。”此事下达给太常处理,当时虽不听从嵇绍的意见,朝廷大臣都有点怕他。

  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嵇绍暂任侍中。惠帝恢复帝位后,仍居侍中之职。司空张华被司马伦杀害,朝中重新议论审理他的事,提出恢复他的官爵,嵇绍又驳道:“为臣的敬奉君主,应摒弃烦躁与疑惑。张华历任朝廷内外要职,虽然有些可认为是好事,但其人应负乱国之责,已盖棺定论,远近皆知,国家祸乱的开端,实是张华造成的。所以春秋时郑伯经问罪幽公之乱,掘开斫毁子家的棺圹;鲁有弑杀隐公之罪,史书终篇贬低公子翚。没有容忍重大刑戮,使事件后来扩大了,所以认为不应恢复其爵位,审理其无罪。”当时惠帝刚刚复位,嵇绍又上疏说:“臣听说能以前车为鉴的人车子不会倾覆,能改革以往弊政的人政治就不会败坏。国家的统一靠国君之力,百废之兴靠使用众多的人才,所以周文王兴国表率在前,成王、康王享太平于后。生存不忘死亡,《易》书的阐述最为恰当。希望陛下不要忘了金墉,大司马不要忘了颍上,大将军不要忘了黄桥,这样祸乱之源就无处萌生了。”

  齐王司马礒已经辅佐国事,大举营造达官贵族宅第,放纵奢侈日甚一日,嵇绍上书进谏说:“夏禹王以住陋室为美,唐尧、虞舜以住茅屋显其德,华丽的住宅虽多,无济于国家的危亡,私自毁坏太乐官署而广建宅第,兴起营造之工为三王建造住宅,这难道是今天当务之急!现在国事刚刚安定,万民景仰,都期待施给恩惠,所以应减少大举营造的繁劳,深思谦受益满招损之理。恢复君位的功绩不可忘却,但箭与垒石的危险也不可忘却。”司马礒虽曾以卑谦之辞回答嵇绍,但终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嵇绍曾往司马礒处议事,司马礒举行宴会,召有董艾、葛旗等一齐讨论时政,董艾对司马礒说:“嵇侍中擅长管弦,公可令奏一曲。”从属送上琴,嵇绍推辞不接受。司马礒说;“今天因为欢乐,您何故吝啬奏一曲呢!”嵇绍回答说:“公挽救国家危亡,当以法度和礼制为准则,建功名垂后世。嵇绍虽然空虚浅陋,愧列君主左右,腰系印绂头戴礼帽,鸣玉佩于王殿官署,怎么可以操作琴弦而作伶人的事!如果脱去公服参与私人宴会,我决不敢推辞。”司马礒十分惭愧。董艾等因各自不得意而告退。不久,因公事免职,司马礒任用为左司马。过了十天,司马礒被诛。开始,有兵战,嵇绍逃开,奔赴王宫,东阁下持有弩弓的人,正要射他,遇殿中领兵的萧隆,从面容上看嵇绍是位长者,猜测他不是一般人,赶上前拔掉箭,便幸免于难。以后便回到荥阳旧居。

  不久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重任侍中。河间王司马禺页、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趋京都,借以讨伐长沙王司马磖,帝王车驾驻扎城东。司马磖向属众宣告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力在前面引导,我们死也如生。”于是授给嵇绍使持节、平西将军。继而司马磖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皆往邺城向司马颖认罪,嵇绍等均被贬官,罢免为庶民。不久朝廷又有北向征伐的战役,征召嵇绍,恢复了爵位。嵇绍因天子蒙受风尘,接奉诏书驰往行驾驻处。恰逢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皆纷纷溃逃,只有嵇绍俨然端正冠带、挺身捍卫,军队接近銮驾,飞箭如雨,嵇绍便被射死在皇帝身旁,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当初,嵇绍奉诏前往,侍中秦准问他说:“今日向敌出击,您有骏马吗?”嵇绍正颜厉色答道:“帝驾亲征,是以刚正征伐叛逆,理应不战而胜。如果皇帝有失,为臣子的当以死殉节,骏马有何用?”闻听这些话无不叹息。当张方挟制皇帝迁都长安时,河间王司马禺页表彰追赠嵇绍为司空,晋爵位为公。恰巧皇帝还都洛阳,此事便未履行。东海王司马越驻防许昌,路经荥阳,探拜嵇绍的墓,哭得伤心极了,刻石立碑,又上表请求追赠官爵。皇帝这时才派使者下文追赠侍中、光禄大夫,加赠金印和紫色丝带,晋爵为侯,赏给墓田一顷,守墓人十户,用少牢礼祭祀。元帝司马睿为左丞相时,承袭前制,认为嵇绍死节之事关系重大,而追赠之礼与功勋德操不合,又上表请求追赠太尉,用太牢礼祭祀。当他即了帝位,赐谥号称忠穆,又用太牢礼祭祀。

  嵇绍素行害谷达洒脱,不拘小节,但开朗而有约束,通达而不杂乱。他与侄子嵇含等五人同居,对他们的抚养体恤如亲生。门生及老部下思念他留下的仁爱,按丧礼守住墓旁,守满三年者有三十多人。长子嵇纁,有父亲的风度,早死,由侄孙嵇翰袭封。成帝时常缅怀嵇绍之忠,加嵇翰为奉朝请。嵇翰因无兄弟,自己上表请回本家。太元中(376~395),孝武帝下诏说:“褒奖德操宣扬仁爱,圣明帝王都命记入典籍。去世的太尉、忠穆公行德高远,人虽不在而美名更著,忠贞高洁之风,著称千载。每想到他的事,便凄楚忧伤。忠贞之士的后代,祭祀应当久远,借此广为彰明高尚气节,推崇奖励礼教。可以查访他的同宗,袭封官爵主持祭祀。”于是又将嵇翰的孙子嵇旷封为弋阳侯。


王豹传

  王豹,顺阳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用王豹为主簿。司马礒骄傲放任,失去天下人心,王豹致信给司马礒说:

  豹听说王臣忠直尽职,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那是为了使皇上安心,时局稳定,保全国家的山河。所以为臣的如果欺蒙国君,施之刑罚也不为过分;为君的如果抵制直谏的臣子,给他加上灵、厉这样的谥号也不为过分。伏思明公虚心屈己对待士人,畅开胸怀接受善言,以诚恳待人著称,但逆耳之言却未见纳。豹伏念晋朝政治逐渐衰退,起自惠帝元康(291~299)以来,在职宰相,没有一人善终,这是受形势影响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不好。时下明公能够平息祸乱,安定了国家,所以再因循以前使国家倾败的办法,沿袭中间覆车的轨迹,希望长治久安,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现在河间王扎根关右,成都王盘踞旧魏领地,新野王扩大封地到江汉,三个方面尊贵的王,各自刚强气盛,并主管军马,处在险要的地方。况且明公兴义兵伐叛逆,功名冠绝天下,圣德光芒闪耀,威名震撼今世。现在以难于奖赏的功勋,挟制恐骇主上的威力,独自占据京都,专行操纵大权,进可使在上的帝王陷于灾祸,退可使蒺藜蔓生宫廷,希望在此情况下求得太平,不知是否会降福。敢凭自己浅陋的见解,陈述下愚之情。

  昔日武王伐纣,封立诸侯为二宗伯,自陕以东,由周公旦领治,自陕以西,由召公领治。直到周代末年,诸侯称霸的时代,周室不过数州的地方,四境强兵不敢窥视天子之权,所以如此,是普天下习惯于尊奉天子的缘故。如今果能奉行周制,以成都王为北州的方伯,管理黄河以北的王侯,明公为南州的方伯,统摄南疆的官长,各领本职,出镇其地,施行德政于外,尽忠守职于内,岁末统率所属纳贡给朝廷,选拔良才,任命贤俊,作为天子下面的百官,这样四海可长治久安,万国有幸,明公的功德可与周公召公媲美,危险与败坏的道路被堵塞,江山便可守住。希望明公寻思汉高祖接受娄敬的献策,省悟张良蹑汉王之足而献谋,离开面临深渊的危险,保住泰山般的安固。如果符合圣明之意,南阳许昌均可建都。

  书送进了王府,却无回音,王豹又上书说道:

  豹具书进献以来,已十二日,似乎圣旨瞩目高远,尚未垂目取阅,所以未下达一字指示,未示意是否适当。霸王之业的策略,安定危难的秘术,不可有一刻疏忽。伏思明公立有大功,拥有大名,怀有大德,掌有大权,有此四大,朝中小人嫉妒而不能相容,圣贤也担心害怕而战战兢兢,日已偏西尚无暇进餐,虽然要休息却未能休息。昔日周公旦把武王作为兄长,把成王视为君主,讨伐纣王有功,由自己辅助施政,布德又广又深,圣贤之恩广泛深远,忠贞仁爱孝亲敬长都达到极高的境界。但摄政时,四方制造谣言,离开君主出奔,留居东土三年,因发生大风刮倒树木禾苗的现象,成王才被感动省悟。如果不遭上天的报应,神人的明察,恐怕周公旦所临的祸也难以估量。至于掌握政权,还与召公分陕为伯。如今明公细察自己的功德可否超过周公。况且自元康以来,宰相的忧患,危机暗中发生,来不及思考,祸患无端而起,每在片刻之间,怎能安然保全生命!前车之鉴不远,这是明公所亲见的事。君子没有长远的打算,必有面临的忧患,忧患到来才省悟,后悔就来不及了。

  目前如听从豹这个主张,让所有王侯都回到封国,北与成都王以黄河分界为南北二伯,成都王居邺城,明公都宛城,周围方圆千里,与境内侯伯子男诸爵相遵循定制,结好约盟,共同扶助皇家;进贡朝廷之法,依照周代典章。如合圣上打算,可先致意给成都王共同商讨。我虽只具小才,愿准备充当使者。古代燕赵替他人服役者,只是卑贱人物,百里奚,只是秦国楚国之间的商人。一经阐明他们的主张,两国之间便得到安宁。况且豹虽然鄙陋,却为一州事务的总管,又是明公倡议起事于险阻艰难的主簿。所以身虽微贱,所言未必不是。

  司马礒指示说:“得到前后所白之事,均会意,即另作考虑。”

  恰巧这时长沙王司马磖到来,在司马礒案上看到王豹的信笺,告诉司马礒说:“小子离间我们至亲骨肉,何不在宫门外铜驼下处死!”司马礒既不赞成王豹的主张,就接受了司马磖的意见,便上奏控告王豹说:“臣痛恨奸凶肆无忌惮乱国,皇位动摇,与成都王、长沙王、新野王联合兴起义兵,恢复国家安定局面,只想尽力于皇家,与自己的亲属宗族推心置腹参与王事,这是臣日夜自发的誓愿,无愧于神明。但主簿王豹近来屡有禀白,竟敢制造异端邪说,称臣愧居宰相,必将遭遇祸害,忧患即在旦夕,不祥之声会来得很急,意示臣与成都王分陕为伯,尽遣出各藩王。对上诬蔑圣朝明鉴驾驭的威望,对下助长妖言惑众,致使迷乱阻挠众心所向,议论诸多背道含恨,讨好两端,讥笑上司,诽谤下民,内进谗言,外行离间,制造险恶,导引奸邪,无故滋生疑忌仇怨。古代孔丘匡扶鲁国,便杀了少正卯,子产到郑国为相,先杀了邓析,实在是因为他们搅乱了名实,就是赵高那样怪异之类的人物。王豹为臣不忠不顺不义,就应令都邑街坊查核究竟,以法彰明邪正。”王豹行将死时,说:“把我的头挂到大司马门上,亲见士兵进攻齐王啊。”许多老百姓都认为王豹冤屈。不久司马磖便失败被杀。


刘敏元传

  刘敏元字道光,北海人。严于鞭策自己研究学问,不因险阻艰难改变志向。喜爱星象历法阴阳方术数学,专心学习《易》、《太玄》,不爱读史,常对同趣者讲:“读书应体会道理根源,何必在虚浮的文辞中下功夫!《易》书是义的源泉,《太玄》是理的门槛,能明白其中义理的,就是我的老师。”

  永嘉年间(307~312),天下大乱,从齐地向西逃奔。同县人管平七十余岁,跟随刘敏元西逃,走到荥阳,被强盗劫持。刘敏元已幸免,竟返回对强盗说:“此公既孤且老,余生不多,敏元愿以自身代替,希望诸君放了他。”贼问:“此公同你是什么亲戚关系?”答:“只是同乡,贫寒没有儿子,跟随敏元过活,诸君如果打算役用他,年老经不起使用,如想吃他的肉,更不如敏元,恳求诸君哀怜。”有一贼怒目呵斥刘敏元说:“我不放此公,还怕不能得到你吗!”刘敏元举起剑说:“我怎么会贪图生存呢!当杀了你之后再死。此公又穷又老,神灵尚且会哀怜他。我和他亲非骨肉,义非师友,但因相见投合之故,请求以身代他。各位大丈夫慈爱恩惠,都有听从我的表情,你为何不顾颜面说出此话!”回头对众盗头目说:“仁义有什么准则,怎可失之于君子!上可推行汉高皇帝、光武皇帝的帝业,下不失为陈胜、项羽之举!当取的须取之有道,使所过之处称颂威望德行,怎能容许畜养此人而损毁你们的盛德美誉呢!应当替诸君除掉此人,成全诸君的霸王之业。”向前将要杀死此人。盗首急忙上前阻止,而且对大家说:“这是义士啊!杀害了他们就损害了道义。”于是都被赦免。后在刘曜部下任职,作中书侍郎、太尉长史。


乐道融传

  乐道融,丹杨人。年少时怀有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从不倦怠,交往朋友言而有信,往往自己节用致力周济他人,具有杰出人物的风度。作大臣王敦的参军。

  王敦将要策划背叛朝廷,阴谋陷害朝中贤能,以此意告知甘卓。甘卓认为不可,迟迟不前往。王敦派遣乐道融召见他。乐道融虽是王敦辅助官员,却憎恨王敦的背叛行为,因而劝告甘卓说:“皇上亲自总理万机,并非专用刘隗一人。现时考虑到七国之乱重演,所以分割湘州借以削弱诸侯,但王敦专权日久,见到分散地方政权,就称是夺取其地。王敦忘恩不顾一切谋反,起兵进攻皇上,国家待您极为优厚,今日如果附和他,岂不辜负了道义!活着做了叛臣,死后必作糊涂鬼,永远成为宗族乡党的耻辱啊!您应当假意允许应召赴命,并且驱骑袭击武昌,王敦的从众闻此消息,必然不战而自散,大功便可告成。”甘卓十分同意,便同巴东监军柳纯等公开发布讨伐文告,陈述王敦背叛行径,率领所统辖军队前往问罪,又派使者送表章向宫廷陈述。甘卓生性不果断,而且年老多顾虑,期待各方同时进军,出兵拖延行动迟缓。兵至猪口,王敦获悉甘卓已下令军队进攻,甘卓兄有子名甘仰,当时作王敦参军,派甘仰向甘卓求和,促使他回师。甘卓听信侄言,便准备回师,主簿邓骞和乐道融劝甘卓说:“将军兴起义兵中途忽返,是为败军之将,我等细思认为将军不可以取此下策,现在将军的下属,所有士兵都希求得到好处,一旦罢战还归,就恐怕得不到什么了。”甘卓未听从。乐道融昼夜哭泣直谏甘卓,直至怀着忧愤死去。
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
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节选) 图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

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自愿提供赞助:

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